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jxp 2012-9-5 17:32:00
米酒一段不要发那么多字,这个楼就慢慢盖起来来。到精彩处就转到下一节,这样才吸引人想往下看。嘿嘿!小小建议。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你占沙发了
“那里还真是一个古墓呀?”吕方虽然猜出了地堡内容,但是知道真相还是让他有点激动。
“你们也看出来了?”马大哥问。
“我们当时只是怀疑,想进去的时候就被你给轰出来了!那里的鬼子已经全死在里边了,所以你们没有看到他们出来很正常!”吕方想起拖出机枪时看到的手骨。
“我说呢!原来是死里边了!对了,你刚说你们有一个是文物专家,能不能帮我看点东西?”马大哥问。
“什么东西?”吕方一听就精神了,事情有进展!
马大哥掀开堆在蒙古包支架里的一堆羔子皮,露出了藏在下面的一个大木箱,箱子乌紫发亮,有一层金属一样的光泽,箱子各个角上另有铜角加固,箱面上周有精致的正面蟠龙图案,眼光一扫吕方的判断就出来了,此物紫檀质,清代!
箱子没上锁,马大哥一拉前面的铜质活页就把箱子给打开了,露出来的东西让吕方马上一阵眩晕,差点没站稳。
定了定神儿,吕方马上拉住王进一晃:“马上去把你媳妇儿叫来!”
当豆子和小米一起赶到并看见箱子里的东西时,豆子一下子就张大了嘴巴!
这只木箱里放置了大量的玉器,最上面是一只镂空镶蓝宝的玉壶,此壶虽然布有一层灰尘,但是器物优美的纹饰和质地还是无法掩盖住这只珍品的华贵与精美,吕方把玉壶小心的拿了起来,轻轻的拭去表面的灰尘,壶身通体雪白,玉质精良,雕刻线条优美通畅,是一件清代的痕都斯坦玉器精品!
在下面还有几个的玉质礼器,圭、璋、璧、琥、璜、琮一件不落,礼玉全是和田良玉所制,而且加工手法都是典型的“乾隆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两件玉板,仔细一看原来是两部哀册!
豆子和吕方两人面面相觑,这些东西不单让他们惊叹,更让两人心中砰砰乱跳,这样一批清代贵重文物在一个牧民的家中集体出现,到底是因为什么?
它们来自东陵?!
“小老弟,这些东西都有些什么名堂,你们怎么不说话呢?”马大哥看着两个傻愣愣的人问。
“马大哥,你家里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吗?”吕方回过神。
“没有了,就只有这么多了!”马大哥回答。
“您家这些东西都哪来的?”吕方又问。
“这东西我小时候就有了,像是我爷爷到这里时就一起带来的,这些东西在文革时爷爷把它埋起来过,但是文革没有发展到这里,所以很快就又起了上来,一直放在这里!”马大哥回答。
“哦,这事情可能比较复杂,这些东西都不是一般的物件儿,您先保管好,看来要等到老太爷回来才能闹明白了!”吕方想了想。
“这些都是什么玩意儿,会不会出什么事儿?”马大哥有点慌了。
“东西确实是文物,但暂时没有什么危险,但是我想见一下老太爷,有些事情想找他请教一下!”吕方安慰了一下马大哥。
“那好,算日子他们差不多也该回了,就这一两天,你们先等一等!”马大哥说。
东西被重新放好,四人就去吃午饭,吕方吃得心不在焉,豆子也吃得精神恍惚,小米和王进相视一看,都不明白这两个人是怎么了?
饭后在下榻的蒙古包里,吕方一直走来走去,豆子也是侧目皱眉挠着脑袋,小米和王进还是不知道他们两个人在干嘛!
吕方来回转了半个钟,一屁股坐下先开口:“小米,你们在厨房发现什么没有?”
“豆子姐看到了几个将军罐!”小米回答。
“什么情况豆子?”吕方转头问豆子。
“青花罐,刀马人,宣德和嘉靖款!”豆子回答。
“画意呢?”吕方问。
“战争场面宏大,人物精致,翠毛蓝加墨分五色,胎土细腻,手感沉重,正品行货!”豆子回答。
“真的又是康熙朝的东西!”吕方惊叹,豆子也点了点头。
“不是说是宣德和嘉靖款吗?怎么是康熙的呢?”王进问。
“翠毛蓝和墨分五色还有体量重,是康熙青花的典型特征。因为康熙当政之时清朝局势并不十分稳定,他经过平三藩,出征雅克萨等一系列战争之后,才稳定了清代版图,为了表达这种江山的得来不易,所以他烧过大量这种刀马人战争题材的青花瓷,这也是很多政权刚建立时统治者对文化和艺术的一种要求,像我们刚解放时电影不就全是《南征北战》《红色娘子军》《铁道游击队》吗?至于它款识,刚开始康熙早期的瓷器一般很少有款,但是后来慢慢就开始写款,但是康熙一朝有个典型特征就是在青花上书写前朝款!像豆子说的宣德款就是写过比较多的一种款,而且宣德时瓷器青料是“苏麻离青”,那是一种特别浓艳的青料,翠毛蓝和墨分五色根本就不是宣德青花的特征,因为“苏麻离青”在宣德之后不久就没有了,这种料是进口料,我们国内是没有的!”吕方解释。
“还有就是马鞍上的那张康熙经畦龙纹布,还有那么多玉器,全是乾隆时期的精品,我们所用的碗又是老佛爷曾经的御用之物,那六件礼玉不单精美,更重要的是它们全是“明器”!康熙,乾隆,和老佛爷的御用之物在这里扎堆儿出现,这会是因为什么?”豆子分析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还有就是马家老太爷是个军人,但是马大哥说他在没有解放时就退役了!我看过那张照片,上面的老太爷手握大刀,腰里别有两个盒子炮!据我所知道,以前中国军队有这种装扮的部队只有一支,就是当年冯玉祥西北军中的手枪旅!这只部队两千多人,装备清一色的都是一把西北军的特色大刀外加两只进口盒子炮!老爷子九十九岁,那他应该参加了中国最混乱年代时的很多战争!”吕方推测。
“还有一点,这些文物都是十分珍贵的东西,而且又有冥器!全部都是康熙,乾隆和老佛爷的遗物!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三个时代的东西在一起集体出现?”豆子又开口。
“对了,你还记得那两个哀册的主人是谁吗?”吕方看着豆子的眼睛问。
“好像是孝贤和孝仪皇后!”豆子回答!
“孝贤和孝仪是乾隆皇帝的皇后,她们两人是和高宗本人一起葬在裕陵的!”吕方认真回想。
四人都在苦想,想了一会,吕方和豆子同时一愣,并对看着对方的眼睛,然后慢慢的都站了起来,表情惊恐万分!!!
