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中纪委因3件事找到华国锋,黄克诚下令严查,华的反映惹人深思


中纪委成立之初,曾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竟然将调查对象,指向了国家最高领导人华国锋。根据群众举报,华国锋在3件事上犯了错误,而且都是同一类型的错误。

当时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人,一举粉碎了那伙人,将国家拉回正轨,风头一时无两。在这个时候与他针尖对麦芒,中纪委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时任中纪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的黄克诚,一拍胸脯表示:一切后果我来承担!那么,这3件事都是什么?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中纪委收到群众举报信,3件事都指向最高领导人华国锋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我国实施了一次特殊的抓捕行动,将宵小之徒一网打尽。在这其中华国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何况,他还是当时的国家“一把手”。

由于他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在人民群众当中,不乏有真心对他歌功颂德者。群众也常常自发的,将华作为下一个权威而崇拜,落实在实践中,分寸很难拿捏。
但群众当中,也有人间清醒者,他们敢于向这种现象提出质疑。1980年,在中纪委工作的黄克诚大将,突然收到一批群众来信,他们要反映的,竟然是最高领导人华国锋的问题。
群众在信中反映了3件事。第一件,华国锋在去江苏视察时,在沿途搞戒严,影响到了当地的交通出行,造成上班族迟到,引起群众不满。

第二件事,是由一位中央党校的教授写的,据他反映,华主席曾在中央党校作报告,报告结束后,竟然有人将他坐过的椅子,送到博物馆做纪念,这成何体统?
第三件事,是山西群众反映的,说当地兴起来给华主席修故居、建纪念馆的热潮。
黄克诚看完举报信后眉头紧锁,这三封举报信虽来自不同的地区,但所指出的错误,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搞新的个人崇拜。中纪委本身就起到一个“监察百官”的作用,可是作为下级,他敢“以下犯上”吗?

黄克诚下令严查:一切后果由我负责!
不得不说,黄克诚对于此事的处理堪称典范!他一边派工作人员,给华国锋写了一封信,对举报一事如实相告。一边准备派出3个小组,分别赶赴江苏、山西,以及博物馆去调查取证。
黄克诚怕大家有所顾虑,他拍着胸脯保证:“你们要大胆调查,一切后果由我黄克诚负责!”
黄克诚此举,既坚持了党性原则,又注意维护了党的团结。而以他对华国锋的了解,他为人忠厚,作风务实,而且谦逊平和,从湖南的县委书记一路高升,是一位能够沟通,并能听进去不同意见的领导人。

更何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已经做出了“少宣传个人的决定”,想必他是能配合的。然而,还没等调查小组出发,华国锋就给中纪委写了回信,信中说道,实地调查就不必了,华国锋对这3件事的“指控”,是何反映?
这是中纪委一项影响深远的决定,时至今日还在发挥作用,而最初“受限”的对象,竟然是华国锋!
中纪委收到群众举报信,反映华主席出巡“扰民”,家乡修建故居大搞个人崇拜,甚至连坐过的椅子,都被搬进了博物馆,以供后人膜拜。黄克诚下令严查。
华国锋回信彰显诚意,中央所做决定影响深远
调查组还没等动身,华国锋就亲自回信给中纪委,众人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会受到何种斥责。黄克诚打开信件一看,却松了一口气,事情果然如他所料。
华国锋并没有回避问题,说这3件事情均属实,中纪委就不必兴师动众,再去当地走访调查了。但他同时也对这3件事,一一做了处理。

第一,他给江苏省委打电话,严厉批评了这种做法,下次绝不允许发生。
第二,他向中央党校打了招呼,让他们立刻将那把特殊的椅子撤掉。
第三件事情稍微有些棘手,面对山西交城的家乡父老,华国锋耐心地解释,交城现在早已没有他的房子了,修的也是他哥哥的房子,要求立刻停工。
华国锋的回复耐人寻味,作为国家一把手,他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毫不避讳,处理得当,这本身就代表着中央的一种态度。

黄克诚看到华的回信后极为赞赏,他将华的回信,刊登在了《党风党纪》刊物上,同时建议由中央发一封信,告诫全党要防止新的个人迷信。
198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几个问题的指示》,规定:除非中央有专门规定,一律不得新建老一辈革命家的个人纪念堂等建筑,尚在世的中央领导人故乡、母校等活动场所,不得以各种形式纪念布置。
10月2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又做出决定:今后二三十年,一律不挂现任领导人的像,以利于肃清个人崇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华国锋去世后,新华社对他传统的“一正四负”评价,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关于“个人崇拜”只字未提。想听更多历史秘闻故事,关注懂人物,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中纪委成立之初曾调查华国锋 文萃报
黄克诚不徇私情抓党风【2】作者:孟兰英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史料︱中共如何评价华国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