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哈佛女孩在华为把代码变成艺术



作者 | 刘瑞珺
来源 | 心声社区、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
城市合伙人招募 | lanxueziben(微信)

01
不一样的风景
引着我来到华为
探索各式各样的风景,是我成长的关键词。非常感激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让充满好奇心的我从小就有机会探索不同的风景,在父母的耐心帮助下,我得以自由地探索理科、文科、音乐、体育、绘画、哲学这些不同领域的乐趣,这些有趣的经历,都化身成长路上引领我的点点星光。
高中毕业后,由于听说建筑师可以到处写生,我对这个职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头扎进当年红红火火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学习建筑与城市规划,并通过国内外的层层筛选考核获得攻读中意双学位项目的机会,远赴意大利开启我的学习之旅。
在这个浪漫热情的国度,我始终渴望探索与体验不同的城市风貌,因此在本科期间,我跑遍了欧洲近50个城市,攀登于荒山野岭拜访传奇建筑,穿梭在各类画展音乐会中体会当地文化的浪漫生活。在探索不同城市形态的过程中,我被数据驱动设计这种研究方式深深吸引,因此本科毕业后,我决定进一步探索计算机与设计的交叉潜能,也因为想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所以我申请了美国的项目,很快,我顺利进入哈佛大学攻读设计研究硕士。
作者在意大利就读的建筑学院是一个17世纪的城堡
在哈佛大学学习与生活的这段时间,对我而言可谓是如鱼得水: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参加大大小小的讲座和活动,还深深领略到人类潜能的无限,因为我的同学们都是样样精通的多面手,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不局限于哈佛校园的边界,我也经常跑到MIT(麻省理工学院)修读了不少关于计算机的课程。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 MIT Media Lab(媒体实验室) 的“Antidisciplinary”(反学科)的思潮,这与我的想法一拍即合:我眼中的设计并不等同于造型美术,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对解决问题而言,我们并不需要局限于一个学科,相反往往需要多学科融会贯通。
2020年,正在美国学习的我,收到了华为2012实验室的实习offer。面试过程中,部门的专业性、开放性、业务的丰富性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想去探索的地方吗?我的华为之路,就此开启。
瓦伦西亚的风景
02
一段有趣的征程,开启!
还记得刚进入华为,在NEO培训的时候,作为“I人”的我并未刻意提起过去的经历。后来是讲课老师说到一个哈佛有关的案例时,说起班上有一个哈佛毕业的同学,耳畔传来大伙儿“哇”的声音。如今回想起来,比起母校带来的光环,我认为母校给我最宝贵的财富,是那一份不设边界的探索经历。就像我喜欢看不一样的风景,我也对不同的学科思维模式充满好奇:建筑学教给了我用户体验的视角与对复杂方案的把控能力,美术让我领略了视觉传达的基本方法,音乐让我感受到了节奏韵律的美妙,数学让我掌握了逻辑思考的严密,计算机科学让我得以体会工程解决方案的魅力。我想,正是这些“大杂烩”一样的美好景色,构成了我今天在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的坚实基石。
我加入的部门是 2012 实验室下UCD(User Centered Design)与翻译中心的冯特实验室。冯特实验室是以心理学家“冯特”的名字命名的四级部门,在UCD中心负责底层设计能力的构建。这些底层能力包括用户研究、代码艺术和计算设计三个关键设计能力。而我负责的业务,便是其中“计算设计”能力的构建。
我与“计算设计”是“熟人”了,首次会晤就是在之前实习的时候。当时正是团队的AI(人工智能)设计生成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而我有幸参与、见证了计算设计团队的萌芽生长的历程。当时的任务是通过算法,让机器使用素材自动生成我们在手机上看到的广告,比如在手机应用信息流中穿插的内容。我们主要目的是保证广告的视觉品质,提升用户的体验;同时将设计师从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发挥更大的创造力。沉浸于开拓这样新的设计交付方式,团队成员都满怀热情、摩拳擦掌。
上面提到的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让机器执行设计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项目的主要挑战在于将业务逻辑、设计洞察与机器逻辑充分融合。而传统形式的分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存在不足:设计师不具备足够的工程视角,开发人员对设计规律了解不足,这些思维上的差异,容易导致双方不容易理解对方视角的内容。