“难道是??????”两人同时开口,表情更加震惊!!因为两人都为自己和对方的推测感到不可思议!并且两人能感觉到对方和自己的结论绝对相同!
“难道是什么?”小米问。
“可能——东~陵~被~盗`案!!!”吕方慢慢的吐出五个字。
“啊?!!!”熊小米和王进也吃了一惊,他们一起看了看豆子,豆子也轻轻的,但是却郑重的,点了点头。
四个人重新坐回到毯子上,一起在思考这种推测的可能性和荒唐性。
清东陵,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家陵园,在这里安葬着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帝王康熙和乾隆,还有掌握中国半个世纪命运的一位慈禧太后,这三人对历史的影响极深极重,重到一时无法言表~~~
清东陵,与数位帝和百位王后妃同葬的还有中国艺术上的诸多珍品,诸到无法罗列,多到提及心痛~~~
目前为止,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吕方的确没有其它可以说得通的理由来解释出现在这个牧民家中的所有器物,这些东西全都是精品而且数量可观,全是康熙,乾隆与慈禧太后三人遗物,器物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这里包含着只有陵墓中才有的陪葬器物。
东陵事件已经过去了七十八年,但因为那个年代时的混乱,这件事情已经成了一个厚重的历史谜团,资料的匮乏让很多史学家无索可寻,宝物的流失更让文物专家捶足顿胸。
历史在一九二八年的某一天打了个盹儿,这个盹儿让刚刚覆灭的大清帝国再受屈辱,这个盹儿也造就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烈的一件文化惨案。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东陵当年发生的事情早就已经大白于天下,可最关键的问题却是东陵被盗的多数文物藏身不知何处!那里埋的可是康熙!可是乾隆!可是慈禧太后!这些器物并不是单单的价值连城,更重要的是它们本身所拥有的超高艺术魅力,这些东西全是中国古人的艺术和智慧结晶,中华文明最灿烂时期造就的这些具像的历史证物不幸遗失,比单纯的财产损失更让国人心痛与悔恨!
吕方并没有直接证据能断定马家老太爷本人就与东陵事件有关,并且这些遗物出自东陵也仅仅是是自己的一个推测,但是他真的很想知道马老太爷是否对这件事情也有知晓,毕竟自己钟爱中国历史与文物,他不能放弃任何一丝可能得到真相的机会!如果能解开这个历史谜团,那么这件事情比寻找到蒙古人宝藏更加意义非凡!
~~~~~~~~~~~~~~~~~~~~~~~~~~~~~~~~~~~~~~~~~~~~~~~~~~
也只能少吃多餐了,一次粘的多,天涯就抽了
黑不黑,两码事儿!
在接下来的两天,四人一起清理了马大哥家能找到所有的文物,共计发现玉器四十七件,瓷品九件,紫檀木箱一个,还有金银手饰若干件,所有的器皆为清代工艺,全部集中在康熙乾隆和清晚期的咸丰,同治,光绪五朝,但是这些东西是否真的与当年的东陵有事件有关,所有人都很想知道。
马大哥一家敦厚善良,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些被他们用来陈盐放醋的瓶瓶罐罐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但是他们从吕方一行人在帐篷里,对这些东西轻拿轻放小心翼翼的专注神态,就知道这些东西一定很不普通。
“小老弟,你出来一下!我和你说点事儿。”马大哥叫了一下吕方。
“怎么了马大哥?”吕方走了出去。
“我说小老弟,这些东西真的都是古董吗?”马大哥小心的问吕方。
“对,全是古董,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批东西!”吕方直讲。
“那我用来放盐放醋是不是太糟践了?”马大哥又问。
“这个吗,这个倒也没什么,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吃饭的碗和放东西的罐子,你这样用倒还真算不上是糟践了!”吕方想了想,说糟践吧?这东西本来就是些碗罐,就是用来装东西的;可要说没糟践吧,这可是文物,这样来用就有点太那个什么了~~
“我听说文物都是国家的,那这些东西是不是都要上交呢?”马大嫂也问
“这个也不尽然,如果你们知道这些东西的准确来历,只要不是偷的盗的,那这些东西就是你们家的。毕竟你说东西是老太爷那会儿就已经有了的,从时间上来说这些东西就已经是你们家的了!”吕方想了想.
“听说文物都是很值钱的,俺家这些东西值钱吗?”马大哥问。
“你是想~~怎么地??”吕方愣了一下。
“这些东西在俺家也放了几十年了,我琢磨着也没什么用,如果他值俩钱儿的话,我就想是不是把他们全给卖了?”马大哥说。
“卖了?”吕方吓了一跳。
“是啊,这些东西对我没什么用处,又占地方,能卖点钱总比老堆在这里好,你说是不?”马大哥说。
“马大哥,这个你先别着急,因为这些东西不一般,还有很多事情没闹明白,等老太爷回来了,你也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如果真的要处理,我也和一起想想办法!”吕方一听东西要卖,有点着急了。
吕方回到了帐篷里,看到另外三人都在看找到的这些东西。
豆子和小米手上各拿有一个玉扳指,也是在那只大木箱中发现的,豆子的是和田白玉,小米的是翡翠绿玉。白玉扳指湿润洁白如凝脂,翡翠扳指绿莹剔透似宝石,白玉扳指还上有落款~“子冈制”三个篆字款。
“宝宝,你看我们的扳指哪个漂亮?”小米问吕方。
“两个都漂亮!”吕方回答。
“那哪个最珍贵?”小米又问。
“两个都珍贵!”吕方又说。
“你忽悠我们!”小米嘟嘟嘴
“我这个更珍贵,因为有落款,是陆子冈款哦!”豆子说。
“美的你吧,那是个假的!”吕方不以为然。
@现实有太多的无耐 2012-9-4 12:18:00
楼主快更呀
来自UC浏览器
-----------------------------
问好
@wyjxp 2012-9-5 23:00:00
拉登睡觉,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见。休息休息。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今天不更了,早点睡,明天更
@wyjxp 2012-9-5 23:00:00
拉登睡觉,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见。休息休息。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拉登,哈哈
当年还出了这个笑话
拉登在河南话中的发音就是拉灯
据说当年美国找不到拉登急的上蹿下跳,有情报说拉登可能在中国河南
因为到夜晚十点左右,中国的河南地区千家万记都在说一句话:
拉登,睡觉!!!
