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收入差不多就得了,我也没啥大追求
我在网易也就五千多一个月
只要在佛山台也五千多我就满足了
————————————————
如果你不是很北的北方人的话,我建议来南方。收入一定比网易高,发展空间也大。广院在北京算个屁啊,在地方上做媒体大家还是觉得你是名校出身的。
佛山5K没问题。
高三学生表示很受用~
苦海无涯…幸好回头是岸…
lz功德无量啊
——————————————————
我很欣慰啊~~~~~~~~~~~
其实读了本科的看我的帖子,或许还有点小帮助。读了研究生的,基本木已成舟,尤其是读了烂校。
最好的就是希望高考的孩子看见,不要误入歧途。当然,选其他专业也要小心的说,
楼主是否知道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这个专科学校呢?
————————————————
木有听说过。
哇,名字好牛逼啊,管理广电领导的干部学院吗?靠,那专科太低调了,直接985吧亲。哈哈。正部级,和广电总局平级。
楼主师哥,我现在就在新浪实习,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应该可以转正。最近又有各种影视公司啊传媒公司啊之类的来学校招聘,我想问一下,相比较而言,互联网公司和这些影视传媒公司哪个好点呢?我现在是做运营,如果去影视传媒公司,应该是做策划啊企宣啊之类的职位。
谢谢。
——————————————
说实话,都没什么意思。
女孩子,还是考个公务员,嫁个好老公,过日子吧
本一院校新闻专业在读,女,想考厦大的研,想问下LZ,考研面试的时候黑幕多不多,淘汰率大不大
——————————————————————
名校还好,基本公平。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有时间我贴一篇我写的关于考研面试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传播学和新闻学出来有差么?
正在跨考传播的马一个……
果然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
——————————————————————————
被骗的孩子还真多。
很多跨专业的人选择传播,其实在大陆,不管新闻还是传播,都是扯淡,没有学问。而找工作也好,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也好,传播非常吃亏。很多单位领导一把岁数了,他不知道传播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好吗亲!
你们看看公务员招考的专业要求,很多都是新闻,然后你打电话过去,说新闻传播差不多的,人家说,我们只要新闻或者中文,文笔好,做秘书。而且,领导说的,你木有办法滴。
规劝没有考研的孩子,远离传播,珍爱生命
来年再战一年,目标老家浙大 专业中文 然后考个教师资格证 去一所高中当老师
你觉得这样靠谱么 其实我是个物质欲望比较强烈的人 担心高中语文老师的工资养不起自己 但我真的很喜欢这个职业
——————————————————————————
以我浅浅的人生阅历,个人觉得:你还是找份能挣钱的工作吧。
你喜欢的不是教师工作的本身,而是做教师的感觉,作为一名前中学英语教师,真心告诉你,中学老师很苦逼,工作紧张枯燥,还责任重大。教英语数学和物理的话,还可以搞点外快。教语文,基本穷死。
江浙有的是机会,只要你i愿意吃苦,胆子大,心黑,嘴甜,运气好,能发财的
师哥,你说南方比北方好,是指所有的还是特指媒体呢?我也很想去南方,深圳,广州,然后努力去到香港那边。但朋友们说现在香港也不行了,还是内地有前途,北京有前途。
————————————————————————
南方指的是 长三角和珠三角。
同样一个人,在长三角得到的机会是在北京的10倍。收入是在北京的2倍。而且北京人才济济,即使是北大清华的硕士,也没有多少人把你当人才。
要想富,一定是要从事工商业,而北京有文化、金融,没有工商业的。
你要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额,估计你也不会来豆瓣问我。
香港再不行,也是金融之都。不过,不建议去,你三辈子也买不起房。
LZ你同学中有没有人在电台工作的?工资怎么样?
虽然电台有点夕阳了 但是我暑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习的时候 看老师们的工资条 也都是五六千的 感觉虽然在北京可能不是很高吧 但如果给我一个本科毕业生我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
————————————
1、如果他们只有五六千,没有其他收入,那么我真心佩服他们安于清贫;
2、央广,恩,哪怕你只要2K,恐怕一般人也不容易进;
3、一般交通广播台收入要好一点;
还有 楼主 我目前的想法就是考个公务员,然后就朝九晚五,可以养活自己,然后再利用这份清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写点东西,开个淘宝之类的,您觉得我幼稚吗?
