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红楼特大谋杀案

  作者:我爱表弟 回复日期:2009-2-5 17:14:00
  
    好玩 清宫十大迷案 给我们留下无数的想象空间
     继续关注
  -----------------------------------------------
  
  ---呵呵,谢谢关注
  
  
  -
  --------------------------------------
  
    
     7. 宁国府---清皇宫
    
    
     华生说:
     第63回,写宁国府宁国公贾敬之死---老爷宾天了!
     宾天---专称皇帝之死。
     所以,宁国府,也影射清皇宫。
    福尔摩斯一笑,调侃道:是。你总算明白些了。
    
  
  作者:舞心舞情 回复日期:2009-02-05 21:35:40 
    ---大姐---女且---去头、挖心、丢卒之女真
    =============================
    
    不知为什么最烦这种解读方式,扯淡。
    楼主继续。
  ----------------------------------------
  
  ---不如此解读,则请问:
  ---前80回,以哭和睡为特征的大姐儿,为何位列冠首女子?
  
  
  作者:浓妆淡抹姐姐 回复日期:2009-02-05 10:12:35 
    解的相当好。我觉得老农说的有理
  -------------------------------------------------
  
  ---呵呵,谢谢理解
  
  作者:浓妆淡抹姐姐 回复日期:2009-02-05 10:12:35 
    解的相当好。我觉得老农说的有理
  -------------------------------------------------
  
  ---呵呵,谢谢理解
  
  
  
  第三章.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
  
  
  1. 红楼梦故事发生年代的大概范围
  
  
  福尔摩斯说:亲爱的,我们必须从《红楼梦》中找出确切的时间点---《红楼梦》谋杀案发生的具体时间。
  华生说:你想找出‘《红楼梦》谋杀案发生的具体时间’?绝对不可能。我读了几十遍《红楼梦》了,始终看不出《红楼梦》的时间顺序,《红楼梦》中的时间特别混乱,忽前忽后,根本看不出首尾。
  福尔摩斯说:还是有章可循的。我们现在就开始破解《红楼梦》的时间密码。第一步,先确定一下《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的大概范围。
  华生说:这个容易。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其前言中写道:
  
  今传乾隆时期的《石头记》(即《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尚有十一种之多,计有: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红楼梦稿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南京图书馆藏本、梦觉主人序本、舒元煒序本、郑振铎藏本、列宁格勒亚洲图书馆藏本等。
  在以上这些抄本中,己卯、庚辰、甲戌的底本是比较早的。其中己卯本已确知为怡亲王府本,其抄成年代大约是在公元1760年即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以后,现存庚辰本抄定年代大约是1761年即乾隆二十六年以后,甲戌本底本的年代应是公元1754年,即乾隆十九年甲戌。
  
   由此可知,《红楼梦》的成书时间一定早于或者等于乾隆十九年。根据《红楼梦》第一回交代,曹雪芹改《石头记》为《红楼梦》共用了十年时间,由此可知,红楼梦故事的发生时间,一定早于乾隆十年。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著作。《红楼梦》中人物的姓名、年龄、性别、言行虽然是虚构的,却必定来源于作者的生活,是由作者亲身经历的素材加工而成的。
   所以,最保守的估计,作者的出生年不会早于康熙元年。所以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一定在康熙五年---乾隆十年之间。
   福尔摩斯笑道:呵呵,你的这个‘大概时间’的跨度将近八十年,保险系数够大啊。可是,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其前言中不是已经说了曹雪芹就是曹霑吗,而曹霑出生于雍正2年,如此,则红楼梦故事发生的‘大概时间’的跨度就剩下二十多年了。如果采信这个岂不省力些?
   华生说:这个虽然省力,却不可信。《红楼梦》号称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作者的博学基于其丰厚的人生阅历,岂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落魄的公子哥儿所能胜任的?
   福尔摩斯哈哈一笑:好吧,我们就在这横跨八十年的‘大概时间’里‘大海捞针’,看看我们是否有运气在《红楼梦》的洋洋百万言中,把红楼谋杀案的时间停留点找出来。
  
  
  -
  作者:dai炒fai 回复日期:2009-02-06 13:21:02 
     作者:梦中老农 回复日期:2009-01-31 14:14:12 
      作者:风轻云乱 回复日期:2009-1-30 21:58:35 
        红楼里人物年龄很乱.楼主这个推论很有意思. ps 我也不同意红楼未完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肯定是在完稿的前提下,不可能放着结局不写,倒把精力先放在细节上
    ------------------------------------------------------------------------
    是写完了,只是后面40回给烧了
  
  ========================================
  
  ---‘只是后面40回给烧了’---否。
  ---我们现在看到的后40回,是‘曹雪芹-胤禵’的原版
  
  
  
