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老板最不愿意让员工看到的一部书

  从企业管理的纯技术角度来讲,采取“打断一条腿”用人的方式,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具有安全感,非常符合公司理性。对于个人而言,一旦遭遇这种情况,问题就相当严重,必须想方设法打破此类束缚,使自己在某一领域全面发展,以确保将职业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受制于某个公司或个人。
  在职业生涯当中,有相当多的人才就是这样被埋没掉的,而自己还浑然不觉。当然,出现“将人用残废”的情况要区别对待,有的确实是企业有目的有意识的这么做,有的在主观上并不存在此种意图,只是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结果。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讲,无论企业在主观上的意图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在社会运行体系当中,很多事情也不要太多的用道德准则来评判。在不涉及利害关系之时,大多数人还都能做到公平公正,一旦涉及到利害关系,人总会不同程度倾向于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行事,而公司在本质上也只是一种人格化的组织而已。在职场当中,关键的还是自己要为自己负责,自己的利益要自己去争取。

  ——
  (005)
  ——要练手机会还是要浮名

  铁律之五:在实践性较强的领域,能否获得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的练手机会,对于能力发展和专业素养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倘若这样的机会争取不到、一再错过或者被封锁,即使你再有潜力,三五年下来,自己的前途也基本被废掉。

  不少人非常羡慕医生这类职业,靠技术吃饭,收入高,受社会尊重,越老越香,特别是外科手术大夫。事实上,医生是非常典型、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职业,在一些大医院,很多声名斐然的医生,年龄也并不是很大,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密集的临床实践机会。如果缺乏数以百计的锻炼机会,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其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从总体来说,乡镇医生的水平难以比上县城医院,县城医院的水平难以比上省级医院。重点医科大学毕业的同班同学,学生时代水平不相上下,一个在县城医院,一个省级医院,十年之后,医术上的差异就会凸现出来,往往是省级医院的技术要高很多,可能早已成为专家,原因就在于后者见多识广,动手机会丰富。
  动手、见识和交流机会的多少,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医生能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最为关键是能否获得数量众多和结构合理的锻炼机会。医院的规模和等级对这个因素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譬如,虽然医院平台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但你个人却许多年来一直被安排在工作内容简单、而且重复性很强的岗位上,本来拥有很好的潜质,还是缺乏必要的锻炼机会,最终也难以成长为专家,达到理想的高度。这其中当然也不排除遭遇到某些人士故意封锁之可能。类似的情况在律师、会计、咨询、管理、广告、研发、销售、创意等行当,都普遍存在,希望能给人在囧途的朋友们一些启发。
  C女士,典型的“80后”,2005年从北京某名牌大学毕业,顺利应聘到了一家非常有实力的行业媒体,从事采编一体化工作。行业媒体和大众媒体非常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行业专注性非常强,可以利凭借此类平台,见多识广,在十多年时间里成长为具有一定实力的行业专家。小姑娘刚刚进入社会,意气风发,颇有大干一番的冲动,想利用自己的才智与汗水,实现出人头地之梦想。然而没想到的是,她的顶头上司,某版面主编,始终不给他参加行业会议、到企业出差、接触有关专家的机会,五年多来将其束缚在办公室里。某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会议,由于时间急迫,再加上C自己非常想去,又担心上司还不给机会,就先斩后奏,买了飞机票,准备飞往沿海城市。在打车去往机场的路上,她给领导打电话通报了情况,还说了很多好话。那个主编非常生气,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勒令小姑娘立马返回。
  那个主编不光对这个小姑娘如此,对其他下属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对于比较好的机会和资源,完全自己掌握。搞得C女士非常郁闷,数年下来,基本没有机会深入了解行业,专家和广告资源没有多少积累,自己完全被限制在一个螺丝钉的角色上。很多时候她也打算换一份工作,但一方面所在媒体的待遇还比较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没有多少积累,出去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来来回回面试了好多次,后来只好作罢。
  现实当中,在实践性非常强的领域,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于现有的框架下,难以获得很好的锻炼机会。倘若真的不幸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寻求突破。第一、暗下苦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想方设法增加目击机会,提高自己的见识和能力,犹如《天龙八部》当中的扫帚僧,和清华大学的馒头僧。第二、通过同学、亲友、媒体、网络等各种途径,最大限度搜集自己所属领域的专业图书、论文、音像材料和研讨会资料,并采用现代通讯手段,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先从知识上充实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再争取相应的实战机会。第三、通过跳槽,更换一个平台,寻求更多的锻炼机会,或者借以优化自己的历练结构,最后实现惊人一跃。当年韩信从项羽集团跳槽到刘邦集团,寻求更好的锻炼和成长机会是至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人挪活,树挪死”,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这个理。第四、毛遂自荐,主动找关键人物沟通,增进了解,深化感情,努力从现有平台上争取到更多、更好的机会。第五、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走自建平台的路子,以兼职和创业的方式,大大提升历练机会,向自己的理想状态挺进。
  当然,无论选择哪条道路,事先都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策划思路。比如,你大致上要从哪个方向发展;要成为此领域的优秀人才,都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结构和积累;要采取怎样较为现实的渠道和方法,才能接触到这些方面的机会;如果短期缺乏直接接触之可能,通过何种方式能够起到替代性效果,或者可以暂时迂回。一旦将上述诸多框架性问题都考虑清楚了,执行力就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了,一点一滴去落实,也不用太着急,坚持上几年,局面就慢慢打开了。
  人才的迅速成长,风云际会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更多需要个人努力争取,想方设法寻求突破。在现实当中,确实存在个人缺乏自主意识,稀里糊涂地获得大量锻炼机会,得以快速成长,年龄虽然并不算大,就已经成为专家的情况。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机会非经自己积极主动努力争取,而不能获得。对于另外一些人,即使努力争取,人家也未必会给你机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要想真正出人头地,个人目标明确,排除万难争取,努力优化结构,是极其重要的,甚至还需要具备一点狼性。否则,你的潜质永远只能是潜质,转化不成真真切切的现实。

