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缪劲松
来源 | 心声社区、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
培训咨询合作 | lanxueziben(微信)
01
毛里求斯篇
初见毛里求斯
2018年11月22日,入职毛里求斯账务共享中心的第一天,没见到沙滩,也没见到大海。部门的涵姐从首都机场接到我后,一路马不停蹄赶往公司。在靠近公司时,眼前出现了三栋红顶建筑,涵姐转过头和我说:
“你看,那就是咱们公司,地处伊本,是整个毛里求斯的经济中心,号称毛里求斯‘陆家嘴’。”
毛里求斯陆家嘴?我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上海外滩、香港维多利亚港那般城市森林的模样,于是探出头往车窗外看了看,映入眼中的是一片凹凸不平的草地,上面零星点缀着几座小别墅,再辅以道路一侧孤零零的几座写字楼。这就是印度洋岛国、传说中的天堂原乡吗?冷不丁又想到,成为社会人的第一步,竟然是从这样略显荒凉的地方开始吗?
毛里求斯初印象
第一抔土
因为入职时间完美“撞车”年度结账的缘故,在初来乍到的几个月里,我并不曾有太多接触真实业务的机会,更多的时间里几乎都是在学习工作岗位相关的会计政策、流程文档和系统方案中度过。直到次年的1月,才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
那是一个来自肯尼亚的电话,来自肯尼亚某项目的财经同事,咨询的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疑似财报数据异常问题。我如获至宝,立马打开数据表开始热火朝天忙活,却始终没能从异常的数据中看出个名堂来。但是,我不想就此失去区域财经同事的信任,觉得我就是一个啥都不懂的新员工,因此,虽然心里仍犯嘀咕,我还是胸有成竹地对电话那头焦急等待的同事说道:“这数据确实很怪,按照我的判断,这应该就是个IT Bug,我这边帮你联系下系统的IT同事,尽快修正一下。”
IT Bug,IT Bug,后来的四年,我遇到的真正的IT Bug,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也许是听到了我石破天惊的结论,也许是注意到了财经同事挂断电话前略显犹豫的嘟囔,导师闲哥询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向他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只见闲哥三下五除二便做了一个数据透视表,拉出一个叫做“JE Source Name(数据来源名)”与一个叫做“JE Category Name(数据类别名)”的字段,顿时,如同变戏法般,原本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数据,突然整齐划一地归为若干大类,每一笔账务数据的业务背景、系统来源、核算金额都直观地展示在我眼前,简直不能更加清楚。而在其中,导致财报结果异常的那一笔分录赫然在列,两个字段的来源明细提示是由于合同拆分金额变动导致的反冲影响。
随后,闲哥又打开合同注册系统,输入这单合同号信息后,指着屏幕中最新版本的变更明细对我说道:“这是IT Bug吗?这单合同在本月做了一次合同变更,调减了合同整体金额,导致了历史已确认收入的反冲,这就是正常业务变更导致数据反冲的标准逻辑啊!在给业务和财经同事答疑之前,你得学会看数据来源啊!”