  
   2.准补天之石头是准天子---是万岁石头极
  
  
   华生说:红楼梦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究竟是哪一年呢?我们该如何寻找这个时间点呢?
   福尔摩斯说:虽然《红楼梦》中并没有写明故事发生的具体年代,但却留下了许多蛛丝马迹。
   《红楼梦》的底本是《石头记》,《石头记》的主角必定是石头。可是,究竟哪一位红楼人物是石头呢?不妨根据《红楼梦》提供的线索去寻找。
   《红楼梦》第一回写道: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所以,此石头是准补天之石头。补天之石是天之分子---天子。
  华生说:我懂了。准补天之石头是准天子。而女娲补天距今一万年左右,所以,此准补天之石头,是相当于万岁爷的石头极。
  福尔摩斯点头笑道:对。
  
  
  -
  
  
  3.贾元春就是石头极---癞憎跛道将这石头携往皇宫之中
  
  
   华生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们就顺着这石头的线索找,看看能找出什么结果。
   福尔摩斯笑道:是这个意思。
  华生念道:《红楼梦》第1回: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
  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
  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
  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华生说:可是这癞憎跛道究竟将这石头携往何方何舍了呢?
  福尔摩斯笑道:没看出来吗?《红楼梦》第十八回写得清清楚楚:
  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憎,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
  华生拍手笑道:呵呵,原来这贾元春就是石头!贾元春就是石头极!癞憎跛道将这石头携往皇宫之中!!!
  
  
  -
  作者:月影流光 回复日期:2009-02-06 17:44:19 
      【画外音:
      宝玉当时年龄几何?---不过七岁而已。
      将七岁的孩子按在凳上,用大棍狠命盖了三四十下---这孩子还有命吗?
      被打死的宝玉是谁?打死宝玉的贾政又影射谁呢?
      ~~~~~~~~~~~~~~~~~~~~~~~~~~~~~~~~~~~~~~~~~~
    我的天呀,红楼梦前10回贾宝玉就和袭人初试云雨情了,结果之后再搬到大观园里住了几年挨打的时候才7岁?他这生理也太不正常了吧,还是地球人吗、
  -------------------------------------------------
  
  ---贾宝玉的年龄,当然不是7岁
  ---说贾宝玉7岁,是以大姐儿为时间坐标
  
  ---第6回‘贾宝玉初试云雨’---另有寓意
  ---难道一个7岁的孩子也能‘试云雨’?
  
  
  
  4.红楼梦故事发生于‘虎兔相逢’之年---康熙61年
  
  福尔摩斯说:让我们再细细的品味《红楼梦》第五回有关贾元春的判词。
  华生打开《红楼梦》第五回,念道: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福尔摩斯笑道:有了。‘虎兔相逢大梦归’---为我们提供了红楼梦/石头记故事发生的确切年份。
   华生说:‘虎兔相逢大梦归’这句话,有的手抄本是:‘虎兕相逢大梦归’呢---你信哪一个?
   福尔摩斯说:我认为都是作者的手笔。暂且不论‘虎兕相逢’,但‘虎兔相逢’这四个字,却是一个确切无疑的时间坐标。
   华生说:何以见得?
  福尔摩斯笑道:‘虎’---象征寅年;‘兔’---象征卯年。
  华生说:然而,虎年(寅年)和兔年(卯年)是交接关系,如何能‘虎兔相逢’呢?
  福尔摩斯说:中国的夏历是阴阳历---月亮历和太阳历的综合。
  夏历月亮历:以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月相更替的周期平均为29天半,所以
  阴历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阴历12个月为一年,全年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平均少10天另21小时,需3年置一闰,5年再闰,19年7闰。闰年13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
   夏历太阳历: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365天划分为24个相等的段落,即二十四节气。包括: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夏历的阳历年以‘立春’为新春第一天,是真正的‘春’节。
  夏历的阴历年以正月初一为新春第一天,是所谓的‘春节’。
  但是,中国民俗,以阴历的旧岁除夕跨于新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谓
  ‘过年’。
  立春---这个节气的日期约为公元历的2月4日(或2月3日,或2月5日)。但
  是,在夏历的阴历中,每年的‘立春’日期却大不相同。
   所谓‘虎兔相逢’---指的是 ‘虎兔春节相逢’同‘过年’---寅年(虎年)的除夕和卯年(兔年)的立春相逢在同一天。
   华生笑道:也真有你的,为了一句‘虎兔相逢’给我上了一堂常识课。
   福尔摩斯笑道:劳驾你去查一下老黄历,看看究竟哪一个虎年的除夕和兔年的立春相逢在同一天。
   华生说:这个容易。
   三十分钟后,华生呵呵笑道:‘大海捞针’---捞到手了。请看:
  
   康熙5年至乾隆10年共有6次寅卯交接的‘过年’,其立春的日期分别为:
  1, 康熙13年1674甲寅-康熙14年1675乙卯:乙卯正月初九日立春;
  2, 康熙25年1686丙寅-康熙26年1687丁卯:丙寅腊月二十一立春;
  3, 康熙37年1698戊寅-康熙38年1699己卯:己卯正月初四日立春;
  4, 康熙49年1710庚寅-康熙50年1711辛卯:庚寅腊月十七日立春;
  5, 康熙61年1722壬寅-雍正元年1723癸卯:壬寅腊月二十九立春---除夕!!!
  6, 雍正12年1734甲寅-雍正13年1735乙卯:乙卯正月十二日立春。
  
  福尔摩斯笑道: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石头记故事发生的确切年份是康熙61年!
  
