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小芳。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省吃俭用,带着孩子四处旅游,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而那些富裕家庭,却更注重教孩子看清世界的真相和规则,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2种截然不同的富养方式,不禁让人深思: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富养?
“旅游式富养”:孩子的欲望陷阱
看似美好的初衷
我的私教咨询里曾经有这样1个案例: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晓妍(化名)的父母都是勤勤恳恳的上班族,每月的工资除去家庭开销,所剩无几。
但他们一直坚信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让6岁的晓妍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他们省吃俭用了一整年,终于攒够了一笔钱,决定带晓妍去北京旅游。
出发前的日子里,晓妍的父母满心期待,他们想象着晓妍看到故宫的宏伟、长城的壮观时那惊喜的表情,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们还特意给晓妍买了新的旅行背包和漂亮的衣服,希望晓妍能有一个难忘的旅程。
欲望的悄然滋生
到了北京,晓妍确实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
繁华的都市、琳琅满目的商场、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意儿,都让她兴奋不已。
在旅游的过程中,晓妍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昂贵的玩具,吃着精致的甜品,眼中满是羡慕。
她开始向父母提出各种要求,想要买那些漂亮的娃娃、炫酷的玩具车。
父母一开始还会耐心地解释,告诉她有些东西家里已经有类似的了,不需要再买。
但晓妍却听不进去,开始哭闹起来,最后父母无奈,只能一次次妥协。
回到家后,晓妍的变化让父母大吃一惊。
她开始嫌弃自己的小房间,觉得家里的玩具都太旧了,不如在旅游时看到的那些好玩。
她还经常吵着要吃高档餐厅里的美食,要穿名牌衣服。
晓妍的父母这才意识到,这次旅游似乎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反而让晓妍的物质欲望膨胀了起来。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问题,可以后台领取一次免费1v1养育咨询,每周席位有限,记得及时预约。
教育专家的警示
对于这种现象,有教育专家指出,单纯的物质满足式富养,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当孩子习惯了通过物质来获得快乐和满足时,他们就会逐渐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变得自私、虚荣,只关注自己的欲望是否得到满足,而不懂得珍惜和感恩。
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或者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就很容易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极为不利。
“规则式富养”:孩子的成长密码
洛克菲勒家族的智慧
在富人的富养理念中,让孩子看清世界的规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洛克菲勒家族为例,这个家族的财富传承历经数代,至今依然在全球经济和社会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
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就充满了对世界规则的深刻理解。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洛克菲勒家族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授理财知识。
比如,给孩子很少的零花钱,并要求他们记录每一笔支出,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明白金钱的来源和价值,了解储蓄和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这背后反映的是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付出才有收获,合理规划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家族会让他们接触家族企业的管理理念,让他们明白企业的运营需要团队协作、市场分析、风险评估等多方面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就对商业世界的规则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白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对规则的理解与运用才能实现。
真实能力的锻造
除了了解规则,富人家庭还非常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立足的根本。
在一些富人家庭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一些富人家庭会让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不同富养方式,同样需要正确引导
穷人家的 “逆袭”
然而,穷人家庭的旅游式富养并非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
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方式。
有这样的家庭,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父母在带孩子旅游时,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他们会带孩子去当地的菜市场,感受当地的生活气息;会和孩子一起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会引导孩子思考:
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生活方式会不一样?
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
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学会了珍惜和感恩,并没有因为旅游而产生过度的欲望。
富人家的 “危机”
同样,富人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并非万无一失。
如果教育方式出现偏差,孩子也可能会陷入困境。
比如,有些富人家庭虽然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但却忽略了品德的教育。
孩子可能会变得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又或者,有些富人家庭给孩子提供了过于优越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离开家庭的庇护,他们就可能无法适应社会的竞争和压力。
真正的富养,是心灵的滋养
其实,无论是穷人家庭的旅游式富养,还是富人家庭的规则式富养,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关键在于,家长是否能够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真正的富养,不是物质的堆砌,也不是简单的经历堆砌,而是心灵的滋养,是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懂得珍惜和感恩,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孩子未来的长远投资。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绝对的标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需求。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