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国神话图片

尔将雨,则吟其声如戛铜盘,涎能发众香。(17),其嘘气成云,反因云而蔽其身,故不可见。今江湖问,时有见其一爪与尾者,唯头不可得见。自夏四月之后,龙乃分方,各有区域,故两亩之间而雨(日+易)异焉(18)。又多暴雨。说者云:细润者;天雨;猛暴者,龙雨也。龙火与人火相反,得湿而焰⑩,遇水而燔(20),以火逐之,则燔息而焰灭。养鱼及三百六十(21),则蛟龙将鱼飞去(22)。
龙以变化无方(23),物不能制,故在人比君(24),在卦比乾之七爻(25),象天苍龙七宿(26)。乾七爻,以龙为用(27),天七宿以龙为体(28)。盖自下数之,其第一爻潜龙,则未见也,故苍龙第一宿不取龙之象。第二爻为见龙,在田则或见其尾矣(29),故龙之宿其二为尾。第六爻为亢龙有悔(30)其六为亢(31)。第七爻为见,群龙无首,吉,故其七为角。今《易》读亢龙与角亢之字异音,然其义实相通,盖顺则降,升则逆。龙之喉下有逆麟一尺,而不可撄也。(32)则为能升而不及反(33),故曰亢龙有悔。然则乾之亢龙,虽以角亢之亢读之可也。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亦知清戒守仙规,燕血尘埃岂嗜宜。
自许身躯脱梭木,淹从螭蛟困拳池。
为虚化实是何日,弃甲成林会有时。
已笑痴儿执凡铁,驱云驾雾奈何之。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
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
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
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
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
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蔕胸。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
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
朝云起潭侧,飞雨◇江中。
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唐·岑参《龙女祠》诗云:“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蜀人竞祈思,捧酒仍击鼓。”
唐·李朝威小说《柳毅》略谓柳毅应举下第,过泾阳,为牧羊女传书,遂至龙宫。乃知女为洞庭龙君小女,误嫁匪类,困辱于泾川龙子。叔钱塘龙闻而愤往擒食之,携女还,因欲以女妻毅。毅以义所在地不当峻拒之,然意不能无倦倦。后辞别龙君,载赠遗珍宝归家。初娶张氏、韩氏,皆相继亡,乃再婚于范阳卢氏。居月余,毅因晚入户,视其妻,深觉类龙女,而逸艳丰厚, 则又过之。因与话昔事。妻曰:‘余即洞庭君之女也。’
唐末复有人仿此作《灵应传》,龙女则为善女湫九娘子神。
五代蜀杜光庭《灵异记》卷五亦云:“柳子华,唐朝为成都令,龙女来与为匹偶。”
贵主还宫
洞庭凝碧
柳生不在
谁会此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