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神都洛阳:闻香榭——脂粉店诡异故事

  @mylfraky 2011-10-22 9:01:00
    连着用手机看了四五天了,终于赶上了……楼主文笔不错不错,顶一个。也是洛阳人,真想喝汤啊…………楼主的问我想起来了紫颜,不知看过没I
  -----------------------------
  谢谢支持。紫颜是?
  群芳髓
  (一)
  不知不觉中,沫儿已经将闻香榭当作自己的家了。尽管他嘴上从不承认,甚至有时还会故意地拿出“卖身契”来认真研读一番,扳着手指算一下距离自由还有多久。但每天早上,听到黄三煮饭时锅碗瓢盆的叮当声,闻到从窗棂中飘进来的饭菜香味,以及当婉娘在门外吆喝“太阳晒到屁股了”的时候,总是觉得很心安,几年流浪在心里形成的硬甲正在渐渐软化。
  已经三天了,黄三还没有回来。文清和沫儿一到吃饭时候,必然要在门口焦急张望。婉娘却悠然道:“急什么急,恁大个人,又丢不了,该回来自然就回来啦。”
  文清从小在闻香榭长大,与黄三感情极深,担心道:“三哥……不会出什么意外吧?怎么这么多天不回家?”
  婉娘笑道:“能有什么事?”
  看到婉娘的笃定,两人都松了一口气。沫儿苦着脸道:“希望三哥快点回来——文清煮的菜太难吃了。”这几天婉娘忙着调配三哥未做完的香粉,做饭的任务就留了了文清。加上天气寒冷,街上卖菜的种类稀少。一连几日,不是炖萝卜就是炒白菜,且都是一个味道,吃得沫儿叫苦连天。
  婉娘放下手中的花露,伸了个懒腰,道:“文清的做饭技术真要提高些才好——要不我们今天去吃烫面角如何?”话音未落,沫儿已经跳了起来,叫道:“我去换衣服!”
  婉娘佯怒道:“这小子,一说到好吃跑得比兔子还快!”
  
  如果将洛阳水席比作是官宦贵族的大家闺秀,那么烫面角就是市井人家的小家碧玉。要吃洛阳水席,必须穿戴齐整,举止优雅,到谪仙楼、雅轩居等高档酒楼,坐下来看着一盘盘的美味佳肴呈上,再慢慢品尝,仿佛为的不是吃饱,而是吃的派头;而烫面角,你既可以三文五文买上几个站了路旁吃了就走,也可以踱入小店,叫上一壶小酒,配上几碟小菜,一边小酌,一边听那些脚夫、秀才闲聊吹牛,吃完了再泡上一壶茶,晒着冬日的暖阳,一直消磨到下一顿饭时,甚是逍遥自在。
  
  烫面角形同饺子,比饺子略大,呈新月状,原是新安县的小吃,传入神都后因为价廉味美,不日便开满全城,深受欢迎。在洛阳,据说最正宗的一家是“老王烫面角”,位于南市西边的福善坊,与闻香榭一坊之隔。这家掌柜祖上是新安县人,上辈才迁往神都做生意。他家的烫面角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愣是将一个乡俗小点变成了享誉满城的名吃。
  三人来到“老王烫面角”店,正是午时。临街店面三间通达,摆着一些古朴的桌椅,座无虚席,另一头一个朝外的档口,出售给那些打包带走或赶时间者;后面一个雅致的小院,布置了七八个雅间。这样一来,既照顾到了短衫百姓的需求,又不影响后面长衫雅士的清静。
  听小二道雅间已满,婉娘正在迟疑,沫儿却慌不迭地指着临西侧纱帐的一张桌子道:“就坐这里!就坐这里!”纱帐后面就是那个对外的档口,前面出售蒸好的烫面角,后面几个人包制,食客可以通过纱帐看到烫面角制作的全部工艺。
  
  小二过来加了凳子,三人坐下。沫儿最喜欢看美食制作,目不转睛地盯着工作间中三四个白衣白帽的师傅双手纷飞,不住吞咽口水。只见左边一个高瘦的中年师傅熟练地将滚水倒入面粉,快速搅动,面粉变成了半透明色,晾在一旁备用;然后拿起以前整好的已经揉匀的面,切成脐子,一根擀面杖同时擀三个,飞快地抛到旁边的大面板上。围坐大面板的三个人,一人拿起一个面皮,摊上馅料,对折捏好,再飞快地沿边走上一圈,外侧皱迭八折,形成花边,起脊园平,饺肚内凹外凸,一个造形别致的烫面角便就做好了。
  沫儿正看得入迷,被婉娘一根筷子敲了回神,摸着后脑勺不情愿道:“做什么?点的东西还没上呢。”
  婉娘笑道:“好啊你,看这个倒看得入神,学做香粉就心不在焉。不如我将你卖到这家来做学徒好了!”
  沫儿做了个鬼脸,正想问旁边经过的小二什么时候上菜,却见左侧人影一闪,似曾相识,定睛一看,那人已经隐入人群不见。本想追出去看一下,却见小二端着三屉烫面角吆喝:“客官,您的烫面角来啰!”顿时拔不动脚,一屁股坐了下来。
  新蒸的烫面角晶莹剔透,皮如蝉翼,色润如玉,咬开汤汁四溢,鲜香满口。沫儿两口一个,很快一屉已经一扫而光。文清笑道:“别急呀,还有菜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