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传国玉玺与东陵(两部修改连载)

  上图一老一少,少妇为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后婉容。
  老妇为德宗光绪皇帝的妃子谨妃,这是老佛爷亲自给选的,这亲叔侄俩挺可怜的。
  那个漂亮的翡翠白菜就是老妇人出嫁时的嫁妆之一,都说好什么配什么,可惜谨妃年轻时也不太好看,可怜了这么好的陪嫁品呀,不幸中的万幸是人死了,东西保留了下来。
  自己翻页了,面壁去~~~~
  @wyjxp 2012-9-7 12:49:00
  到了。有点累。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太对不住了,我要知道你在翻,我一定不和你抢,我没看到~~~~
  @肯的鸭 2012-9-7 13:42:00
  支持楼主。
  -----------------------------
  哈哈,来了个新筒子
  @wyjxp 2012-9-7 15:51:00
  看了清东陵被盗之密谜之神秘的地宫是怎样打开的,记录片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东陵的资料很多,但全是怎么盗,东西还没有人能说清楚在哪
  @现实有太多的无耐 2012-9-7 12:27:00
  我感觉楼主以后的写作路线还会在回到河南
  来自UC浏览器
  -----------------------------
  最后的结论会吓你一跳的
  @现实有太多的无耐 2012-9-7 12:24:00
  支持楼主加入新疆元素
  来自UC浏览器
  -----------------------------
  新疆只带了一点,因为没找到太多的相关资料,
  @悲莫禁 2012-9-7 18:30:00
  辛苦了…整如何?呵呵…
  来自UC浏览器
  -----------------------------
  二两米酒太寒碜了,劲儿也不够大,二两牛栏山还行
  @beikunkunbei 920楼
  LZ,你在国家宝藏一中,提到当时捕杀老虎的时候,顺便说了狮子的问题,但是据我所知,门口的石刻,长得虽然像狮子的石刻,不完全都只是狮子吧?有麒麟、貔貅、獬豸,好像还有四爪蛟等等吧,单单狮子的形象貌似是来源于佛教中的坐骑?就好像我原先一直把玄武石刻当成乌龟一样,当然我对这些不懂,希望LZ能解答一下,有时间的话铺一章单独写下子,这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
  对对对,你说的很有道理,中国古代对这种镇兽确实很有细化,在很多文物中都有一些我们一般人没见过的奇兽,而且很多都是神话中的一些动物,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含义,当然也有不同的作用.
  比方说镇墓的造形有时和看大门的差不多,但差不多是外人眼中的事情,自己如果搞错了,那笑话就大了,楼主其实也搞不太清我们古代这种兽类的真实细况,因为有些我也没见过,甚至于有些那个字也都不认识.

  楼主知道的这种文物在出土有发现的,您可以看看北方中山国考古发掘时的一些器物,那里就有几只很漂亮的小怪兽,国宝级的青铜文物.
  还有就是陕西唐陵和河北清陵陵区的石刻还有石像生,那里会有一些这样的动物形象,这些大多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好像在<山海经>中的记载.当然还有唐代前后大量的镇墓兽.

  我们常说龙生九子,如麒麟、囚牛、睚眦、朝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螭吻、饕餮、貔貅、椒图、蚣蝮等,更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大类.
  但是,龙文化很多中国人并不完全了解,我们说龙的传人很自豪,其实在整个世界的认识中龙是一种残忍血腥集权和淫乱的代表,龙在西方文化中有不太好的意思,在西文电影中龙几乎都是反面教材.

  比方说淫乱,龙的一堆儿子,都不是两只龙谈恋爱的结果,而是龙强奸别的动物生下来的,比方麒麟,好像是龙和牛的产物,但是听说麒麟喜欢吃铁,吃完了你打它,它就会拉金子,很好玩的事情,麒麟在中国也是瑞兽的一种.

  外国人不了解中国龙,一看到就感觉这是中国集权的代表,但我们中国人有时不太明白别人的感受,可记得我们中国奥运代表团有领奖服,叫中国龙服,每次在领奖台上我们的运动员高兴到不行,外国人一看就很无语,因为龙服上有一条张牙横飞的大龙,后来中国人明白了,所以今年的中国龙服就没有龙了,是一个汉字写成的龙形,很漂亮,展示了中国文化.

  我们国内有个女明星,在外国老走红毯,有一次在西文轰动很大,因为她穿了件龙袍,我想西文人轰动,可能是没想到含蓄的东方女人在这种场合穿一这玩意儿,那感觉是在向全世界说,我很淫荡~~~~

  个人瞎扯,只供娱乐

  好多不太知道,也有好奇,有时间找找资料,咱们再好好交流一下
  
  
  这龙衣服,你的感觉如何?
  
  
  标志
  @beikunkunbei 2012-9-7 21:06:00
  在线等LZ回复哇
  -----------------------------
  上面的一堆您还满意思不?
