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600年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只是个18岁孩子,其名十人有九人不知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请注意:本文案件皆为真实案例,旨在全民普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种情结,反正我从小到大的心愿就是一定要去北京天安门看看。

去过天安门的都知道,当你伫立在天安门前,一幕幕的历史仿佛就在你眼前上演,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但若问及天安门的设计者是何人,恐怕许多人都不知道。
这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在设计天安门时,才仅仅18岁。
02
明朝时期,天安门便开始了它的历史篇章,至今已有超过600年的岁月沉淀。
值得注意的是,天安门最初的名字并非如此,而是被称作承启门,这个名字蕴含着“承接天意,开启国运”的深远意义。
谈及天安门的建造,我们不得不回溯到朱棣称帝的那个时期。

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开创新朝。那时,被明朝攻陷的元大都更名为“北平”。
朱元璋当时并未考虑将北京作为都城,直到朱棣继位,出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需要,他决定迁都至北京。
迁都后,朱棣的首要任务便是召集全国各地的技艺精湛工匠,为他打造一座皇宫。此时,一个名字传入了朱棣的耳中——蒯富。
尽管如今蒯富的名字鲜为人知,但在那个时代,他可是木工技艺的巅峰代表。朱元璋在建造南京故宫时,蒯富便已被召入宫中,肩负建造重任。
他精湛的技艺,甚至让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无从挑剔,足见其超凡水平。

然而,当朱棣找到蒯富,准备将皇宫的建设大任交付与他时,蒯富却出人意料地推荐了他的同族——蒯祥。
朱棣听闻此言,心中生疑。蒯富的技艺已然如此高超,难道还有比他更出色的人?他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这位蒯祥究竟是何方神圣?
于是,朱棣急忙命人传唤蒯祥。当蒯祥出现在他面前时,朱棣大吃一惊,因为这位传闻中的大师竟然如此年轻。
朱棣初见蒯祥,心中不免生疑,甚至觉得自己可能被骗了。在他眼中,这样一个年轻人,又怎能比蒯富更加出色?

就在朱棣准备以欺君之罪质问蒯富时,一名侍卫走了进来,他的一番话瞬间打消了朱棣的疑虑。
这名侍卫究竟说了什么?而这位年轻的蒯祥,又到底是何方高人?
03
那位侍卫向朱棣禀报,别看蒯祥年纪轻轻,但他的技艺却毫不逊色,早已是声名远扬的“匠心独运”之辈。
侍卫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原来蒯祥正是蒯富之子。

朱棣听闻这些,对蒯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派人深入了解蒯祥的背景。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确实令人惊叹。
蒯祥自幼受父亲熏陶,对木工技艺怀有浓厚兴趣,很小的时候便已是闻名遐迩的小木匠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蒯祥在木工方面的天赋愈发显现,他所制作的作品连父亲蒯富都感到叹为观止。
正因如此,蒯富才放心地推荐蒯祥参与皇宫的营建,毕竟,如若蒯祥表现不佳,蒯富将难逃任人唯亲的指责,甚至可能面临生死之虞。
朱棣在了解了蒯祥的过往之后,虽然对蒯富的话已信了几分,但他仍想亲自考验一下蒯祥的技艺。于是,他下令让蒯祥担任承天门的总设计师。

承天门,作为紫禁城的正门,代表着皇室的尊严与脸面。其设计稍有差池,便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然而,面对如此重任,蒯祥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
回到家后,蒯富忧心忡忡地看着儿子,心中满是愧疚,觉得是自己将儿子推上了风口浪尖。
但蒯祥却反过来安慰父亲:“爹爹请宽心,孩儿既然敢接此重任,自有信心完成。”
言罢,他便一头扎进院中,开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承天门的设计之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蒯祥不是在院子里钻研木工技艺,就是在屋子里埋头绘图设计。

如此过了三个月,一向深居简出的蒯祥突然离开了院子,找到了他的父亲。
04
在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后,蒯祥终于完成了承天门的详细设计图纸,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还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模型。
当蒯富目睹儿子手中那座栩栩如生的承天门模型时,尽管已有预期,但仍感到震惊。

那座微缩的承天门,尽管小巧,却无比精致。只需稍稍后退几步,便可领略到那份皇家建筑特有的宏伟与庄严。
当这份精心设计的图纸展现在朱棣面前时,他内心激动不已,急切地盼望着能亲眼见证真正的承天门屹立在眼前。
朱棣欣喜之余,当即任命蒯祥接替其父蒯富的职位,成为工部“木工首席”,并肩负起监督承天门建设的重任。
然而,随着承天门建设的正式启动,蒯祥面临了新的挑战。
参与承天门建设的工匠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能工巧匠,他们在民间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师。
对于这些大师而言,突然被一个年轻后辈领导,自然心生不满。他们个个心高气傲,对这位年轻领导并不信服。

蒯祥深知这一点,明白若不能展现真才实学,难以稳固自己的领导地位。
因此,在首日开工之际,他便向团队展示了自己的非凡技艺。
无论是何种测量任务,蒯祥只需一眼便能准确判断数据,他制作出的物件尺寸精确无误,无需任何修改。
凭借这一身超凡技艺,蒯祥成功赢得了团队的尊敬与信任,承天门的建设也得以顺利进行。
在竣工之日,朱棣亲临现场,目睹了巍峨壮观的承天门,对蒯祥的才华赞叹不已。

05
在随后的岁月里,蒯祥几乎包揽了明朝几十年的皇家建筑设计工作。众多皇家陵墓的设计建设都出自他手。
传说他还能双手同时执笔绘龙,最终双龙交汇,毫厘不差。
凭借卓越的才华与技艺,蒯祥一路平步青云,最终享受正一品俸禄。
即便在80多岁高龄时,他仍致力于皇家建筑的建设工作,被皇帝尊称为“蒯鲁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最新消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