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谈]社会不教,精英不讲,坎儿还得自己过(揭秘人才成长规律)

  (027)
  ——信息化时代的扁平式充电计划

  铁律之二十七: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高校、科研院所和藏书机构垄断知识的局面,正被日益打破。这就使得人们突破时空限制来获得自己所需的各种知识,成为一种可能。在新的形势下,对知识的检索、整合及挖潜能力,远比上研究生继续深造重要。

  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议,但信息资源还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爆炸式扩散。只要你用些心,实际上就完全可以获得大量的免费公共资源。在目前的信息传播模式下,电视专题节目视频在互联网上可以供你随时随地进行观摩,互动百科是一个在线动态更新的强大知识库,社区和文档分享网站为你感受一流企业的培训材料提供了便利,各大门户网站的公开课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分享世界顶级名校的课程,空前发达的出版业使得最前沿的理念和模式传播周期越来越短,各种虚拟圈子使五湖四海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志向的人聚在了一起。换而言之,信息传播越来越扁平化,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坦。
  欢迎点评
  但这一切在十五六年之前,都还完全不可想象。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衡量一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实力,图书馆藏书数量、结构和更新速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另外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触到更大的信息量,和更为前沿的知识。譬如当年的清华和北大,在这些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他们不但在各个学科上拥有国内数量最为庞大、结构最为合理、更新速度最快的图书资源,还可以隔三差五将国内各个领域的前沿专家请过来做讲座。同属“211工程”的重点大学,能在这两方面与清华、北大匹敌的,少之又少。能够在清华、北大上学,或者能到首都北京读书,成为当年国内数以万计的学子们孜孜以求的一大梦想。因为能到这些地方读书,就意味着你有机会掌握更大的和更为前沿的信息量,这些对于你的就业和日后发展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up
  事实上,当年知识更多地被高校、科研院所和藏书机构所垄断。在那个时代,文化中心并不简单是一个形象说法,这里面隐藏着前互联网时代,知识和信息相对封闭的一种传播模式。回溯到十五六年之前,你要想系统接触某一方面的东西,必须得去高校或者研究所去深造,一流院校和三流院校的毕业生在水平上基本具有天地之差。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年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一些拥有MBA学位的人,在职场上是那么的炙手可热,而他们当时所学的很多东西,在现在看来可能是一种常识。
  互联网来了,更多的公共资源来了,信息传播从发出者到接收者的周期越来越短,甚至是即时性的。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以惊人的速度被颠覆。譬如世纪大讲堂节目,基本都被传到了网上,无论你在北京大学校园内,还是在西部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只要你能够接通宽带,这些前沿的讲座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听去看,甚至是反复玩味。除了传统的电视专题节目上传之外,大量的前沿培训课程、网络视频深度访谈、一些高手们的最新成果、热点疑难问题的深度专题,都可以比较方便地在互联网上找到。
  在现有的扁平化信息传播模式下,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这样讲,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的话,即使身处三流高校,几年下来专业方面的水平未必比北大的学生弱;假使你没有去读硕士博士和上研究所,某方面的造诣也未必比科班生差。也正是这十五六年来信息传播模式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一批又一次的草根专家脱颖而出,不断挑战着体制内专家们的权威。换成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倘若你在偏远的县城,能把“二十五史”凑齐,已经绝非易事,能借鉴近百年来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自成一说,更是难上加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
  up
  我的一位同学,在县城某事业单位上班,基本上是年纪轻轻,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一张报,一杯茶,一整天,就把时光打发掉了。由于沉闷得实在发慌,就开始利用互联网公共资源,潜心研究二十五史、四大名著、金庸武侠,四五年下来,竟自成体系,将现实、历史和小说等元素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处处折射出对千秋以来亘古不变的世道人情的深刻把握,诙谐幽默,发人深省。前前后后有一百多万字,在天涯上做了一下测试,基本篇篇都受欢迎,被斑竹推荐到首页位置。这当然与他个人努力和悟性有着直接关系,但倘若没有互联网这个平台的话,他的这个成就也是不可想象的。
  @gzdonal 816楼
  LZ应该是做HR的,经历和看法和我的很相似,特别是做招聘,会看到很多不同的职业经历的人,是比较宝贵的人生财富.
  -----------------------------
  呵呵,我是做企业咨询的,职场方面的这个话题,是自己的一些感悟,以及对身边朋友们长期观察的结果。
  欢迎点评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们需要的很多东西,其实就“躲”在某个不为人们所重视的角落,它是一种公共资源,但不同人寻找和整合起来,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和领悟方面。实际上,这往往又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检索、整合及挖潜能力之上的。或者说,当我们面对同样的公共资源之时,谁比别人更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谁有能力挖掘到更系统的知识,谁能这些东西很好消化并提炼和整合出全新的体系,谁就是真正的时代骄子。也许有人认为思维框架是最重要的东西,但思维框架一旦成型之后,对原料的把控程度就成了竞争的制高点。这就如同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可能完全一样,员工素质也相差不大,但由于原料的不同,生产出来的东西在品质上照样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目前,信息传播模式的转变仍未彻底完成,因此通过互联网和出版物获取知识还存在着系统性较差的问题,而高校、科研院所和藏书机构无疑在这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从近十多年来的情况看,这个系统性问题,正不断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整体上已经成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时间持续推移,通过新兴渠道获取相关知识的系统性也会越来越强,其程度亦是更加逼近传统方式。

