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请注意:本文案件皆为真实案例,旨在全民普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可怜天下父母心。“
”养儿方知父母恩。”
01
她,仅是湖北通山县一名普通的农妇,但她的故事却因她与三个智障儿子的特殊联系而广为人知。
老人名叫孟阿香。
三个孩子因患智力障碍,即便年至六七十,仍无法独立生活。
因忧虑自己离世后三个智障孩子的生计,于是平日里节衣缩食,储备粮食。
至她九十多岁高龄时,积攒的粮食已有整整三口大瓮,希望以此保障孩子们的生活。
2016年,这位92岁的母亲离世,她的故事随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们对她和她的三个智障孩子议论纷纷。
这三个智障孩子的病因何在?这位92岁的老人与她的孩子们之间有着怎样的经历?最终,这三个智障孩子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02
这位享年92岁的老妪,孟阿香,于1924年诞生于湖北通山县一显赫家族。
彼时,孟阿香之美貌堪称“倾国倾城”,引得周遭乡镇众多求婚者络绎不绝,其家门之前几乎日日人潮涌动。
然而,因当时近亲联姻之弊端尚未广为人知,乡民们对此亦不以为意。
故而,年仅14岁的孟阿香便在父母之命下,与自家表兄结为连理。婚后生活可谓和谐美满,孟阿香亦相继诞下三女四子。
却怎料,这竟成了一家人之困扰。
因近亲结婚之缘故,孟阿香之三子皆身患严重生理缺陷,长子、次子、三子均为智障残疾,智力上存在极大障碍;
而四子虽智力无虞,却因血缘过近导致身材异常矮小,连最基本的农务都难以胜任。
面对四子生活自理之困难,孟阿香之夫遂决定外出谋生。起初,凭借家中人脉,他尚能觅得些许体面工作,虽薪水微薄,却也足以维持一家生计。
怎奈命运多舛,幸运之神并未眷顾这家可怜之人。在孟阿香之几女出嫁后不久,其夫便罹患重病。
因无钱医治,孟阿香之夫终在病痛折磨中撒手人寰。
1997年,孟阿香之夫临终前紧握其手,艰难嘱托道:“你务必不要放弃这几个孩子,是我对不起你,但求你不要因我之故而置这几个可怜孩子于不顾。”
孟阿香含泪应允了丈夫之请求,因她本也无意抛下孩子远走高飞。
自此始矣,孟阿香一人肩负起家中所有繁重劳作,不仅如此,她还向村里承包了四亩田地,独自在田间辛勤劳作。
随着时光流逝,几个儿子也逐渐长大成人。四子乐建九眼见其余三兄弟生活不能自理,遂下定决心助母亲减轻负担。
于是,他主动向孟阿香提出欲前往城里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母亲虽心有不舍,却也未加阻拦,只是深情拥抱了他一番,便放手让他离去。
此后,孟阿香家中又增添了一份经济来源,而她肩上的重担也减轻了不少。
于是,在忙完家中事务之余,孟阿香便主动到邻里家中帮忙干农活。久而久之,经常助人为乐的孟阿香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孟阿婆”。
不仅如此,村民们还感念于孟阿香之无私援助,纷纷主动将家中多余的粮食赠予她家,希望能以此缓解她一人抚养三个智障儿子的困境。
而孟阿香也并未拒绝这份善意,而是心怀感激地接受了村民们的帮助。
因为对于孟阿香而言,她最大的愿望并非期望儿子们能够变回正常人——她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吃饱穿暖、不至于流落街头。她一直深感内疚,认为是因为自己和丈夫的错误结合才导致了儿子们的悲惨命运。
因此,她宁愿自己辛苦一些、劳累一些,也要尽力让儿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03
随着年岁的增长,孟阿香的体力也日渐衰退,甚至连完成四亩地的农活都变得力不从心。