就这样,我苦心经营半小时有余的“第一抔土”,在导师十秒钟不到的“金手指”中现出原形。这件事情给懵懂无知的我上了宝贵的一课,让我对于账务的严谨性有了更具象的理解。在自己无法做出专业判断时,不要轻易下定论,更不要信口开河。从那以后,作为共享中心账务角色所说的每一句话,我都确保自己能够为之负责。
加入部门之后的第一次周末团建
那一年,终于能够独当一面
如果站在2019年底的时点回望过去的一整年,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终于迎来了工作生涯的第一个小高峰,也逐步从年初那种懵懂困惑的状态中挣脱出来,成为了团队中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
依稀记得,在年初刚接手团队企业BG销售核算部的月度结账管理与手工核算两项工作时,自己尚未完成新员工试用期的考核答辩,主管的信任固然令我心头一暖,但一转身便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现实考验——一方面是自身缺乏销售核算相关工作经验的积淀,初期探索举步维艰;另一方面,2019年号称公司全球企业BG销售核算元年,各种流程与系统方案管道基本上一无所有,一切都从零开始起步。
好在共享中心可谓兵强马壮,有足够多各行各路的专家能够答疑解惑,也有足够多的外部优秀实践足以参考。既然企业BG销售核算本端流程尚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那不妨先学习成熟运转多年的运营商BG销售核算流程吧,至少两者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殊途同归。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但一旦明确方向之后,后续的环节只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独立管理结账的第一个月,我拿着共享中心部门的结账总体日历与运营商BG销售核算部门的结账个性化日历,看着近50项结账期清单动作,反反复复研究了2天,再结合部门内两位工龄3年的“前辈”的一些个性化输入,终于在2月会计期前输出了企业BG销售核算部结账的个性化日历的第一版,每一个时间节点对应的操作步骤、操作系统与流程责任人,自此一目了然。
当我在部门月度例会上完成了结账准备的汇报之后,看到各位前辈纷纷点头赞许时,心中也是颇有成就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团队也是第一次摆脱了曾经旁听运营商BG核算团队例会的这种“寄人篱下”的命运,终于能够独立有序地完成繁琐的一项项月度结账事宜。
结账流程从“无”到“有”之后,作为Owner的我思考的下一步便是如何从“有”到“优”。
当时共享中心层面最重要的结账指标就是“会计核算准确率”,而我们团队在这个指标上还栽过跟头,半年之内认领了两笔会计差错。因此,为了“一雪前耻”,确保指标的达成,我仔细研究了团队历史上几次会计差错案例的成因,并参考了销售、税金以及付款核算团队已有的一些机制,再结合企业BG销售核算场景中的一些个性化痛点,整合了一套集“事前建手册”“事中管监控”“事后抓复盘”于一体的结账作业质量管理的滚动管理机制。
我花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把非洲区域所有可能涉及会计核算的场景整理出一份清单,并对每一个场景都输出了一份“所见即所得”的会计操作手册,力求从场景背景、根因覆盖到实际系统操作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指导后续会计的手工作业,确保所有可能涉及的核算场景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事中管监控”就是,在每个月度结账过程中,我要求会计每一笔手工核算都需要抄送给我,我会再逐一做一次复核,为核算质量再添一道堤坝;而复盘就是每做完一次结账就打一个“小结”。在每个月度结账结束后,我会迅速组织复盘,将结账管理过程中由复核或者Owner环节拦截的会计作业质量案例与各团队成员逐一分享。同时,借助共享中心的平台优势,我还会定期和其他共享中心的场景Owner定期交流,获取全球各个共享中心出现的会计差错案例,提炼成宝贵的案例学习赋能材料,在团队内部宣讲,提高团队整体的核算能力。
事实证明,精耕细作的结账质量管理模式收到了回报。自2019年初披挂上阵,至2021年春归田卸甲,长达24个月的时间里,企业BG销售核算部再无会计差错,连续两年的核算质量精工奖无疑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手工核算也几乎经历了与结账管理相同的“开荒”之旅。经过一年有余的精耕细作,我与全球其他共享中心的专项owner通力合作,最终独立输出了11份手工核算场景的操作指导,同步完成了51个其他核算场景操作指导内容的审视,提出了26项修改建议并获采纳。
2019年的年底,企业BG销售核算流程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流程与系统方案,虽说文档细节的质量上还待进一步的精雕细琢,但至少,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企业BG销售核算自此告别了黑灯瞎火作业的年代,后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动作,都将有据可依。
企业BG销售核算部全家福
无论你来或不来,山,在那儿等你
工作之余,在天堂原乡的海天一色里,我和小伙伴还挖掘出了不少有趣之事。
首先是2020年赶上了不解风情的疫情。自3月第一周毛岛宣布举国居家隔离之日起,我突然玩兴大发,打算从这一天开始蓄须明志,不到解除隔离的那一天,绝不剃除大胡子。
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的前提是,本以为疫情在这片弹丸之地,最多肆虐个十天半个月,哪想到最后整整居家了两个半月。
2020年5月3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终于告别了陪伴自己80天有余的大胡子,并成为当天朋友圈里的爆款。其中,一位同事的评论最为意味深长——“还是留着胡子比较帅,毕竟挡得多一点。”
解禁前 vs 解禁后
然后便是疫情后的报复性娱乐。我和另一波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建了毛求登山小分队,立志于开发那些未曾被华为前辈们造访过的野山。
整整半年,每个周六上午是雷打不动的登山小分队集结日,年底我还输出了一份毛里求斯登山操作指导。在新打卡的9座山峰中,我们有幸为其中的三座山进行了独家中文“冠名”,以至于近两年后,当我在公司内部社区与毛里求斯新同事的朋友圈中,无意中看到了“平顶山”“魔鬼山”这些由自己首创的名字时,有种终于自己也当了一次前辈的感觉。
2021年初,我在朋友圈写下了一句话,“期待新的一年解锁更多未知,窗山、双子山、班竹山……不论何年何月,山,都在那儿等你。”
未曾料到,写完这句话的三个月后,我踏上了象牙海岸的新征程,成为一名CA(国家主会计)。那些曾经许下的小目标,似乎未曾开启,就已经谢幕。
只不过,谁又说得准,是不是真的结束了呢?
