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一生经历三起三落、跌宕起伏,对于苦难和挫折,他总是闲庭信步、云淡风轻,唯独对自己在江西遇险的经历念念不忘,还说“若非一人相救,自己这条命可能就交代了”。
他在下放江西时遭遇了什么?而冒死相救的人又是谁?
1969年邓小平被下放,意外得知,厂长是他的老部下
1969年,在江西新建县的拖拉机厂修造厂内,来了一位特殊的工人,他就是被下放的邓小平。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天的眷顾,拖拉机修造厂的负责人,恰恰是邓小平当年的老部下罗朋。
罗朋曾是香港船厂的学徒工,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次年入党。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他迅速成长起来,并于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派往晋冀鲁豫军区工作,出任政治宣传部教育科的副科长,成为刘邓的部下。
他曾多次聆听邓公所做的报告,被邓小平超凡脱俗的智慧,所深深折服。1959年,他因看不惯浮夸风仗义执言,遭到贬职,辗转来到江西,并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担任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得知来人是邓公,他在欣喜之余又错愕不已,他深知邓公的能力和为人,这样一位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怎么会是阶级敌人呢?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保护好邓公一家。
当时邓小平和妻子卓琳、继母夏伯根一起,来到江西南昌接受劳动锻炼再教育,江西省为邓家人提供了较为安静、宽松的生活环境,使他免受造反派的冲击。
罗朋为邓公的到来,立下“三不准”,为保护他费尽心思
而罗朋则在工厂的细节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在邓公到来之前,他专门召开了职工大会,要求大家对邓小平的身份绝对保密,不准随便带外人进厂,更不准随便进入邓小平所在的车间。
他组织大家将厂子里里外外,有着不良影响的标语和大字报全部清除,还专门修了一间单独的厕所,以供邓小平使用。为了缩短邓小平上下班的时间,工厂还从他的住处到厂区,修了一条小路。
邓小平和卓琳,是来接受再教育的,心里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可是当他们来到这里,看到整洁的厂房和热情的工人后,内心深受触动。罗朋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我是您的部下,曾在晋冀鲁豫工作过”,这一点令邓小平颇感意外。
要知道那时候拜高踩低的人太多了,像罗朋这样真诚相待的人,实属罕见,邓公发自内心地笑了起来。至于称呼,既不能喊首长,又不好直呼其名,干脆就叫“老邓”。
尽管工厂的保密措施已经很严格了,还指派了一位老党员把门,可邓小平在修造厂的消息,还是被有心人探知,厂外总有鬼鬼祟祟的人出现,甚至想趁乱取他性命,对此厂长罗朋冒死保护,绝不给对方任何可乘之机。
对方急了,有一次竟然开着吉普车要硬闯,一场危机随之到来,当时发生了什么?
吉普车硬闯厂房,要求交出邓小平,罗朋挺身而出
这是令邓小平永生难忘的一幕!
1969年邓公被下放江西,遭受了不公的待遇。但厂子里的80多位工人,以及厂长罗朋,无私无畏地给予了邓家极大的关怀,甚至还经历过一次意外。
这天大家如往常一样劳动,厂房外突然来了几辆吉普车,有一位彪形大汉走下车来,扬言要见邓小平,工人先是否认邓在这里,但对方根本不听,厂房外响起阵阵轰鸣声,摆足了架势,如果不开门,恐怕就要硬闯。
此时罗朋走了出来,立即上前进行阻拦,并大声质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工人们也迅速围在罗朋身边,以防意外。对方拒绝正面回答,而是气势汹汹地要求交出邓小平。罗朋的态度非常坚决,他冒死站在吉普车前面,掷地有声地说道:“这里是工厂,不是你们想见谁就能见的!要想进去,先从我身上压过去!”
这伙人没想到碰到硬茬了,为了一个下放的领导干部,竟然有人要拼命,顿时就怂了。一群人骂骂咧咧地开车离开,正是在罗朋和工人们的竭力阻止下,才避免了危险的情况发生。
舍命相救的小人物,后来官至正厅级,享年80岁
邓小平得知后极为感动,他身边没有秘书司机,更别提警卫员了,他的工友们,就是最强的后盾,他连连向大家表达了谢意。
邓小平复出后,能力出众、舍命相救的罗朋步步高升,1980年调任江西省民政厅厅长,官至正厅级。对于邓家来说,罗朋或许就是一位小人物,但邓家始终对他心怀感恩。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曾深情地回忆:“拖拉机修配厂的负责人罗朋,正好是邓小平的老部下,他品行正直,敢作敢为,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给了邓小平最好的关照。”
1995年罗朋去世,享年80岁,而被他保护得很好的邓小平,则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您对这段革命友谊如何看待?想听更多历史秘闻,点击屏幕右侧我的头像,即可进入主页查看,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番禺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市 番禺市志 1992-2000.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821
我的父亲邓小平第17章 初到江西 作者:邓榕
跟着典故看南昌之十:“小平小道”的形成,孕育了改革开放思想 南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