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小芳。
上周我的一位学员向我咨询说孩子5岁以后,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感觉有时候孩子喜欢顶嘴,变得不太尊重自己,该如何应对。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疑问,记得私信我领取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席位有限,请尽快预约。
其实,当孩子不尊重你、和你顶嘴、叛逆时,千万别急着管,可以尝试分析孩子产生这样行为背后的原因。
同时,结合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找到更有效的应对方法。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5-6岁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思考、情绪调节和决策)尚未完全发育,而情绪中枢(如杏仁核)却非常活跃。
这意味着孩子容易情绪化,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经历“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渴望独立,但又缺乏足够的能力去处理复杂的情感和社交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5-6岁的孩子正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勤奋vs自卑”阶段。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能力,渴望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成就感。
如果家长这时过度控制或指责孩子,孩子很可能会感到自卑,进而通过顶嘴、叛逆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与其急于管教,不如用下面10句话来帮助孩子学会尊重、承担责任、面对挫折,并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有自信、有毅力的人。
1.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这样吼叫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这句话的核心是共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时,他们的情绪会更快平复。
通过认可孩子的情绪,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激活大脑中的“平静回路”,从而激发孩子的“理智脑”来接管大脑总部。
同时,家长语言中的无效暗示会促使孩子思考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而不是用哼哼唧唧、吼叫去抒发不满的情绪。
2. "你可以生气,但不可以用情绪伤害别人。"
这句话是家长告诉了孩子三大原则: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不影响他人。
让孩子明白,情绪是可以表达的,但不能以伤害他人为代价。
这样,孩子会学会尊重他人,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需要情绪力功能性绘本清单的,记得后台私信我领取。
3. "我知道你不想做这件事,但这是你的责任。"
这句话强调了责任感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感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密切相关。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影响时,他们会更愿意承担责任。
4. "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也要尊重别人的意见。"
这句话帮助孩子发展社交认知能力。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在社交互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尊重他人,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需要社交力功能性绘本清单的,记得后台私信我领取。
5. "我知道你现在不想听,但这件事很重要。"
这句话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专注力与大脑的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密切相关。
通过强调事情的重要性,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6. "你可以犯错,但要从错误中学习。"
这句话鼓励孩子发展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愿意面对挑战,并从失败中学习。
这种思维方式与大脑的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密切相关。
7. "我知道你现在很沮丧,但你可以做得更好。"
这句话增强了孩子的抗挫能力。
脑科学研究发现,抗挫能力与大脑的奖励系统(Reward System)密切相关。
通过鼓励,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8. "你可以说不,但要给出理由。"
这句话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自我表达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逻辑思维与大脑的左半球密切相关。
通过要求孩子给出理由,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思维能力。
9. "我知道你现在很累,但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这句话增强了孩子的毅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毅力与大脑的多巴胺系统(Dopamine System)密切相关。
通过鼓励坚持,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长期目标感。
10. "我爱你,无论你做什么。"
这句话提供了安全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安全感与孩子的依恋模式(Attachment Style)密切相关。
当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时,他们会更愿意与家长合作。
当家长向孩子说了上面的10句话后,其实就已经做到了:
理解孩子的情绪,并引导孩子用更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
通过明确界限,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并培养责任感。
通过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社交能力。
让孩子感受到了无条件的爱,孩子也建立了积极的自我认知。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