  【庚辰、甲戌、蒙府、戚序、甲辰、舒序本---虎兔相逢。
  【己卯、梦稿本---虎兕相逢。
  
  
  -
  -
  -------------------------------------------
  
  
   6.石头记故事发生的具体日期:康熙61年11月13日
  
  
  福尔摩斯说:康熙61年,大清国发生的最大的事件是什么?
  华生说:当然是康熙帝去世啊。
  福尔摩斯说:让我们分析一下,康熙帝的死,究竟是正常死亡呢?还是遭殃横死!?
  华生说:也或许是正常死亡呢。比方说,康熙突然重病,临终前将隆科多叫来嘱咐后事。
  福尔摩斯说:绝不可能!隆科多也远没有这个资格。
  康熙帝二次废储后为什么严词杜绝立储言论?
  一代开明君主玄烨,难道当真聪明一世,偏偏在有关家国命运的立储大事上糊涂一时?非也!
  最大的可能是---康熙帝想变革社会制度---玄烨敏探春,誓汰君破陈腐旧套--欲行新制红楼梦!。
  不立储君,就是不设立皇帝接班人,也就是说,康熙帝想在他身后建立一个没有皇帝的社会制度。
  华生说:你的意思是说康熙准备在中国设立民主制度?这不可能,中国没有建立民主制度的文化土壤。
  福尔摩斯说:怎么没有?
  《老子》曰:‘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难得之货’是什么? 就是皇帝宝座。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主依法治国,行无为之治,不可以为所欲为;小民百姓就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得自由、无忌惮也。
  华生说:康熙帝想废除极权?想淘汰封建帝制?想建立民主社会?---这毕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福尔摩斯说:但也不是绝无可能的。‘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什么意思?
  华生说:《红楼梦》中有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三春’是指‘迎、探、惜’三春呢?还是指探春自己呢?
  福尔摩斯说:‘三春’双关着:
  其一,探春,康熙欲汰君、停极---探索人类社会之春。
  其二,指满清入主中原第三朝---雍正朝。
  华生说:如此说来‘三春争及初春景’就不是‘迎、探、惜’三春羡慕元春当皇妃了?
  福尔摩斯冷笑道:什么‘迎、探、惜三春羡慕元春当皇妃’---风马牛不相及!
  ‘三春争及初春景’寓意双关:
  其一,康熙帝欲停极探春,争及汰君新制初春景。
  其二,雍正弑君劫御探蠢,争及开国新元初春景。
  华生笑道:‘大梦归’呢?
  福尔摩斯说:
  ‘大梦归’也寓意双关:
  其一,指康熙帝和他的停极汰君梦归西---玄烨横死、新制红楼梦夭折。
  其二,石头极文觉禅师的望自成龙梦归来---穷山沟里的一个庄户秀才,摇身一变,大石变美玉,穷秀才变成了真龙天子石上、石头极。从此以后,大清国名存实亡。
   据此推断:红楼梦/石头记故事发生的具体日期就是康熙惨遭横死的日期:
  康熙61年11月13日。
  
  
  -
  -
  
  
  第四章.公公扒麾
  
  
  1.杨柏
  
  
  华生嘻嘻笑道:你说的也太玄乎、太简单些了吧。哦,像变魔术似的---‘穷山沟里的一个庄户秀才,摇身一变,大石变美玉,穷秀才变成了真龙天子石上、石头极’---这可能吗?
  福尔摩斯沉思了一稍会儿,笑道:笼统的这么一说,的确也太玄乎、太简单些了。石头极文觉禅师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大的社会集团,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集团呢?
  华生笑道:天地会啊。
  福尔摩斯说:金庸笔下的天地会,远没有如此大的能量。
  华生说:《鹿鼎记》中的天地会,应该是个比喻吧。
  福尔摩斯思考着,口中念念有词:天地---阴阳---阴阳人?---不男不女?哈哈,有了,所谓‘天地会’影射阴阳人集汇,就是太监党!
  华生说:太监结党?好像也不太可能吧?宫中太监各司其职,其活动空间有严格的限制,就是为了防止太监结党生事。
  福尔摩斯说:然而,康熙末年却给了太监结党一个机会。
  华生说:什么机会可令一盘散沙的太监聚合结党?
  福尔摩斯说:当然了,也必须有一个有大本领的人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才行。想想看,康熙帝准备废储汰君,既然不要皇帝了,还要太监干什么?所以,欲汰君,必放宦。假若汰君放宦泄露天机的话---面临集体失业的公公们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公堆里冒出了一个有计谋、会组织、能煽动的人,不仅能在太监堆里结党,而且能把全体太监结成死党。这个人就是雍正朝的创始者。
  华生嘻嘻笑道:这人不会是韦小宝吧?
  福尔摩斯笑了:你真会调侃。这位雍正朝的创始者没在史书上留下任何痕迹,我们给他个化名,就叫他杨柏吧。
  