  ——
  @pretty338 823楼
  通篇看完对老实人是永远吃亏的铁律领悟,淋漓尽致,楼主个人对成功理解似乎还少了一个必要因素,需要有健康的身体,这个是本
  -----------------------------
  谢谢,这个补充的很到位。
  (028)
  ——兴趣的阶段性过程管理

  铁律之二十八:某领域取得很大成就之人,一般来说都对该领域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对特定领域痴迷,即使表现的再懒,他在这方面实际上付出的努力要比其他人多好多倍,而且关注效率和领悟能力往往也要比别人高好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某方面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你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成名成家的概率也会大为提升。这一现象基本被社会所广泛认可,但却很少有人分析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事实上,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存在非常大的兴趣,因此在关注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心情非常愉悦,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消化和领悟的效果自然不同于你不太喜欢的领域。第二、当你一旦对某个领域产生巨大兴趣,你会不厌其烦地琢磨很多东西,在这方面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要数倍于其他领域,而产出数倍于其他领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第三、因为感兴趣,这个方向你更容易积极地坚持下去,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时间、精力和智慧汇集在一起,终将酿就事业上的造诣。因此某领域取得很大成就之人,一般来说都对该领域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状态。或者也可以说,当你对某个领域产生一种痴迷,你在这方面就比较容易出成就。
  up
  @tylxyfy 827楼
  这本还没开始看
  师傅《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有你参与吗
  -----------------------------
  那是另外一个作者的书,跟我没有关系,完全是人家的创作。
  说到这里,又派生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人认为会说,自己对任何领域都不是太感兴趣,而又想有所发展,怎么办?!这是十分常见的一个问题,然而我们如何面对和破解呢?其实,这说起来也非常简单,没有兴趣可以培养兴趣,没有爱好可以培养爱好。我们每个人原本对很多东西都不存在爱好和兴趣,譬如网游、文学、诗歌、舞蹈、绘画、数学、机械,这些东西都不是与生俱来,无一例外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进入其中的状态之后,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痴迷的感觉。倘若在事业上有了这种感觉,他可以带领你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过关斩将,甚至助你到达事业的巅峰。
  很多人休闲方式都不太一样,有人喜欢逛公园,有人喜欢商场购物,有人喜欢看书,有人喜欢听歌,有人喜欢找别人聊天,有人喜欢下象棋,林林种种,不一而足。倘若把休闲娱乐同某种学习结合起来,实际上更加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比如,你是从事社科文化创意类工作的,就可以将观看“百家讲坛”、“文化中国”、“世纪大讲堂”、“头脑风暴”等类似的视频节目作为重要的休闲方式。你是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就可以将观看电影大片以及时尚杂志,逛大型商场当作一种休闲方式。你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可以用阅读图书、与朋友交流和观看网络深度访谈等方式打发你的业余时间。
  @天平Hades 835楼
