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小芳。
我的一位学员近期向我咨询,说她的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写作业特别慢,辅导孩子写一次作业感觉能让人老10岁,该如何引导?
其实小学阶段孩子的第一个拦路虎,除了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孩子读题,理解题的能力。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1v1家庭养育咨询,每周的咨询席位有限,大家尽早预约。
很多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写作业慢、磨蹭、不愿意写或者专注力比较差,不是因为真的故意不想做,而是因为他读不懂题,或者理解困难。
读不懂题的真相就是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却不知道在说什么。
所以有的孩子不是不会做数学题,而是读不懂数学题。
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阅读培养是重中之重。
说到阅读,那孩子就需要会自己识字,需要有识字量这个地基。
识字目标
上小学前识字量其实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根据2022年新课标的要求,孩子1-2年级要会认1600个字,会写大概800个字。
幼小衔接也就是在孩子7岁前,孩子的识字量至少要在800到1000这个范围内,至少也要有400个字的识字量。
如何教孩子识字
目标有了,那用什么方法教孩子识字呢?
孩子非要到5岁或者6岁才能识字吗?
识字不是越早越好,有很多父母孩子2岁就开始买那种认字的挂图啊,笔画啊,部首啊这种,我劝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因为没有任何意义。
孩子的识字是有敏感期的,等孩子到了敏感期再做这件事才是事半功倍。
孩子如果还小,还没到敏感期,那就让该运动运动哈,多出去跑跑玩玩,别跟着瞎卷,过早焦虑。
孩子识字敏感期的表现:
1. 孩子开始指读 一个字一个音,说明孩子进入文字期。
2. 孩子开始观察他看到路牌,买东西开始看标签,看包装,装模作业的假装认识开始读。
3. 开始疯狂的问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
当孩子有了以上表现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教孩子识字了。
识字工具如何选
我们经常看到识字工具有:字卡、APP、识字绘本、亲子阅读这4种工具。
很多妈妈很纠结识字工具怎么选,怎么用,效果怎么样。
其实上面4种识字工具都有用。
但它适合的人群和阶段不同,效率、趣味性以及对孩子未来阅读能力的影响也不同。
识字卡:300个高频字的笔画少,意思孩子都懂,适合用字卡来学,每天10分钟,几个月就可以快速解决掉。
但是字卡不适合一上来就让孩子拿着认,非常不适合0基础,或者3岁左右还没有完全进入识字敏感期的孩子。
字卡很枯燥,效率低,需要配合识字小游戏,非常不适合每天只有2小时陪娃的家长。
需要识字卡游戏清单的家长,记得后台私信我。
识字APP:现在市面上有很多APP但大多都以游戏为主。
把字变成好玩的图形让孩子先从图开始过渡到字,要么就是玩一个小游戏,半天认一个字,最后单独的认了很多字,结果连成句子的时候孩子还不一定能懂整个句子的意思。
识字绘本的故事性不强,趣味性也比较低,也没有任何互动,孩子也很难做下来用。
那综合对比和使用之后,我推荐我们学员粉丝的是一款比较小众的AI识字的软件,是我北大的一个师兄研发的识字软件。
我给大家简单讲一下推荐这个给大家用的原因 :
它比较适合0识字量的孩子,或者是4、5岁不知道孩子认识多少字、缺多少字、怎么补,这种类型的孩子。
他的方法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孩子认字。
但是跟识字绘本不同的是,它的交互性很强,一进来他会先给你测字。
测完之后AI会根据不同孩子的识字情况从系统里3000多套原创绘本中自动匹配适合孩子的绘本。
阅读的时候,孩子是一边读一边看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不会的字可以点一下,AI也会自动记录生字,然后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再重点学习这些不认识的字。
学完之后对应的绘本列表会根据孩子对不同的字的掌握情况更新,也就是下一次的绘本会根据你实时的掌握情况发生变化。
这种方式就更高效一些,比较适合我们平时比较忙,没时间去系统地规划识字这件事的父母。
需要试学课的家长记得后台私信我。
当孩子有了这个基础,在生活里认字,绘本里认字其实都会简单、容易很多。
绘本或者识字卡都比较适合我们孩子有一定的基础了,用来提高孩子对这些字的使用频率。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