而此时的她已经年过八旬,开始为三个智障儿子们的未来感到担忧。
于是,她决定在自己人生最后的几年时光里,竭尽所能地帮助二儿子乐建作学会生活自理。
因智障三子中,次子的智力尚算可以,孟阿香遂将日常生活技能传授于他。
虽每事需反复教导上百遍方能领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教诲,次子已能独立完成洗衣做饭等家务。
虽仍无法外出谋生,然其进步已足以令孟阿香深感欣慰。
随后,孟阿香的身体日渐衰弱,彼时她已年过九旬,而三子中最大者亦已七十有余,最小者亦近六十。
孟阿香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便开始在家中储备粮食于三大缸内,期望在自己离世后,三个智障儿子能借此维生。
孟阿香甚至在储粮大缸旁预备了一口棺材,因她担忧自己逝世后,三个智障儿子无力料理后事,故而出此下策。
谁曾料想,一生为子操劳的孟阿香,竟连自己的身后事都已安排得如此周全。
然而,三个智障儿子却无法理解母亲的用意,误以为那仅仅是一件寻常的家具。
孟阿香家的境遇自然也引起了村委会的关注。村长亲自登门拜访,提议孟阿香及其三子搬入养老院居住。
然而,孟阿香却婉拒了村长的好意。她坦言道:“我担心他们在养老院会遭受歧视。只要我还活着一天,我就要竭尽全力照顾他们,绝不让他们受到任何轻视。”
后来,年迈体弱的孟阿香再也无法继续照料这三个智障儿子。于是,这份重任便落在了老四乐建九的肩上。
乐建九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因为他深知母亲一生最大的牵挂便是他们这几个智障兄弟。
他决心要照顾好哥哥们,以让母亲在离世时能够了无牵挂。
而此时,孟阿香在医院被诊断出患有肺病。
医生在查看检查报告后,摇头对乐建九说:“你母亲的情况很不乐观,她的肺部已经严重老化,随时都可能离世。
只是因为她还牵挂着你们兄弟几人,所以一直无法放心离去。这也许是她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唯一动力。”
闻听此言,一向乐观面对生活的乐建九也陷入了沉默。在与妻子商议后,两人决定先将老人接回家中养病。
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落叶归根是最大的临终愿望。他们希望母亲能在家中、在自己的关爱下安详离世。
然而,当地政府在了解孟阿香一家的情况后,决定免费为她提供住院疗护服务。
听到这个消息的乐建九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虽然他想让母亲回家落叶归根,但如果能让母亲在更好的医疗条件下多活一段时间,他也是非常愿意的。
于是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乐建九决定带母亲去医院住院。
然而此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
一直沉默不语的孟阿香突然开口说道:“我不去。每次去医院的路上都颠簸得厉害,我很难受。我不想去医院住院。”
说完这句话后,她便紧闭双眼不再吭声。看着母亲如此坚决的态度,乐建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流着泪。
他知道母亲已经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所以希望能看着自己照顾了一辈子的儿子们安然离世。
于是乐建九遵从了母亲的决定,继续在家中照顾她。
躺在病床上的孟阿香紧握着四儿子乐建九的手,语重心长地交代道:“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你的哥哥们。
他们是智障人士无法自理生活只能依靠你的帮助了。兄弟之间一定要互相扶持啊!”