  @beikunkunbei 2012-9-7 21:06:00
  在线等LZ回复哇
  -----------------------------
  石雕石刻是文物的一个专门类别,有很多专业的书籍,楼主真的不太关注这一方面,所以不敢瞎扯,中国雕塑艺术最集大成者应该是佛教中的雕刻,从三哥那里学来的,我们国家自己的雕像包括中国本身的雕塑艺术品,在工艺是比不上欧洲,好像中国的雕像的艺术在建筑挺牛的,人文上差一点,给老太后祝寿的石舫,现在好像还是颐和园,把石头做成大船浮在水上,好像中国人更爱干这个。
  各位晚安,
  有问题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没问题的顶一下贴呗~~~
  @beikunkunbei 930楼
  LZ在介绍青铜剑的时候,可以详细一点,我记得好像以前出土了一把什么剑,出土前专家们不相信,青铜剑做到那个长度还能保持韧性上战场砍人,然后出土的剑工艺超出了专家的想象,证实这个长度可以保持韧性用来砍人。我去百度下,忘得差不多了
  -----------------------------
  超过一百妹妹的青铜长剑,目前只有秦国能做到过,别的国家不行,欧洲更是从来没做到过,
  古代中国只有秦代的军队有这样的技术,别的国家只能用铁
  @beikunkunbei 929楼
  对了,LZ的名字定了是国家宝藏么?这个分量有点重啊,不出个789来本书,写好细节的话,不然压不住啊,多写点吧,我很期待这类东西,我们现代人对前人了解的太少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希望你好好写,内容足够有分量,读者必然会买帐,否则这样推荐给朋友的话,都找不到说辞,因为内容分量不够。
  加油,好好写,我也会多买两本。
  记得答应八石刻的帖子,我等着……
  -----------------------------
  看来只能让你失望了,国家宝藏的重点是线索和证据而不是国家这两个字,中国的文物和事件是很多,但能用线索去推理论证的不多,楼主不算文物行家,但就我能找到的同类文物和事情,就这么两个
  @D我不寂寞 932楼
  吼吼!!!谁有我早?
  来自UC浏览器
  -----------------------------
  早啊
  @330104780 931楼
  马克

  -----------------------------
  问好
  
  
  这个东东是玉猪龙的干活,玉猪龙得长的像点猪嘛~~~
  看情况吧,或许楼主有机会或是有能力再写的故事就会是中国文物的各种有趣的故事,现在没有这个动力,我也特不喜欢专业文物书的干巴
  石刻和一些出土物件上的纹饰
  这个太干巴了,楼主有些这样的书,一直看的我想睡觉,都有是国家级大师的成果,主要是青铜器纹饰和瓷器的纹饰,这个目前还八不了,因为楼主还没完全消化掉,说错了别人笑话无所谓,祸害下一代就罪过大了,因为楼主一直在把能写出来的东西都让它尽量的有保留意义,前提是对,如果错了,那就没必要写
  @wyjxp 934楼
  翻页,有点不给力。

  -----------------------------
  问好
  ~~~~~~~~~~~~~~~~~~~~~~~~~~~~~~~~~~~~~~~~~~~~~~~~~~~~~~~~~~~~~~~~~~~~~~~~~~~~~~~~~~~~~~~~~~~~~~~分割线:

  拍卖公司的张大拿

  这两天四个人哪也没去,专心的准备文物送拍和资料查找两件事情,这一天的上午老豆子先生驱车回来,说是北京有数家拍卖公司都看上了他通过中间人送传过去的玉壶和瓷器图片资料,下午就有一家公司来上门看货,让四人准备马上一下,下午把文物带到中间人那里去,给拍卖公司带来的专家进行鉴定。
  吃完中午饭,老豆子先生开车把四个人和四件文物一起带上,开车赶去中间人那里。
  “咱是不是有点太小心了,搞得像黑社会交易一样,现在文物拍卖是很公开化的,我们还找中间人,这样谨慎是不是有点过?王进问。
  “小心无大岔,咱这些东西不一般,拍卖倒是不怕,但我还是感觉小心为上,对了豆叔,那个中间人可靠吗?”吕方问老豆先生。
  “他是我的一个建材供应商,他平时也喜欢收藏,但是他的收藏品是低收高进,他也算个文物经纪,所以他认识不少拍卖公司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到过我家里,文物经营是他的付业,他的主业还是建材生意。”老豆子先生回答。
  车经过了呼市中心,一直开到城南,在一个单独有院的住宅前,五个人下车。豆子和吕方去拿后箱里的文物,打开后箱时吕方迟疑了一下,他想把那张康熙的经畦龙纹布留下来!
  “怎么了?”豆子问。
  “这个东西暂时不卖!”吕方回答。
  “舍不得了?”
  “那倒不是,只是这件东西的宫廷特征太明显!如果它也一起和另外的几件东西一起出现,我怕就会让别人产生怀疑!”
  “没那么夸张吧?”
  “小心点好,就是这个东西把我们引到马大哥家去的!中国的牛人很多,我们能看得出来的事情别人指不定也可以看得出来,你想一想,如果咱说玉壶和康熙官窑是无意流落到民间的,也许别人能勉强相信,但要是再搭上一张宫廷专用的经畦龙纹布,那就让懂点历史的人不会乱想也去乱想的,玉壶和官窑一起出现就已经冒很大风险了,所以龙纹布一定不要上了!”吕方决定扣下这张龙纹布!