  
  作者:清河县西门大官人 回复日期:2009-02-06 21:52:46 
    《红楼梦》老实说我没认真读过,但以前学过那个什么《林黛玉进贾府》 我一直好奇一点 就是那副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那个落款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手拜”,
    为什么特别要说下这幅对联并详细记载下这个落款呢?
    我一直隐约觉得这里是不是也藏着什么信息——还是被牛人解释《红楼梦》解释的杯弓蛇影了?
    请高手解答一下
  ----------------------------------------------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是‘杯弓蛇影’---
  ---座上朱极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阉霞
  
  ---座上朱极 ---影射龙衣人赵昌
  ---昭日月---影射‘明’---雍正朝反清复明
  
  ---堂前黼黻焕阉霞---雍正朝焕阉霞---雍正朝太监兴旺---冷子兴
  
  
  -
  作者:清河县西门大官人 回复日期:2009-02-07 16:57:58 
    谢谢大伯的解释
    还有呢 这个“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手拜”,这句话有没有什么隐藏的信息?
  -------------------------------------------------------
  
  ---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手拜---的信息主要是后面的几个字
  同党雍正---帝勋袭东安郡王穆石手手手---
  同党雍正---帝勋袭东安君王穆石首首首---雍正三元首:
  
  帝---雍正帝---石头极---文觉禅师
  勋---特殊功勋---雍正朝的缔造者---玺头、隐帝杨柏
  袭---龙衣人---虚皇赵昌
  
  
  作者:风去影逝 回复日期:2009-02-06 11:23:23 
    写的真不错,我说的谁?当然是老曹了。
     哈哈哈 不过老农分析的真不赖,支持一下
  ---------------------------------------------
  ---呵呵,谢谢支持
  
  
  2.恶监杨柏煽动清宫太监集体造反
  
  福尔摩斯说: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康熙帝欲行汰君新制,肯定已经形成了文件---《汰君宝谕》。康熙帝已经物色到了‘汰君新制’的执行人,并且将执行人的名字写在《汰君宝谕》中。从当时的种种迹象来看,这位谕嘱执行人,应该是大将军王、十四子胤禵。
  康熙帝欲行汰君新制,这是一件极其机密的事情,应该只有康熙、胤禵等三两人知道。再就是康熙和胤禵探讨汰君新制时,康熙的近侍赵昌在旁边侍候。
  岂料,近侍太监赵昌泄露天机,‘汰君放宦’引起了太监们一片恐慌。
   放公公’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众太监们先喜而后忧。
   居心叵测有阴智大本领的太监头儿杨柏乘机挑动众太监:
   放出去以后,你们能干什么?做工?种田?经商?---你们什么都不会!
   咱们自宫净身为的是什么?早知今天,又何必当初?
   冻死俄死也是个死,不如----拼着一身剐,敢把康熙皇帝拉下马!
  
   杨柏对文觉说:
   有一个掉包的法子。赵昌和四阿哥胤禛有一面之缘,若同双生子,只差没有胡子---这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
   赵昌不识字?---哈哈!人虽替不得,这字却是可以替得的。
  奇巧得很,你文觉的字可以乱禛!
  豪阉清廷没商量!!
   有钱能使鬼推磨!难道他隆科多不爱银子?现银不够,就以四阿哥的名义,打欠条给他---什么四百万两、五百万两,尽管写!
  
   杨柏对隆科多说:
   到时候,你就说是老烨说的:皇四子胤禛承位!
  
  
  -
  --------------------------
  
  
   3.赵昌以假充禛,宝御疯癫!
  
  
   福尔摩斯继续推测:
   康熙61年11月13日凌晨,杨柏带领众太监进入大内禁宫,用乱棍打死康熙帝。诱捕并隐藏胤禛。
  
  康熙61年11月13日夜间,隆科多趁乱空口‘宣旨’:皇四子胤禛承位。
  小耗子赵昌变成胤禛---登基偷国。
  为此,雍正登基伊始便谕告天下:‘处死赵昌’!
   赵昌‘死’了,比活着时还好看:穿龙衣,戴皇冠,坐宝御。
   假宝玉赵昌死而复生为皇--- 从此以后,宝御疯癫!
  
  手足情深的神仙般人品的胤禛,穿上龙衣以后,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却以绝然相反的另一幅德性示人:二十多个亲兄弟被一网打尽,百般地折磨迫害,呼之曰猪狗;更甚至于弑亲娘吴雅氏、杀亲儿弘时!反而对反清志士曾静高抬贵手无罪释放。
  
   自从他穿了龙衣以后,众妻妾突然间没了丈夫---美其名曰:专宠年妃!
   年妃和她的哥哥年羹尧为什么在一个月内相继而死?--道理非常简单:灭口!--这世上知道龙衣人是没有小鸡鸡的,有一个死一个,有两个死一双!
  
