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老板最不愿意让员工看到的一部书

  《社会不教,精英不讲,坎儿还得自己过》




  写在最后的前言

  午后小憩,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和绿油油的草地,再看看那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一花一木,心中顿时舒畅了许多。紧张而又充实,不乏愉快和难忘的五个月时间快要结束了。与其说是在写作,倒不如用悟道来表述更为准确。在这个过程中,我一边写作,一边跟朋友互动,并进入了一个悟性的井喷期。很多模块、很多道理,在脑海中快速发酵,并进一步融合贯通。三十余年的人生经历,以往所学的各种知识,自己遍尝的酸甜苦辣,体验过的人情冷暖,以及亲友们的人生沉浮,在逻辑上都已经初步打通,太多的事情不再迷惑。

  回顾自己职业生涯,已经有整整八年的历史了。八年时间,在人生旅途中不算短也不算长,但足以成就一些事情,毁掉一些事情。八年是一个什么概念,是抗战取得胜利所花的时间,是美国赢得独立战争所用的周期,可以支撑读两个本科专业,也可以支撑一个人脱胎换骨炼就高手。可这八年对于我来说,充满了太多的痛苦、彷徨、奇遇和收获。以前看到某些传奇故事,老是感觉胡编乱造,不太真实,人生不会那么复杂。想想自己来时路,终于体会到,现实往往比传奇故事更有传奇色彩。感谢这个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伟大时代,你给了我太多的养分。

  一、世家精英扎堆的密码

  近些年来,“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这些概念在媒体上到处充斥着,似乎成了社会不公的一个脚注。在平民百姓当中,也广为流传着“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朴素说法,并在某种程度被奉为真理,似乎也有太多的案例可以验证。这是人类社会的真实情况吗?!我还真的探究过这个问题,查阅过相当多的资料,看过很多人的家谱。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富七代”、“官八代”、“穷九代”的现象,在古今中外都并不鲜见。在我国,多少代都出过国家栋梁、学界泰斗,或者商界奇才的家族,就有闻喜的裴家、龙川的胡家、旌德的江家、绍兴的俞家、湘乡的曾家。在西方近现代,名气比较大的世家,就有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肯尼迪、罗斯福、布什。而日本数百年的商业史中,这样的家族似乎更多,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就有三井、住友、岩崎、安田、小泉。

  这些世代辉煌的家族我们暂且不说。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如果稍加观察,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精英子女成为精英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平头百姓。北方广大农村中有种可能并不是很精确的说法,讲的是地主世家的后代,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整体上的发展情况要远远好于贫下中农的后代。最近几年,媒体上报道过一个现象,就是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本科入学新生,家庭出身良好者的比例逐年升高。好事者还做了一项统计,并粗略发现,无论历史还是现实当中,大多数精英的家庭背景,都还不错。我在此特别声明一下,我并不认同“血统论”和“精英论”,并不认为人类在生理和智商上存在多大差异。而旨在以一种较为科学的态度,去探究此类现象背后隐藏的密码。

  面对这种现象,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人脉,还有人会想到风水。家族枝繁叶茂、相互联姻,从而使得人脉资源较为强大,当然是其中重要原因,但光靠这个还不足以确保家族长盛不衰、英才济济,而有更深层次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而至于风水一说,流传甚广,谬误甚多,缺乏科学依据,不足为凭。至少靠我目前的智商,还是理解不了这个东西。这些年我一直在苦思冥想,大量查阅资料,并跟一些前辈和大师探讨过。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其实这并不复杂,就是他们有一套更加切合实际,由理念、习惯和方法组成的模式,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套系统的东西,在世家和精英圈子当中,有着一定的传承,并成为了一种常识。而普罗大众,恰恰对此知之甚少,一些理念似是而非,某些习惯令人生厌,很多方法不得要领。非常耐人寻味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情况下,切合实际并具有相当可操作性的理念、习惯和方法,是个完整的体系,而错误和荒谬的理念、习惯和方法,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上的确存在着信息鸿沟。一些有助于你事业长足发展的道理,有人中学时代就明白,有人上大学之时开始知道,有人毕业五年内懂了,有人到了三四十岁才领悟到,有人五六十岁还是懵懵懂懂。悟道不分先后,但悟的晚了,会丧失太多机会,也许只能向儿孙讲讲了。可是这也并不现实,因为你没有成功过,成王败寇,儿孙很有可能既不听也不信。如果在年轻之时,有人能够系统向我们传授这些东西,最起码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二、成功背后有序可循

  对于世家子弟和精英子女,适合事业发展的一些东西,可能不需要刻意去教,从小目濡耳染就懂了。特别的家族,可能还会把人生经验,整理成书世代相传。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家书”、“家训”,也只是这种传承体系中最为表象的形式,更多有价值的,事实上仍处于秘传状态之中。我是出生于“九代穷”的农家子弟,虽然一路走来,也曾读过重点大学,在一些还算不错的单位干过。但适合事业和人生发展的很多道理,无处可学、无人能教,自己天资平庸,甚至不明白世界上竟然还有此类系统的知识。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吃了太多苦头,别人吃一堑长一智,而我则是吃十堑长一智。当然也有好心人看你可怜,偶尔蜻蜓点水般点你一下,也就仅此而已。一则你一下领悟不了,二则也不成系统,基本于事无补。

  实在是太害怕失败了,尤其是害怕一辈子都那样下去,也不愿意接受命运安排。自己就不断梳理以往的每一个细节,拼命琢磨周围亲友老乡们的经历,找命运比较曲折人物的传记来看,并对自己以往的一些观念进行系统反思。终于开始慢慢突围,步入了良性循环,领悟的东西越来越多,领悟的速度越来越快,算是暂先稳住了脚跟。回顾一下,非常后怕。在悟道的过程中,我所有的想法都做了记录,本书内容也是我这八年来“滚动式悟道”的提炼和总结。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但我自己还是严肃的、认真的,可能也属于敝帚自珍吧。

