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小芳。
都说寒假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确实是这样。
虽说自己一路从新疆的小县城保送到北大读博经历过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但我从不敢把自己称为学霸。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轻轻松松拿高分,而我则是非常努力一般化。
从小就被父母暗示:“笨鸟先飞。”你不聪明,所以你要下苦工。
一直下苦工下到了北大,我才发现原来我并不笨,甚至说“很会学”。
用对方法,每个寒暑假都是一次让孩子的学习力“系统更新”的好机会。
关于学习力,今天给大家讲讲孩子的“自驱力”如何在寒假重启。
如果你有更多想看的内容,欢迎留言,我这边会专门为你出文。
总之,成为你的育儿云闺蜜,当你的焦虑终结者,我是动真格的我们一起加油!
1. 找到兴趣,激发自驱力
很多妈妈找到我说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只喜欢看电视玩手机,能拖就拖,怎么催都没用。
为什么孩子只喜欢看电视玩手机?
因为他找不到自己更感兴趣的事。
利用寒假带着孩子尝试不同的活动,看看他们喜欢什么。
比如可以带孩子看各种比赛、做手工,去图书馆、博物馆。
找到孩子的兴趣后,适时鼓励,让他们有机会在自己喜欢的方向取得成就,逐步培养出主动去学习的习惯。
孩子的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源泉。
如果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做,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强迫。
2. 设定小目标,父母变学生
上小学后很多父母习惯用积分榜,这类“外在鼓励”驱动孩子。
使用不当反而削弱了孩子的自驱力。
原本一个很好的激励方式却变成了孩子“讨价还价”“狡辩”“抵赖”的原因。
如果你不会使用积分榜,记得关注公众号,领取一次免费的1v1咨询。
孩子的自驱力需要有明确的目标。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设定一些小目标,这些目标要落在孩子最近发展区里,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目标要具体,比如“今天完成三道数学题”,或者“这周读完一本书”。
孩子在完成这些小目标时,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愿意设定更高的目标,推动自己不断进步。
如果你能变成学生,让孩子给你讲题,讲课,积极地提问思考,那你家娃一定会在下学期爱上这门课。
3. 给孩子体验的机会
自驱力和自我体验密切相关。
利用寒假让孩子充分体验一下父母工作的一天,了解一下他的感受?
让孩子做一天的父母,负责家庭的采买,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在家开模拟商店,让他体验赚钱的过程,了解一下他的计划?
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还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结果。
孩子在独立完成任务时,会感受到成就感,这种感觉会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父母要知道,充分的生活体验比苦苦讲道理更加有效。
4. 正面强化你的孩子
回想我自己,学生时代让我持续努力的是其实是【恐惧】。
遇到一个挑战我就会想:
“我这么笨,不努力怎么办?成绩下滑了怎么办?看不了外面的世界了怎么办?”
而我的环境增强了这样【恐惧】,我经常开玩笑说:
“我是被吓着上北大的。”
但这样的动力其实远不如【自我信任】来得稳定。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周围人的及时鼓励和认可,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越来越信任自己,认为自己有能力,有办法,有机会。
正面强化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描述细节:
“你今天做这种题反复演算了很多遍,昨天你会错,今天就不会了,你很努力所以进步得很快。”
这种正面强化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我的努力很值得。
5. 比赢更重要的是学会失败
赢就好,失败就不好,一定是这样吗?
作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的标准变了,孩子会获得更多的视角。
自驱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成功时,更多的是在面对失败时。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告诉孩子挫折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让我们停下来反思为什么失败,做哪些调整会比这次更好。
6. 感受时间,管理时间
利用寒假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好好地感受时间。
请孩子帮自己做一个一周的工作计划,规划好每天的工作和生活。
让孩子自己做一个周末计划,带着全家人一起出去放松一下。
在假期,让你的孩子好好地生活一下,去感受时间的流逝,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自驱力的培养需要父母长期的陪伴和支持,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获得一次免费1v1咨询。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