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百万的大学生,其实多如牛毛


昨天有个985本科大学生读了的文章《赚钱,一定要趁早》后,添加了我的私人微信,付费向我咨询。
他问的头一个问题就是:阁主,大学生应该想着赚钱还是学习?
我问他,你觉得能赚很多钱的大学生一定学习差吗?
他想了想,说,不一定。
我说那就对了。为什么非要把赚钱和学习放在对立面呢?
很多大学生,包括我上大学时的室友和同学们,很少有人会认为赚钱和学习可以兼顾。
每当我跟他们聊起理财、投资、创业、兼职等方面的话题,他们就会突然默不作声,摆出一副看sb的样子来。
久而久之,我也不在他们面前谈论这些事了。
大学刚入学的时候,我是全宿舍最穷的,家里给的生活费最少。可到了毕业的时候,我成了宿舍里最有钱的。家里给的生活费最多的室友,每个月依旧是入不敷出的状态,考研也失败了,工作也没找到,现在家埋头苦学二战。他能想到的最好的人生路,就是一路考研考博,然后当个大学老师或辅导员。
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有一个观点:不到三十岁的人,在不违法、家里没有父母支持的前提下,年收入达到一百万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穷人家的孩子最好的逆袭方式就是考一个好大学,读一个好学校的研究生博士,然后找一份安安稳稳的低工资工作。
有一点奋斗精神的,会选择互联网大公司,给老板当牛做马,用一次次的加班和明显不成比例的薪资感动自己,然后在35岁最需要钱的年纪被淘汰,身体也坏了,职业道路越走越窄。
换句话说,在他们的世界里,都是辛劳工作以换取微博薪资的打工人。
有人又要说了,那你说,一个没经验没本事的普通家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怎么年入百万呢?你别在这大放厥词了。
说这话的人我觉得有点悲哀,因为他已经向生活妥协了。
年纪大的人说这话,可以理解,但是年轻人秉持这样的观点,那他真的很可怜。
他的生活中没有出现年入百万的大学生,不代表没有这样的人,只是平时没有机会见到罢了。这些人的生活根本不会和打工人、埋头苦学的人有什么交集。
这些人是靠什么年入百万的呢?
互联网。
十年前做淘宝的,做公众号的,五年前做抖音快手B站头条的。依靠自媒体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的年轻人遍地都是。聪明的人,能坚持的人,肯奋斗的人,会觉得这个时代遍地都是机会。这样的人才具备跨越阶级的能力,得到财富的奖赏。
依靠互联网的影响力,有能力的人会将自己可以提供的价值无限放大,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会让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值钱。懂得利用自己能提供的价值的人,是距离财务自由最近的人,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