   雍正不是胤禛---禛是假。
  雍正双皇---两个汉人扮演一个胤禛:
  貌似胤禛的龙衣人内侍赵昌虚皇临朝;
  笔墨乱禛的石头极文觉禅师旨命天下。
  
  
  -
  作者:马甲密码000111 回复日期:2009-02-08 10:45:43 
    姐儿该是年纪很小,,三年大梦归,,姐儿出场该是7岁左右,三年后该是10岁,,怎么书中最好和板儿成了好事!!
    
    元春43岁回归册本,,三年大梦归,,该是40岁时,,这当是,,贾
    
    政暴打宝玉时,,王夫人大哭着说“我快50岁的人了,,,如果珠儿
    
    在,,”,,,难道是王夫人10时就生了元春??
    
    请大楼主分析下,,谢谢。
  ======================================================
  
  ---呵呵,你这东一句西一句的说了些啥?
  ---1,‘三年大梦归’---什么意思?
  ---2,‘姐儿出场该是7岁左右’---错。是0-1岁。
  ---3,前80回,大姐儿年龄就没长,依然是0-1岁。
  
  
  -
  
  第五章.秦可卿的万年永远之基:康熙帝的汰君新制
  
  
  1.秦可卿停灵四十九日---行天子礼
  
  
  华生说:你分析的‘公公扒麾’似乎言之成理,可是却与《红楼梦》脱节呢。《红楼梦》中的‘公公扒灰’好似影射公公贾珍‘扒灰’儿媳秦可卿呢。
  福尔摩斯说:那好,就让我们去看看秦可卿究竟是何等人物。我来问你几个问题。《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吗?
  华生说:是。---几乎所有的红学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福尔摩斯说:封建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丧等等不可越礼一步?
  华生说:对。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福尔摩斯说:封建社会划分等级维护特权的‘礼’,是以《礼记》为依据的?
  华生说:是。
  福尔摩斯说:《礼记》曰: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什么意思?
  华生说:‘天子七日而殡’---意思是天子停灵的下限是七日;‘诸侯五日而殡’---诸侯停灵的上限是五日;‘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大夫、士、庶人停灵的上限是三日。
  福尔摩斯说:秦可卿停灵多长时间?
  华生说:秦可卿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如此一分析,秦可卿竟然成了皇帝了?!---这可能吗?
  福尔摩斯说:为什么不可能?就因为她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其实呢,红楼人物的性别和年龄都是虚构的。
  
  
  作者:马甲密码000111 回复日期:2009-02-08 12:48:42 
    按照“元春”的判词,,三年大梦归,,小说主要是写了三年的事,从元春“省亲”后,三年元春就死了。。
  ------------------------------------------------------------
  ---1,元春的判词哪句话告诉你‘三年大梦归’?
  ---2,‘小说主要是写了三年的事’---根据什么?
    
  
  作者:_琥珀黄昏 回复日期:2009-02-08 14:02:25 
    有那么点意思。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看探佚类的红楼分析,虽然吧LZ说的这个有点太惊世骇俗,不过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大家互相探讨的,没个准的。除非曹公再世,否则谁也不晓得到底是咋回事咩。
    
    嗯,LZ写的有些地方还是有点牵强,我觉得太侧重于拆字和对句子分析了。个人看法而已。
    
    小女子才疏学浅,胡言乱语,LZ莫怪莫怪哈~
  --------------------------------------------------
  ---呵呵
  ---‘LZ写的有些地方还是有点牵强’---请举例说说
  
  -
  
  
   2. 贾敬之殡,贾母之殡,都不及秦可卿之殡大
  
  
   福尔摩斯笑道:秦可卿是贾敬的孙媳?
   华生说:是。
   福尔摩斯问:贾母史太君比贾敬又长一辈?
   华生说:是。
   福尔摩斯问:秦可卿尚未生育?
   华生说:是。
   福尔摩斯问:秦可卿年龄几何?
   华生说:《红楼梦》中没说,但交待了贾蓉的年龄。贾蓉17岁,蓉儿媳妇秦可卿的年龄应该17岁左右吧。
   福尔摩斯问:贾敬之死,《红楼梦》中用了个什么词?
   华生说:贾敬之死---‘老爷宾天了!’--- ‘宾天’,称帝王之死。难道贾敬也影射某个皇帝?
   福尔摩斯说:对。
  华生说:真奇怪,贾敬之殡,贾母之殡,为什么都远不及秦可卿之殡大呢?
  福尔摩斯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同是天子之殡,规模却有大小之别。这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秦可卿究竟是谁?
  华生说:如何确定呢?
  福尔摩斯说:满清入主中原后直至《红楼梦》问世,这一百多年间,共有几个皇帝宾天?
  华生说:这不明摆着吗?顺治、康熙、雍正---总共有三个皇帝宾天了。
  福尔摩斯问:这三位的丧礼,哪一位的最隆重、最盛大?
  华生说:当然是康熙之殡最盛大。---难道秦可卿之殡影射康熙之殡?
  福尔摩斯说:对。
  