我觉得自己从小到大还真没什么理想。摔,其实最理想的就是不用工作的玩一辈纸。。。
——————————————————
“其实最理想的就是不用工作的玩一辈纸。。。”谁说不是呢。
干公务员的话,如果你对当官没兴趣,或者说安心一辈子做科员,那就是很闲的,写点东西没问题。开淘宝嘛,上班时间有点危险。
我在香港实习过,香港记者刚工作还不到九千一个月~~
据我所知,香港记者积累人脉通常都跳去做公关,香港的公关业比较发达~~
————————————————
感谢这位童鞋提供香港方面的消息,让某些不切实际的同学放弃幻想
地方电台你觉得有未来么= =# 我这样资历的人好进么
————————————————————
“未来”有很多种。清闲也是种未来,贫穷也是种未来。你先想好你想要什么。最重要的是你有什么样的能力和关系!!!!!!
同一批进某单位的两个年轻人,二十年后,一个做了局长,一个还是科员;一个做了总编,一个还是老校对。
建议大家看一部电视剧《岁月》,胡军和梅婷主演,你会明白很多
lz如果必要的话请泼一盆冷水给我让我早日清醒清醒!
————————————————————
LZ没冷水,手头只有纯净水。再沸腾的开水,大冬天,一会儿就会变成冷水,甚至结冰。
现实比人强,如果不信,可以试一试撞南墙。
在某考研辅导班上课时,写给学生们的“鸦片”,准备考研的同学,欢迎试吸。
只爱一点点
一、茉莉
对于台湾作家李敖在个人品性和生活作风上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但对于李大师的学问,哪怕是最反感他的人,恐怕也难置二词。据说当年李敖报考台大历史研究所,当时李敖已然名声在外,面试的老师虽说都是台湾的著名学者,但他们彼此相视足足沉默了五分钟,终于姚从吾问了一句:“李敖,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李敖答:“没有”。姚松了口气,说:“好,你被录取了。”这应该是考研最牛逼的境界了。
或许李敖的天分比我们一般人要高那么一点点,但他能有那么大的学问,更多地应该归功于他那类似于自虐式的读书方式。我问过自己:新闻理论确实无聊,但它难道比足球明星的名字还难记吗?那么,为什么我能记下如“范尼斯特鲁伊”“范布隆克霍斯特”“查里斯特亚斯”这样拗口的名字几百上千个呢?原因无它,喜欢并且接触的时间长。
真的,考新闻类的研究生,初试四门考的都是背功。你可以不喜欢它们,但只要你能多接触它们,自然会得到高分。
还有一个八卦,当年钱锺书、曹禺和吴相湘(历史学家)同在清华读书,曹禺怂恿吴,“都说钱读书多,你让他给你开几本黄书看。”吴还真的照做了。钱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给吴列了几十本中外著名的“淫书”并大概介绍了内容。吴彻底被雷倒了。
因此啊,大娘对李白说的话是真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二、毛尖
如李敖这样的才人,一般是不屑于写流行歌词的,但凡事也有例外,巫启贤唱的《只爱一点点》便是李大师写的歌词。年岁渐长,大抵也能参透几分李大师歌词的意思,“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说的其实是,自己的投入或许可以多,冀望的回报最好不要太高。这个世界上不讲道理的事情很多,说不定人家凤姐还看不上王力宏、梁朝伟等人呢。
“太在乎一个人、一样东西,往往得不到”。“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你往往不会十分珍惜”。这两句话其实说的是一个道理。广院就像是一个外表光鲜靓丽,内里又十分娇气任性自傲的小姑娘,“追到她”并不意味着你的成功,她眼拙厌弃你,也不能说明你一无是处。
广院能给我们的,就是一张研究生学历。而我们要学习的,有太多太多。
三、云雾
我很佩服林徽因的爸爸林长民先生。当年追求林徽因的才子不要太多,有人所共知的徐志摩,有哲学逻辑学大师金岳霖,还有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小林很纠结选谁。老林对小林说:徐那样的文人不靠谱,金那样的学人没有谱,只有那个和你一个专业的小梁能甘心给你填谱画谱。事实证明,老林威武啊。
整整十年前,我上高二。语文老师命题作文,“我理想的大学”。班上同学或写清华或写北大,只有我写了“北京广播学院”。哦,忘了告诉你们,我所在的高中,每年文科生大概只能考上一两个一本,还都是省内的。我犹记得那老师的眼神和口气,“咱学校七十年校史上还真没有人考上过北京广播学院呢”。事实上,我当时的成绩离广院也至少缺五十分。
