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香港后,我很快就被安排在了老鬼叔手下做伙计,这段时间我学了很多东西,也见识了很多人物,来店内的人什么样的都有。
一般古董店堂里布置得美轮美奂,家具都是红木,壶鼎彝器、瓷铜玉石,罗列满前,使人眼花。不过,摆在店堂内的多是仿品或是假货,万一哪个冒失的人不小心摔碎了物件,又恰好是个穷光蛋,那不是让店主白白损失一笔银子么。
而且懂行的人拿起物件后都是自己拿自己放,中途一般是不接手的,防止交接时万一不小心摔在地上,相互扯皮。真有货真价实,能够交行的东西,都是放在内屋或者保险柜里待价而沽,一般来店的人多是散客,熟客是不用自己登门的,早有人私下联系,有个好物件直接是找懂行的人过眼,或者由行内的人专到专门收藏的富豪权贵手里,不会特意摆放在店内招眼。
一些先富乍贵的人,有了点钱,就开始附庸风雅,想收藏点东西,这类人一看就知道是新手,因为通常对字画不感兴趣,也不懂,只对一些玉器,金器之类有点兴趣。因此一些所谓“汉玉”或“含玉”的物件格外吃香。
记得10多年前,有种玉,是西北出的,称为青海玉,但是多以“和田玉”的名头往外卖,两者间价格相差巨大。此玉质感远不如和田玉质感细腻圆润,更缺乏羊脂玉般的细密圆润之感,透明度比较差。更糟糕的是此类玉开采后,需要迅速加工出售,否则时间长久,玉石颜色会变的灰暗无光,如顽石一般,那就没什么价值了。
老鬼叔在店内教了我很多鉴别文物古董知识,我很奇怪他如何懂的那么多,只是每次问到这个问题,他总是避而不答或者答非所问,我觉得他有什么事瞒着我,可我和小外公一样没好意思再追问下去。
我也问过老鬼叔这么多年,碰见过什么难忘或者好玩的人没有,他说,很多啦。
比如香港的庄世平老爷子,此人大家可能不熟悉,不过熟悉中国书法史的朋友一定听说过故宫里的三希堂。这不足六平方米的养心殿西暖阁,曾经是整个紫禁城的“艺术中心”——一生爱好书画乾隆皇帝,把他最心爱的三件书法珍品就存放在这里。
据说这里珍藏了乾隆最为喜爱的三件书法字帖,也就是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此外,三希堂还收藏了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余人,墨迹三百多件以及拓本五百种各类书画国宝。
至今,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也有一个“三希堂”,存放着的是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这些国宝颠沛流离,几经周转。值得庆幸的是,在1951年,《中秋帖》和《伯远帖》重返祖国怀抱。
但是这些事情,都和小外公的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陆解放后不久,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做了一件十分伟大的决定,即秘密指令当时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经理的徐伯郊成立了一个秘密组织——香港文物秘密收购小组,专门收购流散到香港及海外的文物。当时的郑振铎是主管领导,徐伯郊是执行小组的负责人。据说,郑振铎对收购的范围有明确指示——“以古画为主,古画中以宋元及之前作品为主;碑帖、法书暂不收购;铜器、玉器、雕刻、漆器等,收其精美而价廉者;日本的东西,要设法争取;有被美帝垂涎欲购之可能的,也必须先收!”