  
  -
  ------------------------------------
  
  
   3. 秦可卿遗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福尔摩斯打开《红楼梦》第13回,对华生说:你读一下这一段,让我们细细的品味一下其中的韵味。
   华生念道: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
  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凤姐忙问:有何喜事?
  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
   三春过后诸芳尽, 各自须寻各自门。
   福尔摩斯说:你觉得这像一个过门未久的、尚未生育的、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妇的临终遗言吗。
   华生嘻嘻笑道:我倒觉得这很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在嘱咐后事呢。
   福尔摩斯又翻到第101回,道华生:你再把这一段念念。
   华生念道:
  凤姐儿此时心跳神移,急急的向秋爽斋来。已将来至门口,方转过山子,只见迎面有一个人影儿一恍。
  凤姐心中疑惑,心里想着必是那一房里的丫头,便问:是谁?
  问了两声,并没有人出来,已经吓得神魂飘荡。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
  凤姐忙回头一看,只见这人形容俊俏,衣履风流,十分眼熟,只是想不起是那房那屋里的媳妇来。只听那人又说道:婶娘只管享荣华受富贵的心盛,把我那年说的立万年永远之基都付于东洋大海了。
  凤姐听说,低头寻思,总想不起。
  那人冷笑道:婶娘那时怎样疼我了,如今就忘在九霄云外了。
  凤姐听了,此时方想起来是贾蓉的先妻秦氏,便说道:嗳呀,你是死了的人哪,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
   福尔摩斯说:第13回秦可卿说的‘非常喜事、天机不可泄漏之事’和第101回秦可卿说的‘立万年永远之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若秦可卿只是一个17岁的小女子---她的‘万年永远之基’是什么?
   华生说:你意思是说---
  非常喜事=天机不可泄漏之事=立万年永远之基?
  福尔摩斯说:对。
  
  
  作者:classicbluer 回复日期:2009-02-08 20:29:44 
    唉,郁闷,老兄你又来了
    
    上面有个哥们说到,不可能宝玉7岁去喝酒,我觉得,挨揍之前还有一个事情,比喝酒更能说明不是7岁,是云雨情。
    而且,你说的那个黛玉5岁,是冷子兴演说的时候5岁,之后又有大概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雨村就馆什么的。之后又有时日,并不是如你所说的7岁,因为宝玉比黛玉大一岁。其实,我想说的不是你有错,是你这种隐瞒的性质不好。你一唬,稍微看得次数少一点的人就缩了。不是纯人。我本来不打算回帖的,就看你唬那个哥们,所以出来说这么一句
    
    不过,红楼梦里的年龄,我感觉是有点乱的,不好十分做准。因为元春只比宝玉大一岁,但是都进宫很长时间了。而且,金陵的甄宝玉,到出现的时候才13,而两个人又是敌体。
  -----------------------------------------------------
  
  ---宝玉是由‘合身法’写成的,其生活原型,无论哪一个,都大大的超过了7岁
  ---被贾政暴打的那个宝玉的年龄:68岁!
  ---之所以说宝玉7岁,是以大姐儿为时间坐标,大姐儿在前80回,年龄就没长,一直是:0-1岁。
  
  
  -
  -
  
  
   4. 三春过后诸芳尽---汰君过后太监尽
  
  
   华生说:可是我却觉得秦可卿所谓的‘天机不可泄漏’指的是‘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两句谶语呢。
   福尔摩斯说:但是,‘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两句话却不是谶语,只是‘不可泄漏之天机’---汰君放宦。
   华生说:我怎么看不出‘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和‘汰君放宦’之间的联系呢?
   福尔摩斯说:‘芳’,不指男人,一般情况下是指女人---对吧?
   华生说:对,这又怎么了?
   福尔摩斯说:‘三春过后诸芳尽’---若把这句话中的‘芳’理解成女人,此话就大大的不通---难道过了三个春天以后,这世界上的女人都‘诸芳尽’了?
   华生说:这我就不懂了,既不指男人,又不指女人,这‘芳’字究竟指的是什么东东呢?
   福尔摩斯说:指人妖---指太监。
   华生说:‘三春过后太监尽’---还是不懂,这‘三春’是指哪三春呢?
   福尔摩斯说:‘三春’,也是个简单的红楼密码。《红楼梦》中有四春:一元春;二迎春;三探春;四惜春。---三春=探春。
   华生嘻嘻笑道:更笑话了,这不成了‘贾探春过后诸芳尽’?!
  福尔摩斯笑道:呵呵,你真会闹。是‘探春过后诸芳尽’。
  探春---探索人类社会之春。
  探春---红楼梦=新制红楼梦=新制度红楼梦=誓汰君破陈腐旧套。
  华生说: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三春过后诸芳尽=探春过后诸芳尽=汰君过后诸芳尽=汰君过后太监尽。
  福尔摩斯说:对。三春过后诸芳尽=汰君过后太监尽!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句话是康熙帝对内侍赵昌说的,意思是:汰君过后把你们太监都放出去,各自回家去吧。
  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大帝!!
  秦可卿/康熙大帝的万年永远之基是:
  废储、汰君、停极!---欲行新制宏楼梦!!
  