  每每看到家庭出身非常普通的朋友们,仍然像我当年一样,被太多似是而非的东西误导着,在泥淖中痛苦挣扎,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也许同类,或者是曾经的同类之间,更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于是就有了一个想法,把自己的阶段性人生经验和体会,梳理成书公开出版,与更多的人分享,给仍处于迷惘之中的、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奋斗者们,带来一点点启发。本来打算准备地更充分一些,等我退休之后再行总结,但看到太多缺乏职业生涯发展常识的朋友,实在于心不忍,先把目前已经领悟到的公开出来,变成社会公共资源。

  三、事业成功之全程管理

  事业成功,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个动态概念,因此应该引入全程式的管理。对于出身世家和精英家庭的朋友们,也应该以积极和开放的心态,使原有已经比较切合实际的理念、习惯和方法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升级,有效规避潜在风险,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谈到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两个非常真实的故事,希望能给朋友们更多的启发,和人生感悟。H先生,1987年从某重点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直接到省级重点中学任教。从普通教员一直做到常务副校长,副处级待遇。虽然事业上发展的顺风顺水,但他骨子里仍是传统文人,看不惯官场的很多事情,疲于应付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终于在工作了18年之后,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帮一个从事化工贸易的朋友打理公司。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到了他朋友这家公司之后,他在行政副总、销售副总等位置上都呆过,业绩非常突出,项目营收在五年内翻了十倍。从收入层面来讲,H先生这几年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2010年下半年,老板在不同的场合,向他传递一个信息,说帮人帮几年走上正规就行了,不能老是帮人,最终还是要自己干的,暗示要他主动辞职。这位老哥也是实在人,明白了朋友的意思,尽管不想走,还是于2011年春节过后递交了辞职报告。朋友给了他5万元的辞职补偿金,并顺便签订了同业禁止协议。

  辞职之后,H先生回到自己原来的城市发展。此时手中只有30万现金,一套房子,儿子还在上大学。每天的任务就是找项目,先后考察过餐饮、酒吧、麻将桌、净水机等众多项目。但由于不太懂行、合伙人放弃和合资条件太苛刻等种种原因,都未能成型。有次我们在网上遇到,他就请教我选择什么项目合适一些。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出了几个方向,一是做化工贸易,代理产品可以跟前东家差异化;二是做中学生补课班,毕竟是老本行,自己在当地有一定名气,拥有很多资源,成功概率相当大;三是做餐饮连锁,自创品牌,虽然没有接触过,但这毕竟是未来十年最有可能出现高速增长,诞生财富传奇的领域,做上几年也就熟了;四是可以回到原学校当一个普通老师,毕竟原来的人脉还在那里摆着,自己教学水平了得,真的想回去还是能行得通的。

  但他这几条路都不想走。选择化工贸易,他朋友不乐意,自己上游没有好的货源,资金也不是太充足。办补课班,或者回去当老师,他说实在不想干这行了,而且在面子上也过不去。做餐饮呢,他又感觉自己不懂行,而且这行竞争激烈,赢得起赔不起。说还想找短平快的行当来做。我们交流好几天,我的建议很明确,第一、自己熟悉的行业,容易切入并且成功概率很大,或者选择潜在的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高成长领域;第二、30万左右的资金,经不起折腾,短平快的项目看上去很美,但不适合他这样的人去做,很多领域太不懂行,这点钱可能还没怎么做就光了;第三、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愿意不愿意做,而是客观上必须那么做,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别无选择,在生存面前其他神马一切都是浮云。

  另外我对他讲,太缺乏职业生涯管理意识。两次轻易辞职,造就了他现在异常被动的境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相比起体制内,外面的世界更残酷,直接就是“丛林法则”,你连体制内的人际关系都适应不了,还敢在江湖上闯?!更何况当时发展的并不错。如果仅仅是因为厌恶官场,适应不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就选择下海,无疑是非常错误的一个选择。他后来想了想,也认同我这种说法。

  一旦到了体制外,就不要再幻想稳定,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快速积累和优化自己的能力结构与各种资源,做好应变的准备。真的有所准备,你朋友出于利益考虑,不一定会赶你走;即使走了你到同行还是能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或者完全可以自己另起炉灶,走上真正的经商之路。退一万步来讲,你们毕竟不是简单的老板和雇员关系,还是多少年的朋友,他不可能很粗暴直接赶你走,你再呆上一年左右的时间,作为过渡,准备一下退路,还是可以的。没有必要人家都没说你几次,你就匆匆忙忙辞职了。也不要怪你朋友无情,人性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掺杂着太多的利害关系,只是你对这些东西没有深入去想,犯了职场中的大忌。他又表示同意我的看法。

  四、跨国金领的低级错误

  接着讲的这个案例,更具有代表性,主角属于我们普通人眼里非常典型的金领。父母都是高级工程师,他从幼儿园到高中,上的都是当地重点学校。上世纪80年代,从国内某一流大学理工科专业毕业后,直接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利坚名校。特别强调一下,不是方鸿渐和唐骏那类学校,也绝非他们的校友。接下来几年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一路凯歌,拿的是全额奖学金。拿到博士文凭之后,凭着自己非常卓越的表现,顺利在美国一个细分领域非常有竞争优势的公司工作。这一干就是15年,尽管小伙子变成了半截老头,但职位也从基层技术员发展到了技术总监。在留美人员当中,基本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到此为止,他的人生一直还是如鱼得水,基本上达到了一个极致,堪称国人眼中的一个典范。但不妙之事才刚要开始。2005年前后,他服务的公司被美国较大领域发展的同行所收购。按照他的资历和贡献,还是可以继续留下来,一直干到退休,当然也不排除在集团内部继续升迁的可能。这时同行另外一家公司,通过猎头来挖他,出任CEO一职。但作为“空降兵”的他,难以摆平平台内部关系,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迫离职。

