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的纽约街头,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汽笛,胡佛敲大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儿歌中所描绘的内容,正是1929年10月24日的那场股市崩盘。
那场股市崩盘引起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了美国的各行各业。在整个危机期间,美国共有140万家工商企业破产,1700万人在这场灾难中失去工作。因为没钱继续付房贷房租,很多失业者因此失去住处,在寒冷的冬天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得不躺在垃圾堆上,靠着焚化厂的余温取暖。
在俄克拉荷马、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成群的人闯进食品杂货店和肉类市场,开启了0元购。
挨家挨户敲门讨饭的人群中,有不少都是之前的中产,曾经风光无限的银行行长和曾经供职于某些著名报纸的作家,也都成了贫苦大众。
穷人为省钱度日想出了各种方法,男人们把自己的刮胡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为了贴补家用也要出去捡瓶子换钱,在加利福尼亚水库工地上干粗活的人中有很多先前都是农场主和工程师。此刻的他们,不得不和其他下层民众一样靠出体力混饭吃。
不仅城里人过得惨,当时美国农村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由于农产品价格暴跌,大量农场主破产,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啃起了草根和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乡下人吃起了紫罗兰叶、野莴苣,和其他一向给牲口吃的野草充饥。
看到这儿可能会有朋友提出疑问,我们印象中的美国,不一直都挺发达吗?大萧条发生前,美国人过得并不差,一战期间美国靠卖给欧洲人武器和农产品,大发了战争财。一战结束之后,由于技术革命和管理水平的进步,美国的生产空前发展。
以汽车为例,汽车在一战前还是一种高端奢侈品。1920年代,流水线造出的廉价汽车已经遍及北美大地。1927年,福特的T型车已经卖了1500万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又把石油产业、汽车旅馆等周边产业拉了起来。汽车业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公路的扩建与翻修,主干公路和收费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在当时也不断刷新记录。
电力设施也在20年代突飞猛进。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大部分工业开始使用电力替代之前的能源。新电厂建设如雨后春笋。与此同时,电话线也横贯了北美大陆,室内下水管道开始铺入寻常人家,现代污水处理系统初步确立,美国家庭主妇们纷纷开始购买电熨斗、洗衣机、吸尘器及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1929年以后,收音机已经普及于美国寻常百姓家,有声电影也在这一时期问世。经济的繁荣,大大便利了美国向海外的扩展,美国商品也在这一时期大量输出,到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使用的汽车中有81%是美国货。由于这段时期的美国总统是柯立芝,所以美国在1920年代的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这一时代,也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
但这种表面的繁荣,也暗藏隐患。当时的美国兼并之风盛行,财富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千上万的中小公司在竞争中消失,垄断组织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当时的美国政府,对此坐视不管。柯立芝曾强调,美国政府要保护大资产家的利益,对于充斥社会的投机活动,柯立芝不仅听之任之,甚至还加以鼓励。
后来继任总统的胡佛,对当的美国极为自信,他在1928年10月的竞选演说中宣称:今天,我们美国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更加接近永远地战胜贫穷,而当时美国的真实情况,则是占人口5%的富人收入,几乎占了美国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则占到了全美家庭总数的60%。
穷人没钱消费,资本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堆积起来卖不出去了,韭菜们都躺平了割不动,资本家们心想这不行得让你们支棱起来买买买。
为了让穷人消费,银行推出新的金融玩法,分期付款。比如在买车时不用一次把钱交齐,可以按月慢慢还,这样银行就可以从穷人的分期付款中收取手续费,分期越多银行收的也就越多。分期付款并不能让穷人摆脱贫困,反倒使穷人越变越穷。
当时还有很多对金融一窍不通的人,看见股市一直涨,就跑去银行借钱,然后拿借来的钱去炒股,想着自己在股市里赚了钱之后,再还给银行,看到这些人的不断涌入,有些聪明人察觉到了风险,便赶紧抛掉了手里的股票落袋为安。抛的人多了,市场上的股票就开始掉头向下,一看股票跌了,谁都不愿意当接盘侠,大家就纷纷抛售手里的股票,也就造成了1929年10月24日的股灾。
这时候就有一大批人,欠银行一屁股债还不上。那些在银行存钱的储户们,担心自己存钱的银行爆雷,就排队到银行取钱,可银行的钱大部分都借出去了,现在又都收不回来,银行手里也没钱,看着外面的储户们排队取钱,银行能怎么办呢?