  
  -
  
  
   第六章.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康熙帝横死天子宫
  
  
   1.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华生说:第13回脂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好多红学家都认为这是直接点明---公公贾珍‘爬灰’儿媳秦可卿。
  福尔摩斯笑道:所谓‘史笔’,纪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国家大事。把一个贵族家庭的公公和儿媳之间的性事,说成‘史笔’,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淫’,有九种含义:〈1-浸淫;〈2-奢侈;〈3-长久;〈4-放纵;〈5-沉溺;〈6-过度;〈7-邪恶;〈8-惑乱;〈9-性交。
  ‘淫丧’之‘淫’,若取‘淫’第9意---性交,则不通。性交,爱情也好,偷情也罢,都不会导致‘淫丧’。
  ‘淫丧’之‘淫’,若取‘淫’第9意---性交,也与‘史笔’之批不吻。
   ‘淫丧’之‘淫’,取第6意---过度:药量过度/虎狼药。
   ‘淫丧’之‘淫’,取第8意-惑乱/祸乱!
   ‘惑乱’---祸乱--葫芦僧乱叛胡虏案!
   葫芦庙:清初,地方上百姓称清宫为葫芦庙/胡虏庙。
   葫芦僧:清宫太监。
   秦可卿淫丧天子楼---太监造反弑君,乱棍暴打康熙帝---虎狼药只一剂便送了康熙的性命。
  
  
  -
  -
  
    
     2. 公公爬灰/公公扒麾---公公偷了康熙的清
    
    
     华生说:焦大有‘爬灰’之骂---这个不是史笔,总该是公公贾珍爬灰儿媳秦可卿吧。
     福尔摩斯又好气,又好笑,说:你怎么就咬定了‘公公贾珍爬灰儿媳秦可卿’呢?不过你这句话换两个谐音字也通。
     爬灰:公公偷了儿媳的清白。
     扒麾:公公偷了康熙的清呗。
     爬灰:偷情---偷清。
     公公贾珍爬灰儿媳秦可卿---公公假禛扒麾康熙---秦克清。
     秦克清---雍正克大清---雍正朝,大清名存实亡。
    
  
  --------------------------------------------
  
  
   3.秦可卿的病:思虑太过/思想太超前了
  
  
   华生说:第10回,太医论病,说:可卿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
   这里的‘不如意事常有’---难道不是指公公的性骚扰、性侵犯等等?
   福尔摩斯说:你引用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思虑太过’。
   思虑太过---思想太过。
   思想太过---思想太超前了。
   思想太超前---誓汰君破陈腐旧套。
   这句话里的‘不如意事常有’---指的是储君胤礽经常地惹康熙帝生气上火。
  
  
  -
  作者:马甲密码000111 回复日期:2009-02-10 11:51:38 
    贾宝玉做梦和“真宝玉”相会后,
    
    在梦中说“宝玉,快走。。。。”
    
    请问这两个宝玉有什么寓意么??
  --------------------------------------------------
  
  ---‘请问这两个宝玉有什么寓意么??’---有三层寓意:
  ---1,两个模样相同的宝玉---假宝玉虚皇赵昌;禛宝玉皇四子胤禛。
  ---2,两个字样相同的宝玉---假宝玉石上文觉,禛宝玉皇四子胤禛。
  ---3,雍正双皇是两个宝玉---假宝玉虚皇赵昌;真宝玉石头极文觉。
  
  
  
   4.可卿死后,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
  
  
  福尔摩斯打开《红楼梦》第13回,你读读这一段,看你能品出什么味道。
  华生念道: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言,吓了一身冷汗。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他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
  嗯,这句话是有毛病。贾蓉辈分最小,怎么出来‘下一辈’了呢?
   福尔摩斯说:这句话中的‘蓉大奶奶’若指贾蓉媳妇,则不通---贾蓉辈分最小,没有‘下一辈’。若指康熙就很恰切。
   这句话的点睛之笔是‘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其潜台词是:康熙健健康康的,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作者:笑脸男 回复日期:2009-2-10 16:59:00
  
    只问一个问题,从何得出下面的资料?
    一个脸像,一个字像,既然是推论,请给出考证的材料
    —————————————————————————————
      貌似胤禛的龙衣人内侍赵昌虚皇临朝;
      笔墨乱禛的石头极文觉禅师旨命天下。
    --------------
   作者:笑脸男 回复日期:2009-2-10 17:01:00
  
    前面的一些推论,至少还有红楼梦的内容加以推理,这两句从何得出?哪里说了某个太监脸像雍正?
  =============================================
  
  ---‘哪里说了某个太监脸像雍正?’---也有红楼梦的内容加以推理
  ---请耐心等待,本帖有专文解说这个问题
  ---先给你讲一点吧:
  ---第19回,小耗子变成香玉小姐
  ---小耗子变成香芋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小耗子(家贼---小太监)化装和他模样相似的皇子却是有可能的
  
