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拍”风波余震未消
作者 I 清清
报道 I 电商天下
时隔一年,被全网封禁的千万粉网红猫一杯又有了新消息,而这一次,这位曾经的“顶流”凉得更加彻底了。
再遭起诉
网红“猫一杯”麻烦不断
近日,一则法院公告让沉寂许久的网红“猫一杯”重回舆论风暴眼。
据扬子晚报报道,企查查APP显示,杭州瑟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徐嘉艺(网名“猫一杯”)在此前遭到了上海黑芒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起诉,案由为服务合同纠纷。
据悉,该案件将于4月18日开庭审理。
图源:企查查
除此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据多家媒体报道,这家由“猫一杯”间接持股41.4%的公司可谓是“劣迹斑斑”:
不仅早在去年3月便因违反相关法律被处以罚款,还在今年年初因欠税被官方通报,税种涵盖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印花税等,欠税金额合计1.5万余元。
事到如今,企查查显示,“猫一杯”名下共计关联7家公司,有3家已然注销,剩下4家为存续状态。
从坐拥4000万粉丝、吃尽流量红利,到全平台封禁、麻烦不断,追根溯源,网红“猫一杯”的陨落还是要从去年春节火爆全网的“巴黎作业本”事件说起。
时间倒回2024年初,网红“猫一杯”凭借一支“在巴黎捡到小学生秦朗作业本”的视频成功登上热搜。
视频中,“猫一杯”以夸张的表情和“热心市民”人设,隔空喊话所谓的丢作业小学生,声称要跨国寻人。
诙谐的剧情让视频迅速走红,除了“猫一杯”本人在事后又发视频表示已联系上孩子妈妈,甚至还衍生出“秦朗舅舅”等蹭流量的二次创作。
图源:猫一杯
彼时,看热闹并持续追更的网友们还一度在“猫一杯”的评论区留下了诸如“暖心”“正能量”之类的赞美。
然而事情却在几个月后出现反转,杭州警方的一纸通告,撕开了“巴黎作业本”的真相——
视频中丢作业的“秦朗”不仅没有出境记录,甚至在其所属的小学都查无此人,经警方确认,这则爆火的视频其实是团队策划编造,目的仅为吸粉引流。
也就是说,这个起源于“一年级八班秦朗,你的寒假作业放巴黎厕所忘拿啦!”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流量骗局。
“按照剧本摆拍”的事实败露之后,网红“猫一杯”终于发布视频对事件进行澄清与道歉,而公安机关也对“猫一杯”本人、编导薛某以及涉事公司处以行政处罚。
随后,微信、抖音、微博、B站等平台纷纷宣布,封禁编造“秦朗丢作业”的“Thurman猫一杯”账号,这场闹剧以“全网封杀”画上了句点。
讽刺的是,即便在真相大白后,仍有部分粉丝为其辩护:“不过是娱乐,何必上纲上线?”殊不知,这场造谣式“娱乐”早已越界。
在电商天下看来,当虚构被包装成真实,当谎言被冠以“创意”,流量的狂欢便成了对公众信任的践踏,追求流量不能无底线,只要是“造谣”,就必将遭到追责。
摆拍与剧本
正在消解公众的信任
事实上,在所有因“摆拍”翻车的网红里,“猫一杯”既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就在前不久,电商天下还报道了4岁网红“瑶一瑶小肉包”遭受的摆拍质疑。
彼时,网红萌娃“瑶一瑶”因一段“被男孩绊倒趴地痛哭”的视频登上热搜,在遭到摆拍博人眼球的质疑的时候,其母亲却回应称“孩子要多摔打才能成长”,引发一众网友的审判。
而更早前因带货问题翻车的“东北雨姐”,也一度被指出“亲自下地抓稻田蟹”的视频属于摆拍。
彼时,评论区多位本地网友现身说法,直指视频穿帮,东北雨姐也只好无奈承认,摆拍是出于视频拍摄需要,无奈为之。
图源:东北雨姐
不难看出,这些案例共同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摆拍产业链:选题策划—场景设计—情绪渲染—流量收割。
这些要素环环相扣,将真实与虚构的边界模糊成“流量密码”。
而且,一条爆款视频的收益可达百万级,即便因摆拍被封号,换个“马甲”重来也并非难事——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模式,让“猫一杯”们甘愿铤而走险。
正因如此,当“田园生活”变成刻意摆拍、“偶遇善举”沦为团队剧本,互联网看客们终于意识到自己成了“数据劳工”:贡献点击、点赞、转发,却喂养着虚假的流量怪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由摆拍带来的“狼来了”效应正在摧毁社会信任。
在“摆拍”泛滥的背景下,网友对于网络信息的防备心不断提高,以至于许多普通人在利用视频平台求助时,收到的却是恶意的揣测与抨击。
毫无疑问,短视的流量游戏终将反噬行业生态,当用户对内容真实性产生集体怀疑,优质创作者的生存空间反而被挤压。
在电商天下看来,“猫一杯”的跌落,应成为行业转型的契机。
对创作者而言,需摒弃“唯流量论”,转向真实、深度、可持续的内容生产。
李子柒用三年拍摄如何打造紫漆衣柜,一复出便惊艳全网、播放量迅速破亿,无疑是在向所有人证明:真诚与沉淀自有千钧之力。
图源:李子柒
对平台而言,应严格落实对于虚假内容的管理与打击,同时改进算法,增加“真实性权重”,对疑似摆拍内容进行标注,而非一味追逐用户停留时长。
于公众而言,这场闹剧更是一次深刻的媒介素养课。
当我们点赞转发时,不妨多问一句:“这是真实的生活,还是精致的表演?”
唯有主动放弃离奇的剧情反转,拥抱鲜活的真实,才能倒逼内容升级。
毕竟,互联网不该是“楚门的世界”,而应是多元真实的共生之地。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这句出自《娱乐至死》中的警示,在现在听来更加振聋发聩。
而我们,不妨将“猫一杯”们的陨落,当作自己不再甘当“娱乐傀儡”的开始。
电商创业精英群,目前免费开放
仅限各大电商平台商家进入
(申请需备注:公司+平台+职位)
↓↓↓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