  其后的几年内,他又陆陆续续换了很多公司,职位基本上总监和总经理之间摆动,年薪有高有低,遗憾的是总是长久不了,每家都是一年左右的时间。回过头来再看,跳的公司实力越来越差,自己失败案例越来越多,工作也越来越不好找,现在他本人都很茫然,不知道要走到何处去,何时是一个尽头。当然发展到他那种地步,即使再差也要比我们普通人强得多,而且现在基本也是“不差钱”的主。但对于追求成就感的他,需求已经跟我们平头百姓大不一样,心灵的归宿显得更为重要。

  也许很多朋友就纳闷儿了。倘若论智商、行业经验、实力和能力,他都不存在问题。但为什么这几年会出现如此状况,竟然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其实这还要回到职业生涯管理课题中来。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了这位朋友,职业经历的几个重要特征。一、从幼儿园到美国本土企业总监,一路下来基本顺风顺水,顺利到了几乎不可思议的地步;二、第一份工作一干就是十五年,期间没有任何跳槽经验,没有其他企业工作背景;三、在跳槽担任CEO之前,一直都是技术口上历练,缺乏实际的运营部门工作经验。

  其实,他的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几十年来发展的过于顺利,他自我认同度非常高,感觉天底下没有自己干不了的事情,跳槽之前很难对新岗位的风险和各类状况做一个恰当的评估,基本不考虑适合不适合自己,也不考虑新东家给他的定位究竟是什么,是当一个搅屎棒还是砍刀,或者干脆直接定位就是牺牲品。这个位置很可能就是一个“陷阱岗位”。对于有过数次跳槽经验的人来说,这基本就是常识,走马上任之前肯定是要进行综合评估的,不会轻易中招。但对于他来说,一是过分自信,将自己的能力在想象中放大,二是缺乏“跳槽管理”意识,掉入陷马坑的概率就比较高了。

  每家公司都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适用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不能一样。他老东家是细分行业的老大,发展阶段、市场基础、资金实力和员工素质,都是同行所无法比拟的,如果简单照搬自己原有经验,往往很难行得通,因为基础条件不支撑你这么做。而且到了新的山寨,在未察明情况之前,不能乱动,如果动手早了,很容易将自己废掉。当年宋江上了梁山之后,还按兵不动了一段时间。如果他在运营岗上呆过几年,这个道理也基本是常识,可惜他缺乏这方面的历练。可能他遭受挫折之后一直也在反思,但结果并不对路,也可能是一旦恶性循环,再难回头,导致五六年来还是没有摆脱这个怪圈。

  这也是此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而且一犯就是致命的。他的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实际上在国内,类似的情况在大型国企、外企和民企的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在总监这个层次上比较常见。他们一般都是从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企业,“空降到”圈内中小企业,出任总经理或者总监,有的是创业和运作新项目。表面上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更有竞争力的待遇,实际上很容易牺牲掉,一个非常卓越的人才,慢慢在别人眼里退化成“垃圾”。这是比较高级的错误,普通白领们还没有机会犯得上。在此讲这个案例的意思是,无论你之前多优秀,一定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你还是不可避免存在很多思维盲区。虚心、低调,在做一些事情之前还是要请教过来人,甚至要多多不耻下问。否则只能如同《三枪拍案惊奇》中台词说的那样,马死的快(Must die)!



  刘如江
  2011年7月25日于北京
  (001)
  ——愤青们的惨痛代价

  铁律之一:将更多时间浪费在抱怨当中,而没有用在实际能力的锻炼、提高和结构优化方面,这会影响到自己专业素养的持续和稳定提高。即使某天机会突然降临到头上,往往也会由于水平不够,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从身边溜走,酿成无边遗憾。

