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你的养老金快没了…



这两天热点不断,蚂蚁终于上市了,市值亮瞎双眼;昨天茅台跳崖了,引得一众消费股集体跟跌。
这两件事情的新闻铺天盖地,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大家关注蚂蚁不外乎几个方面,第一是市值有多高、第二是蚂蚁员工有多富、第三是后期情况如何,第四就是马云周末的一番关于金融监管谈话。
蚂蚁的市值目前是2万亿,但两个月前刚准备上市的时候预估是1.2万亿,也就是说上市前涨了接近一倍,这使得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盈利空间大大压缩。所以蚂蚁被誉为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韭菜收割机。
但蚂蚁顶着金融科技的光环,做着最赚钱的“高利贷”生意,还有马云爸爸不断地吆喝放松金融监管,蚂蚁的市值可能会在3万亿以上,所以赚钱空间还是有的。
不过蚂蚁实在太特殊,大机构都抢不过来,所以散户们操作难度很大。
战略配售比例高达80%,放到二级市场上卖的只有20%而已,要恭喜前段时间成功买到蚂蚁战略配售基金的伙伴。
除了买那几只基金,想要参与蚂蚁投资,还可以通过港股打新和科创板打新的渠道。
昨天晚上,蚂蚁金服启动港股认购,1个小时就实现了超额认购,刷新市场记录。
10月29日,科创板认购也要来了,不过参与科创板打新首先要开通科创板(需要2年交易经验+50万市值),满足资质的伙伴可以关注一下,虽然僧多肉少,但大概率是块肥肉。
至于茅台,回调是正常的,因为前期已经估值太高,过度消费了未来增长预期。不过消费还是四季度比较看好的行业,大跌可能是机会。
这都不是今天的重点。
周末是重阳节,特别想跟大家聊聊养老的话题。
记得之前提过的舅公吗?就是活得特通透,偶尔给我爸灌点心灵鸡汤的那个。

他在养老界也算新潮人士,今年90多岁,住了30年的养老院了。
与他那些家庭不和、孤寡独居的邻居不一样,舅公的子女都很孝顺,家庭也很和睦,但舅公觉得和子女住一起多少有些不方便,自己又喜欢清静,就踏实地选择了养老院。
出于咱们国家传统的孝道观念,住养老院是很多家庭无法接受的安置方案。有的老人嫌弃环境不舒适,离子女远;子女觉得住在外面不放心,担心社会舆论中伤。
但住在一起也不是个好方案,两辈人之间的摩擦和矛盾更多。
前段时间,我老丈人冠心病犯了,做了一次微创手术。
他身体一直保养得挺好。手术过后,医生也说其它身体机能恢复得很快。但毕竟是大病初愈,也进入了疾病高发的年纪,我们也不放心让他自己过生活了,考虑安置在附近,或者接到身边来住。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父母到了一定岁数,精神陪伴其实还好解决,社团、广场舞、打牌、旅游……最难解决的是潜在的风险,子女不得不把父母放在身边,关注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身体状况,承担后续一系列的责任。
10月23日,民政局发了一组数据,说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再看养老金的数据,目前是六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到了2050年,几乎1个缴费者就要赡养一个离退休者,年轻人越来越不够用了。
十年之后,国家养老金还够用吗?夫妻两个人赡养四五个老人,这代独生子女可太难了。
01
想知道未来老龄化社会是什么样,看看现在的日本和韩国就知道了。
根据国际上划定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比10%、65岁以上老人占比7%就算是老龄化社会,当6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14%,就是深度老龄化社会。
在日本,截止到今年9月这个数字的比例是28.7%,全球最高。韩国去年年底的数据是14.9%,都妥妥地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多了会造成什么社会现象?——退休金不够用,老年人退而不休。
拿我比较了解的韩国来说,养老金覆盖率不高,金额也很少,大概每个月只有88万韩元左右(约5236元人民币),大家都知道韩国物价很高,夫妻俩一个月要230万韩元(约1.4万人民币)生活费才够用。
因此,在韩国65岁以上老人的贫困率高达4-5成,在路上经常能看到老年人在捡瓶子、捡纸壳卖了挣钱,地铁站也有很多老年人卖些农产品和小商品。