@摄影人大海 2012-9-6 5:07:00
米酒这帖子回复的太少了。如此好贴不应该啊 文字在分分每天发2。3段得了。 还有东陵案子过来78年老爷子99岁他21就在部队里往外拉最少2大箱子东西合适吗。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别着急,他只是这么一说,不是说他就是这么干的,细节后面有
@D我不寂寞 2012-9-6 6:22:00
喜欢看米酒讲时事,好久没冒泡了,报歉
来自UC浏览器
-----------------------------
没冒泡,是因为你不寂寞
@不爱吃肉的老鹰 2012-9-6 9:21:00
好文必火,好文必顶
-----------------------------
握爪
@低调的小叮当 2012-9-6 9:30:00
终于来了点好筒子。鼓掌!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叮铛也握爪
@330104780 2012-9-6 9:52:00
马克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m.tianya.cn
-----------------------------
问好
@wyjxp 2012-9-6 8:31:00
今天的沙发我又占了。呵呵!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问好
昨晚在看一位先生的视频,某一些话让俺挺有感觉.
他说:
我们留给子孙怎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留给世界怎样的子孙
如果我们的子孙是一群傻X,那么未来的中国就是一个傻X的国家!
开头第一句话是联合国一位官员说的,那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这位先生引深了一下,把结果带到了中国.
一直以来,楼主所写的东西一直受到出版社的诟病,不够悬疑,不够刺激,坦然,楼主功力有限,但核心的态度是,楼主对书的理解不一样.
楼主一直有个观点,书除了当代人看,更重要的是留给后人,一本书被印刷出来,一定得需要有一些价值,才值得存世,我们现在的圾垃书已经够多了,楼主不想再多给后人增加一些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如果我们的子孙一直是看着宫斗,穿越,修真和脱离历史真实的书本长大,他们一定是帮傻X!
当然,作家和读者的爱好各有不同,一个作家写一本两本感情或是修真穿越的书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一个作家一生的作品全是这些,那这个作家不配当个作家.
出版人也一样,一生鼓捣出无数这种类型的产品,即使再畅消,你也没给中国留下什么好东西,中国全是这些东西能得到什么?
坦然,大家看小说只为一乐,楼主也没资格要求别人做什么和怎么做,但楼主会一直坚持尽量的让写出来的东西有一定的意思,不管是对于知识,或是对于历史,因为楼主自己一直所阅读和寻找的书就是自己最愿意看到的.
楼主天天看书,但买的极少,这些年买下的东西只有几本,<狼图腾><中国虎><深圳向左,天堂向右><东北黑道二十年>等,别的全是技术类杂志和历史文物的专业书,市场上所有的宫斗,穿越一本没看过,修真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个人爱好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我需要买下的书本除了娱乐之外,能让我得到我希望学到或是想知道的知识和内容.
国家宝藏的两个,经常被人和其它盗墓书相比,比完后都感觉没别人的刺激,这个我承认,但我相信别的盗墓书里面的妖怪惊吓你之后,没给你留下了什么,楼主的两个圾垃产品一点不惊吓,但看过的筒子又得到了什么?
如果有人在这里发现了一点或是一句,你不曾知道的历史或是知识,楼主就成功了,因为我做到了我一直在向往的事情~~~~~
如果有筒子感觉的唠叨有一点道理的话,帮顶一把呗~~~~~
“陆子冈是你在说玉器时,说的那个和狗不理包子一样出名的人吗?”小米问。
“对,陆子冈是明代一个著名的制玉高人,而且他的玉材也多用和田料,他的刀法称为“吾昆刀”,成品特点是:空、飘、细,据说他“雕水如仙簪,玲成奇巧,花托下茎枝细如毫发而不断”,徐渭在它的《咏水仙簪》中说:
“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
昆吾峰尽终南似,愁钉苏州陆子冈。”
这个家伙是苏系制玉的祖师爷,因为他的琢玉艺术极高,所以皇家也请他做玉器,皇室因为有特殊需要均不许工人在贡器中刻款,但是他可以把玉器款刻在茶壶嘴里,这人也有点恃才狂傲,有一次居然把自己名字刻在了给皇上做的玉器龙头上!皇上一生气就把他的头给削了。又因为他做玉时的工艺和工具极其重隐蔽不视人,也没有徒弟和后人,所以他死之后“陆氏琢玉”技术也就失传了,但是因为他太有名,于是历代就有人模仿他的款做玉。
扳指这种东西是清代才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朝也有,但很少,因为清代是满人,他们善骑射,扳指就是射箭时用来保护手指的,乾隆就特别喜欢这种东西,他就做了很多。翡翠是在十八世纪才开始流行,老佛爷就特喜欢这种东西,扳指在清代后期成了一种炫耀的玩物,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使用目地,但是它也做为玉器收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被传承了下来,这只翡翠扳指是极品的翡翠良玉,这种东西现在一公斤就值好几百万两人民币!呵呵”吕方笑笑
“这东西要是咱们的就好了!”王进感叹。
“马大哥这些东西要卖,不过我估计咱们也出不起价!”吕方回答。
“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来历吗?”豆子问。
“这个我倒没说,我只是让他先别着急!”吕方回答。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给他点钱把东西拿走就完了呗!”王进说。
“先不急,最重要的是我想见一下马老太爷,想知道东陵被盗之后的一些事情,乾隆和慈禧是历史最奢华的统治者,墓中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我想知道更多的文物到底藏在何处,希望能找到线索,那才是最重要的!”吕方说。
“你可真够黑的!”王进说。
“这和黑不黑是两码事儿,东陵被盗非同一般,我一定得把它搞清楚才行!”吕方说
吕方已经想好了,一定要见到马老太爷,如果这些东西真的是出自东陵,那么一定要把这件历史谜案彻底调查清楚!
老太爷,你咋还不回家呢!
第15节 他没有说真话!
又是两天的焦急等待,在这一天的傍晚时分一辆挂着“蒙D”车牌的面包车停在了马大哥家的蒙古包门口,车门打开,走出了一位与吕方年纪相差不多少的年轻人,此人应是马大哥的儿子——马小哥,吕方想想又感觉这称呼不太顺口,于是决定改叫他小马哥和他打个招呼,虽然这样会让他和马大哥的辈份有点闹不清楚,但马大哥好像并不是很介意,小马哥更是很乐意。
小马哥落地之后转身把后门打开,从后面的车厢里搀扶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可能是有点累了,眼睛一直半睬着,马大哥上来搭了一把手,直接把老人接到包里去休息了。吕方还是趁几秒时间,认真打量了一个这个百岁年人,老人身体一米八有余,走路时步伐沉稳,身上肌肉还是相当富态,因为一般在内地,七十以上的老人肌肉就开始明显的萎缩,但这个老人没有,或许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空气让他更健康更长寿!