  在人的生命长河中,有着太多不如意。从小家里经济拮据,上不了重点学校,没考上喜欢的专业,有情人难成眷属,工作机械单调且收入不理想,在就业、买房、婚姻等方面的拼爹游戏中没有任何可资利用的资源,升职机会老被别人抢去,……。这一切也许就是职场当中绝大多数小人物典型的素描。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无奈,有人彷徨,有人压抑,也有人以苦为乐将此看作上苍对自己的考验和磨炼。
  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一种精英主义的倾向。从孩提时代,大家的理想就是长大当一个官员、将军、富翁、明星、科学家、教授、经理和专家,也只有具备这样的理想,别人才会瞧得起。倘若有人从小立志做一名清洁工、服务生或者保安员,甚至是城管,大伙肯定一直认为此君胸无大志、形同朽木。然而,目标定的越高,实现起来的难度也就越大,尤其当这种目标缺乏必要的方法和步骤加以保证的时候更是如此。希望越高,失望也会越大,当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落差,感觉实现起来日趋渺茫,很多人就给自己贴上怀才不遇的标签,不加甄别地将问题归结到环境身上,有关人等带有恭维性质的一些安慰,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这种自我认识,于是没有太多去反思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而是将问题统统归结于外界。体制不合理,江湖太险恶,同事嫉贤妒能,世道人心叵测,环境病态,游戏规则缺乏公平,等等,都是十分常见的抱怨内容。
  @bluepower0851 14楼 2013-02-25 21:15:22
  的确,很多时候情商类的东西比学校传授的技能类知识更重要!
  可惜,我们的教育只传授了后者!
  楼主继续……
  -----------------------------
  我也是在吃一堑长一智,不断总结和领悟的,共勉。
  人在任何一方面投入精力太多,都会变得专业起来,水平日有所长。抱怨也不例外,经过循环往复的实战演练,一个非常独特和严密的理论系统就逐渐成型,以至于很难听进不同意见,甚至会强大到谁都难以驳倒的地步,非常专业的愤青也就从此炼成了。做到自成体系和自圆其说,在大多数人眼里不是什么坏事,但关键是看用在了什么方面。如果能够在行业把控、专业技能、资源储备领域达到这种程度,并且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你在职场当中的竞争力自然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这样一来就可以努力在现有平台上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内部发展受限,也可以在外部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常言道沙不埋金,但前提是你的确属于货真价实的金子,而非貌似金子的废铜。
  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当你在某一方面投入过多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的投入。在抱怨方面花的精力多了,一方面的危害是还真以为自己是怀才不遇,越来越难意识到自身能力缺陷、努力程度不够、资源积累欠缺,另一方面的危害是时间都被抱怨所挤占,能够用在实战历练以及结构优化方面的精力少之又少。时间一长,这些都无可避免地会转化成恶性循环。上帝是非常公正的,绝不会偏向任何人,无论你在干什么,她赋予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好钢应当用在刀刃上。
  我们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曾经遇到过一些非常好的机会,但由于自己能力结构上存在瑕疵,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从身边溜走。书到用时方恨少,能力和资源的储备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我们能够将更多时间用在脚踏实的历练之上,注重工作中每一个细节的把握,并使之不断系统化和去升级,日久天长自己的储备就会具备相当的质感和厚重感,把握一些机会的能力也自然会强很多,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也许有人会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在职场当中,社会背景、裙带关系、经济实力、办公室政治,越来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真正靠自身实力,很难脱颖而出,自己是十分典型的草根,无论怎么努力,现实中的前途都非常渺茫。非常公允地说,在任何社会和时代,上面提到的各种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存在着,但在任何社会和时代,我们都能找到很多草根出身的耿直之辈,靠着自己不懈努力获得成功的案例。明清的官场一片乌烟瘴气,黑暗基本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还是有王阳明、海瑞、左宗棠这样的性情中人,靠着自身奋斗,最终身居高位。他们都曾有过长期不得志之经历。晚清重臣左宗棠,年少时曾屡试不第,但没有仰天长叹,虚耗光阴,而是转为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竭尽才华储备之能事。正是这样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与结构优化,使得他在出佐湘幕之后,能够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机会,最终建立了平定太平天国,兴办洋务运动,靖平陕甘回变,成功收复新疆的不世功业。
  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们还是可以设想一下。当年类似于左宗棠这样,少年就立下大志,年轻屡试不第,后又改投幕僚,总感觉怀才不遇的,肯定不在少数,但能做到像左公一样建功立业、位极人臣的,却凤毛麟角。这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左宗棠在数考不中的情况下,并没有太多怨天尤人,而是将精力更多投入到经世致用之学的研习上,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这些储备无疑对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机会永远属于准备充分之人。无论现在状况如何,都应当多一份踏踏实实的锻炼,多一份结构合理的储备,少一些于事无补的抱怨。只有这样,你才能极大提高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顺势而为,脱颖而出,出人头地。

  ——
  (002)
  ——方法论比行动更重要

  铁律之二: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我们都应当将方法论的掌握放在首位。解决了方法论的问题,你的行动才会更加富有成效,职业之路才能更为顺畅。当然,这里的方法论更多指的是解决各类具体问题过程中所用的手段、思路和模式。

  我们做任何事情,正确的目标与方向当然重要,但如果缺乏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方式和方法,失败的概率会成倍提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甚至注定只要失败的。缺乏可行方法保证的理想,容易导致志大才疏,缺乏必要方法保证的目标,容易变成空洞口号。方法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本书中所提到的方法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的“渔”。