于是,我基于设计师的视角对设计数据进行了探索,并归纳、提取出了目标特征,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将设计规律解析并传达给开发。利用自身双学科的知识优势,我将设计现象提取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抽象结构,并通过视觉化沟通,使这些抽象内容更简单、高效地传达给开发的同事,这让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实习期结束后,我得到了导师和主管的认可,但我更加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一个发挥所学、探索新事物的有趣机会。2021年8月,我正式加入UCD中心,成为其中的一员。
03
搭建一座桥:
让设计和算法对话
我刚进入部门的时候,AI 广告生成业务已经在如火如荼前进,但我们发现基于算法生成的广告内容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而要让算法满足业务的需求,我们需要降低其生成的 bad case(坏案例),提高结果的可用性。在大伙儿多次迭代后,效果仍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目标。
不服气的我,抓住了现有的算法和资源,仔细地研究起来,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我们的算法是基于调用现有的设计素材,就像厨师炒菜,我们需要各类食材,还有各种调味料一样。但通过数据分析,我发现,我们给算法提供的素材,和算法经常需要调用的素材,这两者在设计特征的分布重合度并不高。换言之,算法这位“厨师”,在制作中餐的时候,需要的是肉类蔬菜,以及葱姜蒜和中式调料,如生抽、老抽、白糖、料酒……但我们提供的却是更适合西餐的食材,调料上也是更适合西餐的,比如迷迭香、罗勒、柠檬汁……难怪效果不如人意了。当我将这个结果与同事们分享的时候,大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结症找到,那我们就对症下药。经过一番钻研,我提出了解决设想,这分为三步。首先,通过数据可视化对现有算法调用的特征区域进行分析,优先针对“高调用率、低数据量”的区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数据补充,把资源用在刀刃上,这一步就如同给厨师提供最常用的食材。其次,在对设计数据的分析过程中,我发现,设计数据特征是有一定规律的,为什么不让一个数据衍生出多个数据呢?这就像通过简单的加工,让食材与各类香料提前融合,比如腌制牛肉,做成卤汁牛肉,会有更丰富的味道。于是我马上着手验证,并提出数据衍生的解决方案。我们通过基于设计规律的脚本设计,完成了对现有数据衍生,并基于设计视角开发了“素材生成器”,让机器参与到设计素材的生产中。最后,我们可以调整算法这位“厨师”的选材方法,比如做一些中西合璧的“融合菜”,让它能更大程度地利用已有原料。
在我提出建议的方案后,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三管齐下,我们得以将已有的数据“物尽其用”,成功让算法这位“大厨”准确使用到所需的“食材”,保障“烹饪”的稳定出品。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打通了设计与算法之间的“壁垒”,让设计与算法充分对话。通过设计规律的洞察,我们为算法能力优化找到更精准的方向。反之,通过使用算法脚本辅助设计分析,我们也快速识别设计数据管理上的不足之处。设计和算法的对话,让我们的解决方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快速找到“病症”,并“对症下药”,解决现有问题。
团队共同努力,在研究、设计、验证、开发、评测的循环中,不断打磨算法,在2022年底,我们的累计生成数量占海外创意总量超过两成,生成广告的坏案例占比成功下降,点击率显著提升。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迭代,我们惊喜地发现,算法生成的结果,经人类设计师评测后效果领先行业。在这一段历程中,我的努力也得到了部门的认可,获得了部门颁发的“研发能力中心总裁个人奖”和“优秀新员工”的荣誉。

主持2023UXDC(华为用户体验设计大会)分论坛(右为作者)
04
脚踏实地的快乐:
写代码,让机器学会设计
在广告生成业务中,我发现仍有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但对如何明确这些方向的优先级产生了疑惑。带着这种困惑,我鼓起勇气向UCD中心部长王守玉请教,他的回答,给了我重要的指引:“技术解决方案需要深入到业务中去。”这是我作为职场小白学到的深刻的一课。
于是,2023年上半年,获知团队接到智慧主题的任务后,我内心窃喜,这不就是一个实践新认知的好机会嘛!我主动请缨对DataArts(智能数据平台)的智慧配色算法进行研究和开发。感谢我的导师兼项目主管端哥一直以来的开放态度和对我的支持,让我能够在智慧配色项目中承担设计分析和算法开发的职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业务、设计和算法的极致融合。
DataArts的业务内容描述起来很简单,即通过用户的一张图片输入,生成一套报表的配色方案。但这看似简单的取色任务,背后别有乾坤;可分析的内容千丝万缕,该从哪入手呢?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效果是产品需要的呢?很快,我就有了答案:首先,色板呈现的效果需要获取并体现最能代表画面特征的主题色;其次,生成的色板需要构成和谐的视觉感受;再者,业务场景是数据报表,色彩的使用并非单纯只为了视觉效果,而需要准确表达数据的语义。研究了现网的大量文献之后,我把发现和思考整理了出来,最后总结出智慧主题算法的三个目标:准确、舒适、丰富。当我向产品线汇报这一系列分析以及拆解出来的目标后,产品线同事的一句“很专业”的评价,让我备受鼓舞。
