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小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本应是一家人温馨相伴、放松休憩的时光,却有无数家庭因 “陪孩子写作业” 这件事,被搅得鸡飞狗跳、硝烟弥漫。
殊不知,就在这日复一日的陪写过程中,孩子的内驱力正悄然被 “毁掉”,而家长们往往还浑然不觉。
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一次免费的1v1咨询,席位不多尽快私信我。
1. 陪写作业为何成为孩子内驱力的 “隐形杀手”
父母的语言暴力
当孩子在作业中犯了一个小错误,或是书写不够工整、答题速度稍慢时,一些父母瞬间就被点燃了怒火,不假思索地开启语言攻击模式:
“这么简单都不会,你上课到底有没有听讲?”
“写得这么难看,跟鬼画符似的,重写!”
这些话语像一把把利刃,直直刺向孩子幼小的心灵。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遭受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其大脑中的海马体和胼胝体体积会出现缩减现象。
海马体关乎着记忆力,胼胝体负责信息传导,它们一旦受损,孩子的记忆力、反应速度乃至智商都会大打折扣。
更令人痛心的是,孩子长期处于这种恐惧高压的氛围中,内心时刻紧绷,渐渐会形成一种 “迟钝” 的人生态度,做任何事都畏首畏尾,失去探索与前进的勇气,内驱力更是无从谈起。
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一次免费的1v1咨询,席位不多尽快私信我。
父母喜欢过度包揽
陪写作业时,有些家长看不得孩子有一丝一毫的停顿与为难,只要孩子皱一下眉头、思考超过半分钟,家长便心急火燎地把答案递到跟前,全程开启 “保姆式” 陪写。
长此以往,孩子独立思考的羽翼还未丰满,就被生生折断了。
他们潜意识里认定,反正遇到难题爸妈会帮忙,自己无需费力钻研。
于是,本该在攻克难题中锻炼思维、收获成就感的宝贵机会一次次溜走,孩子慢慢养成依赖心理,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也就这样被消磨殆尽。
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一次免费的1v1咨询,席位不多尽快私信我。
父母喜欢过度关注
还有一类家长,恨不得全程用目光 “黏” 在孩子身上,孩子每写一笔、翻一页书,都在家长的严密监视之下。
这种密不透风的关注,让孩子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被束缚在无形的牢笼之中,逆反心理油然而生。
为了反抗这种过度的监管,孩子会故意拖拉、出错,而家长见状往往火上浇油,加码布置更多练习题,进一步压榨孩子本就不多的自由时间,压力呈几何倍数增长。
孩子在这高压态势下,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愈发强烈,内驱力更是如风中残烛,摇摇欲灭。
教育专家杨杰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小男孩,原本对学习怀揣着几分好奇与热情。
可自从妈妈开启 “陪写大业” 后,一切都变了。
只要妈妈坐在旁边,男孩就如坐针毡,笔下的字愈发歪歪扭扭,简单的算术题也要算半天,稍有不如意,妈妈的斥责声便在耳边响起。
久而久之,男孩变得烦躁、拖拉,甚至公然与妈妈对着干,作业成了母子间矛盾的导火索,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也在这一次次冲突中化为泡影。
类似的情况在综艺节目《超级育儿师》中也有呈现。
2. 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内驱力
科学提升孩子内驱力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为孩子的内驱力带来了新的契机。
这项训练能够精准地舒缓孩子因学习压力积攒的紧张情绪,为大脑营造一个健康、放松的运转环境。
当大脑处于轻松状态时,孩子的认知能力、专注力以及学习效率都会显著提升。
提供挑战性任务
家长不妨巧妙地给孩子布置一些带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像是攻克一道超纲的数学难题,或是解开一段复杂的英文密码。
当孩子绞尽脑汁、历经波折后成功攻克难题时,内心会涌起满满的成就感。
此时,家长及时送上真诚的肯定与夸赞,这份成就感便会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驱使孩子主动迎接下一个挑战,内驱力也就此生根发芽。
培养孩子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老生常谈的话蕴含着无尽真理。
细心观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偏好,若是孩子痴迷绘画,不妨为其挑选优质的绘画课程;若钟情于科学小实验,科技馆、科普读物就是绝佳的启蒙资源。
当孩子投身于自己热爱的领域时,那种全身心投入、忘我钻研的劲儿便会不自觉地带到学习中来,为了深入了解喜爱事物背后的知识体系,孩子会主动汲取课本知识,内驱力在兴趣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3. 给父母的建议
后退一步
为人父母,最难的便是克制自己的 “控制欲”。
在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请往后退一步,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自主空间。
作业是孩子自己的 “战场”,家长只需默默关心孩子的情绪起伏、生活冷暖,至于具体解题思路、书写规范,交由孩子自己摸索。
切莫一味用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去强行复刻孩子的学习路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成长节奏。
懂得孩子
当孩子在作业中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时,家长别急于批评指责,而是蹲下身来,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当下的沮丧、无助。
轻声询问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用一个温暖的拥抱、几句贴心的安慰,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懂他们的,理解永远先于说教。
允许孩子跟自己不一样
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会犯错、会偏科、会贪玩。
家长要坦然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松开那根紧绷的 “标准线”。
允许孩子依照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去跌倒、去爬起,家长只需站在身后,做好兜底保障,让孩子毫无后顾之忧地闯荡知识的海洋。
唯有如此,孩子那被压抑许久的内驱力才有可能破土重生,带着蓬勃朝气,奔赴属于自己的成长旅程。
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陪写作业只是其中一个小小关卡。
愿每位家长都能警醒反思,别让不当的陪写方式成为扼杀孩子内驱力的 “凶器”,用爱与智慧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