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请注意:本文案件皆为真实案例,旨在全民普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父母离世,兄妹3人10年没回老家,那天大姐突然打来电话
这个电话,让3兄妹一下慌了神......
01
我的故乡坐落于广西百色市的一隅小山村,那里是我们百色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村落虽小,却也温馨,仅有二十余户人家聚居。
家中兄弟姐妹四人,大姐选择留守村庄,而我和两位妹妹则在城市中谋生。
我们家在村里声名远扬,原因无他,只因家中出了三位大学生,这在当地颇为难得。
其实,大姐原本也有机会步入大学殿堂。在我们兄弟姐妹中,她自幼学习便最为勤奋,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在百色地区的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种植八角树,我们家也是如此。我们的学费,全靠采摘八角、变卖所得来筹措。
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因此吃过不少亏。
但正因为这样,他更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对他来说,山上的八角树就如同我们家的生命线,他每天都会悉心照料,因为这些树承载了他对我们四个孩子的殷切期望。
那一年,大姐即将迎来高考,她的成绩出类拔萃,极有可能考入一所好大学。然而,大学的费用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为了筹集费用,父亲变得更加勤劳,天刚蒙蒙亮就出门,直到天黑才归来。八角树都种植在山腰之上,山路难行,光是上山就要花费一个半小时。
有些条件稍好的家庭会养马来搬运物品,但我们家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依靠人力一次次地往返。
小时候,我最怕的就是上山摘八角,山路遥远,树木高耸,这简直是我的童年阴影。但对父亲来说,这却是他全部的希望所在。
有一天,父亲如往常一样早早出门,但不到中午就回来了,是被邻居们抬回来的。
原来,为了多摘些八角,父亲爬上了那些树枝脆弱的老树,结果不慎从树上摔下。
据邻居们描述,父亲摔倒后昏迷不醒,醒来后尽管背部剧痛难忍,他仍然想要继续摘八角。
邻居们把父亲抬回家后,立刻通知了正在地里劳作的母亲。母亲扔下锄头,鞋都来不及穿就急忙跑回家中。
看到父亲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母亲心知事态严重,立刻借了辆三轮车将父亲送往县医院。
经过拍片检查,父亲的腰椎已经摔断,医生建议立即手术。
然而父亲却连连摆手拒绝,他担心手术费用太高我们家庭无法承担。他只要求医生开些止痛药进行保守治疗。
这一切发生时我们并不知情,因为我和两个妹妹当时正在上初中住校。
等到周末回家时才发现父亲已经出院了,他只在医院住了两天就坚持要回家休养,母亲无奈只好答应了他。
家中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劳动力对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时大姐主动提出放弃高考去广东打工挣钱来供我和妹妹们读书的想法,父亲躺在床上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能为力,只能默许了大姐的决定。
深夜,我起身如厕,隔着门扉听到母亲的啜泣声,她哽咽着说对不起大姐,成绩那般出众,原本有机会进入大学的殿堂。
父亲轻叹一声,道这也是无奈之举,老大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她想为家里分担重任,这总是值得称赞的。未来,弟弟妹妹们也会回馈她的。
02
那年夏天,大姐高中毕业后没有参加高考,便背井离乡前往广东谋生。我不清楚大姐当时的心境如何,只知道她每月都会往家里寄钱。
正是因为她舍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我和两个妹妹才得以继续求学之路。
我们未曾辜负大姐的期望,一年后我考入市重点高中,两个妹妹的学业也表现出色。
大姐在外打拼多年,直到我也完成大学学业后,她才回到故乡,经人撮合,与隔壁村的男子共结连理。
当时我调侃地问她,为何选择一个这么近的夫婿?大姐的回答让我心生惭愧,她说离家近些,方便照顾父母。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南宁工作,两个妹妹也相继回到南宁发展。
初入职场的我们,全身心投入工作,无暇他顾,回老家的次数也愈发稀少。
父亲当年受伤后未曾得到及时治疗,如今虽能行走,却已无法胜任重活,时不时还会感到疼痛。
2008年,父亲突然中风,离世前的三个月已无法自理。我们四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加之工作繁忙,无法长时间回乡照顾父亲。
这三个月里,大姐独自承担了照顾父亲的重任。我们无暇回乡,只能多寄些钱财给大姐,嘱咐她满足父亲的一切口腹之欲。
那时的我总以为来日方长,时间充裕,却不料父亲离世如此仓促。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我们姐弟四人商议母亲的赡养问题。毕竟父亲已逝,母亲一人在老家形单影只,我们难以安心。
最终又是大姐挺身而出,她说我们各自都有家庭牵绊,再者母亲一生都在农村度过,恐怕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我们思量过后,觉得大姐所言非虚。于是大姐将母亲接回家中照料,一照顾便是五年之久。
虽然母亲住在大姐家,但我们的老家依旧被母亲和大姐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回家时总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与舒适。大姐常说只要家还在,心中便有牵挂与归宿。
