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乐儿随笔】
Hi,我是乐儿!
我第一次认识四象限,是史蒂芬·柯维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出的著名时间管理分类法,后来发现这个四象限分类法被改篇了多个版本。
在苹果公司曾经岌岌可危时,乔布斯临危受命重返苹果,他利用四象限分类法,把苹果公司的产品简化分为四类,推动苹果公司走向成功。
今天我读古典老师的《跃迁》,发现会赚钱的高手有一个战略,他们同样利用四象限分类法模式——头部效应,加快速度,站在行业的顶端,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上图为头部效应示意图
第一阵营头部:高价值——高优势这个区域代表,你是风口上的独角兽、名校的优等生、热门电视剧的女一号。
第二阵营肥尾:高价值——低优势
这个区域代表,你是独角兽公司里打杂的、名校里的差生、风头正劲的电视里的宋兵乙。
第三阵营小山头:低价值——高优势
这个区域代表,你是小山头的山大王,是某家小公司的核心员工,是边缘群体的中心人物。
第四阵营沙漠:低价值——低优势
这个区域代表,你是小公司的边缘员工,非核心产业的非核心岗位,说白了,就是可以随时替换的人。
从上图中可以观察到,头部效应就是要专注做那些高价值、高优势的事,做好当中三个原则,你离赚钱就近了。
01 原则一: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最近新媒体和内容创作很火热,有些人也想从中捞一把,抱着“再不进来就来不及”的焦虑感,心急如焚地开始学习写作,立马注册一个公众号进场。
可是他们刚开始写,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早就竞争激烈的领域,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占据头部的人,那是一群已经不停地思考和写作很久的人。
比如,粥左罗做自媒体课程七年,学员15万;青年作家马小聪已出版多本书籍;六神磊磊曾是新华社资深时政记者;还有全职写作的青如许……
他们过去都在这个领域有很深的积累,对比这时候从头开始的人,在随大流选择的人挤人的赛道上,别说头部,连小腿肚子都够不着。
真正的高手不会像无头苍蝇乱撞,他们会先思考这件事有什么价值,结合自身的优势,再去判断值不值得去做。
02 原则二:思考差异化优势
当一个新大陆出现,有人在里面赚大钱时,每个人的心里都开始蠢蠢欲动,却不能冷静不下来思考和判断。
古典老师在《跃迁》里说:“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溜。”
价值越高的领域,竞争就越激烈,越要有独特的优势。
真正的高手会花一段时间,观察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对比自己的实力,然后找到最好的优势角度切入。
在公众号开始崛起时,微信号“罗辑思维”一改往常原创文字的形式,每天早上6:30推出60秒语音和文章。
最厉害的是,罗振宇总能一秒不少一秒不多地讲够60秒,就这个有区于他人的差异化标志,让他在众多的账号中突围而出。
每天60秒语音推送一干就是10年,创造了一个历史奇迹,斩获了大量的铁杆粉丝。
内容创作中,罗振宇凭借着自己转述的独特能力优势,让“罗辑思维“走到微信公众号第一。
03 原则三: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如果你是三四线城市的老板,就要思考如何占领市场;如果你是一个小创业者,就要思考如何找到前1000名客户;如果你是一个外卖员,那就要思考如何成为外卖的头部。
无论哪个行业,再小的也有头部,都有巨大效应,推动你走向下一个头部。
我的一个同学自己创业做新会陈皮,可是这个行业在我们本土竞争力很大。
但他有一个好策略,开办了一个合作社,帮助周边的果农培育出好果实,等有收成后果农们都可以在他那里寄售,因为产量大,而且品种好,吸引了大批客户前来订购。
有句话说:“大有大成,小有小成。”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成为业内最好的,而是先抢占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小山头,然后再抢占下一个大山头,最后是山脉的顶峰。
愿你能善用头部效应,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然后从一个小头部不断地向大头部移动,实现跃迁,越赚越多。
推荐阅读:
普通人想靠写作赚钱,做到这3点你也可以
读完《富爸爸穷爸爸》,我悟到3个赚钱真相
《富爸爸穷爸爸》最经典的5句话,点醒无数人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乐儿随笔
和千万读者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