震惊!打工人实测:从蛋炒饭到烤鱼,这些预制菜太“上头”?



预制菜,一份藏在外卖中的惊喜吓“盲盒”。
人可以不工作,但不可以不吃饭、不喝水。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于食物的执念,是刻在DNA里的传承。
比如说,咱中国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您吃了吗”,不过,不会做饭的打工人哪有那么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吃外卖填饱肚子罢了。

本想点一个锅气满满的现炒,结果到手的,是微波炉刚刚打热的3元料理包。
这外卖,啊不对,这预制菜,咱就吃吧,一吃一个不吱声!
PS:小Yoo有几招尽量避免预制外卖的方法,一是找有实体门店的,二是不要点太过便宜的,三是最好不要点小碗菜,四是少点不熟的店,最后多看看差评。

可惜,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小Yoo的精挑细选下,还是惨兮兮地中了招——
嗯,难吃,吃下去的第一口,就让人想打yue。
肥腻腻的红烧肉堵在喉咙口,感觉像喝了三天的老油。粉蒸肉的分量少得可怜,底下垫的土豆全是指甲盖大小的土豆粒。
就冲这土豆粒,预制料理包基本上实锤了。

图片源自美团外卖评论区,小Yoo吃的忘拍照了
虽然预制菜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很多时候,大家仍然是谈之色变。
因为预制菜本身就带有三大原罪——
首先是食材和味道不行,就咱们平时外卖吃到的那些料理包,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食物的原材料就是些边角料。
今年3·15,央视就曾曝光过有不法商家,用未处理干净的劣质槽头肉,生产梅菜扣肉(预制成品)。啧啧……

图为央视报道画面,图片源自央视网
其次,是预制菜生产过程中的卫生问题。毕竟,看不见的卫生,千万不能细想。
再然后,就是防腐剂和添加剂问题。科技与狠活,给人当头一棒。
它们会不会对大家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有何影响?始终是萦绕在大家心头的一团疑云。

实测!预制菜和外卖,谁更胜一筹?
为了真正地了解预制菜,小Yoo决定斥“巨资”——112.81元,分别从盒马、淘宝、拼多多买了预制的蛋炒饭、蒜香烤鱼、豆角焖面、老妈蹄花汤和荷包蛋。

图左为网购订单,图右为外卖订单
同时,小Yoo还分别从附近的外卖店点了同款菜品,让我瞅瞅:这些常见的外卖,究竟会是预制菜吗?如果是现制外卖,和预制菜又有什么区别?
先说分量,小Yoo买到的预制的和外卖的,整体分量都差不多,所以,过!

有品编辑部摄
再说价格,出人意料的是,预制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便宜!
(PS:当然,如果是做餐饮生意的话,肯定有自己的进货渠道,比咱们网购肯定是要更便宜的。)

有品编辑部摄
曾经的小Yoo,一直以为商家连煎蛋都要预制的话,一定是因为它便宜,或许,才只需要几毛钱!
然而,当小Yoo发现拼多多上,20个速冻煎蛋要卖25元,均价1块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了。
一枚生鸡蛋的价格也就不到一块钱,这样算下来,现煎其实和预制倒差不多。

有品编辑部摄
OK,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当然是,右边,是外卖!左边,是预制菜啦!(PS:泡菜是为了迷惑大家,故意加的哦~)
选择A的Yoo友,来来来,这里排队,一人一张兰博基尼5元代金券!(小Yoo:别打!别打!开个玩笑!!!)
这俩煎蛋的口感,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差别,特别是这个规整的、圆圆的,硬硬的蛋黄。
嗯,两个蛋的蛋黄,吃起来都像在吃胶一样,没有蛋味。什么叫味同嚼蜡,小Yoo算是体会到了。
吃完两个蛋,感觉自己的人生都完蛋了……

图为网友吃到的预制蛋,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
@酒酒归一(逆水寒淡游版)、@餠
虽然外卖中的这份煎蛋,实在是像预制的口感,但小Yoo打电话问过去,商家一口咬定是现煎的,而且市面上也确实有煎蛋模具。
所以,这个蛋到底是不是预制的?咱们暂时存疑。
煎蛋的口感差别不大,可这份焖面,尝起来的差别那就大了去了。
网购的这一份小Yoo用微波炉叮了几分钟就吃上了,虽然不费事,但很费我的嘴。我只能说:辛苦你了,我亲爱的舌头!
面条整体很干,没有油气,跟吃放了一天一夜,坨得梆梆硬的那种面似的。
但外卖这一份,明显是现做的,吃起来更像是那种鲜面条,挺有嚼劲,加上油气浓郁,口感和预制菜相比,差别还挺大的。
所以,面这玩意儿,新不新鲜?一吃就知道!