晚饭的时候,四个人正式的与马老太爷面对面,因为马大哥一家并不是真正的蒙古族,他们是东北的满人,所以很多习惯与风俗与汉人是相同的,晚饭是在餐桌上吃马大嫂做的东北菜和蒙古特色小吃,四个人的加入也让饭局更加热闹。
饭后在包里的小茶桌上,放上几只茶碗,马大嫂装上一大壶马子酒奶和一壶奶茶让几个人在包里慢慢聊天。
“孩子们,你们都从哪来的?”老太你先发话,声音不算洪亮,但底气很足。
“老爷爷,我是湖北的!”小米先开口。
“我是河南的”吕方回答。
“河南!哦~~~”老太爷意味深长的看了吕方一眼。
“我们两个就是内蒙的!”豆子指了指自己的王进。
“呵呵,有的还挺远的,你们到这里来做什么呢?”老太爷又问。
“我们是旅游公司的,来这里看一看这里的景色!”吕方回答。
“我是学考古的,我们是好朋友。”豆子回答。
“旅游是个很好的事情,但我不希望太多的人来草原,因为人一多这里很快就会被破坏,我在草原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看着草原一天不如一天,这里的情况还算不错,但也不知道还能保存多久!”老太爷看着吕方说。
“这个观点我赞同,草原虽然很大,但是它的生命很弱,一旦被破坏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所以我个人不太赞成在草原开辟大的旅游景区,个人喜欢的话就可以来这里走走,因为草原的确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吕方回答。
“老太爷,您的身体怎么保养的这么结实,我知道在牧区生活的人因为总是饮食没规律,加上常年的劳累,很少有你这样长寿的呀?”豆子问。
“呵呵,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以前当过兵,身体底子好,因为我不是正宗的蒙古人,所以很多蒙古人不爱吃或是不能吃的东西我都可以吃,我爱吃肉但是不嗜肉如命,我爱喝酒但是也不贪杯,我的三餐以五谷杂粮为主食,并不是像其它牧民一样以奶肉为主,还有一点就是我结婚很晚,娶的是个蒙古媳妇,她的习惯和我的不同所以她去世的很早,不过她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个儿子,我儿子身体底子不是太好,但也活到了快八十!食物搭配选择还有这里的自然环境很好,让我一直活到了今天!”老爷子这样说自己的养生之道。
“老太爷说的很有道理,食物选择,气候环境,多做运动,晚婚晚育一定能让自己长寿的!那我们几个后生就敬老太爷一杯,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哦,不对,吕方一起就马上刹住,老太爷虽然已经九十九了,但身子还很硬朗,现在如果祝他长命百岁,那就是对他很大的不敬。
“哈哈哈哈”老太爷一下子大笑起来,他看出了吕方的尴尬,“没事儿的孩子,我这个年纪已经活的差不多了,多活一天都是老天爷的恩赐,我年轻时打过那么多仗也没死,下来之后在草原上又过了好几十年,我知足了,你没说错话,别往心里去,来,咱们喝一杯!”
大家同时举杯,一起和老太爷喝了一杯。
“老太爷,看到了您以前的相片,您以前好威风呀,请问您当时在哪个部队,都打了些什么仗,能给我们说说吗,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听老人讲打仗的故事!”吕方又问。
“我是十七岁参的军,当时抗战爆发,我在山西加入了第三军韩复榘的手枪旅,先从山西开始和鬼子干仗,第一次参战就遇上了七月爆发的太原会战~~~~”老爷子开讲,但是吕方已经没有认真在听了,因为这老爷子没有说真话!
老爷子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在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但是他注意到了吕方已经有些心不在焉,只是余下的几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所以他要坚持把自己的故事讲完。
故事讲了两个多小时,大家依然听得如迷,吕方几乎没有听进太多东西,但是他也要配合一下全场的氛围,老爷子慢慢的有些累了,所以故事就暂时停止,但老太爷保证明天接着再给大家讲。
在自己住的帐篷里,三个人都在讨论老太爷的传奇经历,只有吕方没有参于。
“宝宝,你怎么不说话呢?你不是最喜欢军事吗?”小米问。
“老爷子在诓我们呢,他说的都是瞎编的!”吕方说。
“啊,为什么?”三个人齐声问。
“为什么我不清楚,但是故事一定不对!因为他一开始说是十七岁参军时就抗战爆发,他在山西加入了韩复榘的手枪旅,这一句就好几个问题!
第一, 老太爷九十九,那么他就是生于1911年,他十七岁参军就是1928年,但是抗战1937年爆发的,也就是说这中间有十年的时间差。
第二, 韩复榘也确有一支手枪旅,但是韩复榘是守山东的,山西是阎老西的地盘,阎老西倒没听说过曾有一支手枪旅,而且以他性格也不可能让韩复榘的部队在自己的地盘上乱窜,更重要的是山西抗战是37年七月开始,十一月结束,太原会战就是同年十一月爆发,但山东抗战则是同年十一月才刚刚开始,所以老爷子说的时间和地点都对不上!”吕方回答
“可能年纪大记错了吧?”王进说。
“这个也有可能,但是他说过自己参加的是国军的第三路军,韩复榘倒真是第三路军的,但是这只部队是在山东驻防,太原会战时这支部队没有参加,当兵的可能会记错时间,但是记错番号就不正常了吧?”吕方反问。
“那老爷子为什么不说真话呢?”豆子问。
“可能他想隐瞒些什么,毕竟马大哥说他从来都没有说过他当兵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一问他就这么容易讲了,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吕方的分析。
@wyjxp 2012-9-6 12:28:00
不好意思又来占沙发了。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我太好意思让你占了,
楼主欢迎你~~~
回贴送官窑瓷器一件~~~
`
`
`
`
`
`
`
`
`
`

中国现在有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中国博物馆内大量的展示仿品,很多文物根本就不是真东西,这让想学习的人连个基本的参照物都没有.
上面有个瓷器款,就款上就有很大的错误,不是说把圣祖把明朝这个乐子,而是款的书写方法,字体本身就有问题.
在景德镇的明清官窑博物馆,有一个巨大的展示墙,把中国官窑有款的所有款识全部复成一个上面那个图片的器底,好像有数千个之多,非常壮观.
楼主不是一个专业的文物鉴定专家,即使是这样,楼主也发现了博物馆展示的那些款有很多错误.
