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一些中国神话图片

弥勒,全译梅特雷耶(Maitreya),又译为慈氏。弥勒是姓,名阿逸多(Ajita),义译无能胜。梵净山是弥勒菩萨道场。
弥勒在兜率天内院,不动本际,应现十方,若凡若圣,不可限量。传我国六朝齐梁时傅翕,五代梁唐时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两张后羿射日图
天马飞腾燕子轻,
神奇想象出精灵。
拨开唐汉千层土,
跃上九霄朝玉京。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酆都大帝又称“酆都北阴大帝”,是道教阴府的最高神灵。酆都大帝信仰起源较早《山海经》云:“北方有鬼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叫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
晋葛洪枕边书云:“张衡杨云为北方鬼帝,治罗酆山。”
葛洪在《元始上真众仙记》还记载了“五方鬼帝”。文称: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而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陶宏景真灵位业图,酆都北阴大帝为炎帝大庭氏,讳庆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三千年而一替。
酆都大帝位居冥司神灵之最高位,主管冥司,为天下鬼魂之宗。凡生生之类,死后均入地狱,其魂无不隶属於酆都大帝管辖,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杀鬼魂,处治鬼魂。旧时奉祀酆都大帝的庙内,多设有七十五司,各司分别承担收捕、追逮鬼魂,关告鬼魂出入之职能。阳司亲属如有为阴间鬼魂超度赎罪者,亦由酆都大帝决断赦免,发送鬼魂受炼升天。
酆都大帝是阴间冥司主宰地狱的神灵。酆,指北方癸地的鬼国,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围三万里,上下并有鬼神宫室。山上六宫是北酆之鬼王决断罪人之 处 。生生之类 ,死后无不受酆都之主宰。南北朝时,北酆之鬼王,多称为北帝君,简称北帝。
车摧太行路,剑落城狱。襄汉问修途,荆蛮指殊俗。
吾闻宫内,日月自昏旦。啸初风雨来,吟余钟呗乱。
如何炼精魄,万祀忽欲半。宁为断臂忧,肯作秋柏散。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
鬼门关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一一路引。鬼门关是一座牌楼,上面横书苍劲有力的“鬼门关”三个大字。传说是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的第二座关卡。两旁有十八个鬼王和把门小鬼把守。森严壁垒、铜墙铁壁,牢不可破。
路引是人死后之魂到阴曹地府报到的凭证。在这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纸上印有“为酆都天子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丰都地府转世升天”,上面还盖有“阎王爷”、“城隍爷”、“酆都县太爷”三枚印章。凡是人死后,即烧掉它,亡魂就拿着它到鬼门关,经查验无讹后,方能入关。
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如下: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
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洛书”一词解析。华夏文字,在汉朝时称为“汉字”,在汉以前称为“书”或“书契”。《说文解字》说,汉字单体曰“文”,合体曰“字”。因此,“洛书”的“书”,应该指“文”,因为先有“文”后有“字”。而“文”指“纹样”。因此,“洛书”就是“洛文”。
再谈“洛”。“洛”字从水从各。“各”意为“十字交叉”(例如“网络”的“络”,字从丝从各,为“丝线十字交叉”之意;又如“道路”的“路”,字从足从各,为“街道十字交叉”之意),因此“洛”本义为“十字交叉的河流”。
“洛书”的词义应该是:“从洛水中浮现的十字交叉纹样”。
回过头来看传世文献的“洛书”图样:一,中心的“五”是典型的“十字纹样”;二,处在中心“十字纹样”上下和左右两端的数字之和都是10;三,两条对角线组成了一个转角45度的“十字纹样”,每条线两端的数字之和也是10。
即“洛书”里面包含了三套十字纹样:中心十字纹样(代表“天心”,对应“地心”,即对应“昆仑山”)、天十字纹样(代表“天”)、地十字纹样(代表“地”)。这就是说,“洛书”的纹样确实是“十字交叉”形的。
故“洛书”的词义就是:“从一条十字交叉形状的河流中出现的十字交叉纹样”。
商末,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囚禁期间,剔除《彖辞易》与〈象辞易〉之繁琐,创作《易占》六十四卦之卦辞与爻辞,原文仅有448句话,不包含“五行,干支”等推演。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伏羲一画开天。
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
古来龙马,曾献真数。
羲黄缘得此,齐元气。
浑沌包中天地。
谢东家、从头指示。
便和那、八八机关,并将匙钥分付。
行年数、六十四。
把一年一卦,恰好相拟。
妙道生生,既济还存未济。
身原比似。
每演九后,重从一始。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
其中多蠃母,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有多采黄金银。
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
北望诸毗,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
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
有一种野史,说南方的韶山就是英招山,因为“韶”字分开为“音召”二字,谐音“英招”。因为英招负责司掌天帝的行宫,所以韶山会有天帝踏足。
话说,韶山中有一座山,叫井冈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