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三关
来源 | 公关头条(ID:PR_toutiao)
学企业公关
关注公关头条视频号!
耐克又“闯祸”了。
今天早上,因为宣传片中出现舔舐乒乓球拍的诡异画面,耐克又被“骂”上热搜。
“哪个运动员会舔球拍啊,亲一下不行吗?”
“这就是故意的,谁不知道乒乓球是我们国球”
“这诡异的镜头是想表达什么”
有一说一,视频中“舔球拍”的操作属实让人迷惑。
若要表达“热爱”和“执着”,亲吻球拍不是更好吗?
不仅在情感传递和大众接受度上更恰当,画面也更具美感。
难道导演认为打乒乓球需要“刀口舔血”般的无畏精神?
很明显,视频制作团队根本不了解乒乓球,或者说不清楚乒乓球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才会在励志的运动视频中出现带有“性暗示”的画面。
当然,也有人认为是网友过度解读:
“有必要这么敏感吗?”
“人家爱怎么拍怎么拍”
虽说创作自由,但尊重文化是一切创作的前提。
作为数一数二的运动巨头企业,耐克的一言一行本来就分量不轻,更应谨慎处理宣传策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价值观。
但耐克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且不提几年前余怒未消的“新疆棉事件”,近些年在宣传上屡次踩到国人的“雷点”,伤害中国消费者感情,引发不满和抵制!
耐克啊耐克
你怎么就这么不长记性呢?
注意看,这是三年前618耐克的广告海报!一眼过去和普通的商品宣传页没什么两样,但细心一看,不对劲!
C位模特不就是外国人眼中的“东方人”的刻板印象吗?
浮夸的妆容和发型,花里胡哨的服饰完全没有美感。眯眯眼也就算了,还给特意强调出来!
甚至为了突出小眼睛,眉毛都刮掉了,这与国人的审美有着巨大差异。
有人认为在西方的时尚圈里,眯眯眼被视为一种东方时尚,这种妆容是一种“高级美”。
对此我只想说,不管审美是否高级,以一个固有的认知来定义一个群体、一个人群,这本身就是一种刻板印象。
尽管西方审美不同于国内,但宣传图和产品是面向中国消费者,不去考虑大众的真实审美,还硬要触碰大众诟病的审美底线,这合适吗?
一次还能说是巧合,但屡教不改就说不过去了。不长记性的耐克,同年10月份的海报又在“容貌歧视”的风波中栽了一回。
海报中的模特眯眯眼、雀斑、脸色蜡黄...画风简直一言难尽。
“人家模特本来就长这样啊”、“难道说模特长相辱华吗”,每次类似的争议下,总会有那么几个现眼包用“独特”的角度来洗地。
模特的长相我们不作评价,在耐克的广告中,有些模特明明不是眯眯眼,却被化妆化成了眯眯眼,这是对眯眯眼有什么特别的偏爱吗?
“会不会只是耐克一贯的审美都有问题?在东亚地区,他们肯定都是统一的标准。”
那么,请看耐克在韩国和日本的宣传海报。
耐克韩国广告
耐克日本广告
可以明显看出,海报中的模特都是形象气质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类型,表情管理和妆容也很正常。
为什么到了中国却要区别对待,成了经典的眯眯眼呢?这很难不让人怀疑耐克“别有用心”啊!
于是,不少愤怒的网友“杀”到了淘宝,声讨耐克。
同样的“坑”,苹果也踩过。Apple Watch Series 7 开售时,苹果发布了一组备受质疑的广告:模特眯眯眼、雀斑,眼线被特意拉长,阴阳怪气的眉毛...
如果把耐克和苹果的这两组宣传广告放在一起,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同一个策划公司做的。
事实上,第一个在“眯眯眼”、“辱华”的问题上引起广泛争议的品牌D&G,已经遭到了公众的强烈抵制,口碑和销量断崖式下降。
所以有时候真不是国人矫情和敏感,这种所谓的“独特审美”,实质上是带有对特定人群形象的不当扭曲和贬低,是对大众审美和文化尊重的严重背离。
在如今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应该更加注重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而不是凭借这种具有争议性甚至冒犯性的广告来吸引眼球。
政治正确过了头
耐克在营销路上频频翻车
与国内“神经大条”的宣传风格相比,耐克在国外却因过度重视政治正确,而备受诟病。
耐克曾在巴黎加尼叶歌剧院前,悬挂身材丰满的黑人女性的巨幅广告海报,引起法国网友的极大不满。
海报中身材似乎已经超重的黑人女性,舞动身体的模样,让绝大多数法国网民无法接受,直称“粗俗”,认为是对该剧院的“蓄意破坏”,以及对肥胖的宣传。
在国外,吃准“政治正确”这碗饭,对品牌来说并不容易,过度强调意识形态反而容易遭到流量反噬,网友们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耐克在推广自家运动内衣时,曾邀请了一位“跨性别”的演员代言。此举引发了网友们的愤怒抵制。
照理说,国外对跨性别者是比较包容的。但这位名为马尔瓦尼的跨性别者,据说还没做完变性手术,就用男性身体展示女性运动内衣,动作还有些矫揉造作。
同时,Nike借政治正确进行营销炒作的“心机”也被批判。
追求自由和性别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在追求“平等,平权,政治正确”的路上,也容易矫枉过正,甚至有投机人士钻空子,大肆利用。
Nike作为国际运动服饰领先品牌,对平权事宜、多元性别群体的发声支持,既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为了进一步稳固品牌形象,值得鼓励。
但在选择具体代言人时,应该对代言人的形象、定位和匹配度多做评估和考虑!
国内被指“不够重视,不够包容”,国外却被骂“用力过度,政治正确过了头”,两边不讨好的耐克在品宣上遇到的问题,确实棘手。
品牌宣传推广时,关联性别、政治议题,选择鲜明的立场和态度,确实可以帮助品牌讨好用户,获得好评,尤其是耐克这样的跨国企业。
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品牌在推行新的策略时,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多加考量问题的方方面面,做好效果评估和应对措施,以免被流量“反噬”!
关注【公关头条】,与百万公关精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