  ——
  (006)
  ——人生就是要攀龙附凤

  铁律之六:婚姻不仅是两个人感情的结合,同时也意味着两家社会资源的整合。与社会资源状况良好的伴侣结婚,无疑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大契机。虽然一个人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但扩充和优化人脉资源毕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不少朋友拥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希望人生价值之实现,完全建立在自己努力奋斗的基础上,不想掺杂太多家庭背景和裙带关系之类的因素,特别不愿意通过婚姻关系来提升自己社会和经济地位,或者赢得更好职业发展机会。其实,二者在逻辑上并不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如果通过婚姻,在得到自己心爱之人的同时,也得了对方良好的社会资源网络,能够大大促进自己事业发展,何乐而不为?!
  有一种并不被人们所广泛认可的提法。说人的一生中有四大改变命运的机会,分别是出身、升学、就业、婚姻。换一个角度来说,能不能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这四个因素都极为重要。出身是和“拼爹游戏”联系在一起的,你父母自身积累了非常好的资源,或者七大姑八大姨有钱有势,愿意帮你,个人发展自然锦上添花。比较典型的就有康熙和小布什,康熙大帝所缔造的丰功伟绩,最主要还是来源于个人努力,但倘若出身贫寒农家,在当时那个年代,靠自身能力能够做到都统和巡抚,已经相当不易,不世英主想都甭想。而小布什最终能够当上美国总统,跟显赫的家族背景,以及老布什的影响力,不能不说有着很大关系。尽管本人并不赞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血统论观点,但也不能不承认一个非常基本的事实,古今中外,家庭背景良好之人,最终成为社会精英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或者说,在社会精英当中,出身在富足、官宦之家和书香门第的比例相当高。
  升学和就业,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更是毋庸置疑,也得到了主流社会普遍认可。省级重点高中考入一流院校的比例,无疑远高于普通学校。哈佛、牛津、清华、北大、科大的毕业生,日后发展状况整体上肯定好于师专类院校的毕业生。与此同时,从重点学校毕业,还可以为自己积累质量较高的人脉资源。“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同样为就业影响命运做了很好的注脚。
  在很多人意识当中,女性通过婚姻改变命运,无可厚非,如果男人将婚姻或者裙带关系作为改变命运的筹码,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是没有本事的一种表现。实际上,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建立彪炳千秋功业的卫青和霍去病,就是由于卫子夫受宠于汉武帝刘彻而开始发迹的。诸葛亮娶丑女黄月英,除了佩服其是才女之外,看中黄家在荆州的绝佳社会资源,也是至为重要的因素。诗仙李白,前后两任妻子,其祖父都担任过大唐宰相,我们很难排除李大诗人有通过婚姻改变命运的想法。
  古往今来,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家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婚姻上门当户对式的“强强联合”。通过显贵之间的相互通婚,使家族的人脉资源不断得到扩充和优化。山西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称为“宰相村”。闻喜裴家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一直兴隆到五代时期。