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足以做成任何事



你完全可以用一到两年时间,让自己脱胎换骨。
重新自我成长一遍,变得像自己理想中那样强大。
在这个信息爆炸到容易让人浮躁的时代,专注力成了一种极为稀缺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都来自于我们太渴望尽快拿到结果了。
却忽略了原本最质朴的规律:人只要静下心来,专注一个大方向,哪怕每天进步1%,坚持一到两年之后的“复利效应”都会带来巨大的成果。
我们渴望更快拿到结果,一方面是被生活推着走的无奈;
另一方面,是这个时代的所谓“快节奏”,迷惑了很多人,因为我们都是通过自媒体看到一个又一个“被塑造的故事”:
3个月涨10万粉,草根逆袭成网红;某某想出一个绝妙的商业点子,不费吹灰之力,半年赚100万……
于是很多人也希望,自己什么时候也能突然开窍,或者憋一个大招,从此人生翻天覆地。
但你再怎么被生活推着走,再怎么执念“速成”,都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固有的规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01-要变强,就要吃大量的高级的苦
很多读者说,把我公众号这两年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发现2025年的文章,似乎突然就有了灵魂。
的确,如果仅仅从结果上说,我2024年写了大概40篇文章,涨粉3个;
2025年1月21号起,到现在写了30多篇,两个月左右涨粉1万多。
如果以“塑造故事”的叙事方式,只说一半真相,这也是一个相对诱人的故事。
但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文章“突然有灵魂”的背后,到底有多少个挣扎的夜晚:
两年多之前,开始边做自由职业边创业,同时还要带两个娃;
一年以前,一路摸爬滚打,创业最终宣告失败,试图靠自由职业接单还债,然而连续半年多入不敷出,负债从20万滚到50万,开始痛定思痛,自己到底还剩什么,怎么自救。
冥思苦想了不知道多少个夜晚之后,才终于找到“个人事业+轻创业”的方向,开始把之前多年积累的技能和资源,逐步串联起来。
又过了几个月,“轻创业”走上正轨,现金流逐渐稳定之后,我才开始计划,把自己所有经历过的苦、所有创业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自媒体代运营路上所有的经验,都注入到我自己的公众号里。
因为我知道,有大量跟我有一样困惑的人,也在苦苦寻找人生方向。
所以,虽然表面上看,公众号的“量变”是最近两个月发生的事,但前面所有的铺垫,其实都在“蓄力”。
只是我把自己走过的弯路,失败过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起来,用自己已有的技能,表达出来。
怎么才叫“吃大量高级的苦”?所谓低级的苦,指的是流水线一般、模式化的重复劳动。
比如假设我写公众号,只是每天按部就班,每天套用差不多的模板来完成任务,那就是低级的苦。
而“高级的苦”,核心是“每天进步1%的思维”,每个细节有没有在不断“迭代”,警惕低水平的重复。
每一个选题,每一个标题,每一个开头描述,每一个观点,每一处段落衔接……无数的细节,就有无数精进的空间。
02-接受大量的失败,但控制每次失败的成本
对抗焦虑最好的解药,就是持续行动。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一定会带来大量内耗。
学生时代,我们每做错一道题,就会被扣分。
但你现在面临的真实世界,并不是一张考卷,你根本不需要每次行动都得分。
真正人生里的赢家,往往是失败N次,最后只要成功一两次,事业就成了。
一定要有“概率思维”。
放下对结果的执念,不要每一次行动都在计算付出与回报,你要关注的是“长线”。
只要你的大方向对,你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在打磨和提升自己,未来的成功,也就只是对之前所有积累的正常反馈。
就好像我写公众号也好,做电商也好,短期内总会有数据下滑、收入降低的时候。
如果每天只盯着怎么这篇数据这么低,怎么这个品的曝光这么少,我的付出为什么没有回报,内耗就会不断积累。
但当你放下对每一次小结果的执念,看得更远,坚持难而正确的大方向,小结果的波动再正常不过,你只管一路向前。
当然,创业失败的经历给我的最大教训就是,你要控制每一次失败的成本。
对于普通人来说,低成本的失败,不断去尝试,只要不下牌桌,就永远有赢一次的机会,而只要能赢哪怕一次,人生翻盘也就在此一举。
比如写公众号、做闲鱼电商,就都符合低成本试错的标准,再如何失败,也无非浪费了每天2-3小时的时间和电费。
03-找到自己愿意一辈子坚持的路线
心理学表明,人在进入“心流”时,会真正做到心无旁骛,无限专注、高效执行,根本不需要任何外界督促或压力。
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家长再怎么大声喊你的名字,你也听不见,因为你已然进入“心流状态”。
无法让你进入“心流状态”的工作,不止是带来无尽的痛苦,执行力也只能靠外力施加压力,才能坚持。
当然,成年人的世界,真正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去赚钱,是很难的。
但我们是可以慢慢把自己做的事,往热爱的方向去靠的。而不是说,只做自己爱做的事。
打个比方,我也不是那么热爱写作,但我热爱研究事物的规律。所以我把写作,跟研究商业规律结合起来。
所以,如果你暂时没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那么先大量尝试不同的低成本副业,再慢慢往自己热衷的方向去靠,也是一个办法。
著名F1赛车手,四届年度总冠军得主普罗斯特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看待事情的方式:
第一种是,我有天赋,我靠天赋就可以战胜对手;
第二种是,我可能有一定的天赋,但并不足以碾压对手,于是我动用一切身边可动用的资源,提升所有一切可以提升的细节。
普罗斯特说,这就是他赢得四届年度冠军的哲学:
很多别人忽略的细节,他都会去研究,把车做个抛光是否能让车身减轻0.001%的重量从而快0.01秒?
把头盔的护目镜增宽1厘米,是否能比其他车手更好地感知环境,从而提升0.01秒?
普罗斯特说,他起码有几百个自己偷偷研究的细节。
但他说,关键的一点,是自己确实能从这些研究中,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感。
自己热爱的事情,才能坚持一生去打磨细节,不断迭代,直至成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