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是武术大家的基本素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人历来喜欢“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中国古人在怀才不遇时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羡慕“毛遂自荐”,又期望“三顾茅庐”,更是对“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乐不思蜀。
正是这种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哲学思维,使中国文化中即形成了“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道理,又充斥着“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实用主义。
武术在这种哲学思维之下形成了即要开宗立派、扬名天下,混一个“武林盟主”,指点方遒,激扬文字。
又如电视剧中风清扬般来去自由、笑傲江湖、淡泊名利,更甚至于在武林行走要流水无痕。对于晚生后辈、社会良俗百姓来个“深藏不露”,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朦胧景象。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为国为民,救国家于危难、扶民族于将倾、解百姓于苦海,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这是从古至今人们期望中的武术大家,更是武术习练者终生追求的精神境界与武术造艺的现实能力。
这些似乎是艺术的渲染,而似乎也是传统社会意义武士集团的追求目标,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舍生取义的侠客精神”无论是《刺客列传》还是《游侠列传》中对于武士集团的褒奖与憧憬可以说是溢于言表,毫不吝啬华美之词。
而当前的武术大师似乎对于“深藏不露”不仅表现的毫无兴趣,更是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为何许人物,武术技艺的高超。
网络之上众多的武术大师从“梦中学拳”“观动物模拳”“神人授拳”等等先祖传承而来的技艺的传播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真怕世界不认识“我是谁”,讲起技法滔滔不绝,练起技术更是被徒弟配合的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如天马行空的“闪电五连鞭”,无论是力点的正确与否还是有无对身体的伤害,“奇”与“怪”是动作的两大特色,正是这两者的特色才能显示出自身的与众不同,才能成为“热点”与“卖点”。
身边的呐喊声多了,自然自己也被呐喊的叫好声骗的高高在上,似乎忘记了自身绝学创建的基础。
从此信誓旦旦的成为了武术大家。
当然,当前现实社会生活生存的需要以及社会的需求,对于“酒香不怕巷子深”难免有些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让人在有限的生命中感到虚度光阴。
但是,众多武术大师们天马星空下的“还我漂漂拳”,不仅难以让“秋香”更加美貌,着实是“东香”外貌般的水平。让习练者“退避三舍”,忽悠外行,盆满钵满之后潇洒转身,管它武术是否遭人唾弃与耻笑。
对于当前的传播而言,虽然大师们不需要“深藏不露”“点到为止”,但是着实也不能在网络之上张口就来,漫天吹嘘,把散打中的一个“侧踹腿”,说出个“天女散花”,让学习者以为神奇绝技。
武术的修饰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延展与扩伸,并非漫天海口如武侠神功般的“降龙十八掌”与“无影脚”。
虽然当下社会武术的发展不适合“深藏不露”,但是以“深藏不露”为基本的底线而逾越的武术展示与技术的讲解也不能成为众多武术大师们过度吹嘘的借口。

- END -

点个在看 你最好看

往期推荐
武馆发展的四个必要

武术的“中心论”

武术的乡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