此事后来就是由庄世平先生具体经办,庄世平是建国初期香港仅有的两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那时正担任南洋商业银行的董事长。1951年,在一次银行界的聚会上,一个收藏界的朋友告诉庄世平,过几天他们会有一笔大买卖——著名的《中秋帖》和《伯远帖》,就要被汇丰银行收入囊中了。
当时的“二希”由一个叫郭昭俊人所持有,此人是早先是被从前袁世凯的“账房先生”,官拜九江关税监督的郭葆昌(号世五)的儿子,字帖是民国后不久,郭世五意外地从离北京琉璃厂不远的一家小小的古玩店“品古斋”收到的,死后此宝贝就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郭昭俊。抗战期间,这位公子因战乱,没敢多声张,战后平息一点了,这个郭公子熬不住了,跳了出来。此位爷也算识货,不过不是要珍藏,而是对外开出了收购此“二希”非一千两黄金不卖的口号。黄金千两,这是什么概念?就在那一年,张大千用五百两黄金的价钱,购得了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了这幅古画,张大千放弃了一座富丽的王府名园——这样一算,“二希”的一千两黄金,就是两座王府的价钱。即使这么贵,当时的收藏家张伯驹业还是打算筹钱购买献给国家,只是意想不到的是,此时郭昭俊竟然投到当时的宋子文门下,其见面礼就是《中秋帖》和《伯远帖》。 张伯驹气愤之下,写了一篇《故宫已佚书画见闻录》发表在上海的《新民晚报》,将“二希”与郭氏父子的关系公之于众。文章见报之后,舆论大哗,宋子文迫于压力,很快便将“二希”退还了郭昭俊。
解放前,郭昭俊带着《中秋帖》和《伯远帖》逃到了台湾,为了生计,他对当时的国民政府发出请求——只要政府“赏”他一点报酬,他必定将“二希”“捐赠”出来。 只可惜当时的国民政府已经是摇摇欲坠,哪有心思来搭理这个事情,郭昭俊无奈,又急需用钱,在没合适买家的情况下,将“二希”抵押给了当时香港的英国汇丰银行,赎期定在1951年11月底。此事,老鬼叔很快就知道了,并告诉了小外公,小外公此时尚未和大陆方面有什么联系,出于民族感情,他将消息透漏给了一个和庄世平熟悉的收藏界的朋友,让他将消息通过庄世平传给北京方面。并且积极联络在港的一些收藏家和古董店老板,秘密达成协议,不去汇丰银行收购此二宝,最终北京方面派来的秘密收购小组成功以50万港币回购此“二希”回国。
据说,当时国内的外汇储备不到2亿美金,这笔回收的经费和之前回购国宝的费用加起来在当时都不是小数目,实属不易!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小外公还告诉我了一个他熟悉的人的故事。
就是曾经叱咤上海滩的地下皇帝——杜月笙。
此人生平故事许多,早年是个大反派的角色出现在人们记忆里,最近几年,随着一些知情人的回忆,这个人物的面目逐渐丰满起来。
小外公还在部队时候就知道他这个半个老乡(小外公是浦西人,杜是浦东高桥人,那时浦东地区还不算上海地界,属于川沙县,浦东人至今到浦西去买东西,还会说“下午去上海买东西去!”)的故事,只是两人素无交往,加之小外公常年累月都是在外地,对此人也只是有所闻名而已。
小外公最后还是见识到了这个“老乡”,此时是内地刚解放不久,杜月笙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香港做了寓公,据说他早先想去法国,但是蒋介石不同意,他慌乱中只能重返香港(抗战时候,他已经躲港一次了)。本来以为,此次还是暂时避难,待他日可重整山河,只是眼见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解放军步步逼近,心里恐慌烦闷不已。当时,杜月笙带来的钱款并不多,而且,还有个壮举,就是当很多人面烧了以前不少人的欠条,嘱咐众人今后不得再提。但是,一家的生活还是要妥善安排,故此,杜家人没少出没当时的一些古董店和当铺。小外公也是因此和杜的一个儿子熟识起来。杜当时有4个太太,实际上是5个,只是老大因为与人通奸,被杜给关了起来,断了夫妻的名分。杜最疼爱的是五太太孟小冬,内地陈凯歌导演拍了部《梅兰芳》里与英俊小生黎明演的梅先生搭配对手戏的女主人公孟先生即是此人。最后相伴杜到死的也是此人。她后来和杜生了个女儿,至今还生活在香港。
