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出大事了。
上周末,泰国爆发了大规模的集聚和游行,曼谷进入非常紧急状态。
多个街道被游行者堵得满满当当,警方出动防爆军队,拿出水枪对人群扫射。
泰国王后的军队路过曼谷街头时,抗议者高喊“我的纳税钱”,举着三只手指抗议(举三只手指是泰国示威的通用手势,表达抗议和不满)。
是什么让泰国民众群起而抗争?要从君主立宪制说起。
泰国国王,可能是全天下最爽的国王,四舍五入也是最爽的男人。
泰王凌驾于宪法之上,享有最高权力。泰国的军队不听政府的话,听国王的。发生政变,国王是裁判员。
泰王是全世界最有钱的王室。政府定期给王室拨款,王室垄断石油等暴利产业,王室拥有曼谷市区三千亩以上的地皮,那可都是最繁华的地段。
去过泰国旅游的伙伴可能注意到,免税店都叫王权免税店,只有王室能开。
泰国王权免税店 图源网络
有钱、有权还不够,泰国任何人都不允许谩骂、辱骂王室,不然就法庭见。有次我们在泰国看泰拳,开场前,要求在场的泰国人都要站起来颂扬泰王,据说看电影之前也有这个环节,大家细品一下……
这种不执政、有实权,还有钱的君主,估计是世上头一份了,英国和阿联酋都不敢这么干。
与此同时,泰国还是全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一个国家,泰国王室的富有和普通民众的贫穷形成鲜明对比。根据今年年初的数据,泰国社会贫富差距达20倍,家庭债务占国民GDP的80%,穷人能上大学本科的比例只有3%。
全球新冠疫情的到来,再次摧垮了泰国的国民经济,全国失业人数超过了40万。
连大象都失业了…… 图源搜狐号@播发布
不成熟的政治制度+摇摇欲坠的国民经济,让泰国在1932年成立君主立宪制之后,经历了23次政变。
王室、军方代表的保守派不愿改变,新资本集团、地方豪强外围和农民受够了这种生活,双方就这么打来打去,轮番上台,循环往复……这次也是如此。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泰国当任的国王还是拉玛九世普密蓬,老爷子在任长达70年。
当时我负责一个经济研讨会的接待工作,和泰国学者聊了会天。短短几句,他跟我表达了对普密蓬强烈的崇拜。
拉玛九世 普密蓬·阿杜德 图源三亚日报
的确,普密蓬是个能力极强的政治家,在农业、科学、生物、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建树,是个勤政、努力的国王。
在泰国人心中,普密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普密蓬去世后,泰国人的信仰破灭,举国悲痛。
普密蓬去世后,泰国举国悲痛 图源网络
恰巧我们有次去泰国碰到普密蓬的葬礼,普吉岛的机场、道路、城市里到处都是黑色的腕带,民众们排着队去拜见,和十里长街有过之而无不及。
继位那会儿,普密蓬的儿子拉玛十世已经60多岁了,当了几十年太子,压根没什么历练的机会。
拉玛十世 图源网络
严父+败家子的剧本在泰国也说得通。拉玛十世过得十分奢靡,一架私人飞机就耗费15亿欧元,风流成性,娶了好几任老婆,经常登上八卦头条。
疫情爆发那会儿,他带着自己的20个女伴和200个佣人飞去德国,包下了四星级水疗酒店,吃喝玩乐。
泰国民众抗议不停,就连德国外长都公开表态,希望不要在德国国土进行泰国政治活动,如果再不走就采取强制行动。
拉玛十世的文身+小背心
拉玛十世不靠谱的行为成为这次游行示威的导火索,他们不想再去崇拜这种扶不起的国王了。
他们要求总理下台、修改宪法、王室改革,包括废除王室诽谤罪名,取消国王军权、减少预算,同时要求国王不能公开发表政治观点,不得支持军事政变等等。
在泰国,有一个流传度很广的预言:前朝国王郑信被女婿拉玛篡位夺权,死前立下诅咒:夺我王位,十世而亡。
好巧不巧,现在的国王就是第十任。
先把诅咒放到一边,我们不得不说:独裁在特殊阶段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弱国集中力量,实现快速发展。但这要求独裁者要有非常大的能力和人格魅力。
反过来说,集权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继任者能力平平,社会就很容易动荡。
站得越高,摔得越疼。普密蓬的光环实在太亮了,无论儿子是什么货色,都会被认为不如普密蓬。
联想一下,李光耀也是一代国父,去世后新加坡民众极度悲伤,社会多有动荡。
幸好继任者李显龙还算撑得住,下一代又会怎么样呢?
