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颗小小的芯片,能够成为卡住国产5G手机脖子的关键要素。
众所周知,华为今年推出的P50系列并不支持5G网络,即便是搭载了内置5G基带的麒麟9000版本,也无法实现5G功能。
彼时,不少媒体报道称,华为P50系列之所以缺失5G网络,主要是因为无法拿到5G射频芯片,这才导致5G手机只能当4G手机使用。虽说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华为官方的认证,但也绝非空缺来风。
另外,在9月末,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谈及手机业务和芯片时,直言消费者现在基本买不到华为5G手机。
由此可见,5G射频芯片卡住国产手机脖子,华为可谓是深受其害。
那么,5G射频芯片究竟是何物,又为何会卡住国产5G手机的脖子的呢?
简单科普一下,5G射频芯片主要的作用,就是在5G基站和终端产品之间发送和解析双向内容。
对于5G手机来说,想要实现5G上网功能,除了需要5G基带外,5G射频芯片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过,数据显示,在当下的全球5G射频芯片市场,美国和日本企业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不仅如此,5G射频芯片内的元器件,尤其是滤波器也被海外大厂所垄断,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存在感显然偏弱。
据了解,国内的射频芯片公司起步较晚,缺乏技术积累,基础薄弱,再加上较海外大厂在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明显滞后,国产厂商较欧美、日本等厂商有很大的差距。
而射频芯片又是一个技术壁垒很高的企业,需要厂商既要懂设计、工艺,又要懂材料,国产厂商在这一领域想要实现突围并不容易。
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国产5G手机蓬勃发展,市场对5G射频芯片的需求也逐渐提升。
Yole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球移动终端射频前端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258亿美元。
同时,因贸易摩擦等因素,国家开始大力支持半导体行业,射频产业也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近两年,国产生态对培育射频厂商的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进入这一行业,5G射频芯片国产化加速。
Yole统计,在2020年全球主要参与生产射频前端部分器件的公司中,来自中国的公司新增数量不断增多。
另外,资本市场也十分看好射频厂商,除了已经上市的卓胜微、麦捷科技,还有不少国产射频厂商冲击IPO。
9月26日,知名射频芯片企业国博电子,在科创板递交了上市申请。此外,前不久,北京力通通信、广西新百特微电子有限公司,均完成近2亿融资。
尽管整体来看,中国厂商在全球射频芯片市场仍处于份额低的阶段,但随着资本的加入,国产射频芯片和相关企业必然会迎来更好地发展,华为手机的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当然,我们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未来国产射频企业也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
长按或者扫码二维码
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芯片讲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