  
  
  
  
   5. 可卿之殡:康熙大殡浩浩荡荡
  
  
  第14回:
  
  一时只见宁府(可卿/康熙)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
  作者:好黑黑 回复日期:2009-02-11 03:56:40 
      看了蛮多楼主的文章了,水平是没有问题了,就是过于执着,从解红楼的来看,初看起来也是匪夷所思,但是也是丝丝入扣,单纯是红楼揭开来看,就是楼主所说的了。但是只是独立成说,无半点实物文献佐证,唯一可以拿出手的就是处死赵昌的事,其余都是红楼梦中解红楼。还有一个最大的漏洞,红楼梦其实已经完书,有许多证据都证明有人看过原版的红楼全书,只是后来某种原因遗失了。说是高鹗代写的也不无道理。还有我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说,前80回和后40回文笔是很相近,但是文采就有云泥之别了。
    ----------------------------------------------------
    
    ---‘唯一可以拿出手的就是处死赵昌的事’---难道吴雅氏之死不是事?文觉禅师寄居皇宫13年不是事?曾静案不是事?专宠年妃和年妃兄妹相继而死不是事?将众多兄弟或囚禁、或谋害不是事?无辜杀弘时不是事?等等,多了去了
    
    ---‘前80回和后40回文笔是很相近,但是文采就有云泥之别了’---
    ---请问:第96回、第97回、第98回,这三回的文采比前80回中的哪一回的文采低些?
  
  
   5. 可卿之殡:康熙大殡浩浩荡荡
  
  
  第14回:
   一时只见宁府(可卿/康熙)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
   福尔摩斯说:
  看到了吧,这等规模的大殡,是国殡,非皇帝莫属。
   让我们再看看贾敬之殡。
   华生说:好奇怪啊,贾敬之死和秦可卿之死绝然相反。
  秦可卿之死,唯独不见尤氏,而贾敬之死却只有尤氏一人料理。
  秦可卿之死,停灵49天,而贾敬之死却只停灵3天。
  可卿之殡的出殡方向是:由宁国府至铁槛寺。
  贾敬之殡的出殡方向是:由铁槛寺至宁国府!!!
  福尔摩斯笑道:这其中的寓意再明显不过了---两个字:变天。
  
  
  -
  
  
  秦可卿之死,唯独不见尤氏,而贾敬之死却只有尤氏一人料理
  
  
  
  
  秦可卿之死,停灵49天,而贾敬之死却只停灵3天。
  
  
  
  
  可卿之殡的出殡方向是:由宁国府至铁槛寺。
  
  
  
  
  贾敬之殡的出殡方向是:由铁槛寺至宁国府!!!
  
  
  这其中的寓意再明显不过了---两个字:变天
  
  
   6. 康熙废储、汰君、砸宝御
  
  
   福尔摩斯说:
   康熙博览群书,他读懂了《道德经》。他认可: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华生说:难道康熙帝舍得抛弃皇位---这可是他们爱新觉罗氏的祖宗们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啊。
   福尔摩斯说:
  康熙帝之所以要废储、汰君、砸宝御,不仅仅因为通灵宝御‘连人之高低不择’---更重要的是他深刻地认识到这---
  ---难得之货---通灵宝御---皇帝宝座---
  ---是可能导致他的众多儿子们自相残杀,从而导致天下大乱、百姓遭殃的魁首祸根。
   为了儿孙后代的和睦幸福,为了天下百姓脱离战乱之苦,饱学之才玄烨一痛决绝---痛下决心,断绝祸根!
  誓汰君破陈腐旧套---废储汰君砸通灵宝御---不贵难得之货!
  所以在他二次废储之后,严辞杜绝立储言论。
   华生说:凭着康熙帝的聪明智慧,应该作了周密的安排,汰君新制不该夭折才对啊。
   福尔摩斯说:
   所以说他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康熙帝为汰君新制安排了双保险---命十四子胤禵为大将军王,掌控军权在外;又命四子胤禛处理日常事物留京,万一天有不测,可以内外呼应。---但是,康熙帝的双保险只是为了提防皇子中的窥视大位者。
   可卿/玄烨机关算尽---何曾料到泄漏天机,公公扒麾劫御保御?
   华生说:所以说康熙可卿的万年大计付之汪洋,一场欢喜忽悲辛!
  福尔摩斯说:让我们回顾一下康熙帝的一生,看看他究竟有没有‘汰君停极’的意向。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华生说:难道康熙帝舍得抛弃皇位---这可是他们爱新觉罗氏的祖宗们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啊
  
  
  第七章.博学英明的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1. 玄烨---少年皇帝胸怀大志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第四代君主、满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位皇帝,顺治11年(1654)3月18日诞生,顺治18年(1661)1月9日登基,康熙61年(1722)11月13日去世,庙号清世祖。
   康熙帝7岁登基,享年69岁,在位62年。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