02
科特迪瓦篇
阿比让的苍黄
落地阿比让的那天,是当地的星期一,还是公共假日。在临行前我就吃了不少同事的安利,诸如西非“小巴黎”、灯红酒绿,云云。然而当我历经千辛万苦通过海关走出机场的时候,迎接我的却是满目的苍黄。
苍黄的天,苍黄的尘土,苍黄的建筑物,再不见毛岛的碧海蓝天相伴。在机场回宿舍的短短十分钟车程里,我目光在窗外游离着,感受着这陌生的一切,身上穿着的外套,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的燥热。这就是真实的非洲热土,我日夜翘首等待与选择的路,我在未来2-3年的战场。
苍黄的街头,构成了阿比让的初印象
第二抔土
这里先补充一下CA的背景。CA的工作职责大体可以分为三大块:LTC(从销售到回款)收入、PTP(从采购到付款)支付以及子公司法人财报管理。而我在共享中心时,接触的仅仅是LTC收入成本领域的一小块。
那是第一次接到来自科特迪瓦项目经理的电话,咨询的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付款问题,供应商一直抱怨没收到款,他让我核实一下付款进展与卡点。一听到是与PTP支付相关的问题,我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只好咬牙努力回忆囫囵吞枣吸收的一些系统知识,赌博般将项目经理提供的发票信息,填到一些我都不知道具体含义的检索框里,然后暗暗希望奇迹发生,能够弹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页面。
然而这次运气没有眷顾我。那通电话大概持续了30分钟,具体细节现已不甚清楚,只记得我没能给项目经理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建议,一切恍若回到了两年前在毛里求斯的那个下午,束手无策的我只能不断安抚电话另一头的同事,并拍着胸脯承诺问题已经基本搞明白,再给点时间就能完全闭环。
“漫长”的通话终于结束,我长舒一口气,顾不上收拾零碎的挫败感,赶紧拨通了地区部PTP支付专家的求助电话。眼见PTP专家快刀斩乱麻般就解决了困扰我许久的问题,心中忍不住感叹一声,CA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们最后做到了!”