小外公熟悉的杜的儿子是杜的三太太的儿子维亲,此公子长的比较像他父亲,瘦瘦高高的,喜欢金石书画,常去摩罗街
一般古董店堂里布置得美轮美奂,家具都是红木,壶鼎彝器、瓷铜玉石,罗列满前,使人眼花。不过,摆在店堂内的多是仿品或是假货,万一哪个冒失的人不小心摔碎了物件,又恰好是个穷光蛋,那不是让店主白白损失一笔银子么。
而且懂行的人拿起物件后都是自己拿自己放,中途一般是不接手的,防止交接时万一不小心摔在地上,相互扯皮。真有货真价实,能够交行的东西,都是放在内屋或者保险柜里待价而沽,一般来店的人多是散客,熟客是不用自己登门的,早有人私下联系,有个好物件直接是找懂行的人过眼,或者由行内的人专到专门收藏的富豪权贵手里,不会特意摆放在店内招眼。
一些先富乍贵的人,有了点钱,就开始附庸风雅,想收藏点东西,这类人一看就知道是新手,因为通常对字画不感兴趣,也不懂,只对一些玉器,金器之类有点兴趣。因此一些所谓“汉玉”或“含玉”的物件格外吃香。
记得10多年前,有种玉,是西北出的,称为青海玉,但是多以“和田玉”的名头往外卖,两者间价格相差巨大。此玉质感远不如和田玉质感细腻圆润,更缺乏羊脂玉般的细密圆润之感,透明度比较差。更糟糕的是此类玉开采后,需要迅速加工出售,否则时间长久,玉石颜色会变的灰暗无光,如顽石一般,那就没什么价值了。
老鬼叔在店内教了我很多鉴别文物古董知识,我很奇怪他如何懂的那么多,只是每次问到这个问题,他总是避而不答或者答非所问,我觉得他有什么事瞒着我,可我和小外公一样没好意思再追问下去。
我也问过老鬼叔这么多年,碰见过什么难忘或者好玩的人没有,他说,很多啦。
比如香港的庄世平老爷子,此人大家可能不熟悉,不过熟悉中国书法史的朋友一定听说过故宫里的三希堂。这不足六平方米的养心殿西暖阁,曾经是整个紫禁城的“艺术中心”——一生爱好书画乾隆皇帝,把他最心爱的三件书法珍品就存放在这里。
据说这里珍藏了乾隆最为喜爱的三件书法字帖,也就是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此外,三希堂还收藏了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余人,墨迹三百多件以及拓本五百种各类书画国宝。
至今,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也有一个“三希堂”,存放着的是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这些国宝颠沛流离,几经周转。值得庆幸的是,在1951年,《中秋帖》和《伯远帖》重返祖国怀抱。
但是这些事情,都和小外公的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陆解放后不久,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做了一件十分伟大的决定,即秘密指令当时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经理的徐伯郊成立了一个秘密组织——香港文物秘密收购小组,专门收购流散到香港及海外的文物。当时的郑振铎是主管领导,徐伯郊是执行小组的负责人。据说,郑振铎对收购的范围有明确指示——“以古画为主,古画中以宋元及之前作品为主;碑帖、法书暂不收购;铜器、玉器、雕刻、漆器等,收其精美而价廉者;日本的东西,要设法争取;有被美帝垂涎欲购之可能的,也必须先收!”