博物馆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在那里放了一个错误的东西,那么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一定是错误的,又加上博物院的大量仿品,这让喜欢收藏热爱文物的普通中国人该怎么办,打眼有时真不怪我们学问不够~~~
@低调的小叮当 2012-9-6 12:59:00
哎..找点关于罗布泊的事情,一看都是万年坑..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叮当有没有看过<走进罗布泊>,那个俄国人写的,网上有,探险的
@低调的小叮当 2012-9-6 13:01:00
老爸不停的去和田 ,几个客户都在且末若羌,挨着塔克拉玛干。 自己一直想去... 没勇气..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楼主一直很想去,有一个旅行计划,一直在做准备,会到西南,藏南,藏北,三江源,还有南疆和北疆,当然有当年的罗布泊等一系列值得去的地方,也在考虑穿一下塔克拉玛干,这样的准备一定要充分,希望我不想才起步就挂了,要挂也要挂到离终点最近的地方~~~
@现实有太多的无耐 2012-9-6 13:05:00
冒泡
来自UC浏览器
-----------------------------
问好
俺一直有个梦想,沿着中国的国境线走一圈,先想着吧,有机会有能力一定会要试试
@wyjxp 2012-9-6 16:43:00
没有翻啊。等待中……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还要等
@摄影人大海 2012-9-6 18:26:00
来支持一个
-----------------------------
问好
你开个价吧!
第二天,老太爷依然在给几个孩子讲叙自己曾经的战争生涯,虽然很多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会有偏差,但是吕方可以听得出来关与战斗的经过的确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特有的一种感悟。老太爷自己说说法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是关于中央军对日本的正面战场情况,让四个看着当代史书成长的年轻人对着场战争有了更加细致和深入的一些了解。
在中午的饭桌上,马老太爷忽然问到:“听说你们几个看到了我家里有一些老物件?”
“是呀老爷爷,那些东西都很漂亮!”小米
“看得出来你们很喜欢,那就全带走吧!”老太爷先抛出这个问题
吕方四人相互对视,心中除了惊讶满是疑惑,这些东西难道老太爷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儿?
“老太爷,您能告诉我这些东西都是怎么来的吗?”吕方小心的问了一下。
“呵呵,这些全是我早年打仗时收缴到的东西,也没把它们当成是什么宝贝,当时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很好看,于是就留着,听我孙子说,你们感觉这些东西是古董,如果真是古董,你们又喜欢,那你们就看着留点钱,我就全转给你们了,留在这里指不定哪次搬家就给磕碰坏了!”老太爷轻松的说。
“老爷子,您能记得这些东西具体是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得到的呢,比方说是在哪次战役,在哪个战场和谁做战时缴获的呢?”吕方不太甘心,希望能听到更准确的信息。
“这个我就真的记不住了,都是好几十年前的旧事了,人老了还真的记不太清了!”老太爷有点自嘲似的笑了笑。
“哦,这样的呀!”吕方感觉是真的听不到有价值的东西了。
“好了,至于价格吗,就让我孙子和你们商量吧,我先去休息了!”老太爷说完就起身去睡觉了。
吕方使劲儿的想了想,还是想不出来老太爷这样做到底是因为什么?也许他根本来就不清楚这些东西的到底是些什么,也许老人并没有自己所想的那样曾经参加过东陵事件,也或许这些东西真的就只是一个战场老兵战利品,更或许这些清代五朝文物只是偶然的一个机遇凑到了一起,但是,这样的匪夷所思事情,它的机率会有多大呢?
马大哥拍了拍正了发愣的吕方,“小老弟,这事情我昨晚上和我爷爷说了,他一下子就同意了,我也看得出你们喜欢这些东西,你看是不是~~~”马大哥在试探吕方有没有可能买下这些东西。
“说实话马大哥,我也很喜欢这些东西,你开个价吧,我看看我能不能出得起!”吕方想了想,既然老太爷同意要卖,那就先问问价。
“这东西我又不懂,你看着说个价,我感觉行就卖你了。”马大哥的确不太懂这些东西的价值。
“这个价我不太好出,毕竟你是卖家,我告诉过你这东西是批很重要的东西,您一家人也对我们很照顾,所以我真的不太好说这个价钱,但是一点,您说的价格只要我能接受,我一定收下这批东西。”现在的问题涉及到商业性质,所以变得有些微妙。
“那好吧,咱们也这么熟了,再扯下去这生意就没法谈了,小老弟,你看这个数怎么样?”马大哥先下了决心,伸出了一个手的三个指头!
吕方扭过头,瞪大眼睛看了看身后的三个人,另外三个人也一样的目瞪口呆,这三个指头是多少?
自己的秘密!
三百万?好像少了点吧!三千万?好像这些东西也能值这个价!但有一点,不管是三百万或是三千万,哪一个数目四个人身上都没有!
“马大哥,您这个三是多少~~~~”吕方小心翼翼的问了一下。
“三十万!!!”马大哥语气坚定
“啊”四个人同时一声惊呼!三十万!?听错了吧,这个漏儿也太大了!三十万虽然对这批文物来说根本算不上多,但对四个人来说却也不是个小数目,因为四个人同样也没有!
“这样吧马大哥,这东西我先定下来,这个价钱高了点,但我确实喜欢这些东西,两天内如果我筹不到钱,我就放弃,但我也可以帮你联系新买家,你看怎么样?”吕方先口头答应了下来,先把局势稳住。
马大哥一听很高兴,这个价格其实是老太爷给他的,但老太爷的出价是二十万!
晚上在帐篷里,四个人都在思考这件事情的变化过程,四人都以为这次能找到一个关于东陵被盗之后文物下落的突破口,但没想到事情就这样一下了戛然而止,也许是吕方自己想得太多,事情原来就没有那么复杂,但是不管怎么样,能得到这样一批重要文物,也算不虚此行!
鉴于四个人对于文物都是只买不卖,所以每个人都没有三十万现金,四人的积蓄加在一起也还差十万有余,于是豆子打电话向老豆子求助,老豆子先生知道事情原委之后答应第二天就把钱送到,数额是五十万!