银行也没办法。于是,越来越多的银行破产了,储户们的存款也自动清零,大家一夜回到了解放前。百姓成穷鬼了,资本家们囤积的商品也都卖不出去了。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历史教科书上写的那些场景,农场主和资本家们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新鲜的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上学那会儿,大家看到这儿应该很来气,这不糟贱东西么,好端端的哪怕白送给吃不上饭的穷人交个朋友,也比白扔了强。
不过,从资本家的角度考虑,这些东西卖不出去,放自己手里还要增加额外的仓储成本。如果降价卖了,利润就会变少。资本家们算了算,加上包装成本和物流费用,降价卖不仅不赚钱还亏钱,而且卖的越多亏的越多,降价卖都血亏,就更别提白送给穷人了。算来算去发现直接扔了损失最小。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企业减产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工人就失业了,工人失业就没钱消费了,工人们常去的餐馆,一直没有生意也就倒闭了,这样餐馆里的服务员也就失业了,就这样一环套一环,最终大家就都玩完了。
老百姓没班上了没钱赚了,贷款买房的人交不起房贷,房子就被银行收走了,租房子的交不起房租,就被房东赶到了大街上。这时候大家想起来了一个人,在总统竞选时胡佛曾宣称,如果大家选他当总统,他将使每个家庭的锅里都有鸡,每个家庭的车库里都有车。说好的鸡和车呢?老百姓现在连家都没有了,只能躺大街上喝西北风了。
愤怒的民众,开始把各种破烂都冠上胡佛的名字,那些用破木板和旧铁皮搭的社会闲散人员聚集区,被美国人称为胡佛村。那些垫在屁股底下盖在身上的破报纸,被美国人称为胡佛毯。国家都成这个样子了,胡佛在白宫干什么呢?
他在签署一项法案。
1930年,胡佛签署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这个法案简单来说,就是将进口到美国的2万种商品的平均关税,一口气提高到50%以上。胡佛这么做是想通过减少进口的方式,把自己国家积攒的货物卖出去。但他这么一搞,就相当于美国率先向其他国家开了贸易战的第一枪。
其他国家也不是傻子,立即展开了报复,加拿大率先宣布对从美国进口的16种产品征收3倍关税。法国和英国也表示抗议,提高了部分从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意大利也宣布对美国进口的汽车关税翻倍,全球一共有超过40个国家宣布了对美国的反制措施。
这下好了,本来胡佛想着靠提高关税多卖点美国货出去,缓解一下国内的压力。结果这么一操作,美国货更卖不出去了。
由于世界各国都被迫提高了贸易壁垒,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迅速缩水。而当时的德国又是靠从美国借来的大笔贷款来向其他国家支付一战的战争赔款,对美国资本的依赖,让德国的经济很不稳定。一旦美国经济“伤风”,德国经济就会“感冒”。
这场源自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那这场危机最终怎么解决了呢?
1933年,美国和德国这两个难兄难弟各自上台了两位猛人。德国上台的那位猛人选择了法西斯主义,猛造飞机坦克大炮还不起债了,最后引爆了二战。而美国上台的猛人罗斯福,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也就是我们后世所提的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上台后,首先从整顿银行入手,把货币和信贷的管理权集中到了联邦政府手里。稳住了银行业之后,罗斯福又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了大企业的无序发展,把资本主义生产纳入了有序控制的轨道。在农业方面,罗斯福颁布《农业调整法》,针对生产过剩进行调控,对削减产量的农场主给予补贴。不过调控也有残忍的一面,为了防止市场上的猪过多,新成立的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20多万头快要产仔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
罗斯福在1935年和1938年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提升了工人的地位。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力,雇主不得干预或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法令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作时长,给工人们的地位和生活,提供了一定保障。
在解决失业的问题上,罗斯福实施了大规模的以工代赈,政府大搞基础建设,吸纳了一部分失业人员。
但是罗斯福新政,并没能彻底解决失业问题,到1939年二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还有900万。但此后美国揭开了产能的封印,租借法案让美国在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同盟国提供战争物资。
以二战期间美国大量制造的自由轮为例,建造一艘自由轮需要流水线生产多部门同时作业,平均建造一艘自由轮需要50万个工时。而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光是自由轮就建造了2751艘。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本土的工业产能更是大爆发,战争订单像雪花一般飞来。这时候别说失业了,资本家们为了吃下这些订单,不上大街上抢人都不错了。
因此,美国的失业率在这一时期降到了10%以下。随着青壮年男性不断投入战场,后勤相关的工厂由于人手不够,还雇佣了大量女性。庞大的战争开支,使得美国增加了一倍的经济增长率,大萧条的阴影,最终因为二战的爆发而彻底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