有品编辑部摄
值得一提的是,预制的焖面和煎蛋,加在一起的成本只需要11元,但外卖点的这份,要21.6元。看来,用预制菜开店的话,确实会留下很大的利润空间。
小Yoo OS:预制菜外卖赚钱是真行。搬砖暂停,我也去开一家得了(bushi)。
吃完面,咱们喝一口汤润润。
亲爱的Yoo友们——
请问你们是想喝这碗西红柿蛋花汤(左手端着.jpg)?还是这碗老妈蹄花汤(右手端着.jpg)?


有品编辑部摄
从卖相来看,不论是蛋花汤,还是蹄花汤,预制菜版都要更胜一筹。至少看起来,是色香味俱全的。(PS:无滤镜纯享版~)
外卖的蛋花汤,连蛋花都没漂点,喝起来就是在喝“洗锅水”。预制版则要好很多,起码的味道是有的,料挺足的。
它,让小Yoo想起了小时候在肯德基喝到的芙蓉蛋花汤(这也是同款冲泡出来的)。

图片源自小红书评论区
不过,稍微遗憾的是,外卖点的蹄花汤是酸的!!!预制版也有一点酸。所以小Yoo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只浅尝了一口,没细品出个什么名堂。
此处,小Yoo有一句致外卖蹄花汤的寄语——他们都不看好你,偏偏你也不争气。PS:众所周知,这种外卖蹄花大概率还是冻货。鲜货多贵啊……

和蹄花汤一起点的,还有一份国民美食——“电(蛋)炒饭”。
其实打开的第一眼,小Yoo是觉得右边那份,米粒子更白的,更像是预制菜。
但事实证明,小Yoo猜错了。万万没想到,左边这份才是盒马预制的。

有品编辑部摄
预制版,蛋的分量要稍微多那么一丢丢,葱香味也比较明显,米粒子也更劲道,外卖的则是太没盐没味了,饭吃上去水水的、渣渣的,米不太行。
虽然外卖这份难吃到哭,但小Yoo觉得,它应该是商家自己炒的,不像是料理包,但有可能就是随便炒炒那种,甚至于更怀疑是隔夜没有卖出的(嗯,看来小Yoo只能PUA自己点外卖水平不咋好了)。
此外,“蛋炒饭+蹄花汤”的组合,预制菜版比外卖版便宜大约7块钱。
如果非要让小Yoo在其中二选一,我选预制菜版,起码对我的舌头好点。

有品编辑部摄
以下就到了全场最具有争议的一道菜——烤鱼!
@小Yoo:这烤鱼,外卖的这份肯定是现烤的,有焦香味儿,鱼皮焦酥,肉质还算细嫩,味道更重,符合我的口味。预制的那份,鱼肉要更散,有一点腥味。
@Lena:我就觉得预制菜这份更好,看起来更好看,吃起来的味道也更好吃,没有那么重的调料味,肉也要更肥美大块一点。
@隔壁小王:我觉得两份都不行!

有品编辑部摄
当然啦,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只不过,外卖的烤鱼单点要40多,预制的烤鱼才不到30块,单单从性价比的角度考虑,预制版似乎更适合“糊口”。
最后,再来看下大家最关心的“科技与狠活”部分——
从配料表上看,豆角焖面和煎蛋的配料最为“干净”。

而烤鱼、蛋炒饭、蹄花汤等都有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比如食用香精、呈味核苷酸二钠、柠檬酸钠等常见的食用添加剂。

这几样里面,防腐剂倒是没怎么见着。
因为调味料和冷链运输,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问题就是,国内冷链物流还不算完善,夏天很容易遇到酸的啊!)


实锤了?没有一个人能逃过预制菜?
质疑预制菜,理解预制菜,购买预制菜。
其实,总体测试下来吃了一圈,小Yoo觉得,预制菜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糟糕。
如果是从正规渠道买来的,并且是大工厂生产的,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保证卫生和食品安全。不明来源或者小作坊的,那还是就算了。有问题?包的。

图为肇庆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预包装鱼生产车间
图片源自高要发布
正规的预制菜,好就好在,它能够提高餐饮店的出餐效率,并且有一个品控标准,相比于某些“垃圾外卖”,更干净卫生,但不够透明的生产链和不够完善的冷链始终是一块绊脚石。
另外,预制菜确实和好吃挂不上太大的联系,没有烟火气的预制菜,似乎被抽走了灵魂。要小Yoo说,真的香,还是得家里的饭,自己做的饭!但随着预制菜的普及,没人能逃过它。

图片截自微博@凤凰周刊
“预制菜进校园”,“预制菜攻占年夜饭桌”,“袁记云饺、太二酸菜鱼等连锁餐饮店都是半预制菜”……
预制菜,早已不仅仅存在于外卖之中,除非一辈子都吃家里的饭(不太现实),那么大家很难逃过预制菜的洗礼。
所以,让小Yoo无奈地说一句:欢迎光临,预制菜。
本文作者



商务合作微信:cdmm8899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