此事后来就是由庄世平先生具体经办,庄世平是建国初期香港仅有的两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那时正担任南洋商业银行的董事长。1951年,在一次银行界的聚会上,一个收藏界的朋友告诉庄世平,过几天他们会有一笔大买卖——著名的《中秋帖》和《伯远帖》,就要被汇丰银行收入囊中了。
当时的“二希”由一个叫郭昭俊人所持有,此人是早先是被从前袁世凯的“账房先生”,官拜九江关税监督的郭葆昌(号世五)的儿子,字帖是民国后不久,郭世五意外地从离北京琉璃厂不远的一家小小的古玩店“品古斋”收到的,死后此宝贝就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郭昭俊。抗战期间,这位公子因战乱,没敢多声张,战后平息一点了,这个郭公子熬不住了,跳了出来。此位爷也算识货,不过不是要珍藏,而是对外开出了收购此“二希”非一千两黄金不卖的口号。黄金千两,这是什么概念?就在那一年,张大千用五百两黄金的价钱,购得了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了这幅古画,张大千放弃了一座富丽的王府名园——这样一算,“二希”的一千两黄金,就是两座王府的价钱。即使这么贵,当时的收藏家张伯驹业还是打算筹钱购买献给国家,只是意想不到的是,此时郭昭俊竟然投到当时的宋子文门下,其见面礼就是《中秋帖》和《伯远帖》。 张伯驹气愤之下,写了一篇《故宫已佚书画见闻录》发表在上海的《新民晚报》,将“二希”与郭氏父子的关系公之于众。文章见报之后,舆论大哗,宋子文迫于压力,很快便将“二希”退还了郭昭俊。
解放前,郭昭俊带着《中秋帖》和《伯远帖》逃到了台湾,为了生计,他对当时的国民政府发出请求——只要政府“赏”他一点报酬,他必定将“二希”“捐赠”出来。 只可惜当时的国民政府已经是摇摇欲坠,哪有心思来搭理这个事情,郭昭俊无奈,又急需用钱,在没合适买家的情况下,将“二希”抵押给了当时香港的英国汇丰银行,赎期定在1951年11月底。此事,老鬼叔很快就知道了,并告诉了小外公,小外公此时尚未和大陆方面有什么联系,出于民族感情,他将消息透漏给了一个和庄世平熟悉的收藏界的朋友,让他将消息通过庄世平传给北京方面。并且积极联络在港的一些收藏家和古董店老板,秘密达成协议,不去汇丰银行收购此二宝,最终北京方面派来的秘密收购小组成功以50万港币回购此“二希”回国。
据说,当时国内的外汇储备不到2亿美金,这笔回收的经费和之前回购国宝的费用加起来在当时都不是小数目,实属不易!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小外公还告诉我了一个他熟悉的人的故事。
就是曾经叱咤上海滩的地下皇帝——杜月笙。
此人生平故事许多,早年是个大反派的角色出现在人们记忆里,最近几年,随着一些知情人的回忆,这个人物的面目逐渐丰满起来。
小外公还在部队时候就知道他这个半个老乡(小外公是浦西人,杜是浦东高桥人,那时浦东地区还不算上海地界,属于川沙县,浦东人至今到浦西去买东西,还会说“下午去上海买东西去!”)的故事,只是两人素无交往,加之小外公常年累月都是在外地,对此人也只是有所闻名而已。
小外公最后还是见识到了这个“老乡”,此时是内地刚解放不久,杜月笙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香港做了寓公,据说他早先想去法国,但是蒋介石不同意,他慌乱中只能重返香港(抗战时候,他已经躲港一次了)。本来以为,此次还是暂时避难,待他日可重整山河,只是眼见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解放军步步逼近,心里恐慌烦闷不已。当时,杜月笙带来的钱款并不多,而且,还有个壮举,就是当很多人面烧了以前不少人的欠条,嘱咐众人今后不得再提。但是,一家的生活还是要妥善安排,故此,杜家人没少出没当时的一些古董店和当铺。小外公也是因此和杜的一个儿子熟识起来。杜当时有4个太太,实际上是5个,只是老大因为与人通奸,被杜给关了起来,断了夫妻的名分。杜最疼爱的是五太太孟小冬,内地陈凯歌导演拍了部《梅兰芳》里与英俊小生黎明演的梅先生搭配对手戏的女主人公孟先生即是此人。最后相伴杜到死的也是此人。她后来和杜生了个女儿,至今还生活在香港。
小外公熟悉的杜的儿子是杜的三太太的儿子维亲,此公子长的比较像他父亲,瘦瘦高高的,喜欢金石书画,常去摩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