十年过去了,我们那所学校已然被人合并。某日逛街的时候,遇到那语文老师,知悉我的考试生涯和现状,她说:我当年就知道你小子会有出息。我笑笑,看到她的白发却不忍打击她,只是很装逼地回了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四、铁观音
我第一年高考复读是在一所农村中学,实际上这个镇离市区只有半小时的车程,而我的家乡虽不算十分富裕,但也是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班上大多是农村的孩子,我的同桌是个矮矮的、不善言辞的男生,成绩也不是很好。
过完年回校,他摸着我的羽绒服,羡慕不已,问:这是什么牌子的啊,一看就是名牌,穿着应该特别舒服。我却仍旧在生我妈的气,我要耐克的她不买,却买了这件“破”班尼路的。我脱下衣服,递给他,“你要喜欢,就送给你。”他十分惊恐的样子,说“那不行,应该很贵的吧。”我答:“也就五百多点。”他沉默了几秒,说“今年我们一家三个孩子买的新衣服,也就五百多点。我爸我妈已经十年没买新衣服了。”一边说,他一边套上我的羽绒服,他那么瘦小,衣服穿在他身上非常不合体,他却一脸的满足,“真暖和啊。”那时,我才发现,他四季里只有两身破旧的外套。
后来,我考了个二本学校没有去上,他连大专都没考上。暑假里,我回校,把一件新买的班尼路羽绒服——他喜欢的那款,适合他的号,放在他宿舍的床上。夹了张纸条,“奋斗,就有希望”。
八年后的冬天,我带着我的学生去超市,“奖励”他们期末考试给我“争气”。学生们在把一袋袋零食扔进手推车的某个瞬间,我看见在超市的仓库口,有一个瘦小的身影,穿着一件老旧的羽绒服,吃力地扛着一箱货品,步履蹒跚。
那件羽绒服的牌子是“班尼路”,那个搬运工是我的同桌。
在呆立几秒后,我迅即拉着我的学生走掉了,我害怕看到他的脸庞,因为或许已有皱纹爬上,我害怕和他交谈,因为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更害怕他已经有了孩子,他的孩子和一个城里的孩子是同学,摸着那孩子KAPPA的外套,说:衣服真好看。我爸爸已经有七八年没有买过年的新衣服了。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他们还是初中生,他们的父母或者是公务员或者做生意。当天晚上的课,纪律异常的好。第二天,是的,就是第二天,他们又不想背单词,他们又在攀比彼此的手机和运动鞋。
五、碧螺春
当下的中国,不论是在宝马里哭的人,还是在自行车后笑的人,都活得不幸福。这源于对当下的不确定,更因为对未来的惶恐。一个文明的社会,不是强者张牙舞爪地炫耀,而是对弱者的悲悯之心。
当年张爱玲和胡兰成结婚,张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胡却道: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瞧,男人总是比女人要理性一点,现实一点。
摘几个段子,和大家共勉。
1、 顺着天赋做事,逆着个性做人。(台湾电视人王伟忠)
2、低头需要勇气,抬头需要底气。
3、不要时刻想着“他肯定对我有意思”的花痴心态,而要时刻抱着“他怎么可能喜欢我”的自谦心理。前者让你成笑话,后者让你有惊喜。
4、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5、读西游记的七点体会:1、领导都是肉头。2、能干的人都有紧箍咒。孙悟空能干,必须有办法管着。3、捣乱的人都是上面派来的,结果还没啥事。4、虔诚善良的人最容易被吃掉。5、好吃懒做的人得到实惠最多。6、重担都压在老实人身上。7、妖魔鬼怪都是有背景的。
6、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 2 块钱,五星饭店里 60 块,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
7、状态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
8、偶然的成功比失败更可怕。
9、某君住店,夜半致电吧台:最便宜的小姐多少钱?答:“一百,但是丑哦,漂亮的五百。”某君说要丑的。小姐来后,某君让其裸坐沙发,自去床上酣睡至天亮。小姐不解问:“叫我来干吗?”某君答:“房内蚊子太多!” (这个故事说明,只要转变观念,任何资源均可为我所用。)
10、四大不懂事: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讲话你唠嗑,领导报听你自摸,领导隐私你乱说。
11、路遥知马力不足,日久见人心叵测。
12、有个同学学计算机专业,有一天踢足球,另一同学带球到了底线,只听他大喊:回车!回车!(回传)
13、人生的发展,首先自己要行;其次要有人说你行;再次,说你行的人要行;然后,你说谁行谁就行;最后,谁敢说你不行?!
