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也会有心理问题,也会得抑郁症

「不要惧怕,你不是一个人」
♡♥关注我,照亮你前行的路
当我们谈论心理咨询师时,通常会觉得他们是某种“情绪的掌舵人”,拥有治愈他人心灵的能力。
但事实是,心理咨询师并非免疫于心理问题,他们同样会面临焦虑、抑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普通人更容易陷入情绪的低谷。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最复杂、最沉重的一面。
在帮助他人梳理情绪、面对创伤的过程中,他们也常常被卷入情感的漩涡。
正如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所说:“一个人无法照亮他人的道路,除非他自己也经历过黑暗。”
一、心理咨询师的“隐形负担”
1. 长期接触负面情绪的影响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倾听,倾听那些深陷痛苦的人诉说自己的故事。
即便咨询师经过专业的训练,学会与来访者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但长期暴露在负面情绪中,也会让他们感到心理上的压迫。
有研究表明,心理咨询师的共情能力越强,越容易受到来访者情绪的影响。
这种“共情疲劳”是一种隐形的消耗,会让咨询师在不知不觉中背负起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心理负担。
2. 高期望与自我压力
作为一个被赋予“治愈”他人任务的角色,心理咨询师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社会期待。
他们被视为“无所不能的情感医生”,但实际上,心理咨询师也只是普通人,并非每一次咨询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种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常常让他们感到自我怀疑和挫败。
正如余华在《活着》中所写:“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承受。” 
对心理咨询师而言,这种“承受”更像是双重的——既要承受自己的压力,又要处理他人的痛苦。
二、心理咨询师为何也会抑郁?
1. 角色冲突:治疗他人,却忽视自我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角色,要求他们在面对来访者时始终保持冷静、专业。然而,这种角色背后的“人性”却常常被忽视。
许多咨询师会因为过于专注于他人的需求,而忽略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当他们的内心积压了太多未被处理的情感时,抑郁便悄然而至。
2. 情绪隔离:专业训练的双刃剑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指出:“生活的意义源于关系。”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训练,要求他们在咨询过程中保持情感隔离,以免与来访者产生过度的情感纠缠。
然而,这种隔离并非总是有效,反而可能让咨询师感到孤立无援。
3. 职业倦怠:高强度工作下的心理耗竭
心理咨询是一项高度消耗心理能量的工作。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往往会让咨询师感到疲惫不堪。
当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无法带来显著的改变时,这种无力感便会进一步加剧抑郁的风险。
三、心理咨询师的脆弱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心理医生赫伯特在帮助蛤蟆先生的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脆弱。
他的耐心和智慧令人敬佩,但书中也隐约提到心理医生自身需要定期接受督导,以释放职业带来的情绪负担。
赫伯特的形象提醒我们,心理咨询师并非超人,他们同样需要支持和理解。
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中,心理医生肖恩面对天才少年威尔时,也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困境。
肖恩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心理医生,他有自己的伤痛和失落,但正是这些人性的弱点,使他能够真正与威尔建立起深刻的连接。
四、心理咨询师如何应对心理问题?
1. 建立支持系统
心理咨询师需要一个安全的空间,来讨论和释放他们在工作中积累的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咨询行业内有“督导”这一制度。
督导不仅是对咨询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是他们心理健康的一种保障。
2. 学会自我接纳
心理咨询师往往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希望能够“治愈”每一位来访者。
然而,正如荣格所说:“治疗的本质在于关系,而非方法。” 
咨询师需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明白他们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每次咨询的结果。
3. 界限感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师需要学会与来访者建立健康的界限,避免过度投入情感。
这不仅是对来访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心理健康的保护。
五、心理咨询师如何在脆弱中找到力量?
1. 接纳脆弱是一种力量
心理咨询师的脆弱并非软弱,而是一种与来访者建立连接的桥梁。
正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所揭示的,只有接纳自己的阴影,才能真正帮助他人走出黑暗。
2. 用生命影响生命
心理咨询师的力量,不在于他们是否无懈可击,而在于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陪伴来访者走过痛苦的旅程。
这种“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是心理咨询最动人的地方。
六、结语:心理咨询师的真实与希望
心理咨询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会有心理问题,也会得抑郁症。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够专业,反而说明他们更接近真实的人性。
正如余华所写:“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重量,而每一个重量都需要被接纳和尊重。”
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普通人,面对心理问题时,接纳自己的脆弱,寻求支持,都是走向健康的第一步。
心理咨询师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便是治愈者,也需要被治愈;
即便是引导者,也需要有人陪伴。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作者简介:
若溪,四川大学心理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研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十多年,发表过数篇心理学及抑郁症的相关论文。抑郁症康复者。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不仅是一名抑郁症患者,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提供了心理咨询师面对自身抑郁、克服困难的真实案例,给出了专业且具有实践性的分析和建议,与读者分享了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心理调适技巧,帮助他们在面对类似困境时能够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
书中详细介绍了抑郁症的识别、治疗以及预防复发的策略,提供了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生活建议,还配有知识要点总结与实践指导版块,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心理自助手册。
赠书活动
你有过抑郁的经历吗?你是如何战胜抑郁症的呢?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吧,截至2025年1月5日(周日)中午12:00,作者会在留言点赞数最高的前8条评论中,选出最棒的3条评论,每位评论者可以获赠由中信出版社提供的《自我的重建》一书。


很多人的焦虑抑郁都是长期与不舒服的人在一起得来的,而且大部分人都是被自己最亲的人给慢慢折磨坏的,人的疾病跟情绪有很大关系!
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狠人都不会抑郁
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有它的正面动机,抑郁症也是一样
如果你抑郁了,不要问别人我该怎办,因为即使你听了,大概率也不会照着做,问问自己,我想做的点什么,我能做点什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