第二天一早,吕方在包外看到了在散步的老太爷。
“孩子,听说你想买下这些东西,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它们吗?”老太爷问。
“老爷爷,因为文物都是历史上某一个时代的艺术结晶,它们代表着我们曾经最灿烂的文明,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国家宝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保护他们,这些东西的意外遗失和损坏,都会是我们民族的遗憾和不幸!”吕方回答。
“遗憾和不幸?哈哈,说得好,那么那些制造了这些遗憾和不幸的人,他们是不是民族的罪人?”老太爷问了一个问题。
“这个我没有办法准确回答,历史上所有的这类人,历史都已经给了他们一个评价,但是我希望这些事情都不是总要在错了之后,才知道后悔和心痛,我们在历史上已经错过太多次了,中国的文物是经不起这样的磨难的。人心变了是有可能再次转变,夫妻破镜也是可以重圆,但是文物不行,它们破了就是永远的破了!”吕方认真的说。
“你能这样想很好,所以把它们交给你们我会更放心,因为我年纪大了,而我的后人对这些东西没有兴趣,所以我觉得应该要给他们找一个更好的归宿,但我有一个要求,需要你做出保证!不然你不可以把东西带走!”老太爷很坚定的说。
“什么要求?”吕方问。
“就是,这些东西你们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转交给国内的名家收藏,但就是不可以捐献!更不能让它们流到外国人手里!”老太爷说。
“可以!”吕方答应。
“哈哈,我还以为你会问为什么!”老太爷大笑。
“我知道问了也是白问,所以干脆不问,因为我自己也有东西不可以示人,于是只能一直收藏!”吕方回答。
“什么东西?”老太爷问一下。
“这个也不能说”吕方回答。
“哦?!不过也没有关系,既然如此你我都有难言之隐,那么我们就相互守好自己的秘密!”老太爷没有追问。
“老太爷,我一直怀疑这些东西来自清东陵,您能告诉我是不是这样的?”吕方还是不甘心。
“孩子,你不要太过执着,如果有一天我想通了,就一定会告诉你想要知道的东西,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先好好保管这些文物!”老太爷说完就又进屋了。
下午三点,老豆子先生开着陆虎到达这里,豆子把装钱的皮箱接过转手就递给了马大哥,箱内的钱比马大哥要的多出二十万,但是这些钱并不是定义这些文物的价值,是老豆子先生和四个年轻人对这一家人守护这些珍宝数十年的一种感谢!
四个人准备离开,当212也发动时老太爷叫住了吕方,要下了吕方的电话和家子家的地址,当这些文物被装上车时,老太爷嘴角有些抖动,眼里有点混浊,并一再叮嘱吕方,一定要记好答应自己的话!
带上所有的文物,四个人与老豆先生一起返回呼和浩特,吕方已经很清楚老太爷对于当年的东陵事件并非全无知晓,甚至他能感觉到老爷子与此事肯定会有极大的关联,可是老爷子对此事的避而不谈让四个人全都无可奈何,但所有人都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这些遗失了近百年的珍贵文物到底藏身何处!
以文物养文物
呼和浩特的豆子家里,客厅中桌子上堆放着豆子历年来收藏和寻找到的各种文物,这次蒙东收集到的东西也位列其中,所有人都围着桌子在发愣,因为老豆子先生提议大家讨论一件事情:就是,有选择性的,出售几件文物!
原因很简单,就是四人都在寻找宝藏,虽然说好寻宝是为了发财,可是第当看到一件珍品时谁都想把它留下来,所以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出现:寻找宝藏需要经费,收购文物更是需要用钱!这次如果没有老豆子先生出手相助,那么四个年轻人根本没有能力带回这批东西。老豆子先生并不反对四个人的行为,但是这样一来也会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意,毕竟他的实力在中国所有文物艺术品面前太过弱势,这种迹象已经显现,如果没有解决办法,那么很快就会出现恶性循环。
四个人也深知这一点,吕方和小米虽有工作,但是工资只能算够糊口养家,豆子和王进根本就没有专职工作,现在四人所进行的所有活动,无形中都是老豆子先生在做资助人,但老豆子先生已经表态,他虽然很支持四人的活动,但是他们如果想继续做下去,就只能靠他们自己,因为这条路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话是这么说,道理也的确是这样,四个人既然选择了文物这个行业,那么就只能以物养物,用出售一部分文物来换取经费,才能寻找和收购到更多更重要的文物!
决心已经下了,可马上又会另外有一个问题,就是出售哪些文物合适呢?
豆子趴在桌子上,眼睛巴巴的看着这些自己历尽艰难困苦收集到的文物,哪一件都是自己的宝贝,不管它是不是很值钱,自己对他们已经有了感情,卖掉哪一件都舍不得!
“爸,能不能不卖啊,这些都是我的心血呀!”豆子看着爸爸央求,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你的东西是心血,那我的钱也不是抢来的啊,一分一分都是我和妈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挣来的,你一下子用了我五十万,我一个月就白干了,那天天这样话,那我们还活不活了?”老豆子不心软,他希望四个年轻人能先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将要面对的问题。
“豆叔的话对,我们选了一条路,能不能走下去完全得靠我们自己!”吕方先有了决心,其实也是有点事不关已,眼前桌上的东西大多是豆子的,如果是他的,一定也没这么痛快。
“这是嘛,还是老爷们儿懂道理,小丫头片子还是差点儿!”老豆子先生点了点头,“听说现在文物市场也挺好的,你这一堆东西能卖不少钱吧?”
“我的东西不值钱!”豆子扭着头生气。
“小吕,那个青花小罐子能值多少钱?”老豆指着一个小巧的青花瓷器。
“啊,这个嘛,这是明朝成化的官窑,非常罕见,很难得,很珍贵,所以~~”吕方也眼红,成化的青花太珍贵了,是见一件少一件的珍品。
“你就说值多少钱吧,说那么清楚我也不懂!”老豆直问。
“你敢说!”豆子气鼓鼓的瞪着吕方!
“没事儿,你直说,我就想要看看这丫头收的东西到哪是什么宝贝。”老豆子很想知道豆子一房间的破烂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最少一千万!”吕方快速开口,然后马上低头等死。
“你!”豆子被泄了底,吕方要不是客人,她就骂娘了。
“啊!”除了老豆子外,小米和陆北也吓了一跳,他们两人的对象手里可一堆这样的老玩意儿,到底值多少钱啊?
“行啊,看来我支持你做这事儿是对了,不过你这么有实力,资金更得你自己解决了,一码归一码,你们应该学会长大的!”老豆子是个很开明的父亲,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好了爸爸,我也只是一时感情上舍不得,这个成化罐送你我还能天天看见,卖了就再也见不着了,让我再想想吧~~”豆子任性只是一时,想通之后有会很有分寸。
“真送我了?”老豆先生惊喜。
“看你表现!现在你回去睡觉,哪天我心情好了,一不留心就赏你了!”这对父女的感情非常让人羡慕妒忌恨呀!
