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泽
报道 | 电商参考
页面显示全网销售几万+,点进去一看只有几个评论或全是好评,想找个参考都没有,一看店铺评分挺高,下定决心买回来,最后却发现质量差得不能用,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网上购物经历。
往后这种“挂羊头卖狗肉”情况或将得到改善。
近日,天猫更新了“虚假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新增了“罚款”作为处罚措施,目前,该新规已正式生效。
不久后,第一张罚单或许就出来了,那些依赖刷单的商家要凉了。
3次将被清退
6月30日上线的天猫虚假交易的规则及实施细则,已于7月1日正式生效。
据天猫显示,“虚假交易”指的是会员通过虚构或隐瞒交易事实、规避或恶意利用信用记录规则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虚假的商品销量、店铺评分、信用积分、商品评论或成交金额等不当利益的行为。一言蔽之,“虚假交易”统称“刷单”。
图源:天猫
规则更新后,针对虚假交易的处理措施涵盖:公示警告、违规商品或信息处置、经营权限管控、支付违约金、扣分、账户权限管控以及其他处理手段。
其中,“支付违约金”即通常所说的“罚款”,直接关乎商家的切身利益。
规则表明,天猫会依据商家的违规情节和刷单笔数予以不同程度的惩处。
对于轻微违规,平台会删除虚假交易产生的商品销量、屏蔽评论内容、评分不予累计,违规商品搜索权降低30天。
对于一般违规在轻微违规的基础上,平台追加5000元罚款。
对于严重违规,罚款金额高达2万元,并下架店内所有商品,全店降权30天。
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将面临店铺被屏蔽7天、全店降权、扣24分以及高达5万元的罚款。倘若商家三次出现特别严重违规,将被清退店铺。
图源:天猫规则中心
商家被判定为虚假交易后,若存在异议,可在3天内发起申诉。
同时,若商品因虚假交易行为被搜索降权,商家也能在降权期间进行申诉。
近些年,天猫一直在严抓“刷单”行为,这次为何还再次“下重手”?
TOP电商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电商平台的算法倾向于推荐销量高、评价好的商品,部分商家为快速提升商品曝光度和销量,从而出现“刷单”行为。这种行为既欺骗消费者,又严重破坏了电商行业的生态平衡。
其二,《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9月1日正式施行。
《规定》要求平台经营者加强对平台内竞争行为的规范管理,同时明确了刷单炒信、好评返现等影响用户选择行为的处罚措施。
此次天猫对“虚假交易”规则的更新调整,正是对《规定》的响应。
更新后的“虚假交易”规则也引发了大量网友热议。
有网友对此规定表示支持,认为当下环境不佳,予以处罚更好,只是或许来得有些迟。
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天猫这是又当又立,一到大促小二就各种暗示刷单。
原以为新规的正式施行,会进一步挤压商家的生存空间,让商家的处境难上加难。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众多商家表示,此次新规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影响并不大,但流量成本将会更高。
从反映的状况来看,多数商家认为,如今整个大环境发生变化,平台将流量分配给了亏本促销的产品以及投入巨额广告费的商品。因此,刷单的作用逐渐减小。
另外,还需关注稽查是否有所更改,如果稽查未变,天猫又始终严抓“刷单”,那么更新与否实则区别不大。
而且,当下刷单的唯一作用,便是为新品刷一些基础评价,通过刷单获取流量的时代已然过去。
最为关键的是,此次的处罚力度不算大,且天猫还给予了两次试错机会。
这次新规的推行,或许意在“逼迫”商家把“刷单”的资金投入到推广方面。这与天猫禁止商家塞小卡片偷流量的做法如出一辙。
此外,针对“虚假交易”,各电商平台均出台了相应举措。
拼多多方面,依据情节轻重,对出现虚假交易的商家,采取诸如限制店铺资金提现,扣收店铺保证金;对店铺功能加以限制;解除协议,终止合作以及其他平台认定必要的措施。
抖音电商方面,对相关商品予以封禁,取消因虚假交易产生的评价和销量,对存在套券、套利的,平台有权追缴,商家需归还套券套利款项。同时根据违规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警告、扣分等处罚。
京东方面,轻微违规和一般程度的违规与其他平台大致相同。但对于极其严重的违规处罚则较为严苛。
对于极其严重的违规,京东删除违规商品销量、评价等不正当权益,限制参与营销活动,禁止发布新商品,禁止上架待售商品,全店商品下架,视违规情节,扣除违约金4万元,且京东有权对商家进行清退,扣收商家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款项。
图源:京东
除上述处理措施外,京东有权对商家采取限制渠道专属技术服务费、限制商家下单和支付权益、交易限额、终止合作、冻结其在京东的款项、延迟结算、下架违规商品、取消商家虚拟组套权限、禁售商品、取消相关标识及追回相关款项、关闭账户功能等处理手段。
各个平台虽都设有对“虚假交易”的处罚规定,但真正受到处罚的商家占少数(索马里除外),因此,此次天猫新规的正式施行,对于中小商家来说并无实质性的影响。
商家怎么办?
“低价”已然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主基调,然而在“卷”价格的同时,还要求商家提升服务质量。
这致使商家不得不面临残酷的“既要、又要、还要”:既要比他人卖得便宜,又要保证品质优良,还要能够盈利。
面对如此困境,商家该如何自救?
或许白牌会成为拯救商家的一根救命稻草。
首先,白牌没有一些虚头巴脑东西,更倾向直接卖货成交转化,收益优势明显。
白牌无需在意有无过高的品牌溢价,白牌生产端的利润乘以销量,就足以养活生产线,实现丰沛的经营性现金流入,最终滚雪球效应,拿到可观的终端利润。
其次,随着市场的下沉,人们的消费愈发理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实用性强、价格低廉且能替代大品牌的商品。
图源:小红书
在小红书这类生活社交平台,大牌零食的供应商已不再是秘密。“大牌零食平价代工厂合集”“同源工厂美食测评”“知名品牌供应商盘点”等攻略比比皆是。
网友们更是总结出“不是大牌买不起,而是平替更具性价比”的经验。
最后,有数据表明,去年双11期间,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VC以全量销售额1亿+、超200万销量的成绩,夺得抖音彩妆GMV榜首。
淘宝方面,在以累计成交人数排名的店铺人气榜单中,出现众多白牌。其中,零食产业商家“比比赞”在食品人气榜中位列第三,仅次于三只松鼠和麦当劳。
图源:比比赞店铺
此外,当下,像东方甄选、小杨哥、交个朋友等头部直播间,均在竭尽全力打造自有品牌,而自有品牌的本质就是品质白牌商品。
在未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白牌或许将在电商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商家带来新的机遇和突破。
但同时,商家也应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持续提升,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和挑战,真正实现自救。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
最新电商行业资讯,尽在【电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