  非常遗憾的是,职场中占相当比例的人,理想和目标一大堆,如果被问及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就很难说出个甲乙丙丁,基本上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和顺势而为的态度,即使有人能够说出一点,在可行性和系统性方面都强差人意。如果将事情分成各种类型去关注,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些规律又可以用一系列方式和方法来加以保证。即令貌似神妙的创新,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某方面掌握了较为系统的方法,不但做事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职业发展之路也会更加顺畅。
  虽然近一百多年来,儒家在我国经历了非常曲折的风雨历程,绝大多数人对其一些经典著作已经非常陌生,但整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依旧深深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比如我们的婚丧嫁娶、社交礼仪、学习方法、做事模式等等。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之时,正值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尽管开口三代,闭口圣王,实际更大程度上是要恢复西周初年特别是周公所确定的一些规范。作为周公封地的鲁国,远在东方,受到政治动荡的冲击较小,周初典籍制度保存的最为完善,当时诸侯各国要想学习正宗的周朝礼仪,必须向鲁国取经。这也给儒家学说在鲁国产生及其一些基本框架的形成,提供了逻辑基础。在这种条件下,儒家学说虽然具有大批泽被万代的精华,但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崇古、模仿和注重知识而非方法论传授的倾向。自汉武帝将儒学尊为主流意识形态之后,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强化,儒家的一些理念和做事方式已经内化到我们民族的灵魂深处。时至今日,我们很多人仍按其中的一些逻辑做事,却未必能意识到这竟跟儒家有关。
  不少人认为,我国现在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但本人认为最大的弊端是方法论教育的缺失。从幼儿园一直到博士教育,大家注重的是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传授,方法论特别是可行性较强的创新方法,相对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忽视。在汉语体系中,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更多采用“学富五车”、“强闻博记”、“博学多才”、“知识渊博”、“宏儒硕学”之类的词语。也许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倘若认真细看,就不难发现这些词语基本都指向知识和记忆力,而非方法论与创新。
  毋庸置疑,我们是非常注重教育的一个民族,并常常将好学和上进联系在一起。不过国人似乎更擅长学习已有的知识,而不太注重方法论的学习,并利用这些方法去创新。学来学去,往往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形似而神非。可能太多的抄袭和山寨版现象跟这个有很大关系。然而真正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成名成家,靠的是实践与创新。只要是实践,就很容易发现知识根本就不够用,或者发现以前的知识压根就用不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己已有思维模式,构建出一整套针对性很强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显得异常重要。换而言之,方法论的学习和创新,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我们的未知领域永远大于已经领域,“生也有涯,而知也有涯”,只有创新无边无际,而方法论则是连接已知和未知的桥梁与纽带。
  无论学习某类专长,还是运作具体项目,抑或实现人生抱负,在目标确定之后,就应该将方法论放在首位,将这些目标细化成一个接一个可行的步骤,形成一个又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最终编制成拥有一定弹性的日程安排。至此,也许有的朋友会感觉,你说的不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系统而且可行性很强的方案吗?!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可以这样理解。譬如,你要从海淀到香河去买家具,你最起码需要想明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开车、租车、还是乘公交,选择什么样的线路去,如果乘公交,应该如何去换乘。如果你想搞定某个客户,起码应该了解他的联系方式、工作权限、价值倾向、个人爱好和隐蔽性需求,需要考虑靠什么样的方式及关系才能跟对方搭上话,怎样去做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跟人家综合需求的匹配程度。假如你想当一名大公司的市场总监,你就应当明确需要哪些方面的历练、须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如何得到业界精英们的认同,这些都需要通过怎样途径去积累。如果能够在逻辑上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你的行动就会富有成效,目标达成的概率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方法论在创新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在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在学说上有所创新,能够对后世造成巨大影响,大致上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选择材料比较丰富的领域去钻研,比如研究四书五经,或者是明清宫廷政治;其二是走差异化路线,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领域去努力,比如针对当年晋商在海内外数十家分支机构的管理运作、与现代欧美跨国公司运营的比较、及其对当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启发展开专项研究。前者倾毕生之力,未必能有多大突破,后者则相对容易取得成果,而且极具现实和历史意义,还是一件利国利民、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代的好事。与此同时,从其难度和所需付出的时间与辛苦来看,前者往往会数倍于后者。其实,创新并不是深不可测的事情,如果选对了方向,只要坚持下去,成就还是很容易出来的。这就涉及到了努力方向的细分和差异化定位,如果创新策划和管理工作做得很好,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e路狂飙 37楼 2013-02-26 14:54:41
  不少人认为,我国现在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但本人认为最大的弊端是方法论教育的缺失。从幼儿园一直到博士教育,大家注重的是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传授,方法论特别是可行性较强的创新方法,相对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忽视。在汉语体系中,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更多采用“学富五车”、“强闻博记”、“博学多才”、“知识渊博”、“宏儒硕学”之类的词语。也许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倘若认......
  -----------------------------
  @ai830920 47楼 2013-02-26 19:11:25
  国人方法论的教育少吗?不一定吧,各种背书的方法,名师的指导难道不是对方法论的研究吗?此其一也。
  其二,方法论不过是成功的一个很小部分,在其之上应该是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决定,方向都错了,方法越正确错的就越远,南辕北辙的道路相信你懂。
  其三,价值观上面是世界观,世界观是评判一切事物价值的基础和标准,是保证价值观正确的基石。
  所以中国教育的问题其......
  -----------------------------
  这位朋友问题提的很好,但也需要注意以下逻辑。第一、方法的传授与方法论教育是两个概念,具体的方法传授,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貌似方法论教育,但本质上仍是一种“见招拆招”式的知识性传授,方法论更多指的是系统性、结构性和细致性做事的方法,应用弹性更大,能够适应于更为广泛的领域,比如你掌握了一种自学的方法论体系,当你以后遇到新的知识,甚至是完全陌生领域的时候,靠着这套东西能够逐渐入门并进而登堂入室;当年掌握系统的创新方法之时,面对一个新的任务,即使没有人领路,你也会设计出相对可行的路径和步骤,只有做到这种程度,才真正算得上方法论教育。显然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远远不够,与欧美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感兴趣的话,多看看TED视频您就知道了。第二、方法论掌握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虽然不是全部,但最起码属于“必修课”,我自己的一贯主张,通往成功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里面存在诸多模块,存在着各种结构,后面的内容会逐步展开的,我这里强调的是“方法论”教育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惟方法论主义者”。第三、价值观和方法论本来是相辅相成的东西,如果方法论比较科学,是可以逐步矫正价值观的,而且价值观最重要的东西,是“真”,其标准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要忠于客观,忠于规律、事实和物性。第四、不要把现在所有问题都归结到文革身上,某种文化一定成熟,其深层次的内在复制性和遗传性是非常强大的,文化当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这个东西就犹如生物体内的DNA密码,你可能感觉不到,但它绝对支配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历史命运,支配着他的很多优良传统,以及各种“病变”,从1840年到现在,各种表层的东西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但我们深层次的思维特征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第五、我国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而非方法论教育,这个传统最起码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只是各个时期知识所具体指向的内容存在很大差异而已。第六、在我国历史上,类似于文革之类的运动,并非孤例,曾多次发生过,远的且不说,“义和团”大致就是这样,为什么我们历史上一再发生这样的悲剧,说明传统文化当中存在着这样的基因,条件一旦具备类似的事情就很快成为现实。
  (003)
  ——善于打造成功案例体系

  铁律之三:在社会认同模式当中,你做过什么,效果如何,远比你能做什么重要。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积累和完善自己的成功案例体系,并做到扬长避短,是每一个力求上进的职场中人,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们经常能够见到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学历、经验、成功案例都只是一种形式,拥有这些东西并不能代表能力,只有真才实学才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东西,其他的并不重要。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一再抱怨社会浮躁,只认形式不认实质,人才评价体系被严重异化,价值观念本末倒置。