首尔街头的老年拾荒者 图源 搜狐号@剥洋葱
如果在韩国打车,经常能坐到老年人司机开的车。有次和一个出租车司机老头聊天,他跟我大吐苦水,说孩子养活不了自己,还要管老人要钱。政府发的退休工资不够补贴家用,只能出来打工挣钱。
日韩并不是个体现象,中国也有苗头。
你有没有发现,周边打扫卫生的保洁阿姨,越来越老了?在肯德基、麦当劳,经常能看到老年人的面孔?
细思极恐啊。
02
根据社科院今年发布的养老金报告,全国养老金大概到2028年就会不够用,出现负数,到2050年倒亏11.28万亿元。

2019-2050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变化
靠养老金养老,不是长久之计。
总说养儿防老、买房防老。先说说房子吧。我一直觉得,买房养老并不是明智之举。
房子是固定资产,流动性比较差。但等你老的时候需要的是什么?是持续不断的现金流,保障生活物资和医疗水平。
等到遇到啥事儿想要卖房?如果关注二手房市场的话,会发现现在出售难度越来越大,周期也很长。
再说费用方面,囤好几套房子,会面对种类繁杂的税收,以及提上日程的房地产税。
还有一种买房防老,是在孩子年轻的时候,给他买套房子。
为了孩子结婚,为了避免遗产税,为了送给孩子当礼物……
中国家长,太会为孩子考虑了。一等到需要卖房的时候,一定需要孩子点头支持,资金自由度大大降低。
十一回老家和姑姑聊天,惊讶于现在年轻人啃老已经成为正常现象了,买房、买车、生孩子、生活……任何一点事项,都是把父母兜里那点钱拿走的理由,并且理所应当。
我父亲还在感慨,说他心满意足,至少儿子不用管他要钱。
我不能理解,无法接受,更为他们担忧:钱都给孩子了,如何预防随时会出现的风险?等到这群孩子老了,没有父母遮风挡雨了,愿意低下头去做服务工作吗?
03
说白了,养老焦虑的就两件事儿,一是钱,二是方式。
钱的问题不难解决。养老靠的是稳定又有保障的现金流,养老金如果靠不住,就要再去琢磨别的被动收入。比如最近流行一些养老年金,现在存点钱,当做强制储蓄,等到了年纪每个月连本带息返还,需要的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这几年,国家对养老产业也越来越重视,相关的商业化产品也越来越多。
我最近比较关注养老社区的发展,现在上海、北京的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这种服务。
先要明确一点,养老社区不同于养老院,养老院有点像半福利机构,价格不贵,环境一般,基本满足需求。

某养老社区内景 图源网络
但养老社区的商业性更明显,相当于老人搬进了一个全是同龄人的小区,小区里有一居室、两居室,不光自己能住,还能带家人朋友一起。
在社区里,老人能享受很多便捷的服务,比方说,小区里有餐厅、医务室、活动中心、老年学校;每天有定点大巴,送去附近的地铁、医院和购物中心。

某养老社区食堂 图源网络
有的社区还提供候鸟服务,冬天住海南,夏天飞东北,每个地方都有社区接待。按照不同年龄段,社区为老人提供不同层级的医疗服务……
只要国家扶持、市场需要,后面一定会有更创新、更丰富的商业化养老服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商家解决不了的痛点和需求。
40岁了,为了能让下半辈子过得安心,开始着手准备吧。
👇


台历挺有创意,是按照周为单位做的插座样式,不仅日历、星期、农历标记齐全,页面还留下了记备忘的空白位置,很实用。
从这篇文章起,我们将陆续抽取幸运小伙伴送出台历,玩法是:将文章转发分享到朋友圈,截图发送到公众号对话框,小助理将陆续抽取出幸运儿寄出台历,包邮到家~
近日文章中奖小伙伴:@风雨同行 @和静居士(快回复快递地址哈) @素颜欢笑
这是张湧说财经公众号第80篇原创内容。
聊聊身边的财经新闻,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讲得轻松愉快,是我未来想和你们一起达成的目标。
每周二、四晚上&周日下午,欢迎来这里做客,我们一起聊聊财经圈的事儿,分享案例,交流看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和启发,希望你可以转发给想要了解财经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你最近在财经、工作、学习等领域有什么困扰,也欢迎留言到这篇文章下面。
大家的关注点,就是下期最好的选题。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