对了,之前有伙伴问我要不要在海外买房。我去过好几次泰国,每次都有买房的冲动:100多万就能买海景房,年收益率8%。号称永久产权。
深入了解一下,发现泰国房子坑特别多:1、泰国房产机构诚信度很低,坑你没商量。2、泰国房子基本没法卖过外地人,只能通过和本国人合买或者注册公司的方式买入,这其中又牵扯产权问题。
最关键的是,在中国信仰的房产投资在海外并不适用。疫情以来,海外房产疯狂跳水,对外国人来说,房产只是投资产品,不是立身之本。
买卖多了,相应地房价起伏也比较大,并不算一种绝对稳健型的投资。
最近很多伙伴在后台留言,问我优胜教育老板跑路,家长退款无门的事儿。
优胜教育总部门口讨薪的家长们 图源网络
其实这事儿太容易理解了。疫情以来,关门停业的中小企业数不胜数,人气爆满的商业街,没过几天换了招牌。
线下的教育机构是很依赖现金流的,尤其是K12(小学+中学12年素质教育),预收款的时间一般都在1年左右。逢大促搞搞活动,交的越多越优惠。
很多K12机构看起来现金流很好,但一旦要扩张,或者现金管理不是那么严谨,就会用这些预收款来支付日常开支。
然后一碰到疫情,很长时间开不了张,就活不下去了。
对我们这些老百姓来说,一定要注意这些预收款的学校,关注一下它们的财务状况,尽可能地缩短缴费时间,不要一下子缴纳太多钱。
这两天,芯片龙头企业紫光国微上热门了。股价从124元跌到了110元,昨天直接跌停了,市值一下缩水近百亿。
为啥会这样?我看很多分析说因为业绩不好,但根据业报来看,前三季度收入23.20亿,净利润6.85亿,同比增长87.51%,展望全年预计净利润大概是7.51亿到8.72亿左右。这业绩不能算是“不及预期”。
再结合国家发改委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点名批评,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投身积成电子行业,今后要引导地方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认知,“谁支持,谁负责”。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当时武汉弘芯项目烂尾,烧完了政府给的1280亿元工程停滞,工人被拖欠工款,彻底凉凉。
参照紫光国微,可能最近发现某个芯片项目出现暴雷和烂尾情况,但消息还没公布,市场先给予消极反馈了。
先不说消息真实性,或者股民太玻璃心。中国这事儿太多了。只要有利好政策,创业者们上马相关“骗补”项目,先把钱骗到手再说。
远了不说,近几年就有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一大堆公司被拍在沙滩上,还有收智商税的空中巴士“巴铁”坑了4万多投资者48亿,创始团队被抓,项目自然也烂尾了。
在这类政府投资项目里,利益链的勾结不见天日,折腾到最后吃亏的就是政府、纳税人和股民。
所以我一直建议,不要轻易投资高新技术行业。一是大部分处于混沌期,龙头不明显,我们很难区分哪个项目最后能跑出来。二是行业里鱼龙混杂,数据不透明。
比如新能源里有坚瑞沃能这种骗补骗到破产重组的公司,也跑出比亚迪、宁德时代这种行业巨头。
在混沌期里,我们很难区分谁是真的有本事,谁的数据是给投资人看的。就像当时乐视辉煌一时,真真假假谁也说不清。
因此建议伙伴们如果想要投资,一是尽量回归盈利模式明确、业绩稳定的传统行业,消费买个五粮液、茅台之类的,问题就不是很大。
二是要相信专业基金经理的判断,不要看到媒体报道就一窝蜂地去投资并不了解的新物种。
这是张湧说财经公众号第78篇原创内容。
聊聊身边的财经新闻,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讲得轻松愉快,是我未来想和你们一起达成的目标。
每周二、四晚上&周日下午,欢迎来这里做客,我们一起聊聊财经圈的事儿,分享案例,交流看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和启发,希望你可以转发给想要了解财经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你最近在财经、工作、学习等领域有什么困扰,也欢迎留言到这篇文章下面。
大家的关注点,就是下期最好的选题。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