  “说的也是,那行吧,就按你说的办,小心点好!”豆子也同意。
  五个人进屋,和主人寒喧了一下相互介绍之后,就先在客厅坐下,主人姓李年过半百,胖胖的很是可爱,小小的眼睛溜圆,闪有一种商人特有的精明之光。
  五个人刚坐稳十多分钟,就有一辆出租车驶进了李老板的大院,车停稳后打车上下来两位西装革履的男人,一个五十多岁,一个三十出头!
  豆子跑去开门,屋里的几个人和老豆子先生也一起起身,到门口把两位客人迎了进来。
  “李先生好,咱们又见面了,这位就是豆先生吧?我是北京XXX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我姓赵!”年轻人先开口,并向最年长的老豆子先生点头示意。
  “赵先生好,我就是豆XX,这位先生是??”老豆子先生和赵先生先握了一下手,并询问一起来的另外一位工作人员。
  “豆先生你好,我是XXXX拍卖公司的技术部经理,我姓张,负责公司瓷器和杂项类文物的鉴定工作!”年长一点的来人也自我介绍,并与老豆子先生握手。
  “两位远道而来辛苦了,来,到里面座,豆子!给客人泡茶!”豆老先生把客人让进屋内的同时也让豆子去准备茶水。
  所有人在客厅就坐,豆子和小米也把茶水沏好端了上来,每人沏好一杯之后,她们两人也在一旁坐下。
  “豆先生,李老板是我们的老客户,一直合作愉快,听说您是他的朋友,我们是为工作而来的,所以就开门见山吧,知道您有几件东西要出手,我们已经收到了您通过李先生转来的一件瓷器和一件玉壶的图片,虽然器物很精美,但是公司特定的流程还是要走,您知道艺术品现在的价格很高,而且市场上也有大量的赝品出现,为了对公司和客户双方负责,所以我们还是特意前来登门拜访!”赵先生先说了几句客套话。
  “这个是应该的,艺术品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小心谨慎也是必需的,这个我们完全能理解!”老豆子先生回答。
  “豆先生也是明白人,既然这样,那我们能不能先看一下您的藏品,图片已经看过了,器物都很漂亮,所以我们就有点迫不及待,因为我们也很想能够目睹一下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杰作!”姓张的先生也开口,也许他因为工作关系,所以他更关注文物本身,看得出这也是一位文物爱好者。
  “好的,两位稍等,豆子,去把东西拿过来!”老豆先生发话。
  “哦,来了!”豆子一边答应,一边把身后的纸箱打开,捧出了一那件康熙的青花罐。
  “哇,好漂亮的一只罐子,是晚明的,一定是晚明的!”豆子的罐还抱在手里,那位李老板的小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一个劲儿的夸这只罐子。
  众人皆不语,目光紧盯着豆子手上的动作,豆子轻轻的把罐子在桌子上摆好之后,对拍卖公司的两位工作人员微笑了一下,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两位工作人员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的目光明显被这只罐子吸引住了,赵先生从公文包中拿出了一个放大镜递给了张先生,但是张先生一把推开:“看这样的东西不用放大镜,官窑有一种特殊的神韵,这件东西必真无疑!”
  “张先生,您可以仔细检查的!”豆子轻声说。
  “呵呵,小姑娘,我做这一行几十年了,天天和瓷器打交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领域,我对瓷器的熟知就像是杀猪匠对猪肉的熟悉程度一样,他们一眼就能看得出猪肉的好坏,我也一样能一眼看出瓷器的真假!”张先生很自信,但是他的自信有他自信的道理。
  “张工,还是小心为好!”赵先生也说。
  “这个道理我明白,我也一定会为公司负责的,这件瓷器决对没有问题,因为我天天接触这一领域,所以这些东西就是熟能生巧,当你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对于文物的鉴定就是一眼的事情。像这样的官窑精品现在已经很难得一见了,这件东西收回去,对我们公司可是一个极大的收获呀!呵呵~~~~”张先生又笑。
  “那估价呢?”豆老先生开口了。
  张先生没有回答,他从桌子上捧起了这只青花,只瞄了底部一眼之后,就对老豆子先生说:“豆先生,这是一只晚期明万历朝仿明宣德时期的青花将军罐子,不是宣德本朝的,虽然它也是官窑,但是他并没有达到宣德时期的青花瓷成就,所以价值相对低一点!”张先生说。
  四个年轻人先相互对视一下,因为这件东西的年代和自己的推断是不同的!
  “这件瓷器,大概两位能估多少?”吕方开口了。
  两位工作人员相视一眼之后,赵先生开口:“四十万人民币!”
  “呵呵,两位是不是再重新看一下东西?”吕方笑笑。
  “东西是晚明官窑,四十万人民币已经是市场价了!”赵先生解释。
  “两位,我们是第一次打交道,我希望大家都有诚意!”吕方变得有些严肃
  “这位是吕先生吧,如果您对这个价格有异议的话就大可放心,因为我们只是一个估价,文物的实际价格在拍卖时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的,并且先期的估价越高,你们需要支付的费用也会更多,到时也许它~~~~~”
  “行了,我不是对价格有异,只是对这罐子的鉴定结论有异!”吕方没等对方把话说完就开始说自己的看法,也许这样很不礼貌,但是他不相信一只特征明显的康熙青花能让这位专家看成明晚期的,器物的断代一旦出错,那么它的估价也会跟着发生误判。
  屋里的人都呆了一下,除了小米和豆子!
