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公共健康难题,围术期高血压可增加手术出血、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导致脑卒中以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
目前全球高血压的控制情况不容乐观。我国成人高压人群表现出“三高三低”的特点:发病率、伤残率与死亡率高和知晓率、服药率与控制率低,大大增加了围术期高血压的处理风险。围术期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医疗卫生系统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良好的血压控制不仅与医疗机构的治疗有关,也与患者的自我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PART.1
非药物治疗是基础
对于非急诊的手术,术前往往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健康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的「八部曲」:低钠高钾饮食(但不建议补钾)、合理膳食(如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控制体重、不吸烟、限制饮酒(尽量避免)、增加运动、心理平衡、管理睡眠(必要时口服安眠药)。
PART.2
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
经过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控制不达标者;65~79岁的老年人,若血压高于150/90 mmHg,应开始药物治疗,当血压≥140/90 mmHg时可考虑药物治疗。≥80岁的老年人,收缩压≥160 mmHg时应开始药物治疗。
PART.3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降压治疗的效果和目标具有个体化的特点,高血压患者应该遵循医嘱,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治疗过程中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如过敏、黑懵、头晕、恶心、耳鸣、水肿等症状,以便及时的对症处理和更换降压药物种类。
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片)可能降低糖耐量,诱发低血钾、高尿酸和血脂异常,目前主张术前2~3d停用利尿药。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术前要避免突然停药,防止术中心率反跳。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剂量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持续用到术晨。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缬沙坦等药物术中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目前没有统一的意见是否停药。
可乐定是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诱发严重的高血压,因此术前不必停用。
利血平(北京降压0号和一些中成药复合制剂)主要通过消耗外周交感神经末梢的儿茶酚胺而发挥作用,术中很容易发生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长期服用利血平患者最好术前7d停服并改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以保证手术和麻醉安全。
以上是一些围术期高血压自我管理的策略,但在实际操作中,最好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更为详细和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如果病情严重或有其他并发症,建议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
审核:邢 娜
编辑:张建文
供稿:王腾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