老豆乐呵呵了去睡觉了,屋里的四个人暂时沉默。
鉴于这样,吕方提议就先行处理这次蒙东之行收集到的东西,但原则是: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不能卖,有特殊工艺亮点的不能卖,并且不能让三个时代特征都很明显的器物一齐出现在拍卖会上,最后选择了半天,决定把乾隆时期的痕都斯坦玉壶和白玉扳指,与康熙的经畦龙纹布和一只青花罐子一起拿去送拍,别的东西全部留下。
这四件东西一旦拍卖成交就可以换取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而且也能把手中的这批疑似东陵的器物分散化,四人决定拍卖当天也会一起去参加竞拍,不为抬高物价,只是防止现场会有外国人拍走这批东西,因为吕方答应过马老太爷,这些东西不能捐赠,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转交国内名家收藏。
详细的事情由老豆子先生通知在北京的朋友去联系,当有信誉良好的拍卖公司有意向时,就送文物去做鉴定,再拍图录做预展。
出售文物这件事情暂时确定,四个人又在思考关于这次蒙东之行背后的隐情,马老太爷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四人离开之前他对吕方的谈话,分明可以透露出他对这件事情的会有一些特别的了解,但是现在四人都没有办法能得到更深入的东西,所以都有点闷闷不乐。
“东陵啊,东陵!哎~~~~~~”吕方长叹一口气,两手一摊,也趴在了桌子上。
“宝宝,说点和东陵有关的事情吧?”小米问。
“此事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吕方支起了脑袋瓜子。
“很复杂吗?那就捡重要的说!”小米接着道。
“好吧,就挑重要的说!”吕方搓搓脸,把手放到桌子上坐端正:“1928年,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谭温江部在军长孙殿英授意下挖掘了清代皇家陵园——清东陵,乾隆裕陵,,慈禧陵等多座王陵被掘,所有陪葬品被洗劫一空!”
“完了?”小米问。
“啊,完了,重点就是这么多!”吕方装的挺正经。
“那还是详细一点说吧!”小米一个杀人的表情。
@低调的小叮当 2012-9-6 20:19:00
现有的关于罗布泊的资料我大概的翻了翻。我有想法,可是没勇气。
而且特想从新藏线走一下西藏,到阿里,林芝。南疆军区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试走一下,在有信心的前提下
楼主是做了随时在路上只能活在别人心中的准备了,这样的行程,和旅游是两个概念,如果没有这个准备,还是看花看月看秋香吧
@wyjxp 2012-9-6 23:28:00
占明天的沙发。坐等更新。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没到一千呢
@330104780 2012-9-7 10:57:00
马克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m.tianya.cn
-----------------------------
问好
@D我不寂寞 2012-9-7 6:14:00
回复一个 好帖好收成
来自UC浏览器
-----------------------------
握爪
难言之隐
“末代皇帝宣统溥仪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我的前半生》,他在这本书中就有关于东陵事件的专门一个章节,我记得当中有几句话“一九二八年下半年,使人灰心丧气的消息越来越多,张作霖死了,美国的公使在给张学良和蒋介石撮合,……除了这些上面已说过的事件之外,这年还发生了最富刺激性的孙殿英东陵盗墓事件。”
在这里他有了一个词“最富刺激性”,我不知道我们这位宣统爷为什么听说他祖坟被挖了之后,会感觉到很刺激,但是我相信这件事情给他的刺激确实很大,让他每次想起来可能都无法准确形容自己的心情。在他的这本书中,他只重点说到了乾隆陵和慈禧陵,因为他在书中一起说到“乾隆和慈禧是清朝历代帝后中生活最奢侈的”,但当年一起被入侵的还有康熙陵和顺治陵,康熙的景陵在东陵事件中没有被完全挖开,因为当时孙殿英把重点放在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陵上,但是在45年的九月,又有一股土匪入侵东陵,把景陵打开,将里面的东西拿了个底朝天。在东陵事件当天顺治陵也是孙殿英的目标之一,但是有人告诉他顺治晚年出家了,里面只有一件衣服和一把扇子,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所以就逃过一劫。概括在一起就是说,在一九二八年的七月,清代东陵中的最重要的乾隆陵和慈禧陵被挖,景陵没挖干净,当然在这个时间的前后几十年中,陵园内的一些陪葬嫔妃墓也有一些被挖掘!但总的来说,关于东陵最大的破坏就是孙殿英干的这一次,所以关于东陵的所有坏事也全落在孙殿英一个人头上!”吕方说道。
“为什么人都喜欢挖别人的墓呀?”小米问。
“为发财,为泄愤,为好玩!”豆子回答。
“哦,是哦,你在培训时好像跟我们讲过的!”小米看了看吕方。
“中国的王陵,从汉代开始就特喜欢显摆,西汉王陵在陕西,东汉王陵在河南,唐代也在陕西,宋代在河南和浙江,明代在北京,清代在河北,这些王陵都有众多贵重陪葬品一起下葬,每当改朝换代,每当农民起义,这些与前朝皇帝苦大仇深的义军,就让这些王陵成了众矢之的,除了明代的十三陵和清西陵大部分完好外,别的王陵几乎都被刨了个精打光!中国历史上近四百个皇帝,除了个别王陵没找到的,还能完整保存下来的不到二十座!”吕方补充。
“那东陵事件之后,那些东西都上哪去了?”小米再问。
“一部分让孙殿英拿去上贡赎命了,卖了一部分换军火,但绝大部分精品下落不明!”豆子说。
“会不会在博物馆呢,像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这些地方?”小米问。
“不会的,这些年我都一直在留意,因为当年陵墓被盗时,慈禧陵和裕陵中有很多器物是在文献资料中可以查到的,但是在所有博物馆中都没有发现与它能对得上的器物!”吕方说。
“不是说慈禧陵中的一颗翡翠白菜吗?台北故宫中就有呀!”王进问。
“这个我有注意到的,在《爱月轩笔记》中说“闻尚有两翡翠白菜,系绿叶白心,菜心尚落一蝈蝈满绿,叶旁落两马蜂,系黄色者。”台北故宫里的那个白菜是一只螽斯与一只蝗虫,象征多子多福,其实在天津博物馆也还有一只翡翠白菜,上面有一只螳螂和一只蝈蝈,象征“和平共处”,这两件东西都和史料是对不上的,还就是纱孙殿英当年送给宋美龄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现在根本就没有看到,并且他送出的礼品只是九牛一毛,更多的东西其实在孙殿英自己手上,所以现在想弄清楚这件事情,就一定要找到当年参与过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吕方说。
“为什么这件事情那么复杂,这件事情好像离我们现在并不是很远呀?”王进问。
“对历史来说八十年并不长,但对一个人来说几乎就是一生了,东陵事件发生时是国民党二次北伐,后来又是中原大战,马上就是日本入侵,紧跟着就是抗日战争,接着又是中国内战,等到中国建立之后人们也还是没有想起这件事情,等到现在人们想起来了,当年的亲历人已经全部找不到。
我们中国老是不喜欢做资料保存工作,二战的犹太人被杀了六百多万,但以色列全部把他们的个人资料给保存了下来,这人叫什么,爱吃什么爱玩什么,在哪被杀的全有记载!但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时,被害人说是有三十多万,但是能找到名字的不足三万,所以日本鬼子到现在都死不承认。你说我杀人了,那我就问你我杀谁了,你自己都不知道我杀人谁了,凭什么能让我承认?”豆子补充。
“那么多的宝物,咱能看一眼也好呀!”小米感叹。
“这些东西如果当时都有记载,事情就好办多了,但是从能找到的资料上看,现在世界各国和中国国内所有博物馆中都没有类似器物在展出,并且就是最有实力的收藏家也不可能全部把它们收藏起来,所以我想这些东西应该是在战争年代被人为秘密安放到了某一个隐匿的地点!”吕方自己的推断。
“那到底会在哪里呢?”小米问。
“我也很想知道,但是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等到马老太爷开口,因为咱们现在能找到的亲历者或许只有他老人家了,但是看他的表情,好像有很多难言之隐!”豆子想了想.