  “吕先生是对我们张工的鉴定结论有异吗?他可是我们的公司的“大拿”!你刚才也看到了,他一眼就看出了你的这只器物是真品,那么他也一定也不会断错年代!”赵先生说
  “是吗?”吕方笑看着张工
  “小伙子,你对这件罐子有什么看法?”张工也看着吕方。
  吕方没说话,用手指了指罐体上的刀马旦图案,还特意数了数青料绘画上的层次给两人看,又用手掂了掂整个罐子的体量,然后把罐子放回到的桌子上。
  “小伙子,你的结果是?“张工又问。
  “清早期!”吕方肯定的说。
  “你就那么肯定?”张工又问。
  “我相信我的知识和我的眼力!”吕方不卑不亢的回答。
  “哈哈哈哈,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向各位道歉,此物确为康熙朝官窑,我刚刚存有私心,十分惭愧!小赵啊,这件东西我们可以收下,估价定为150万!”张工大笑。
  “张工,您能坦承我们很高兴,但是请你再看一件东西,东西确定之后,我们再谈合作事宜也不迟!”吕方又开口。
  “哦!”张工一愣,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还有些什么特殊条件吗?

  说给自己听

  吕方对小米点头示意,小米就转身把另一个小纸箱打开,俯身捧出一个包着报纸的物体,这个小东西被小米放到了桌子上,小米也微笑着对两位工作人员示意,然后直起身子站到吕方的身边。
  赵张两位先生看了一眼老豆子先生,豆老先生示意他们可以打开,于是张工就拿起这个报纸包起来的物体,报纸打开,首先露出的是一个茶壶的盖子,这只盖子最上方镶有一颗花生米粒般大的蓝宝,两位工作人员马上揭开报纸,一只精致的玉壶,马上就呈现在大家面前。
  玉壶通体泛白略带闪青,壶身上雕有番莲花和锯齿形叶枝雕刻,姿态十分优雅,壶身上还有大大小小共计二十二颗蓝宝镶嵌点缀其间,壶嘴上镶有金口,整个器物庄重华丽,美轮美奂。
  张工从口袋中掏出一部手机,按亮屏幕之后就打开了壶盖把手机放了进去,手机屏幕上的荧光轻盈的就穿透了壶身显现出来,映在了靠近观察的张工的脸上。
  张工会意一笑,轻轻的摇了摇头。
  “张工,这东西~~不对吗?”赵先生看到了张工的表情和动作。
  “不是不对,东西很难得,我摇头是因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件东西可是一件宝物,十分难得一见,但是我们很幸运,我没想到能有机会看到了一件乾隆时代的“莫卧儿”玉器精品!呵呵”张工笑了笑。
  “张工,那您好可以下结论了吗?”豆子问。
  “器型完整,造型别致、装饰华丽,花纹流畅,做工精良,是一件能难的清玉精品,壶身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但是花纹装饰却为伊斯兰风格,应试是清代皇家的御用之物,定是出自“西番作”高人之手!”张工很坦承的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豆子也对上一句。
  “哦,小姑娘,你也是识玉之人?”张工看着豆子。
  “呵呵,我也喜欢这些东西,看过一点书!”豆子谦虚中带有自信。
  “你说的没错,这确实是一件痕都斯坦玉器,这种东西在乾隆时代很受宫廷喜爱,因为这种玉的原料很少,所以大多器物都为皇家专用,乾隆在大内就有专门的机构在加工这种玉器,看这只玉壶上的宝石镶嵌,就不是一般人能完成和享用的!”张工说了自己的推断。
  “那张先生,这只玉壶的估价能有多少?”王进也问了一句。
  “保守估计在六百万人民币以上,此物一出价格定会一路飙升,绝对可以拍出一个好价钱!”张工回答。
  四个年轻人对视一眼,其实四个人都知道这些价格并不一定准确,但是亲耳听到专业人员对自己的这些器物做出一个估测,心中难免还是会有一些激动。
  @330104780 2012-9-8 13:33:00
  马克!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m.tianya.cn
  -----------------------------
  感谢马克
  @三一居士1984 2012-9-8 14:07:00
  楼主的文才和见识让人钦佩,看了开头就刹不住车了。期待。。。。。。
  -----------------------------
  感谢冒泡,评语不敢当
  想起件事儿来,叮铛在不?

