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学做假领、凉皮、奶茶、姜撞奶、芋圆、腰带、奶粉酸奶、面包、蛋糕、饼干

  各种炸,包括奥利奥
  以前追《康熙来了》图笑点,现在只追有美食内容的。
  有一集提到炸奥利奥,过段时间,三条奥利奥吃得剩下一块时,实验才得已实施。
  饼干少,浆料备得也少,油热时才发现上浆难,最后炸成这个鬼样。
  汇报结果:确实酥,没什么意外的感受。

  开了油锅,只炸一块奥利奥,十分说不过去,所以丢了几块红薯干和米花下去炸。

  那该死的红薯干油炸过后,硬度比牛皮还硬,强撑吃下去,有一口气上不来的感觉,差点就成为饮食科学道路上的牺牲品。

  那集还说什么炸饭团,我本来对饭团就没有多少热情,哪里有动力去炸它。
  所以就炸米花了,结果是那盘里满意度最高的一种,嚼在嘴里咯嘣咯嘣地脆,泡糖水也很好吃。

  
  数天后,它们就干成这样,便可下油锅炸了
  楼主既是怂恿别人吃,也是助别人减肥美白,且三观正正的良民:推荐柠檬水
  本地的柠檬是长这样的,不是柑桔啊。
  正值柠檬上市季节,买了好些,用些汁熬做月饼用的糖浆,大部分泡水喝,这几天感冒了。
  有人问它到底能不能达到减肥美白的效果?
  反正越南人吃东西时爱把这种柠檬切成半,挤汁到食物里去拌着吃,那里肥人很少,还有另一方面他们饮食偏清淡。
  但越南人白不白呢?一般吧,感觉他们南方人比北方人要白些,奇怪。
  其实也证实了那种科学说法,柠檬是感光的,白天喝了到处乱跑,反而变黑,就好象越南人那样。
  曾在那里工作过一段时间里的部分无聊观察结果。
  个人总结,避免在紫外线强的时候,喝柠檬水外出。胃不好的同学慎行,加蜂蜜,或加大水量稀释。
  你问楼主自身实验结果?楼主意志薄弱,只能说很多东西贵在坚持。
  柠檬在我们这,可以一层盐一层柠檬地放瓶里腌制数月,当然时间越久越好,然后可以拿来煮鸭子,可以得一道好吃的家常菜-----柠檬鸭。用它的汁捞饭吃,哇啊,可以一碗接一碗地吃得膘肥体壮的。
  改天上这道菜来给大家看看它的杀伤力。


  
  柠檬水,就冷开水加柠檬挤汁泡果肉
  节一过,月饼严重贬值了
  昨天在街上听一枚月饼商贩的小喇叭在不停地叫:10块钱15个……
  英语哥出月饼专辑了,吃晚饭的时候在看的,没之前的搞笑。
  很难想像柠檬跟月饼的联系吧?做月饼确实需要它。
  熬好糖浆,过段做月饼,就拍步骤上来分享哈。
  这些是以前做的。

  
  装膜作样的月饼
  各地饮食文化差异
  小时候,老家小吃摊上有种夏季甜品叫凉粉,黑白两色。
  其中白的叫白凉粉,是用一种凉粉籽泡水搓制,最后长成与果冻类似相貌的东西。
  摊主切一块,放杯子用刀地划成小块,倒在食客碗里,加些糖浆,点上些薄荷,成了另一款舌尖上的童年记忆。
  黑的药味浓,偏爱白的多些。
  而在台湾这种白凉粉被叫作爱玉,就好象有种水果他们说的是凤梨,我们叫的是菠萝。
  而在有些地方所说的凉粉,是用红薯粉来做的。
  有一回在菜市里买了些红薯粉,回来发现有股馊臭味,但还是坚持做完,结果依然难已下咽。
  估计在超市里买的红薯粉会好些。
  唯一知道正宗龟苓膏是具有药用价值的,热气冒痘的小盆友可以吃,体寒者慎重。
  烧仙草具体是不是黑凉粉,不得而知,极有可能各地商家所用材料不同。
  假如楼主所说的食物与您当地有所不同,敬请谅解,能力有限,目前只能舌尖着自已舌尖的范围,当求异共存吧。

  上那个馊臭味版的凉粉

  
  吃货必看《深夜食堂》
  
  饭团
  在学校可用电饭锅的同学都可以做的,只要有寿司帘,煮好米饭,买不到弹性好的米,就放些糯米进去,只是个人的建议。

  撒些醋,加少量糖和盐拌均,买得专业的当然是最好,楼主一般用家常的通用型。

  在寿司帘铺张海苔,待米饭稍凉时,把米饭铺到海苔上,带塑料手套或铺个塑料袋方便把米饭摊平。

  放想吃的食材,重口味放老干妈和榨菜,小鱼干都得。

  开卷,卷好后,就可以切块了。

  刀一定要利些,楼主第一次做,用把钝的水果刀锯下来,就成图片上一样了。
  刀难切时,清洗一下擦干就又好切了。




  
  薯圆,楼主不懂把芋圆的PP存哪了,改天找到补传。但无论是薯圆、芋圆、南瓜圆、抹茶圆、咖啡圆等等做法都是一样的。
  这几天凤体欠安,没味口吃这些,集合成品煮熟图找不到,今晚也懒得煮,也改天补。
  因为大家催,就先上这些了。
  圆子之所以Q,关键有两个 :
  材料一定是木薯淀粉(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别的粉也可以,但仅个人试验的粉类中,它是最适合的);
  部分粉料要用热开水搅拌,那个QQ糕之所以Q也是这个原因,QQ糕跟马蹄糕不一样的。

  
  颗粒明显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