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有两件大事,一件是油价上涨,一件是芯片短缺。面对油价接连上涨,很多人都坐不住了,纷纷拿起抹布打扫积灰已久的雅迪,很明显,出行成本极低的雅迪再一次被车主提拔重用。而面对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很多车企停产,车型减配,优惠幅度收窄,车价走高等问题,这是车企和消费者都不愿意看到的。
汽车芯片需求量大吗?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四个沙发吗?要芯片干啥?或者对于稍微懂点的人会说,汽车重要的不是三大件吗?小小芯片有那么重要吗?还有些人会说,芯片不就那块大屏上用吗,一车一块怎么会不够用呢?其实,汽车芯片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
据了解,2021年平均每辆车所需芯片数量已经达到了1000颗以上,而对于主打智能的新能源汽车来说,一辆车所需要的芯片数量更是达到2000颗以上,需求量大到惊人。看不见摸不着,但就是很重要,那么,这么多芯片都用在汽车什么部位了呢?
汽车芯片有哪些种类?
芯片是一种半导体元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集成电路。如果说手机芯片是手机的“大脑”,那么汽车芯片就是汽车的“大脑”。所以,对一款汽车来说,没有了芯片的汽车就相当于一个“铁疙瘩”。汽车芯片主要分为三大类:功能芯片、功率半导体、以及传感器。
首先是功能芯片,功能芯片(MCU)是微控单元,相当于一个微型计算机。目前,MCU芯片应用范围涉及车身动力、整车控制、信息娱乐、辅助驾驶等,像ESP车身稳定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发动机ECU等等,都会用到功能芯片。
据了解,一辆燃油汽车生产需20-50颗MCU芯片,而新能源车则需要100-200颗MCU芯片。这种芯片,恰恰是当前汽车制造中最为紧缺的芯片。
其次是电能转换的核心器件—功率半导体。这种芯片不带有任何功能性,主要负责逆变、变频等。功率半导体主要运用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照明系统、燃油喷射、底盘安全等系统当中,其中传统燃油车一般将它运用在启动与发电、安全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则需要大量功率半导体来实现车辆频繁的电压变换需求。
第三是传感器。汽车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信号输给计算机,以便汽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例如车速传感器、氧传感器、胎压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电子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等等。
最后:
以前受制于技术,汽车部件之间大多数采用纯机械连接,比如控制油门大小直接有有一条拉线连接踏板和刹车,刹车也有连接刹车踏板和刹车的拉线。所以对现在的汽车而言,以前的汽车就是“铁疙瘩”。
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智能化高速发展的当下,汽车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当然这背后离不开像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的加持。要说的是,目前国内厂商对汽车上最重要的芯片主要依赖进口,经常受制于人,所以,要想彻底摆脱“缺芯”困扰,自研或许才是一条比较长远的路。
(作者:NEW)
其他新闻:
在汽车智能座舱领域,既有传统汽车芯片大厂,也有高通等从消费电子芯片转入战局的国际大厂。而在汽车芯片荒暂未缓解的当下,国内自主汽车芯片迎来“春天”。
12月10日,吉利投资的芯擎科技正式发布车用芯片品牌“龍鹰”及“龍鹰一号”智能座舱芯片。
芯擎科技由亿咖通科技和安谋中国等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亿咖通由吉利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书福和沈子瑜共同创办,后者担任芯擎科技的董事长。
芯擎科技布局智能座舱芯片、自动驾驶芯片、车载中央处理器芯片三条产品线,覆盖完整的汽车电子解决方案。
芯擎科技CEO汪凯介绍称,已经有多款车型在对“龍鹰一号”做测试验证,从车企用户的角度快速完善整体应用以及导入。“今年年底,我们会把样片交给一级供应商,跟我们的车厂进行调试。“
到2022年三季度,“龍鹰一号”将实现量产,并于年底按计划前装量产上车,量产上车的首款车型是吉利旗下的车型。他表示,接下来吉利旗下的热门车型也会搭载芯擎科技的芯片。除了吉利,该公司和一汽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是国内厂商首次发布7纳米工艺制程高端智能座舱芯片,该芯片对标同为7纳米制程的高通8155。
对于为何采用7纳米先进制程,汪凯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表示,没有7纳米很难进入下一代汽车,”为什么车厂会往高算力走?因为车里面有导航。为什么大家不用车里的导航?车的算力跟不上,而手机里面的导航使用非常简单,还可以更新,这里面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芯片的算力。只有让汽车芯片的算力和手机匹配,才能真正让车机发挥作用。”
汽车对算力的需求将不断提高。汪凯表示,芯擎科技的目标市场是中端大批量的汽车。越往前,算力需求会更高。“因为任何时候应用一定会比算力来得快。比如GPU,不管算力多快,游戏一定可以做得更加精致、更加好玩、更加快。”
此外,先进制程可以降低功耗。“尽管车的面积比手机大很多,但是车里面的环境更差,一旦暴晒也会带来很大问题,在7纳米下才有机会把功耗做好。”
一款芯片要成功,除了产品本身性能等各项指标,市场同样重要。汪凯介绍称,为了充分了解市场需求,设计合适的架构,其团队和吉利、亿咖通以及其他汽车厂商做了深入沟通,“我们也参考了业界最好的芯片是什么,他们的痛点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了非常多的比较。我们在功能上尽量解决其他芯片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仪表盘的控制、虚拟机的应用。”
对于后续规划,他表示,部分研发团队已经投入到下一款产品的研发中。“接下来我们将自研自动驾驶芯片,面向L2/L3级自动驾驶。再接下来,芯擎科技会做汽车的大脑,也就是车载中央计算芯片,并涉及中央网关处理器和车规级MCU。”
长按或者扫码二维码
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芯片讲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