  05年的时候,在惠州上班,一天收工后和同事在夜市瞎蹿,忽见一帐篷上有一横幅,上书“中国奇迹,见者一元”,围观者甚众,进入者纷纷,朋友好奇,拉楼主混入,小帐内有一铁笼,困有巨鼠一只,围者咂舌,议论颇多。
  楼主细看收款者,高鼻大眼形态苍桑,试问开口,有西北口音,楼主大惊,踹朋友逃走。

  楼主当时的判断,这只大老鼠来自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中国的核武器试验基地,中国九十年代才停止核试验,罗布泊的大漠深处有无数的各种核爆后放射性物质残废,而且能量巨大,那里的放射性物质已经导致当地的生物有可能发生变异,老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核爆区的巨鼠,楼主最先是看国外的一个小说,写的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科学家在进入调查时发现了吃人巨鼠,血战后损失残重,但后来被证实,这只是一个小说。
  但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核大国都曾经发现核试验过后,大多生物都会死去,单单老鼠却有能力生存,而且因为放射性刺激导致变异,大就是一个表现,我记得当时的那只老鼠身体奇大,毛色发红,身体有疮疤,但目光凶狠,牙齿也有畸形的样子,所以自然就联想在一起。

  不管老鼠是否变异,但罗布泊曾经试验过数百次核武器却是事实,那里的大量尘土都是致命的,所以去时千万留心!
  很乐意大家有问题一起交流,其实最早先这些也是因为文物的知识楼主太喜欢了,看了太多的资料和实物,楼主想归纳一下,因为这些知识像我们上学时一样,看再多,读再多,不如自己动手写一遍,所以在第一版内容中有大量的文物和历史,与其说写给别人看,不如说写给自己加强记忆用的.
  但很不幸,读者都是以小说的性质来看的,所以现在大家看到我把这些内容全给阉了,没办法,已经变了性质,当然更希望大家能一起交流,我们祖先有些好玩意可能我们做不到,但我们有必要知道.
  我很怕我自己的孩子到时不知道什么是书法国画,什么是瓷文化,什么是玉文化,什么青铜文化,什么戏曲文化,他为什么管我叫爹,我不能告诉他你只要叫就行了,一定得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叫,告诉他们所以然,中国的文明就不会断,这些东西他们不一定要做的到,但一定要了解,如果不知道,他们就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叫中国人,中国人的核心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低调的小叮当 2012-9-8 17:10:00
  看到新面孔了。呵呵。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握爪叮铛~~
  晚上八点半,楼主来更文,有神马问题和意见大家可以留下到时再交流~~~
  先发点内容,再和大家聊天`
  分割线~~~~~~~~~~~~~~~~~~~~~~~~~~~~~~~~~~~~~~~~~~~~~~~~~~~~~~~~~~~~~~~~~~~~~~~~~~~~~~~~~~~~~~~~~~~~~~~~~~~~~~~~~~~~~~~~~~~~~~~


  两位工作人员对器物做了详细的拍照和尺寸测量后,就与老豆子先生签署了拍卖委托合同,吕方此时没有说出什么特别的条件或是要求,因为他不能让别人觉察到自己对这些文物的特殊关注,但是在隐约中,自己的心里会有一点点的酸楚。
  “不是还有一件吗?怎么不拿出来?”豆子把吕方拉到一边小声问道。
  “这些东西疑似出自东陵,在这个事情没有找到答案之前我们聚集这么多的清廷器物在家太过不妥,但是一起出售也太过扎眼,所以我们今天安全起见只能暂时出售两件,这两件成交之后的费用已经相当可观了,我们暂时没有必要再出售那么多,我们能多留一件就多留一件。”吕方的考虑。
  老豆子先生就文物的来源,和两位工作人员合理的圆说了一下,在收到拍卖公司转付到帐的定额保证金后,四个人目送两件文物被两位工作人员装进包里准备带走,当东西被工作人员装上车时,那位姓张的工程师一直紧盯着吕方的左手!吕方冲他笑了笑,并伸起左用和他们挥手告别!
  对方离开,老豆子先生也带着四个人驱车返回,事情进行的很顺利,没有什么让双方不满意的地方,一切看起来皆大欢喜。
  可是在回去的路上,半个小时内,车里都没有人讲话。
  “豆子姐,为什么我一下子感觉有点空空的,昨天我还拿着那个玉壶在玩呢,今天它就被别人给带走了,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己养的小猫或是小狗一下子不见了一样?”小米先开口
  “爸,我有点不想卖它们了!”豆子没有直接回答小米的问话,但是她冲爸爸叫了一句
  “哎~~~”老豆子先生摇着头叹了一口气,他没有回答女儿的这个问题,只是默默的开着车。
  “这两件东西是我们刚刚收购回来的,相对别的器物来说,我们对它们的感情还没有太深,如果换成是我们以前自己寻找到的文物,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小瓶子我们都会舍不得卖掉,但是我们需要经费,如果总是只进不出,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寻找和保护更多的文物。这两件文物虽然很难得,可康熙青花的存世量还有很可观的,我们国内还会有一定的数量,那个玉壶虽然也很漂亮,但它只是中国所仿的一种西域文化,在历史的价值上它远比不上那张国产的刺绣龙纹布,这些中国历史特色明显的东西,才值得我们更好的保存,所以在拍卖器物的选择上,我们就只能考虑出售这些从感情和历史价值上都相对中国历史较弱的文物。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有一种高价值,只能卖了它们才能换回更多的钱给我们用!”吕方劝了两个姑娘一句,同时也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车子还在行驶,但车里又重新开始沉默,吕方的大脑还在继续转动,事情应该还没有结束,因为自己已经答应了马老太爷,要保证这些文物只能在中国收藏家手里珍藏!可想要做到这一点,是否会比较顺利呢?因为拍卖会的内幕和操作方式吕方曾经参与过,这里的面的水分可是相当的大!

