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时间长了,自然会生长出能力来。尤其量上去之后,会在细微之处,感受到变化。
你不知道变化是何时发生的,但发生的时候你会知道。这就是经验的密度,时间累积之后自然涌现的结果。
规律而大量的学习摸爬滚打下来,熬过对抗期,会有很多新的东西生长出来,那就是属于你自己的道。
不是别处道听途说半信半疑的,不是似是而非不知道细节的,而是渗入发肤,真正有切身体会,需要用的时候产生条件反射的。那就是属于你的东西,必须用时间来堆。
BBC《6分钟英语》专栏,一板一眼,一句重复听十几遍,然后再播放下一句。
几篇下来就发现,这个专栏是固定结构,相似的表述一再出现,讲的又是热点话题,蛮适合磨耳朵的。暂时不熟悉的句子和单词也没关系,听着就是了,反正还会再遇到的。
短篇吸收起来很容易,有陌生单词联系上下文,看着翻译很快就能猜出来是什么意思。有的听得懂,有的听不懂。没关系,继续听,心态很放松。
想到评论里不断有人问我,“你学多久了。是盯着屏幕一句一句听的吗。你学到什么程度了。你口语能自由表达了吗。能考雅思吗。有用吗。有进步吗。我看了没什么收获啊等等。”
放松一点,先做最简单的听这个动作,进步自己会感知到的。遇到不会的很正常,反复见面就自然熟悉了。
我有时候也会自我怀疑坚持的意义。尤其我现在不需要以英语谋生,学英语其实是很占用时间,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一件事情。
但这是我年初的心愿,是我多年想要突破的心理障碍,特别想越过去的壁垒。今年大量投入时间在听力上之后,才没有了那种气短一截的感觉。
每天醒来就听着英语已经成为习惯,当背景音忙听到熟悉的单词,听懂一些句子大意也觉得很高兴。
这就是我的收获了,从听不懂、与我无关到信息开始进入我的大脑。
这个专栏800多篇主题文章,全部过完肯定收获颇丰。当语料库足够丰富,知识会串联起来,相信从这个专栏中能吸收很多养分。
原文写于 2024-03-31
【后记】
最近把英语学习记录同步到公众号上来,7 个月后的现在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比如当时以为78集的《走遍美国》要学一整年,实际上我花了2个月时间搞定的。然后就集中听BBC《6分钟英语》,循环听到现在也很熟悉了,我又把速度降下来,边抄写边循环听。
比如我当时计算,如果要听够1000个小时可理解的材料,每日需听3小时左右,听一年。后来有时一天能听到5小时左右,这就是可喜的进步。
这些经验即便稚嫩,也是可供初学者借鉴的,我边学习边摸索心得,记录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