2013年母亲也追随父亲而去,在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后,我正准备返回南宁,并给大姐留下一些钱财以表谢意,但大姐却执意将我们留下,说有话要说。
她将我们召集在一起,神色凝重地说道:“咱爸已经走了好几年,现在妈也离开了我们。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是我在照顾他们。”
我和两个妹妹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大姐这些年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03
小妹是大姐一手带大的,她含着泪水说道:“大姐,这些年来你一直照顾着爸妈,我和大哥二姐都看在眼里。你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大姐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说道:“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诉苦或者邀功请赏。只是想告诉你们,虽然爸妈已经不在了,但是我们的家还在。
你们几个要时刻牢记自己还有一个老家。这个老家的房子,我和你们姐夫会一直为你们打理好。”
“大姐,你放心!”我听着大姐的话,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伤感,“我们的根在这里,这是我们的老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临别之际,大姐为我们三兄妹准备了许多自家出产的农产品。带着对老家的深深眷恋,我们踏上了离别的路途。
自那以后,直到2023年,我们都不曾回到过老家。
我平日里工作繁忙,加之每逢节庆,妻子都会回娘家,因此我鲜有机会回老家。
每当提及回老家,妻子总会说,既然父母都已离世,回不回去也无所谓了。
我拗不过她,再加上我常年需要出差至外省,回家的机会便愈发稀少了。
两个妹妹的情况也与我相似,她们都各自有了家庭,节日时多半也是与我一样,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与大姐保持联系,聊聊家常。
大姐总是体贴地说,让我们先忙完自己的事情。
今年五月,大姐突然来电,语气急切地要求我们尽快回家一趟。
当时我正在参加会议,接到大姐的电话后,我立刻询问她发生了何事,但她却三缄其口,只是催促我们尽快归去。
我心中不安,急忙请假,驱车赶回。
从南宁到百色,三小时的车程中我片刻未歇,生怕大姐遭遇了什么不测。当我抵达老家时,两个妹妹也几乎同时到达。
“哥哥,你也回来了!大姐到底有什么事情,神神秘秘的?”二妹一看见我,便急切地追问。
“我也不清楚,等会儿见到大姐就知道了。”我忧心忡忡地回应道。
老家的房子依旧保持着十年前的模样,虽然略显陈旧,但却被大姐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哥哥、姐姐,你们快过来看,我发现了好东西!”小妹在房间里翻找了一会儿后,兴奋地呼喊我们。
我和二妹闻声赶去,只见小妹手中拿着一叠照片。其中一些照片因未经塑封而略显褪色,但依然能够辨认出我们小时候的模样。
这些照片记录了我们童年的点点滴滴,有个人照、有全家福。看着全家福中的父母,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转头看去,两个妹妹也是泪眼婆娑。二妹别过头去,悄悄拭泪;小妹则直言不讳地说她想爸妈了。
确实啊,父母健在时,我们尚有来处;父母离世后,我们只剩归途。
看着房间里儿时的玩具、墙面上贴满的奖状以及那辆停放在大厅角落的28寸自行车——那是父亲曾载我去初中的交通工具——我不禁感慨万千,离别时的伤感再次涌上心头。
04
门外传来了动静,原来是大姐和姐夫回来了。他们每人手里都拎着一大袋菜。
大姐招呼我们一起帮忙,准备在老房子里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我们都欣然应允,毕竟看到大姐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在姐夫的巧手下,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很快就准备好了。小妹一向对食物挑剔,但看到这满桌的佳肴也忍不住直流口水。
“哇!好久没吃到这么香的饭菜了!”小妹感叹道。
“那就别客气了,大家快动筷子吧!”大姐笑着催促道。
饭后,当二妹准备收拾餐桌时,大姐却拦住了她。她一脸凝重地宣布了一个消息:“今天召集大家回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告诉大家——这栋房子即将被拆除!”
我们满心疑惑,为何这完好无损的房子要拆掉呢?
姐夫看到我们如此困惑,于是为我们释疑:“情况是这样的,由于要规划高铁线路,而老房子正好位于线路上,因此需要进行拆迁。”
姐夫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你姐担心如果你们再不回来,可能就再也看不到这栋老房子了!”
至此,我们才明白大姐急于召唤我们归来的缘由。
这个消息令我们兄妹都感到十分沉重。那晚,我们在老房子里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心中充满了各种思绪。
我与两个妹妹商量了拆迁补偿款的分配问题,我提议将全部款项留给大姐,以表达我们对她多年来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妹妹们对此表示赞同。
05
次日,我们一起整理了老屋内的物品。由于工作原因,我们不能逗留太久,必须准备返回南宁。
在告别时,我向大姐承诺,今后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回来,因为这里不仅是我们的老家,更是我们的根。忘记根本就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本源。
和以往一样,大姐为我们兄妹准备了丰富的农产品,整整装满了一大箱子。
看着大姐依依不舍的神情,以及她如今已经斑白的双鬓,我深感时光匆匆。
我们都已步入暮年,只愿时间能放慢脚步,让我们能有更多的相聚时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