  甜头儿和盼头儿

  接下来的半个月,日子过得比较清淡,四人暂时没有外出的计划,因为北京的拍卖公司打来电话,邀请四个人去北京参加他们的本次拍卖会精品预展,四个人也准备去北京看看,提前感受一下随时可能成为暴发户的心路历程。
  北京又一次打来电话,说是两天后拍卖会预展对外开放,希望四个人能准时莅临,吕方已经和拍卖公司做过沟通,四个人可以在拍卖当天持牌入场参于竞价,还有一些特殊事宜,需要当面进行确认。
  当天晚上,四人离开内蒙,搭火车进京。
  晚上的京包铁路外,一片静寂与朦胧,火车轮子有规律性的碾过一个个铁轨的节点,带动车箱也同时发出一点点的共振,四个人都没睡,都透过车窗数着窗外不远处一根根一闪而过并极速后退的电线杆子。
  “大兵,你说咱这两件东西能拍得出去吧?”豆子问吕方。
  “这个还真不用怕,拍卖会上虽然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也许这东西一下子就拍出一个天价,但要说没有人喜欢这个东西,但是这个可能性很小,咱的东西都是正版硬通货,一定不会砸手里的!”吕方很自信
  “拍卖会是不是东西一上台,主持人报一个底价,然后想买的人一个一个的往上加,最后那个主持人拿着锤子一敲,谁价最高这东西就是谁的?”小米问。
  “好像是吧,我也没有参加过,不过电视上都是这么演的!”豆子回答。
  吕方笑笑,但是没有回答,虽然他曾经参于过工程项目竞标,但是每一种项目的拍卖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公平与光明,拍卖会也是个大水塘子,这池里的水虽然不算很深,但是它却混得要死。
  文物因为它本身的特殊性,所以在拍卖行业中的文物拍卖更是一个富有传奇的分支,文物拍卖会大体上也和所有拍卖会一样,但是这个大体仅仅指的是流程。因为不同的拍卖会因为所拍的内容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特色,像文物艺术品这样的拍卖会自然也会有它自身的特色。
  吕方一边自想,一把用右手把玩着自己的左手拇指,因为他在这根拇指上套上了那颗白玉和田扳指!
  “你怎么把这个东西给带上了?什么时候带的”王进看到了吕方的左手,注意到了那个扳指。
  “前几天那些人在看货时我没有把这件东西给他们看,但是他们走的时候我就让那个张工看到了,他是一个行家,一定会知道这个东西的价值,这东西我当时不出手是得给他留一个念儿想,得让他们知道我们还有货,而且是好货!他们如果想好好做生意就还会找我们,而且这样一来,我们这次去北京他们会给我们行很多方便,还有就是在我们器物的问题上,他们会更加用心。”吕方回答。
  “哇,你的心眼也太多了吧?”王进说。
  “我也不想呀,这不是让这些拍卖公司的规则给潜的吗?拍卖会没有那么简单的!他们如果想玩咱们那方法可就多了去了,咱们现在要想能顺利的“出货”,就一定得给他们点“甜头儿”吃或是“盼头儿”想才行!”吕方无奈的摇摇头。

  特殊的吸引力

  第二天上午火车到达京城,四人下车之后吕方就给拍卖公司的赵先生打了电话,告诉对方四人已经到了北京。一小时后拍卖公司的贵宾接送车开到,把四人拉到了指定的酒店下榻,赵先生在这座五星级的酒店给四人安排好了三天内所有的饮食起,并把印刷好的宣传画册留给了他们,一切安排就绪之后通知四人,第三天正式开拍,希望四个人这两天就到公司参加预展并同时办理一下参加拍卖会的相关手续。
  赵先生走后四个人就在房间翻看这次拍卖会的所有展品图录,这本画册上收集发布了拍卖公司这次征集到的所有器物,涉及陶瓷,家具,金玉,字画还有现代艺术品近八十件,吕方送拍的两件器物都是陶瓷和玉器两大类中的重点介绍对象,而且在所有的器物图片中,这些东西看起来都相当开门,所以这个公司的能力和宣传还是很不错的,四人决定明天到公司的展厅,去现场看一下所有的展品特点和人气,希望第一次参加拍卖会能遇到好运气。
  四个人还是头一次到五星酒店入住,并且又是免费的,所以四个就在房间大肆搜掠一番,试试房间里所有的家具和设备,折腾累了就下楼吃东西,反正这些东西都是由这家拍卖公司全部负责提供的。
  在楼上的餐厅里,四个人因为来得不是时候,所以就用盘子装了点自助餐先垫垫肚子,四个人靠窗户坐下,一边吃一边计划下午要去干什么。
  “宝宝,这里的公司为什么会负责我们的起居和饮食?还是免费的?”小米问吕方。
  “这种待遇一般情况下是拍卖公司提供给来参加拍卖会的竞拍人员的,他们才是公司的财神爷,但是对于某一些货主他们也会提供这些待遇,咱这次能有这待遇,完全是取决于咱们的两件拍品还有我手指上的这只扳指!”吕方说。
  “是呀,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大家合作是因为各取所需,你们给得自愿,我们就坦然接受即可!”豆子也回答。
  “下午咱去哪?”王进问。
  “下午咱们进宫去!”吕方提议。
  “你不是去过故宫吗?怎么又去?”豆子问。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就是每当更了解一个时代的历史真相时,就会想再到这个时代的遗址上去看一看,因为这时的自己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能感觉到自己和那个时代在点点的在拉近距离,这种感觉很神奇!”吕方说出了原因。
