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谈]社会不教,精英不讲,坎儿还得自己过(揭秘人才成长规律)

  @Geemint 703楼
  楼主请继续,书名是什么,我要买

  -----------------------------
  《社会不教,精英不讲,坎儿还得自己过》,当当、亚马逊、京东和淘宝之上都有。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他救主义”想法,这种思维一旦盛行,无疑增加了伯乐、明主和大侠们的需求程度,也加重了他们的包袱。即便是尧舜再世,看到这么多他救主义者,也会深深地感到失望。人的生命因奋斗而精彩,人的灵魂因不屈而高贵。自己的前程永远是自己争来的,当然这里的“争”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需要靠自己不断努力奋斗,作出成绩和贡献来换取,另一层是你的待遇要靠你自己去争取,成绩和贡献并不能自动换来待遇,老实人永远是要吃亏的。在《杜拉拉升职记》当中,主人公的升职机会就是通过跟李斯特的斗争争取来的,而之前尽管拉拉做了很多很多,而老李只是把她当作磨驴对待,并没有打算给她多少升职和加薪机会。
  Z先生,现在有四十多岁的样子,多年下来早已跻身于技术精英的行列,所供职过的公司都是他们圈子内的主流企业。他也感觉奇怪,无论自己到什么平台,领导都把他当骨干去看,但职务提拔的事情总是跟他无关,考评他总是得分不高,本该他拿的奖金总被七扣八扣。这位老兄笃信业绩和报酬都应该用努力工作去换取,感觉那些职场技巧及办公室政治都是在搞厚黑学的东西,是见不得光的阴谋诡计。他这么多年来,总是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的领导来真正赏识他,给他一个公正的待遇,但接近二十年的时间一直未能如愿。他自己感觉老受领导欺负,被鞭打快牛了,还不好好给草料吃。
  欢迎点评
  随着沟通的深入,我逐渐了解了其中的缘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无可否认,这位老哥属于典型的做事认真、踏实肯干和酷爱钻研那种类型的,身上具有那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精神。但在他身上,你也能明显感觉到道德洁癖的影子,缺乏职场阶级斗争意识不说,就连正常的人情往来,都看作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对《杜拉拉升职记》这类红得发紫的职场小说,连内容看都不看,直接断定是在搞歪门邪道,还不让他认识的朋友去阅读,说是怕精神受到污染。
  我在和他交流了几次之后,跟他说站在领导角度人家完全没有错,而所有的责任都在他自己。其一、作为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沟通和协调,虽然制度和流程会赋予你各种各样的权力,所有的沟通和协调都应该在制度的框架下进行,但这毕竟会牵涉到很多其他人员,这些人素质和秉性肯定是良莠不齐的,不可避免需要一些灰色的方法和技巧来搞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往私处说就是你不会搞关系,往公处将就是你能力不行,不适合当领导。其二、任何一个管理者,手中所掌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都希望能够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像他这样不需要激励就能干得很好的,为什么要给你激励呢,完全可以在他身上将资源省下来,用在能产生激励效果之人的身上。其三、全天下人都爱吃软柿子,该你得到的利益,也完全够资格去争取,而你不争取,说明职场阶级斗争意识太差,连自己的合理利益都保证不了的人,如何能够保证领导和公司的利益,这样的人,即使貌似道德楷模,谁又敢真正去用你呢?!其四、人在本性上都是逐利的,你平时不能给同事和领导带来个人利益,在晋职和加薪等关键时刻,谁又会去帮你呢。
  自救者天救,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太多的寄托在外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救急不救穷”的说法。倘若你将命运的改善一直寄希望于“伯乐”、“明主”、“大侠”和“神明”等抽象的符号之上,慢慢就会消磨掉自己奋勇拼搏、力争上游和维护利益的精神,如果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则很容易出现事实上的碌碌无为,和自我认知上的怀才不遇。在职场上发展,我们应该将命运更多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要努力靠提高素质、优化能力、做出业绩,来为自己赢得发展的资本,另一方面也靠努力争取和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来谋求更好的发展。在优质资源面前,永远是狼多肉少,不努力争取,那会有你的份儿。尽管Z先生的例子有些极端,但职场上受欺负的老实人并不鲜见,领导一句“好好干,不要有什么想法,下一次会优先考虑你的”,就算是把你打发了。
  其实在现实当中,即使真的遇上伯乐、明主和大侠,他们的责任也只是平衡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帮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使做出成绩的人能够得到公正对待,维护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而不是简单的“劫富济贫”,亦不是利用自己的能量来“养懒汉”。“自救者天救”,如果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别人去帮助你,实际上也是违背天道的。从概率角度来讲,你能够碰上伯乐、明主和大侠们的几率本身就很低。就算你有幸能碰得上,他们一般都奉行的是“救急不救穷”原则,如果他们感觉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也不会向你恩施什么惠泽。
  @学习吧70后 725楼
  回复第723楼(作者: @e路狂飙 于 2012-11-16 11:37)
  其实在现实当中,即使真的遇上伯乐、明主和大侠,他们的责任也只是平衡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
  ==========
  谁也不是全才 贵人能看上你 说不定你的思路能力也可以帮他实现另外的理想而他是无条件做的