14、不要以为我讲的仅仅是段子。
好好复习,冲刺班见。复试见。广院见。
当时考传媒是因为喜欢文科,喜欢读书,但现在发现,做传媒未必就有机会大量读书,像现在做互联网,其实根本不需要多么深厚的文史哲功底。
+————————————————
1、广院 还有你这样爱读书的孩子,感动定福庄东街啊亲!
2、媒体嘛,确切的说是大众媒体,大众是什么人?基本人都是文盲半文盲,所以弄点3S的新闻,娱乐八卦杀人之类,才能有收视率。这就是所谓滴贴近群众嘛。这个我还真实验过,不管是在校电视台,还是在省电视台,我喜欢的东西,做出来收视率都不行。电视都是给愚夫愚妇看的,本来如此。更何况,中国老百姓的素质,你懂的。
3、四大门户也有做深度的板块,一般都是点击率比较低。其实,想骗点击率,就那么几种新闻类型。重大的、贪污的、情色的等等。
人民群众不想思考,中国人不想也不能独立思考,只想你告诉他答案和捷径。
楼主,我其实是学工科的,现在读大三,但是个人蛮喜欢这个行业的,想考传播的研= =楼主觉得靠谱么,打算考南京大学,话说楼主对考研复习有嘛建议吗,专业课之类的
————————————————————
1、考传播,很傻逼;
2、南大学校不错,新闻传播很一般;
3、考研复习,背书+练字+灵通的消息;
4、孩子,再多想想。再看看我前面的帖子
回LS兼很多豆邮
很多童鞋给我发豆邮,我没有回。不是我偷懒,也不是我回答不了。诸位的问题有相似性,一起在这里回答了吧。
人生是没有捷径的。生在中国,除非有特别好的爹,否则大家要走的路基本一致。这条路需要运气、机缘、努力、方向的选择以及对自我清醒的认知。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你能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我始终认为80后90后(我自己是80后),与50后60后相比,好吃懒做,什么事都想走捷径,投机取巧。实际上,你要想取得一般人没有的成绩,要吃得苦,要受的罪,都不会少。
很多人想既想拿一张硕士学历,又不想吃苦复习;既想混个普通学校,又能进好的平台(媒体、公务员、垄断央企);真的,除非你爹你娘或者你作为美女豁得出去,绝大多数人还是只能靠自己。
什么西班牙读研,英国美国读个传媒硕士。你以为国内媒体的大佬是傻逼吗?国外的一年制的硕士学历比国内还好混,你以为他们不懂吗?如果你要(主动或者被动)回国内做媒体,复旦、人大、传媒大学,比什么什么都管用。
你要是能进剑桥和哈佛,你也不会来问我问题。
建议大家看看天津卫视的节目《非你莫属》,在“奇艺”上有,看看老板们都是怎么点评那些求职者的,看看那些求职者身上的毛病我们有没有。
孟非从零时工、打杂的、摄像干到名主持,花了二十年。穷逼苦逼,白岩松、孟非、崔永元、张绍刚都是这样过来的。
混张国外野鸡大学学历来国内找好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踏踏实实的吧。
请原谅一个80后大叔的絮叨。
电视的内容不能简单以真假来区分。最简单的一条,它要收视率,而吸引眼球的无非是几方面的内容:体育啊、sex啊、凶杀啊、婚恋啊等等。
额,中国电视台那么多,还是有几个节目值得看的。
再说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同样是新闻联播,高手能看出中央高层的人事动态和决策。看水平了。比如说,刚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联播说,明年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愚夫愚妇听了,就真相信了,就真相信明年物价会稳定,房价会大跌。
至于韩剧啊、穿越剧啊、芒果台的某些节目啊,当然是给愚夫愚妇看的。
请问LZ对公关什么的了解吗?比如万博宣伟之类的。
——————————
不了解
楼里说到的广告应该是指在电视台的广告部吧?他们是卖媒介的,清闲一些,但其实工资也不高,除非有灰色收入。而真正在广告公司里做广告根本不挣钱,也是奶牛的活儿
——————————————
其实你很好的回答了@夏天 童鞋的提问。
夏天小朋友请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传院的研究生 新闻专业 靠关系进的多么 比例大概多少?
——————————————————————
你想说什么? 传院是哪里? 先把中国话学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