  “就像你当初发现玉玺之后,马上想到秦王陵一样?”小米问。
  “对,就是这种感觉!”吕方肯定。
  “你真是着了魔了,但是历史往往就是这么爱开玩笑,你一个这么偏爱历史的人,上天偏偏让你做一个导游,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呀?呵呵!”豆子调侃。
  “我没觉得不公平呀,工作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一种乐趣,历史和文物研究是个很枯燥乏味的事情,所以我们得给这种工作增加一点乐趣。我们的玉玺探索就是一种寻找,这种寻找过程因为前方会有很多未知的期待,所以能吸引我们一步一步的前行,这个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成了一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没有参于这个寻找过程的人很难理解和体会到的,而享受这种乐趣,正是我们四个人意愿去寻找的全部动力!”吕方说出几句话。
  “哇,我好久没听说这么彻底的废话了,而且这个废话又废得如此深奥,如此彻底,哈哈哈哈哈!”王进大笑。
  下午一点,四个人到达故宫博物院,从南面入口向北开始游览。
  故宫吕方来过多次,但是每一次来到这里,自己的感觉都会变得有所不同,这里不单只是一个景点,更是一种象征,曾经的中华文明,最灿烂与辉煌的历史全部凝聚在了这里,从明成祖永乐大帝开始,在五百年的时间里,前后一共有二十六位帝王曾经在此登基摄政。在这座华丽的宫殿建筑里生活过所有人,共同见证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最繁荣的时刻,也一起经历了中国帝制二十多的世纪专制后的最终消亡。
  在太和殿的门前有三条通道,中间的那一条被称为御道,吕方每一次来故宫,都会在这里停留一会儿。这条御道是中国历史上规格和等极最高的一条通道,御道上有明代工匠雕刻其上的行云与蟠龙,据说这条御道是用一整块的花岗岩石雕刻而成,重达数千吨,当年在山上雕刻完工之后,永乐皇帝动用了数万的士兵和民工,在寒冷的冬天把一桶桶井水倒向公路,结成厚厚的冰层,这条冰道从山上一直通向故宫,最后在上千匹马的帮助下把石道推上冰道,一直拖到了太和殿门前,单运据说一共耗时近三个月。
  文物与历史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吕方就是被这种吸引力深深的吸引并感染,故宫虽然是建成于明代,但它更加象是大清帝国的永恒辉煌,东陵事件则成了辉煌背后一个无法磨灭的耻辱,吕方对于东陵事件的关注并非是因为对大清帝国会有某种追忆,只是单纯的从文物感情上出发,这种文物的大规模失窃和遗失事件,真的是历史的一个巨大遗憾,因为自己喜欢这些东西,所以他真的希望能为这件事情可以做点什么,让这样的遗憾可以尽量的,不再让人心痛!
  @幸福的兔子LV 2012-9-8 17:31:00
  我来捧捧场,喜欢,楼主加油!
  -----------------------------
  问好新同学
  @村中行走 2012-9-8 18:38:00
  楼主也是洛阳的吗?握爪,最近常混古玩城,关于瓷器方面楼主有什麽好书介绍?
  来自UC浏览器
  -----------------------------
  瓷器方面的书还是有很多的,书店不老少
  但你做好了要打硬仗的准备,真正的有知识的陶瓷书很干巴,你可以找找著名鉴定专家的大作,那是他们一生的研究成果
  如耿宝昌先生的<明清青花>,我的个天,很吓人的几大本,而且是技术性的.
  我在景德镇买过几本,是故宫几位研究员的
  我有幸见过一次叶佩兰老师,在一个博物院馆偶遇,还没打个招呼人就走了,也有点不敢,我是个草根,见大师挺害怕的.
  叶老师也有专著,还有李辉柄先生的书都可以,但是出版都很少,不过应该能买的到,至于说谁的最好,主要看你看书的内容和你想学什么,最好是那种有系统的陶瓷史先行了解,一步一步来,陶瓷虽然很多种,但相互还是有关系的.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观点,先把一个人的系统看完了,再看别一个人的整体去比,就有收获,如是一人看一节,那就乱了,我有不少鉴定大佬的书,但是他们对某种瓷器的观点有时区别挺大的.
  当然,只看书一定不行,博物馆一定要去,那里才是最出效果的地方
  @摄影人大海 2012-9-8 19:45:00
  等8点更新前顶顶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问好,问好
  @低调的小叮当 2012-9-8 20:27:00
  @摄影人大海 2012-09-08 20:12:00
  @低调的小叮当 2012-09-08 20:04:00
  @摄影人大海 2012-09-08 19:56:00
  @低调的小叮当 2012-09-08 19:50:00
  @二两米酒 2012-09-08 16:45......