  -----------------------------
  嗯,这个可以归结为你在他那里有利用价值。
  @话满楼2011 727楼
  成功骑士没有规律的,却有太多的偶然。

  -----------------------------
  事业发展跟下棋一样,看上去每一步都是偶然,没有规律,如果依靠梳理统计的方法来进行解析的话,还是有很多规律,最起码还是技巧可循的。
  up
  与此同时,伯乐、明主和大侠们更加信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也许他们真的会帮你,但会更加侧重方法论层面,给你一些思维模式和具体方法上的指导,一般绝不会包办代替,反而帮你承担了本来应该属于你自己的责任。

  ——
  (026)
  ——横向拓展你的职业历练

  铁律之二十六:职场生涯中,绝大多数人的苦恼和困惑惊人相似。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与亲友同学们进行沟通,分享彼此心得体会,就可以横向拓展自己的人生阅历,少走很多弯路,事业发展也会像上了高速公路一样,前途自然能够光明和远大一些。

  倘若将人们在职场当中的苦恼和困惑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话,我们往往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都惊人的相似,特别是同龄人之间更是如此。如果将一些人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提炼,对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帮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与亲朋好友们能够相互分享各自酸甜苦辣和心得体会,借以横向拓展人生阅历,进而使自己的职业发展更为顺畅。
  up
  @遗忘1942 737楼
  楼主,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专科生,专业知识也没有学精,处于中等,为人处事还是不太在行,人生阅历也潜,请问怎么安排?