  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单位的部门裙带关系就非常严重,因为整个组把我算在内才5个人,其中1个还是刚来不久的实习生。另外的3个就是交情非常的复杂深厚了,我又是其中唯一的一个女的,立场相当孤立了,办公室又和别的部门隔着远。每次上头下来项目,带头的部门组长总是安排最吃亏的任务给我,其它的轻松点好点的当然就是安排去关照给跟他关系颇深的那两位,每次想来就觉得憋火,三个大男的去折磨一个女的。我自己是非常喜欢现......
  -----------------------------
  如果刚参加工作没几年,而且还能学到东西,还是要坚持的。
  up
  利用休闲的方式来关注跟自己工作相关的一些东西,存在着很多好处。其一、利用休闲的方式关注这些东西,虽然带有一定目的性,但基本上可以率性而为,没有什么压力,在一种比较轻松和淡定的状态下,更容易吸收和领悟其中的很多东西。其二、一般而言,工作当中时间安排都比较紧,很难找来相关的一些东西来充电,但这些东西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加以弥补。其三、知识最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储备,你在休闲时间积累和沉淀的东西,也许一下子用不上,但经过日积月累的酝酿,还是容易结出沉甸甸果实的。其四、至为关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慢慢培养与工作相关内容的兴趣,人与人之间能够日久生情,其实人与很多事情也一样,特别是在休闲放松状态下接触这些东西的时候更是如此,一旦对工作相关东西的关注进入痴迷状态,取得成就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欢迎点评
  @tylxyfy 844楼
  祝老师12号 新书《微智慧:公司正能量》推介会 一切顺利 圆满成功 在北京的同学可以去给老师捧捧场:北京老国展1号馆时代出版展位
  刘如江( @sharpriver2008 ) 2013年1月12日(周六)下午一点半,北京老国展1号馆时代出版展位有本人的新书《微智慧:公司正能量》推介会,现场签售互动,并交流“智能化时代商业格局”等话题,探讨未来十年内我们可以把握到哪些千载难逢的机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报名,......
  -----------------------------
  谢谢哥们的支持。
  也许我们身边经常有朋友会问,成功有秘诀吗?而实际上,这可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是没有。如果说是有的话,就是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是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努力培养出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永不满足,变成一个高潜能人士。这是因为,只有你的兴趣和所从事的工作合二为一,你工作起来才会乐此不疲,富有激情,在这个方向上付出的努力要远远高于别人,而且关注效率和领悟能力也会大大优于那些竞争伙伴,倘若再加上永不满足这一特征的话,达到很高水平的概率也会千百上千倍的增长。

  ——
  (029)
  ——你究竟是偏才还是残废?

  铁律之二十九:随着年轮的不断变化,你会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越来越专业,同时也会变成偏才,变得“残废”,除此之外什么都干不了。这个时候,应该去反思一下,看看需要补充一些什么营养,如何优化自己的能力结构,以确保职业生涯上的安全。

  人才和产品一样,尽管“细分”是非常必要的,但“细分过度”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你的专业程度局限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而不是某一相对宽泛的领域,就存在很大问题了。在内部发展,将你换到同级岗位,或者进行职位提拔,都会因为难以胜任不予考虑。即使在外部寻求机会,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而且组织结构一旦发生战略变革,你很有可能就是下岗对象。这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每天都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上演的真是事情。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还发生在某些行业技术精英身上。
  @抱衾听雪 857楼
  标记,回看,对职业规化很苦恼,希望楼主指导。

  -----------------------------
  可以在这里留言介绍一下您自己的情况。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