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泽
报道 | 电商参考
关注电商参考视频号
电商资讯抢先看
拼多多作为电商三巨头中的新生力量,凭借着低价策略,“卷疯”同行,市值一度超越京东、阿里。
近期,一向在价格战上颇有想法的拼多多,又要向同行开卷,掀起新一轮的价格风暴了。
有媒体爆料,这次618,拼多多上线了自动跟价系统,点击后,只要发现别人比你卖的便宜,就自动改为低价与其PK,且大促结束前不能关闭。
自动跟价系统引争议
自动跟价顾名思义,是拼多多通过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算法,对平台上数百万商品的价格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调整的一种系统。
当商家在平台上设定商品价格后,系统将自动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智能调整该商品的价格,以保持竞争优势或维持合理的利润空间。
这几日,在小红书上不少网友发帖称,看到这样一个询问是否“开启自动跟价功能”的弹窗,根据弹窗信息可知,商家可以修改“单个商品单天最大降价金额”和“单个商品单天最大降价幅度”,如若商家同意开启自动跟价,则就是同意委托平台在商家设置的价格范围内自动改价,以减少资源位掉线。
重要的是,商家一旦同意开启,在2024年6月21日大促结束前不支持关闭该系统。
图源:小红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拼多多上线自动跟价系统之前,抖音电商就被曝在小规模内测“自动改价”功能,该功能支持商家委托平台根据市场情况,参考平台的建议价,在商家设定的条件范围内实现改价,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提升自身经营效率。
自动跟价系统对消费者来说,可以更加轻松地找到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商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
然而,该系统的上线也带来了一些争议和挑战。
首先,有不少网友反映,该弹窗不仅不易关闭,而且还会多次弹出,有些商家不小心点了自动跟价,撤销不了,没办法只能下架商品。
图源:小红书截图
另外,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商品价格相较于购买时有所降低,就有可能会提出退货请求,这无疑给商家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
同时,也有商家担心自动跟价系统会导致价格战进一步加剧,压缩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引发一些不正当的价格竞争行为;为了有营利的空间,商家也可能会被迫采取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如降低产品质量等。
也许,对于拼多多而言,如何在保持价格优势同时,既确保商家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又不威胁到产品质量,也是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逼疯”同行
虽然有争议,但根据前几天京东、阿里、拼多多三大电商巨头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来看,拼多多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5月22日,拼多多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第一季度总营收达到了868.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0.66%;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9.9亿元,同比增长24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实现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306亿元,同比增长202%。
图源:拼多多
此前阿里发布的截至2024年3月末的季度财报显示,阿里2024年一季度营收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而京东2024年第一季度,共实现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0%。
图源:京东
从业绩上看,虽然拼多多营收体量上相较阿里巴巴集团和京东来来说仍有较大差距,但2024年一季度营收增速及净利润增速均远超其余两位选手,增速惊人。
而这惊人的增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拼多多低价的策略,其“百亿补贴”“仅退款”等政策更是逼得其对手不得不跟进。
2019年6 月1日,拼多多正式开启“百亿补贴”。这一策略推出后,一度为处于瓶颈期的拼多多带来了连续两个季度的用户迅猛增长,使其市值大幅飙升。
2023年初,为了争取价格优势,京东也放下身段,推出了自家的百亿补贴活动,不仅如此,京东还曾推出9块9包邮、京东秒杀等活动,其采销直播间更是对外宣称不收取佣金和坑位费。
淘宝更是宣布将原聚划算百亿补贴升级为淘宝百亿补贴。
此外,拼多多的“仅退款”政策也让阿里和京东不得不跟进。
2021年,拼多多上线了仅退款服务,即消费者在确认收货之日起的15天内,如果订单出现售后问题,可以申请“仅退款、不退货”,虽然同样遭遇商家反对,但拼多多并未取消。
2023年12月,淘宝发布了关于变更《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的公示通知,其中新增了淘宝基于平台自身大数据能力,识别多维度结合,对于买家发起符合相关情形的售后,做出快速退款或退货退款的规定。
图源:微博
这一规定被外界解读为跟随拼多多步伐,所做出的改变措施。
紧接着,京东也在《京东开放平台售后服务管理规则》中新增了退款不退货执行标准。
拼多多这一系列的操作真是卷自己,也卷同行。
下了剂猛药
到了5月底,各大电商平台的618大促都已陆续开始,今年618的竞争可以说是更加激烈。
除了有“自动跟价”系统外,拼多多还调整了618搜索推荐场景流量规则助力低价策略。
图源:亿邦动力
有媒体报道,在商品排序上拼多多会加大对活动商品和降价商品的流量加权,所有降价商品都将提升全站流量权重,权重最高提升可达9倍,且618期间成交的活动订单价格,均不计入历史最低价。
这意味着降价商品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将更靠前,更容易被消费者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促期间,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频道将覆盖生鲜、手机、数码、家电等众多领域,还推出了“百亿加倍补”“百亿特卖”等新观念,单日最高能获得720元优惠券。
当然,京东、阿里也没闲着,纷纷加码百亿补贴。有趣的是,京东百亿补贴加码美妆,而淘宝百亿补贴则加码3c数码产品,互相往对方肺管子上戳。
另外,阿里这边不但重启了淘宝网页版,还升级了淘宝88VIP会员权益,推出88VIP无限次退货包运费权益。
京东则明显在直播上发力了。除了之前推出的数字人直播带货外,京东集团CEO许冉和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还共同出现在了京东3C数码采销直播间。
前几天,还有网友在京东的一个直播间发现了一位长相酷似李佳琦的主播,这个直播间还打出了“价低+7直播间”的标语,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
618大促活动真是一年比一年精彩。
总之,电商平台的价格战,确实能够让消费者在价格上获益。但是过度的价格战也会挤压商家的生存空间,导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护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也是各电商平台需要共同关注和探讨的。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
最新电商行业资讯,尽在【电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