  这种说法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学历、经验、职称、成功案例从本质上来讲,并不能够替代才能本身,人才的评价应该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现在社会上“带汁诸葛亮”都多的不得了,不少人虽然拥有大批华丽的标签,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在实践中自然能见分晓,是骡是马,一遛便知。而且人才通过一系列测评手段,是可以鉴别出来的。
  但您别忘了,能相千里马的,必须是伯乐,绝大多数人还不具备这么高的水平,现实当中遛马的成本也非常高,有多少企业能够承受得了?!几次短短的见面,并不足以鉴定一个人才,必须借助于相应的一些硬性的辅助条件。更何况,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以成功论英雄的“结果导向型”评价体系,仍具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正是因为如此,注重你的工作经验和成功案例的评估体系,必将长期存在。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才拿来主义,而不愿花大力气去培养人才的用人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倾向。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年龄越大,进入社会时间越长,经验和成功案例在别人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也就越大。
  主流认同模式一旦成型,无论是否合理,也不管有多少不足,我们只有去适应它,而不要幻想它因你而改变,对于能量极其有限的普罗大众而言,更是这样。在现有注重标签、经验和成功案例社会认同模式下,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成为职场达人,必须想方设法构筑丰富而且结构合理的经验体系,甚至将其用书面材料的形式梳理出来。与口头描述相比,书面材料在系统性、持久性、备忘性和可查性方面,毕竟有着非常突出和难以替代的优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很多时候即使对方没有要求我们提供这些东西,但只要你能拿出来,成功的天平也肯定会向你倾斜。
  @mycmalaya 58楼 2013-02-27 13:11:23
  中国大多数父母是不够格的,完全丧失了教授孩子生存之道的本能。
  学校是没有义务教育孩子生存之道的!!
  所以中国的小孩子都很苦逼,大多数靠自己摸索!!
  至于走多少弯路,那就看个人悟性!
  -----------------------------
  一种基本的、相对科学的、较为成熟的思维框架,以及方法论体系,是人类的公共资源,没有必要靠自己重新领悟一番,本来属于拿过来就能用的东西。靠领悟来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而且还容易走太多的本没有必要的弯路。其实很多时候不能完全怪父母,太多父母头脑当中都没有这样的东西。其实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隐性的知识和方法论体系梳理出来,变成显性的东西,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
  记得当年有一次我出去面试,同去的一个应聘者除了带着学位证、职称、培训证明这些常规性证件外,还准备了厚厚的一摞其成功案例的总结性材料,显然这是他平时注重总结的结果,绝非零时拼凑。他不但会口头告诉面试官做过什么、效果如何、还有一大堆详尽的文字材料来辅助证明,实际上相当于为自己制作了几个更有说服力的个性化“证件”。这种应聘方式能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也许有的朋友根本没有经验,更谈不上什么成功案例。其实这样也不要着急,我们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勤劳和智慧可以弥补很多东西,只要开动脑筋、脚踏实地去做一些事情,成功案例总会有一些的,当这些越来越厚重的时候,你的身价也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此坚持下去,儿时的宏伟理想,亦将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还有很多人,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很难有机会积累到高含金量的经验与成功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扬长避短、突破限制,为自己积累到能被社会所认可的成功案例,使能力得以证明,并突破职业生涯方面的瓶颈,争得远大而又广阔的前程。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是蛇有蛇道、猫有猫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在这里介绍一种方式,以供大家参考。譬如你处于销售助理位置,从岗位职责上,基本上不太可能拥有区域销售和中高层管理的实战经验。但如果用心的话,还是能够观察到许许多多非常鲜活的案例和细节,在此基础上你可以一点一滴地去思考和消化,找出其中的原理、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当然不要忘记将此转化成文字材料。日久天长,终于所得。几年之后,你凭着这些沉淀去应聘销售经理或者行政经理的位置,尽管缺乏直接相关的历练,还是有较强竞争力的,成功转型的可能也就大大提高。
  @极道蚂蚁 60楼 2013-02-27 14:43:52
  有耐心看这个帖子的人,应该已经不缺或者不太缺“渔”;
  我想更多的人是还没弄清:为啥必须要----渔?
  我想楼主把这个问题写清了的话,帖子是不是要被封?再者,所谓悟道--成功之道,你把六十四卦研究研究,看看是不是有方法论的影子?基本再笨的人,一旦被点化开,似是而非的那些个东西,在你面前就是透明的。所以我说,楼主的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写给精英看的,而看到这里,除了看到成功学范本的影子,......
  -----------------------------
  从懵懂到明白,是存在一个发展过程的。有方法论的元素,未必就意味着有成熟的方法论体系,当然这里存在“思维链”的问题。周易六十四卦,自然是先人高超智慧的结晶,有方法论的影子,但如果就此寄希望于这个身上,不去发展和完善方法论体系,我们基本还是做不好任何事情。全部内容二十多万字,很多细节会逐渐展开,内容从整体上是“反成功学的”,或者说在更大程度上讲的是“失败学”,从众多失败案例中寻求经验和教训,提醒人们尽可能避开某些雷区,进而降低失败概率。
  方法论在创新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在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在学说上有所创新,能够对后世造成巨大影响,大致上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选择材料比较丰富的领域去钻研,比如研究四书五经,或者是明清宫廷政治;其二是走差异化路线,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领域去努力,比如针对当年晋商在海内外数十家分支机构的管理运作、与现代欧美跨国公司运营的比较、及其对当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启发展开专项研究。前者倾毕生之力,未必能有多大突破,后者则相对容易取得成果,而且极具现实和历史意义,还是一件利国利民、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代的好事。与此同时,从其难度和所需付出的时间与辛苦来看,前者往往会数倍于后者。其实,创新并不是深不可测的事情,如果选对了方向,只要坚持下去,成就还是很容易出来的。这就涉及到了努力方向的细分和差异化定位,如果创新策划和管理工作做得很好,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003)
  ——善于打造成功案例体系