乐建九回答道:“妈你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会努力种地保证让三个哥哥吃饱穿暖。”
04
孟阿香回到家中后,病情严重,因此老四乐建九让她安心休养,家中事务一概不需她操心。
乐建九负责耕作,同时照料其他三位智障兄长。
然而,由于智力限制,这三位兄长并不理解母亲肺部老化的严重性,对他们而言,仅仅是照料者由母亲换成了四弟乐建九。
后来,老二乐建作得知母亲病重,无法再来看望他们,便主动前往四弟乐建九家中探望母亲。
虽然智障使他言辞有限,但他每次都会默默地坐在母亲身边,以此表达自己的陪伴。孟阿香对此深感欣慰,明白二儿子在用他的方式守护自己。
政府相关部门在获悉孟阿香的病情后,特地上门送去了数千元慰问金,并将她的三个智障儿子列为重点扶贫对象。
面对政府的关怀,孟阿香感激涕零。
但命运并未因孟阿香一家的不幸而给予他们额外的怜悯。相反,更多的苦难接踵而至。
孟阿香卧病在床后,长期患有高血压的大儿子乐建瑞不慎摔倒,导致半身不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日常起居全靠二弟乐建作和四弟乐建九。
随着乐建九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不仅要照顾母亲、耕作田地,还要与二哥乐建作共同承担家务。
但遗憾的是,尽管弟弟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乐建瑞的病情却持续恶化,最后甚至虚弱到无法张口。
某日,老四乐建九如常来到乐建瑞床边喂饭,但乐建瑞却迟迟不张口。乐建九误以为他不想进食,便递上水,乐建瑞喝了一口后便不再反应。
乐建九无奈,只得与妻子继续下地干活。大约一小时后,他突然想起要给乐建瑞喂水,于是匆匆返回家中。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乐建九悲痛欲绝。
乐建瑞躺在床上,已无生命迹象。在安葬了大哥后,乐建九与妻子商量是否将此事告知母亲。经过商议,他们决定暂时隐瞒这个噩耗。
尽管乐建九向母亲隐瞒了真相,但二儿子乐建作却全程参与了葬礼。
他虽然智障,但也意识到朝夕相处的大哥已经离去。他在烧柴火时默默流泪。
然而,“母子连心”,孟阿香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在与乐建九交谈时,她突然询问起乐建瑞的近况。
乐建九支吾其词,最终在母亲锐利的目光下,不得不坦白承认乐建瑞已经离世的消息。
闻听此讯,孟阿香如遭雷击,僵坐于炕沿之上,硕大的泪珠自眼角滑落。
自此,无论四子乐建九如何劝慰,她均不思饮食,只是呆坐,仿佛在追忆往昔。
乐建九见状,唯有叹息转身,因他明白,即便母亲心中难以承受,自己仍需继续前行。
他肩负着未尽的使命,须在有生之年,竭尽全力照料母亲与其余两位智障兄长。
然而,事态并未如乐建九所愿那般简单。对于孟阿香而言,她的儿子们是她坚持至今的支柱。
如今一子离世,她的精神支柱已然崩塌大半。虽表面上未向乐建九透露分毫,但实则已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念。
2016年7月6日,乐建九一家在照料孟阿香时,忽觉异样。他们惊诧地发现,卧床多日的母亲宛如生机尽失,双眼瞪视天花板,神情异样。
乐建九顿觉不妙,急忙让妻子拨打急救电话,自己则匆忙倒水试图给母亲饮用。
然而,就在这时,92岁高龄的孟阿香突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在乐建九撕心裂肺的哭声中,她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不久,孟阿香的三子也因病辞世。
至此,原本的三位智障儿子,仅剩下老二乐建作孤独地活在人世。
05
经乐建九介绍,众人才得知,已故的孟阿香曾为三个智障儿子留下千斤粮食,足够他们食用数年。
为确保稻米新鲜,孟阿香还特意保留了稻壳以防生虫。此外,她还为儿子们积攒了两百余斤玉米和三百余斤菜籽。
孟阿香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这位92岁高龄仍为智障儿子们操劳的母亲感动了无数人。
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希望能助她实现遗愿。
村里特意为孟阿香剩余的儿子们补贴了上万元用于修缮房屋。加上社会各界的捐款,兄弟们很快便住进了新房。
在整理家中旧物时,那几个装满稻米的大缸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无不为之动容、泪流满面。
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孟阿香的二儿子乐建作生活尚算安稳。
然而,每当夜幕降临,他仍会坐在家门口凝视着不远处的田地,或许在那里他能依稀看到母亲孟阿香曾经忙碌的身影。
新闻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