为什么人家的贴那么多人回呢?
向本楼内的几位铁杆致敬~~~
东陵大盗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四个人把重点放到了寻找孙殿英部东陵盗宝之后的去向上,紧盯着这支部队动向和主要涉案人员的去留。中华民国政府鼎盛时期拥兵近500万,除了委员长的嫡系部队之外,各种各样的杂牌军更是多如牛毛,鱼龙混杂,孙殿英部单单是改编就改编了四五次,更不幸的是,四个人手上现在并没有一份详细的20到40年代国军编制详细资料文献!
豆子找到了一份孙殿英的简介,读了给大家听,
“孙殿英,字魁元,河南永城人。少家贫,父为旗民所戕,深衔之。稍长,以任侠闻乡闾。初投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为机枪连长,寻怒上无道,遁入绿林,结豪侠,纵横豫西。受招安,投镇嵩军,山东督办张宗昌以书信招之,往,任第五师师长兼大名镇守使。北伐军兴,归附。时驻防东陵,有望气者说之曰:“清陵完璧,恐满廷将有复辟之事,汉室危矣。将军急图之”。孙帅闻此言,慨然对曰:“吾祖承宗公,本大明经略,为虏所戕,后人逃出,方免于难,吾父亦为旗人所害。此正所谓九世之仇也,今为大汉同胞计,必破此劫”。遂挥兵断清室之龙脉,义声所播,四方云动。其后,曾率部西征,马回诸藩,望风而遁。抗战军兴,挥师东进,与寇战于热河,血战七昼夜,国人感愤。倭势日大,豫东各部皆溃去,为一孤军,血战累年。新中国兴,以往日功绩,多优礼。寻病卒,倍哀荣。~~~~~”
“哇,你这个老乡,还真的是个~~~~全能型人才啊!”王进看了半天吕方,他也找不出来一个准确的形容词来形容吕方的这位老乡。
“地痞流氓,鸦片贩子,山大王,邪教头子,军阀,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吕方想了想。
“大兵,你怎么评价你的这位老乡呢?”豆子问
“我们对他的认知只限与东陵事件,但是在抗日时他确有战功!孙殿英自己曾经解释:“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并说:我发掘满清东陵,有3个好处。第一,满清入关之时,大兴文狱,网杀士人,象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虽不才,亦知道佛经有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满清统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财帛不知多少,今天我发陵,是为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他是一个汉人,在他这个立场上来看东陵事件并不是没有什么道理,但是他对东陵的破坏和让文物的流失却实也是罪大恶极!所以说他英雄也服不了众了,说他是民族罪人好像也不冤枉,但要是说他没做过什么好事也太偏听偏信,算是个枭雄吧!”吕方想了想
“枭雄还不高,曹操那样的人才能算是枭雄,他就是一个盗墓的!”王进很执着。
“事情得全面看,也许因为我也是河南人,所以在找些借口给他平反,这个问题先不争论,我们先看他的全部事迹:他自幼家贫父亲被满人所杀,之后落草聚众起教,种鸦片赚钱,以前的山大王大部分也都是同样的套路,所以我也说了他是地痞流氓,鸦片贩子,山大王,邪教头子。后来从军之后,先跟张宗昌,张宗昌抗北伐失败后,他就投了蒋介石,中原大战时又他叛蒋而改投冯玉祥,冯玉祥中原大战败他就又改投跟张学良。九一八之后,他受张学良之命驻守热河,那时他曾经在赤峰恶战过七天,这次赤峰阻击战为他以为被俘没被杀有直接关系,所以他也曾经为民族抗战立过功,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率自己凑合出上万人组成的新五军在河北、豫北多次与日军作战,43年对日做战时被围,抵抗之后马上投降,于是成了汉奸,抗战胜利之后再次投蒋,又参加中国内战,直到47年被再次被俘虏。你们在看到他的这些履历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吕方问别的三个人。
“什么问题?”三个人对看着吕方,因为稍稍熟悉孙殿英的人都知道这些,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问你们,大家有没有觉得,战争年代时的所有大哥,都对孙殿英特别的客气吗?”吕方问。
“怎么说?”豆子问。
“孙殿英一生多次与委员长发生冲突并投敌,但委员长每次都能原谅他。他们第一次对面是北伐时期,那时孙殿英是战败方,如果说第一次北伐时是因为委员长战争年代需要兵源的话,那么他这一次正面对抗国军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原大战时他叛变了国军,战败后他又成了战俘投了张学良,张少帅入关之后他就又成了国军,虽然中央军的嫡系是黄埔系,但是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孙殿英提出的要求委员长总是会答应他,委员长从不计较他以前的错误,每次都能给他一个军长的职务。抗战时他杀了鬼子之后又成了鬼子的俘虏,但是鬼子一样的没有把他怎么样,还让他当司令,抗战结束之后他又成了国军,还是军长,更奇怪的是他在解放战争中宁死顽抗,又被解放军活捉,可解放军也没把他怎么样,还派专人在牢里伺候他,你们不觉得这些事情很奇怪吗?”吕方问。
“可能是他这个人比较滑头,沟通能力强!”王进说。
“蒋介石和阎老西,冯玉祥和张学良哪一个不滑头?孙殿英一个草寇出身的泥腿子,能在这些老油条中间到处能吃得开,光有滑头怕是远远不够的吧!他在那个年代里能混,手里一定得有筹码才行!”吕方说。
“什么筹码?”王进问。
“什么筹码?就是东陵的那批东西!你们想想,这些老大哥如果不是同样惦记着那些珍宝,他孙殿英早就被拉出去用机关枪突突两个小时了!孙殿英自己一定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一定会很用心很细致的经营和保存着这批东西。”
大家想了想,感觉吕方这家伙琢磨问题总和别人不一样!

台北故宫的那块著名的石头,真佩服中国古人的技术和想像力,对爱吃肉的楼主来说感触太大了

叔侄二人的后宫佳丽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