  铁律之三:在社会认同模式当中,你做过什么,效果如何,远比你能做什么重要。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积累和完善自己的成功案例体系,并做到扬长避短,是每一个力求上进的职场中人,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们经常能够见到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学历、经验、成功案例都只是一种形式,拥有这些东西并不能代表能力,只有真才实学才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东西,其他的并不重要。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一再抱怨社会浮躁,只认形式不认实质,人才评价体系被严重异化,价值观念本末倒置。

  这种说法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学历、经验、职称、成功案例从本质上来讲,并不能够替代才能本身,人才的评价应该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现在社会上“带汁诸葛亮”都多的不得了,不少人虽然拥有大批华丽的标签,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在实践中自然能见分晓,是骡是马,一遛便知。而且人才通过一系列测评手段,是可以鉴别出来的。
  但您别忘了,能相千里马的,必须是伯乐,绝大多数人还不具备这么高的水平,现实当中遛马的成本也非常高,有多少企业能够承受得了?!几次短短的见面,并不足以鉴定一个人才,必须借助于相应的一些硬性的辅助条件。更何况,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以成功论英雄的“结果导向型”评价体系,仍具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正是因为如此,注重你的工作经验和成功案例的评估体系,必将长期存在。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才拿来主义,而不愿花大力气去培养人才的用人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倾向。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年龄越大,进入社会时间越长,经验和成功案例在别人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也就越大。
  主流认同模式一旦成型,无论是否合理,也不管有多少不足,我们只有去适应它,而不要幻想它因你而改变,对于能量极其有限的普罗大众而言,更是这样。在现有注重标签、经验和成功案例社会认同模式下,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成为职场达人,必须想方设法构筑丰富而且结构合理的经验体系,甚至将其用书面材料的形式梳理出来。与口头描述相比,书面材料在系统性、持久性、备忘性和可查性方面,毕竟有着非常突出和难以替代的优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很多时候即使对方没有要求我们提供这些东西,但只要你能拿出来,成功的天平也肯定会向你倾斜。
  @极道蚂蚁 60楼 2013-02-27 14:43:52
  有耐心看这个帖子的人,应该已经不缺或者不太缺“渔”;
  我想更多的人是还没弄清:为啥必须要----渔?
  我想楼主把这个问题写清了的话,帖子是不是要被封?再者,所谓悟道--成功之道,你把六十四卦研究研究,看看是不是有方法论的影子?基本再笨的人,一旦被点化开,似是而非的那些个东西,在你面前就是透明的。所以我说,楼主的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写给精英看的,而看到这里,除了看到成功学范本的影子,......
  -----------------------------
  @e路狂飙 67楼 2013-02-27 19:50:16
  从懵懂到明白,是存在一个发展过程的。有方法论的元素,未必就意味着有成熟的方法论体系,当然这里存在“思维链”的问题。周易六十四卦,自然是先人高超智慧的结晶,有方法论的影子,但如果就此寄希望于这个身上,不去发展和完善方法论体系,我们基本还是做不好任何事情。全部内容二十多万字,很多细节会逐渐展开,内容从整体上是“反成功学的”,或者说在更大程度上讲的是“失败学”,从众多失败案例中寻求经验和教训......
  -----------------------------
  @极道蚂蚁 75楼 2013-02-28 18:24:20
  感谢楼主回复。我也是随便一说,会继续关注学习的,请继续。
  -----------------------------
  相互碰撞才能激荡出好东西,我们大家都一样,不存在谁向谁学习的问题,我会继续分享我的一些看法的。
  记得当年有一次我出去面试,同去的一个应聘者除了带着学位证、职称、培训证明这些常规性证件外,还准备了厚厚的一摞其成功案例的总结性材料,显然这是他平时注重总结的结果,绝非零时拼凑。他不但会口头告诉面试官做过什么、效果如何、还有一大堆详尽的文字材料来辅助证明,实际上相当于为自己制作了几个更有说服力的个性化“证件”。这种应聘方式能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也许有的朋友根本没有经验,更谈不上什么成功案例。其实这样也不要着急,我们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勤劳和智慧可以弥补很多东西,只要开动脑筋、脚踏实地去做一些事情,成功案例总会有一些的,当这些越来越厚重的时候,你的身价也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此坚持下去,儿时的宏伟理想,亦将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还有很多人,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很难有机会积累到高含金量的经验与成功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扬长避短、突破限制,为自己积累到能被社会所认可的成功案例,使能力得以证明,并突破职业生涯方面的瓶颈,争得远大而又广阔的前程。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是蛇有蛇道、猫有猫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在这里介绍一种方式,以供大家参考。譬如你处于销售助理位置,从岗位职责上,基本上不太可能拥有区域销售和中高层管理的实战经验。但如果用心的话,还是能够观察到许许多多非常鲜活的案例和细节,在此基础上你可以一点一滴地去思考和消化,找出其中的原理、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当然不要忘记将此转化成文字材料。日久天长,终于所得。几年之后,你凭着这些沉淀去应聘销售经理或者行政经理的位置,尽管缺乏直接相关的历练,还是有较强竞争力的,成功转型的可能也就大大提高。
  这里还派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已经在A部门有了很好的历练和积累,倘若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势必要B部门和C部门的相关工作经验,但老板和管理者,出于管理安全性或者消除潜在威胁的考虑,根本就不给你轮岗机会。遇到此类情况怎么办?!其实这也照样可以采取“暗中关注”、“偷师学艺”、“提炼深挖”的12字方针,来加以化解。通过这些方式,使得自己经验和成功案例体系得到一次又一次升级,结构得到一次又一次优化,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笑傲职场江湖。
  也许这个道理还可以翻译成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在社会主流的人才评价体系当中,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你能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过什么,取得什么样的成效,用什么能够证明。这是一个比较残酷,但又非常现实的规则。有太多的原本才华横溢之士,由于未能很好适应这一规则,逐渐泯然众人矣,给自己人生留下无边遗憾。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难以适应这种模式,如果你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并非常自觉地去按照此种方式去积累和沉淀,且不断优化其中的结构,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就会月有所进,较为容易形成良性循环,脱颖而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最终也能为自己和社会提交一份浓墨重彩的职场答卷。