科特迪瓦代表处的法人财报审计,是出了名难“啃”的硬骨头。从子公司数量上看,总共5家子公司,终审自1月底启动后基本上呈现齐头并进的态势,每天晚上五花八门的PBC(审计准备表)与审计师要求雪片般朝我飞来,令我深感分身乏术。而从审计难度上看,每家子公司的审计师风格不尽相同,各有各的脾气,尤其是贝宁与科特迪瓦两家子公司,来之前就听说不脱一层皮都甭想看到审计报告的真容。而我恰恰又是初来乍到,第一次面对审计的挑战,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在2月先后搞定了几内亚、布基纳法索与多哥三家子公司后,难啃的两块“骨头”果然还是留到了3月。
第一块硬骨头便是贝宁子公司的财报审计。今年新换了一位审计组长,脾气不小,不太好打交道。从3月的第一周开始,他便甩出了一份包含16个待澄清问题的清单。考虑到审计师擅长法语,而我只懂英语,为了让沟通更便利,我特意邀请了毛里求斯账务共享中心本地政策专家协助提供审计澄清与解释说明。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先后召开了3次会议、每次会议时长都接近4个小时的情况下,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还是14个问题。更糟心的是,每次我们澄清完,对方既不表态,又没有进一步提出质疑,只是在一周之后再给我们发一版补充提问。
如此循环两周后,我深感时间不妙,毕竟离3月31日签署审计报告的截止时点愈发近了,然而审计界面却看不到丝毫乐观的进展。最终,我只好将问题升级,联系国家财务同事“举手”到了合伙人的层级。在合伙人的推动下,最后一次的沟通澄清由审计经理亲自坐镇,会议从下午3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晚上9点。当审计经理亲口说出“C’est Bon(没问题了)”的那一瞬间,我们这边煎熬等待的所有人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我的审计征程还没有结束。在搞定贝宁审计的当晚,科特迪瓦子公司的审计却仍然卡在瓶颈期。其实在审计开工会前夕,面对从合伙人到审计经理再到审计组长的全盘大换血,我大致有个心理预判,今年的审计形势严峻程度,相较历年恐怕只增不减。但实际终审期间遇到的挑战,较预判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审计团队核心成员的大面积更替,意味着审计团队对于华为财报逻辑与流程方案基本上一无所知,即使是最简单的账务处理逻辑,也需要从零开始与审计师逐一讲解。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进展的节奏,导致两周的预审结束后,仍然遗留了大量未澄清的问题。而且审计团队内部时常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偏差,这使得我们的本地审计执行人不得不就同一个问询向不同角色做多次澄清。而给整个审计进度最后一击的是,在进入审计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候,审计团队核心成员轮番病倒,最困难之时只能够抽出一名新入职员工来支撑审计验证作业。
面对这些“极端”情况,从3月中旬开始,我基本上每天都泡在审计师的办公室里,和仅存的几位审计“即战力”抓紧一切宝贵的时间逐一核实前期遗留的待跟进事项。然后在下班后马不停蹄赶回宿舍,利用时差加班加点与国内、毛求共享中心的同事开会,用最短的时间收集好反馈,然后在睡前打包反馈给审计团队,第二天又周而复始赶往审计师的办公室,继续新一轮的斗智斗勇。
整整两周的时间,从业务场景到政策适配,从整体的系统方案再到细节的取数加工,我都亲力亲为。我和同事戏称,感觉自己近乎越俎代庖般地替审计师梳理好了PBC清单、遗留事项、当前进展等。频繁的出现也引来了审计机构其他人的诧异目光,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吃了两周午餐外卖后,加上CFO与审计合伙人在高层界面的推动,终于在3月31日截止日的前一天晚上,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那天下午,CFO、我还有一位本地同事一行三人,手捧着厚厚一沓还带着打印机余热的审计报告,从审计师的办公室朝着华为公司的方向走。那晚夕阳的余晖,照亮了公司附近那座恢弘清真寺的穹顶,那一瞬间终于有种解脱的快感,过去三个月心心念念的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那天晚上,还额外收获了审计经理的WhatsApp的一条留言:
“Jensen,感谢你在过去几周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无尽的耐心、理解与善意,感谢这段时间你的努力与支持,虽然过程不易,但结果很圆满。We make it finally!”
凌晨的KPMG办公室外景
03
尾 声
佳哥是科特迪瓦代表处CA岗位的前任,依稀记得一年多前在某个交接工作的夜晚来自佳哥的嘱托——
“CA,CA,Chief Accountant(主会),要对得起这个‘Chief’啊。”
不敢说自己已经达到了“Chief”的标准,但应该至少比当时更近一步了吧。
回望过往四年,从燕园到华为,从天堂原乡到象牙海岸,一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当初的懵懂青年,不论是内在的心境还是外在的谈吐,都有了一番可喜的成长。虽然尚不清楚前路会在何方,但入职时的初心始终未变——
世界那么大,各异的风景,如果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是最大的鼓励】
“点赞”是喜欢,“在看”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