  -----------------------------
  叮铛说的病毒可能是以讹传讹,但是在近代战争中,却实有药物刺激士兵的传统,这个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
  这种历史开始于普法战争,德国军方为了防止战场上的士兵出现恐惧,害怕,疲劳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在战争中首先使用了药品刺激,从而让战场上出现了很多可可怕的士兵.
  这个历史非常漫长,内容也特别多,从那以后的一战,二战等所有战争,都有这种大规模的情况出现,我们知道的毒品,海洛因,冰毒等等都曾经是战场上重要的物资,这种情况在二战达到顶点,所有交战国都用药物支撑军队做战
  德国的希特勒,就是个瘾君子,还有戈林元帅也一样,他们都是因为在一战时参军打仗,被注射过药物,所以一直依赖这种东西,戈林战后受审在监狱时还得盟军提供药物。
  这里最傻X的是日本,他们在二战也用了这玩意,能让日本兵有打鸡血一样的精神,但付作用很大,过量就死!
  国军部队有很能也用了这个方法,因为在那个时代,在战争中士兵如果不敢持续做战,只能靠药物,军法这时不管用,因为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崩溃,除了这个根本没有办法,你也可以理解为,二战时在战场上英勇冲锋的各国士兵,很多都是嗑了药的。
  日本的731部队,最先好像就是为这个成立的。
  这样的故事很漫长,完全能写一本好书。
  当然我们共军是没用过的,估计是没钱开发,这玩意儿需要很大的投入才能研究的出来,最好的成果是德国,因为技术好,
  然后是苏联,因为兵太熊,最高统帅也怂,军队打的不好
  然后是美国,有点人文,能不用不用,
  然后是日本,又想要又没钱,于是搞点凑合使~~~
  @低调的小叮当 2012-9-8 20:04:00
  @摄影人大海 2012-09-08 19:56:00
  @低调的小叮当 2012-09-08 19:50:00
  @二两米酒 2012-09-08 16:45:00
  想起件事儿来,叮铛在不?
  05年的时候,在惠州上班,一天收工后和同事在夜市瞎蹿,忽见一帐篷上有一横幅,......
  -----------------------------
  那伙人挺惨的,被彭大将军杀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有一部分是进了罗布泊,当年核工业选址时,解放军在罗布泊还和他们干过。
  @低调的小叮当 2012-9-8 20:27:00
  @摄影人大海 2012-09-08 20:12:00
  @低调的小叮当 2012-09-08 20:04:00
  @摄影人大海 2012-09-08 19:56:00
  @低调的小叮当 2012-09-08 19:50:00
  @二两米酒 2012-09-08 16:45......
  -----------------------------
  有空在网上搜一搜,CCTV有一次播放中国军医研发生成一种士兵抗疲劳药物,叫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其实和摇头丸的成份差不术多
  法国曾经作过实验,二战时在北非战场,好像是法国著名的法外军团挑了二十多个精壮的士兵在非洲最艰苦的地区进行长距离行军,只有一点水没有任何补给,但是他们都带着重装快速行走,好像是数天内高速往返三百公里,然后顺利完成实验,但士兵最后全部死亡.
  德国人更直接,在集中营中找最瘦最没劲最快死的犹太人,然后给他们注入药物,这些人马上就有了精神,然后就开始在操场上高速奔跑达十小时左右,然后倒下就死,很像<狼图腾>中那只被包顺贵和解放军用吉普车追赶的大狼一样,长时暴走后停止立毙!

  最典型的大家看好莱坞电影《美国队长》,就是复仇者联盟中穿美国国旗拿盾牌然后掉冰川再被解冻的帅哥,他就是药物摧出来的超级战士,电影中说了他的生产过程。
  @村中行走 2012-9-8 21:56:00
  没怎么上过学,初中还没毕业,呵呵,不过还真是喜欢这类的东西!楼主在玉玺里有一段话,记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是猪脚看到一些东西以后脊背发凉的状态,我也有过这种状态是,所以很有共鸣!
  来自UC浏览器
  -----------------------------
  握爪
  姬!!!!!!!!!!!!!!!!!!!!!!!!!!!!!!!!!!!!!!!!!!!!!!!!!

  向这个大姓致敬,如果我的姓氏和你的姓氏真有证据发现传承有继,而且有依据,那我们曾经真是你的诸候国.
  不过你们老祖也太小气了,我们发兵护你们王室东迁,你给了我们那么个破地方!
  玉玺故事也是个姓氏回归的故事吧
  中国的很多姓氏都大有故事
  建议每个筒子都为自己的姓氏写一个故事,一定能给中国文化留下一个不错的记忆
  可以想想百家姓有一百本和楼主一样的这种文物历史类小说应该有点意义吧?
  楼主可能没干好,但真心希望别的筒子能干好,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姓氏骄傲~~~
  姬姓太有故事了,一定能写出精彩的内容
  西周,春秋战国都是他们的时代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