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五类业主的心态已经崩了!高位加杠杆、买环沪的、置换脱不了手的、前几年买豪宅的都被套了



“魔都”上海的楼市,用“魔幻”一词来形容都有些黯然。新豪宅“日光”,旧豪宅千万级降价出售,新房二手房都特别不好卖了。‍‍‍‍‍‍‍‍‍‍‍‍
这样的局面下,很多业主的心态也已经崩溃掉了。遥想当年买房人常挂在嘴边一句“今年不买房,一年下来又白忙”,伴随着房价暴涨后的回调,业主们又将“今年不卖房,一年下来也白忙”。一字之差,道尽了近些年来房地产的兴衰,买方卖方地位的转变。‍‍‍‍‍
尤其是2021年高位、加杠杆买房的业主,看着房价下跌也毫无办法,即使断供法拍也还欠银行一大笔钱。除了2021年买房的业主外,一些有置换需求的业主也遇到了置换的麻烦。有些想要上车学区的业主,看着未来孩子越来越少,正在重新判断学区的价值和真正的需求。‍‍‍‍‍‍‍‍‍‍‍‍‍‍‍‍‍‍‍
总的来说,买房亏了的业主都输在认知不足上。更重要的是,有几类业主内心极度崩溃。「城事知识局」发现主要有这么几类,分别是买了超大社区的业主、2021年加杠杆高位站岗的业主、想置换却被迫违约的业主,除此之外还有前几年买了环沪的业主和高位买入豪宅的业主。‍‍‍‍‍‍‍‍‍‍‍‍‍‍‍‍
我们一一展开细说。‍‍‍‍‍
超大型社区的问题,就是太卷了。
在房价掉头向下的过程中,如果卖房的人多了,价格肯定会出现踩踏。这对一个城市来说,对一个社区来说,都是如此。
千禧年初,超大型的社区特别受欢迎,一来配套的学校、医院、商场和超市都很完善,二来人多人气旺,居住气氛比较浓厚。千禧年后,北京推出了“亚洲最大的小区”天通苑,光地铁站就有三个站,据说居住人口最多的时候超过70万人,比大多数县城、城市的人还要多。上海有上海康城、世茂滨江花园等楼盘,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
但发展多年,房地产产品经历了好几轮迭代,超大型小区的户型、居住体验一方面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年轻人也不喜欢这类房子。现在的上海康城,虽说价格还在3万多上面,但一走进去给人一种满满的廉价感。‍‍‍‍‍‍‍‍‍‍‍‍‍‍‍
当年上海康城刚面世的时候,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买得起的人。现在,买上海康城的业主,虽然也有钱但已经不复当年荣光。虽然近年换了物业,但本质上的问题肯定解决不了了。
除了买超大型社区房产外,买了环沪房产的业主心里也不好受。
本质上讲,环沪的购买力源自上海的限购。很多人买环沪,也是基于没法在上海购买房产,但不想错过当时的一波红利,所以大多数业主想着买一套先放着,说不定哪天就变成上海了,哪天就升值了。‍‍‍‍‍‍
抱这种幻想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从中获益的或许是最早买环沪且已经脱手的一批人。如今,上海也不断推出楼市松绑政策,购房的门槛降低之后,谁还愿意去环沪买?
当年买了环沪的人,看着上海购房门槛降低之后又急于脱手环沪房产。所以现在的情况是环沪楼市出现了暴跌的踩踏,导致环沪卖不嗲,上海也回不去了。
买了环沪的可能并不算多惨,2021年前后在楼市高位买房,且加了杠杆的业主,比他们惨多了。
2021年前后是楼市最疯狂的阶段,很多楼盘“开盘即清盘”,要是能抢到那肯定就是赚到。只是如今五年限售还没有结束,全国房地产政策和市场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楼盘早就没什么利润了,有的楼盘交房即亏钱,有的楼盘到现在还没有交付。‍‍‍‍‍
要是面临这样的遭遇,一想到几年前上杠杆买房的业主,分分钟心痛不已。再说现在就业大环境都不好,买的房子价值已经严重缩水了,而且手上有点钱就得还房贷还利息。当下的现状,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一切只能忍着。卖掉房子也不是,不卖也不是,实惨。
还有一类业主,是高位买入豪宅产品的。大家看新闻,总觉得上海新豪宅“日光”,很惊悚,并下定义说今年的豪宅肯定不愁卖。
事实确实如此,不过二手豪宅却没那么幸运了。近日绿城黄浦湾一套406平的豪宅以6800万的价格卖掉了,当年这套房子可是花了1.2亿才到手的,也就是说持有了几年没了5200万元。‍‍‍‍
说实话,5200万元,99.999%的人恐怕一辈子都赚不回来这么多钱吧。土壕或许还能承受,但如果土壕是加了杠杆买的话,那就得肉疼、亏出血了。‍‍‍‍
过去几年买豪宅的业主,事实上也是买在高位了。最近这几年企业经营资金链一紧张,只能低价卖房换取现金流了。虽然现在上海豪宅“日光”不断破纪录,说知道几年后又是什么样子呢?‍‍‍‍‍
还有一类型的业主,原本是不会亏钱的,但最终还是亏了钱的一群人,那就是在打算置换房子的过程中被迫违约的业主。
2021年以来,房地产的市场行情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很多交易如果判断出了差错,就需要巨大的损失来弥补。房地产市场行情向上的时候,卖家违约,会觉得卖便宜了。当现在楼市下行中,买家违约一般会因为觉得买贵了。
这两年,买卖违约的群体突然间爆了,就是因为对当下的房地产政策不太了解,对趋势判断出了问题。当然,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最后面临的结果都是损失。‍
举个例子,本来打算卖掉500万元的房子置换一套800万的房子,卖房的事儿也聊的差不多顺利签约了,自己看上的800万的房子价格也谈妥了,定金也交了。但就在这个时候,买家那边却违约了,因为房子又跌了好几十万,违约金都没房子跌的多。
这样一来,自己的房子没有脱手,想要买的房子定金也已经交了,加上自己置换买房是为了孩子上学,这一连串的事儿碰到一起,钱虽然没损失多少,但真的会让人烦恼透顶。
当然,这还不是最极端的,最极端的是想要买你的房子的业主也是置换需求,他那边想买他的房子的人违约了,所以这一头不得不跟你解约。这样一长串链条上的人,都不好受。
从本质上讲,上述几类业主不太好受的原因在于房价跌了。前些年楼市猛涨阶段,大家觉得赚钱像呼吸一样简单,人民币像纸片一般飞来,丝毫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到手几十万上百万,很多人大半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错愕是他们最大的感受,总觉得不真实。‍‍‍‍‍‍‍‍‍‍‍‍‍
这几年,这些业主们从错愕中走了出来,悲悯的情绪占据了他们的内心。不管是老破小还是新房、学区房、二手房,没有一个不跌的。就上海中环二手房天花板的万科翡翠公园,前几年价格都在12万、13万元左右,现在8万元就能成交。‍‍‍‍‍‍‍‍
每个业主都希望房地产市场能够早日“止跌企稳”,走出阴霾。但面对着越来越少的人口,不稳定的经济预期和就业预期,业主们、接盘者们普遍没有信心。一切只能寄托于政策,希望能够帮助业主们解套。但政策也不是万能的,终究还是要回归市场,回归真实的价格。要回归,肯定要有人付出代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