  ——
  (004)
  ——画地为牢与坐以待毙

  铁律之四:勤奋与进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将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老板给限定的二亩三分地中,而不去关注相邻领域,即使你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也很难换来升职机会,甚至组织内部一有风吹草动,你还会被淘汰出局。

  成功是靠勤奋换来的,但勤奋并不会直接导致成功。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组织规模越大分工也就越细,每个岗位的职责相对而言也就越简单,而基层岗位更是如此。譬如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制鞋厂工人,有人专门沾鞋垫,有人专门装拉链,有人专门钉鞋跟,即使你在这些岗位上再努力、再专业、生产效率再高,也顶多比别人多拿些奖金或者计件费,最终还是不能独立造出一只完整的鞋。再如,在很多企业的市场部当中,分工也特别细,有人专门写软文,有人专门联系媒介,有人专门负责活动执行,有人专门搜集市场信息,有人专门制作企业内刊,而且工作往往还都非常饱和。

  H君,在某家国内非常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市场部任职,已经有8年多的时间了。他一直负责新闻稿撰写、内刊制作和对外媒介联系的工作。在他刚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月薪只有1500元,加班赶稿更是家常便饭。我看过他很多稿件和所制作的杂志,其质量即使放在一些专门的平面媒体当中,也可算得上中上水平。这位朋友属于典型的老实人,这么多年来领导经常给他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但从未让他涉足市场部的其他工作,他个人也希望在现有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工作,从而得到公司认可,换取涨薪和升职机会。但直到2007年,他的待遇水平都没有丝毫改变,2008年月薪才勉强超过2000元,年终发10000多元的奖金。2009年,公司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为了安慰他,将H君“提拔”成了媒介主管,全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但手下没有一兵一卒,完全的光杆司令。

  2010年,公司市场部进行重大调整,不但大幅扩编,新增了不少管理岗位,还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其中就有媒介经理一职,岗位职责完全和H现有情况相同,在他自己看来,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的坚持,没有白费,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公司的计划是将他扫地出门,通过猎头公司出年薪15~20万的待遇从同行空降高手担当此职,前前后后找了大半年的时间。但人算不如天算,千寻万选,没有一个人比H更为合适,空降之事只好作罢。尽管这位朋友最终得以留任,但职位和待遇原封不动。

  H君,在某家国内非常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市场部任职,已经有8年多的时间了。他一直负责新闻稿撰写、内刊制作和对外媒介联系的工作。在他刚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月薪只有1500元,加班赶稿更是家常便饭。我看过他很多稿件和所制作的杂志,其质量即使放在一些专门的平面媒体当中,也可算得上中上水平。这位朋友属于典型的老实人,这么多年来领导经常给他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但从未让他涉足市场部的其他工作,他个人也希望在现有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工作,从而得到公司认可,换取涨薪和升职机会。但直到2007年,他的待遇水平都没有丝毫改变,2008年月薪才勉强超过2000元,年终发10000多元的奖金。2009年,公司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为了安慰他,将H君“提拔”成了媒介主管,全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但手下没有一兵一卒,完全的光杆司令。
  2010年,公司市场部进行重大调整,不但大幅扩编,新增了不少管理岗位,还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其中就有媒介经理一职,岗位职责完全和H现有情况相同,在他自己看来,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的坚持,没有白费,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公司的计划是将他扫地出门,通过猎头公司出年薪15~20万的待遇从同行空降高手担当此职,前前后后找了大半年的时间。但人算不如天算,千寻万选,没有一个人比H更为合适,空降之事只好作罢。尽管这位朋友最终得以留任,但职位和待遇原封不动。
  我接触过H君好多次,很多事情也就慢慢了解了,既为他可惜又为他可悲。从岗位的专业化程度来讲,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许多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专业水准上还是很有收获的。但他在大公司的市场部呆了8年多的时间,竟然除了企业新闻通稿和办杂志之外,价格、促销、品牌、渠道、终端、路演、广告,以及媒体和本行业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少到令人大跌眼镜的地步。当然在很多时候,站在公司的角度,希望大多数员工能够这样,专业的人专注专业的事,不要牵涉太多东西,你所有的一切都纳入公司的战略轨道,老板或领导很有安全感。但站在个人发展角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这么多年下来,公司没有给过你任何轮岗锻炼的机会,自己将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领导给划定的那很狭窄的一块儿,对市场部其他一些模块的东西缺乏基本性了解。如此一来,无论在公司市场部之内,还是在社会上市场类相关岗位,由于相关储备严重不足,结构十分不合理,他都很难有效适应要求,个人发展前途受到极大限制。事实上,他除了能够从事现有事务,以及可以做媒介经理之外,在组织内外都难以应聘到职位和待遇都比较不错的工作。这也是多年以来他不得不在一线城市忍受低薪,难以跳槽,难以在内部获得好的发展机会之原因。尽管在现有岗位上几乎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希望借忠孝来获得高薪和升职机会,令人愤然的是,他的努力非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连现有岗位都差点没有保住。出现这种情况,这家企业对员工缺乏责任心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H还是要为自己的遭遇负主要责任。
  “将人用残废”,是时下很多企业秘而不宣的一个用人策略。在公司设定的岗位上,老板给你配备了匹配程度很高的拐杖和轮椅,自己可以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一旦离开现有平台,失去义具,你将什么都不是,基本是废人一个。倘若变成“废人”,你的发展前途就完全掌握在老板手里。他让你发展到很高的位置,就会不断辅导和提醒你,给你其他方面的很多锻炼机会。如果他只把你定位在“螺丝钉”的角色上,而你又非常配合地只关注自己那二亩三分地,你再勤奋也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