  -----------------------------
  前三年不用考虑太多的东西,选择一个行业踏踏实实扎下跟,其他所有的职业规划之类的东西,都必须建立在基本功过关的基础上。
  但在现实当中,很多人对于此类话题讳莫如深。见面之后,吃吃喝喝,吹牛唱歌,调侃扯淡的事情多,彼此之间进行职业交流的少。由于实用功能差,聚会变得越来越没意思,次数也会越来越少,直至越来越难组织。最终彼此之间除了一个简单的问候之外,好像不再有什么共同话题。本来应该分享的经验,到了此时变成了信息相互封闭,每一个人只能靠着自己的悟性和运气去发展,更多的人也只能靠吃一堑长一智,甚至是吃十堑长一智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成长。在这种信息和经验“孤岛”状态下,个人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除了运气成分外,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会太过沉重。
  也许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经历具有独特性,别人的经历和经验都不足为凭。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人类社会上的一些元素,不同于物质世界,自有文字可靠的几千年历史以来,物质文明的丰富程度真可谓是日新月异,古今大不相同。但世道人情及其间隐藏的规律,却具有强超的稳定性。如果我们从中抽象出来一些重要元素和变量,其排列组合是有一个定数的,而且在出现概率上还会呈现正态分布,亦即某些类别的排列组合,尽管数量不多,但在发生的概率上相当集中。如果我们再考虑上所处时代、家庭出身、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年龄阶段等因素的相似性,其实这种集中化的特征会更加明显。
  欢迎点评
  换而言之,不管你承认与否,无论从现实当中的直观角度,还是从科学性很强的数理分析角度来看,周围之人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跟我们自己都有着非常大的相似性,他们的发展经历和经验教训,对我们有着非常好的借鉴价值,没有必要非得自己吃苦受累亲身体验和感悟一番。牛顿曾说自己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由于他站在了科学前贤们肩膀之上的缘故。很多人认为这是牛顿非常谦虚的一种说法。其实不然,牛顿的伟大不但是因为他在科学上的划时代贡献,还在于说话非常诚实中肯。知识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最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传承和发展。如果没有前贤们的积累和铺垫,即使牛顿本人再聪明,也不太可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同样道理,如果能够在职业发展上从别人的经历中吸收更多的东西,我们也就相当于站在了别人的肩膀之上,会发展的更有高度,整体上会发展的更好。在这种分享模式中,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经验的提供者,又是经验的接收者,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真正做到了“多赢”。
  @beta912 751楼
  书是买了,看得很是过瘾。
  非常矛盾的是:
  就怕需要有阅历的人才看得明白,而这又没什么帮助了;
  没什么阅历的人最需要看这种书,而他们又未必能够看得懂,或者这些人压根就静不下心来看!
  -----------------------------
  呵呵,还是有介于两者之间大量人群的。
  up
  事实上,显望家族当中的成员在整体上的发展,之所以能够优于普通家族,除了良好的家庭背景和严密的社会关系之外,内部相互分享各种社会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一些更为特殊的案例中,家族内部的各种经验能够进行系统的代际传承,甚至还会变成秘而不宣的教程。尽管不少人持不认同态度,但现实一再证明,很多模式确实是可以复制的,就跟特警可以批量培养一样。
  或许有人会认为,没有必要将自己的这些东西同亲朋好友讲出来,这样会给他们提供茶余饭后的笑料,类似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各类图书以及网络资源来补充。这就出现了又一个误区,以上渠道的东西,可能会非常系统和全面,但终究属于公开的东西,出于各种因素考虑,会对一些问题进行技术化处理,跟原生态状况还是存在很大差别。同时他们要照顾到太多的受众,某些问题点可能也会涉及到,但针对性不强,很难深入细致展开去阐述。同时,很多内容还会出于商业化的考虑,过分迎合受众心理,而对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做了一些扭曲,就如为了迎合客户瘦肉率的需求,部分生猪养殖户大量使用瘦肉精一样。更何况,不少创作人本身的水平就存在瑕疵,很多作品是胡编乱造串出来的。
  只有私下相互交流的东西,才更有针对性,最真实和最有价值。遗憾的是,很多人天天哭着喊着要学习,与自身利益最为密切相关的东西,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对象,却被无情的抛弃。也许你感觉这是笑话,而我每每想到这类事情的时候,怎么也笑不起来。这是一个很严肃,又不能不令人悲哀的现象。尤其是当你由于无人指导经历过很多曲折,而又有所领悟之后,这种感觉会更为强烈。
  @石头傻蛋 769楼
  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成功与不成功在于你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到老来可以无悔自己的选择!并且有个还过得去的生活状态。
  我认识一人原来美院学油画的,毕业几年后搞建筑装修,做的很好,为了去北京798搞美术后来装修公司转给别人做了,车也卖了,去丽江开了家客栈,上路后基本是他老婆打理,一年现在也就10来万不到二十万收入。然后自己又去北京798搞了,不过名气没出来,目前单靠那个赚不了什么钱,北京......
  -----------------------------
  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是有前提的,只有在做到生存有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去谈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你喜欢做的事情,可能或保证你的基本生存条件,可能保证不了,二者只存在交集,但决不重合。而且成功与否还存在主观体验和客观标准的差别。即使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意味着成功,可以有三个标准进行判断,一是基本生活来源受不受影响,二是在这个方向上能否做到及格以上的水平,三是可不可以得到专业圈子的认可。这三个标准当中第一条最重要,直接决定你喜欢做的事情在多大程度上能持续下去,而不至于被迫中断。
  欢迎点评
  @天外有仙 776楼
  这个说的非常好,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成功。前提是能保证基本生存。
  如果家庭不能照顾,妻子不得温饱,还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是不负责任。。人类,做自己喜欢事情,是一种权利,是争取来的,
  不是天赋的。
  -----------------------------
  同意!
  实际上,如果你能信任对方,将自己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主动讲出来,绝大多数人还是尊重你隐私的,而且还会答疑解惑,针对性地给你建议。退一步来讲,即使你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讲出来分享,也可以将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或者你观察到别人身上的一些现象,与亲朋好友,特别是经历丰富的年长者进行探讨。通过这些方式,再结合自身实践去领悟,就相当于大大拓宽了自身的社会阅历,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少走很多弯路。在职场上发展,怕的不是起步晚、起步慢,最忌讳的是弯路走得多,如果少走弯路,就算三年上一个小台阶,十五年之后,就已经发展的相当好了。

  ——
  欢迎点评
  @情兮飘摇 787楼
  成功在于机缘巧合。亦如爱迪生所说,99%的汗水加1%的灵感,而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超过99%的汗水。现实也是如此,身边很多能力平平之人,傍了靠山,找到门路,财富就会迎面而来。
  现在各行各业,只要能赚钱的,哪个不到处充斥这官员、小吏的身影。
  -----------------------------
  能力本身是分层次和结构的,你所认为的能力平平的,未必就是真的能力平平。
  up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