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也印证了我的想法。我能够进入黄导组,确实算得上机缘巧合。最初是李小双在这件事情上下了很大力气:他作为一个过来人,知道运动员在黄导组意味着什么,而他退役之后,黄导组就剩下了黄旭、卢裕富、肖俊峰、范红斌,他们分别来自江苏、广东和河北,国家队里那么多湖北运动员,却没有一个人在黄导组里,李小双觉得这样对湖北体操的发展不利,于是就极力跟黄导说,希望他的组里能进一个湖北运动员。黄导觉得李小双说得有理,毕竟湖北作为一个体操大省,也需要来自国家队更多的鼓励﹣﹣当时,李小双只是希望黄导带一个湖北运动员,并没有向黄导推荐我。所以,那个时候黄导看上的人其实不是我。
后来听李小双说,当时黄导准备从郑李辉和我中间选一个。那会儿虽然国家队的湖北运动员还挺多的,但是赵牲、赵喆、鲁佳他们几个在国家队已经好多年了,黄导觉得他们年纪比较大,没有什么潜力可挖了,就开始观察郑李辉和我两个小队员。
经过观察,黄导决定要郑李辉﹣﹣其实这个选择很正常,当时看来郑李辉的条件确实比我好,我们都是仙桃人,他比我大一点,但是这一路走过来他可比我顺多了。他从仙桃到湖北队都没什么曲折,虽然有过﹣次从国家队回到省队的经历,但是后来还是在国家队站稳了脚跟。我们俩放在一起,大家都更看好他
郑李辉本人肯定也是希望能到黄导组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的教练不放他,黄导也不可能从其他教练手里抢人,最后没办法,只好选了我……这也算是我和黄导之间的缘分吧
当时跟我一起进黄导组的还有邢傲伟,我们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又一起转组。
我记得正式进组的第二堂训练课一开始,气氛就很紧张。黄导让我们站成一排,我和邢傲伟两个新人,再加上黄旭、卢裕富、肖俊峰和范红斌,六个人站一起,听黄导训话:"你们进了我这个组,就要去争取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我们这个组就是世界冠军组……"黄导的话掷地有声,很有震撼力。我知道,这番话其实就是说给我和邢傲伟听的,因为那个时候其他四个人都已经是世界冠军了。我到现在都觉得,这次"新生教育"非常有必要,让我真正对竞争、对比赛有了认识,让我热血沸腾。
说到训练,我还真的有点儿担心。因为没进黄导组之前就听说黄导训练很吓人,练得狠、练得多,说黄导就是传说中的"魔鬼教练",这种传闻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家都在一个馆里训练,器械一样、时间也差不多,黄导也不多挑运动员,凭什么他组的队员成绩就好,而且是普遍都好呢?肯定是练得很魔鬼呗。不过,在战战兢兢地开始训练之后就发现,跟着黄导训练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他虽然会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但是他最大的特点是练得很聪明﹣﹣他会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训练,尽量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每个人最大程度的潜能。我腱子小翻技术不好、要领不对,但是我能力强,跟头不高但是吸得住翻得过来,黄导发现了我的这个特点也就不跟我计较技术的问题了,而是教我怎么结合自己的特点把动作完成。
黄导有他训练的原则,有的动作他坚决要尝试,比如双杠上的挂臂后屈两周挂,就要求我们所有人都会做,再比如单杠的中穿接马尔凯洛夫,他告诫我,你杨威基本功再差也要拿下!我当时都快练崩溃了。
但是有些难度他绝对不碰,比如单杠的后直1080度旋下,别看这一个难度很大动作,价值很高,但是他认为如果一个运动员一整套动作都很完整,就因为一个高难度的下法失败了,得不偿失,所以他就告诫我们不要碰这类动作。
在黄导的悉心教导下,我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记得1998年年初,在我进入到黄导组之前,我正在海绵坑里练后直两周,当时我自由体操没练什么有难度的动作,可能也就会个团身720度旋,还不是很稳定;但是跟黄导练了不到10个月,年底亚运会的时候,我自由体操的开场串就是直体720度旋了。这中间的差别大家可以想象,从后直两周到直体360度旋再到直体720度旋;很多运动员每跨过一个阶段都不止一年,而我完成了连续的跨越用了还不到一年,可谓是进步神速。从全运会冠军到亚运会冠军再到世界冠军,一年一个台阶,扎实的技术让我没有成为一颗流星,而是成为了一颗恒星。
在黄导组很光荣,确实有一种"有特权"的感觉。偶尔也会想起当年黄导组运动员进来我就得躲一边儿,而现在我也是这个馆里最牛的运动员了,别人看见我都得躲,也挺自豪的。其实想想,所谓的"特权"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优势罢了,在训练和生活中,我们唯一比别人特别的就是,我们是一线队员,要备战重要比赛,所以要特别保障,比如泡个脚、按个摩什么的,可以优先。我们其实还是仗着黄导"撑腰",比如我们练完了要去放松治疗,黄导就会对其他人说:"你们其他人还不让开,黄旭、杨威来了……"
随着荣誉而来的,就是压力。
在我的记忆中,从1998年到2008年,整整10年,我几乎没有什么时间不是处在高压之下的。开班会的时候,黄导就会要求我们,无论什么事情,我们组的人都要首先做到,如果我们组的人做不到,那也就不用去要求其他组的人了。而对外征战,我在乎的也只有亚运会、世锦赛、奥运会,其他的比赛从来都不会专门准备。
其实进入到黄导组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未来要承担很多大赛任务,那些类似于"中美罗对抗赛"之类的小比赛就都没有了,一年到头都在准备或者参加大赛。
在我们这代体操运动员心里,团体永远是最大的事情,几乎一进入到国家队这个环境,就在有形无形之中建立了这样概念。
不仅是在比赛中会强调团体,平时的训练中教练也会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是被"捆绑"在一起的。我们那会儿训练都是"荣辱与共",比如卢裕富一个动作失败了,趴到地上了,黄导就会说,杨威、黄旭、邢傲伟,你们几个拿板子好好教育一下他,让他长记性……如果打得轻了黄导还会说,肖俊峰,你这是什么意思?这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一个人的失败不只代表自己,而是整个队伍,甚至是整个国家。所以我们这拨人都特别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