在目标与计划和产品线达成一致后,我们就撸起袖子开始干。智慧主题业务的最大挑战在于色彩的和谐计算,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人对色彩和谐性的感知效果,并计算出与一组协调舒适、主题一致的色彩。然而,目前并没有一套现成的算法可以完成这个目标。计算机与设计师好像身处不同地域的人类,虽然都有各自的语言,但语言并不相通。
胜负欲被点燃的我,试图构想一个非传统的实现方式,让这两种语言可以相互翻译。我不断地用代码尝试、迭代,构建了一套“翻译”的方法,实现了设计师脑海中设计规律向计算机语言的转化,完成了和谐色彩的转化与衍生算法模块。很快,我的小伙伴也加入代码交付中,大家共同开发,一起收获喜悦,辛勤的汗水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特性上线后,我们的算法在业界成为焦点,被产品作为亮点发布,得到了产品线的高度评价。还记得,后来在“1024工程师”节日的宣传活动中,我们也将这个特性作为亮点展示出来——只需要输入图片,便能生成一套好看配色的报表。现场许多同事在我们的摊位前排队体验,连连赞叹,追问这个能不能用到他们日常工作中。我心里偷偷乐开了花,收获了自豪和骄傲。

智慧配色算法的DEMO效果
此后,我也在部门里分享这一段“设计+开发”的有趣探索旅程,与更多小伙伴分享其中的挑战与乐趣,希望给其他设计师与开发者们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在这个过程中,很感谢我的伙伴杜径舟、申一鸣。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程序媛,我在架构设计、性能优化这些方面并不擅长,多亏了他们的倾囊相助。
05
继续前行:
有机融合、共同探索
从2022年开始,我们的团队一直在孕育UI自动化设计的能力,我也一直在能力定义、需求管理、数据分析、原型设计、运营设计以及AI设计算法评测等方向上支撑项目。在这样一个讲求跨学科融合的团队中,参与思考产品、设计、开发、数据、运营、评测的多专业融合的解决方案,对我来说是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我的多专业经历,一直帮助我与用户、与开发者高效沟通,也让我更容易从同伴身上学习到不一样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眼前的挑战也化身为成长的滋养。
我对团队最深刻的印象,是“有机融合”。这种有机融合,体现在我们都有的一个共识:算法、设计和工程技术都服务于业务问题的解决,我们的专业能力是基座而非“限制”。我们都不吝啬于给彼此分享所见的风景,也乐于接受来自不同视角的建议,所以团队成员都逐渐成长成为拥有工程思维的设计师和拥有设计思维的工程师。这样的转变让我们的合作更加有机和高效,也让我们一路耕耘,一路收获。
经过持续的探索和演进,2024年3月初,我们的产品Octo AI正式上线,目前已上线设计灵感问答、图标生成、插画生成、组件推荐、图生UI等新特性。现在,整个团队的小伙伴正在深耕用户场景、持续打磨能力,期望以更智能、更稳定的产品特性,给用户带来人机协同的设计新范式。
回首来路,我已经亲历无数让人心动的风景,面对未来,我们继续探索更美的旅途。
和团队的小伙伴们共同成长(左6为作者)
【花絮故事】我的华为之路小心得
在工作之余,我也乐于通过欣赏不同的风景来滋养头脑。比如我喜欢安静地待在家中,坐在钢琴旁弹奏珍藏已久的旋律,或拿起小提琴即兴演奏脑海中的曲调。我也喜欢跑到户外,邀请三五好友一起在网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我坚信,所有我所见过的风景,都会融合到我们当下的每一条心绪和每一个动作中。这些我陪伴已久的爱好,如,音乐,也塑造了我。
从小与乐器的接触让我早早地体验到了悉心耕耘的魅力。乐器的演奏学习是一条充满乐趣但又漫长的道路。舞台上流畅细腻的演奏需要大量的技巧练习和对每乐句的精雕细琢。儿时,我常常坐在琴凳上,连续几个小时研究曲谱,对一个乐句反复尝试、打磨不同的感觉,全神贯注到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指尖的疲劳。如今我才明白,这种状态叫做“心流”。在完成完整曲目的演绎时,既有举重若轻的成就感,又有水到渠成的从容快乐。这些经历让我在工作中有了更从容的心态,能耐心地从多个角度观察业务难点,逐个解决扑面而来的问题,精心打磨交付的输出件。我相信,山顶的风景绮丽无比,攀登过程中亦乐趣无穷。
一路走来,在业务攻坚克难过程中,与音乐演绎类似的,还有合奏的精彩。UCD冯特实验室计算设计团队的小伙伴们,就像交响乐团里不同的乐手。大家都各有所长,聚合在一起发挥着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像每一位乐手都悉心耕耘不同的演奏技巧,用气质各异的乐器演绎各个声部旋律;当个性不同的音色交织、汇聚成层次丰富、色彩绚丽的曲调。
随着团队的成长,我们在业务中变得更加娴熟,各自演奏出独特的旋律。同时,我们更紧密地跟随团队的节奏,共同创造出更加和谐的篇章。我们就像一群在星辰大海中遨游的探索者,不断发现那些未曾触及的美妙旋律。在先进技术的大海和体验设计的星群之间,我们共同蜕变成长,合力奏出通往璀璨未来的乐章。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