据《裴氏世谱》统计,该家族在我国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爵11人,子18人,男13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裴家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其家族久盛不衰的秘诀由此可见一斑。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把婚姻当作工具是不道德的,男人攀高枝,凤凰男遭遇到孔雀女,会处处受气。但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谁说草根男子和出身富贵之家的女性之间就不会产生感情呢,另外绝大多数爱情还不是日久生情,慢慢培养起来的结果?!难道优秀男子,娶一个出身和其他方面都非常普通的老婆,就一定不会受气吗?!
  在我们现实生活耳闻目见的案例中,就有很多山沟里出来的穷小子,通过攀龙附凤,使事业发展搭上了顺风车,最终达到令人仰慕的高度。本人家乡深山沟里的一个农家子弟,基本上是九代穷,他自己脑瓜聪明,很善于读书,父母虽然目不识丁,但有着十分强烈的翻身愿望,将改变家族命运的希望寄托在这位老哥身上。他在198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某著名煤炭生产基地矿务局工作。由于仪表堂堂,为人踏实,聪明能干,且那个时代本科毕业生炙手可热,备受局领导青睐,私下往来的次数也大大增加。正好该领导有个女儿,与老哥年龄相仿,两人日久生情,终成眷属。自此,这位老乡不但一下获得了质量上乘、结构合理的人脉资源,还能不时受到老丈人悉心指点,再加上自己聪明能干,在职场上的发展也就突飞猛进。那位局领导集上司、岳父、导师三重身份于一身,成为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贵人。2000年前后,这位当年山沟里的穷小子就成功发展成为某央企在当地分公司的常务副总,前几年又调往总部担任副总。
  职业生涯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最基础最重要还是要靠能力和奋斗去换取。倘若缺乏这些东西,光靠婚姻结盟,可能会活得舒服一些,发展顺利一点,但往往很难发展到比较理想的高度。通过婚姻关系,与背景良好的家族结盟,对于你职业发展,既可以雪中送炭,又可以锦上添花。
  社会上有种说法,没有结婚的女人都前途无量,意思大抵就是,丑小鸭都存在与豪门结亲而得以一步登天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男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名女老乡,有句非常经典的口头禅,“嫁的晚,未必嫁的差”。各方面都非常普通,成为剩女的她,多少年一直不找对象,以特立独行的姿态践行着自己的名言,最后终于嫁给某位钻石王老五,成功跻身于上流社会。如果你是一名少年才俊,想让自己发展到令人艳羡的高度,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婚姻结盟途径,站在比别人更高的起点上,朝着魂牵梦绕的珠峰挺进。

  ——
  (007)
  ——警惕垃圾工作和陷阱工作

  铁律之七:不管由于何种原因,垃圾和陷阱工作做多了,你在别人眼里也会渐渐地垃圾起来,自身价值也会被严重低估。在职场当中,要尽量不要被人利用去做这些事情,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避免,可能离开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绝大多数公司,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垃圾工作和陷阱工作。它们或者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干得再多再久也积累不到任何经验和客户资源,与职业发展没有多少益处;或者是期间存在着不少陷阱,无论你干好干坏,都对自己非常不利,要不你能力再强,干好的可能性都非常低。前一类工作,比如发放传单、送餐饮外卖、家政保洁,还包括公司里各种打杂性质的岗位。后一类工作,诸如领导表面上重用你,实际是安排你充当办公室斗争的炮灰,或者是让你扮演处理棘手问题探路石的角色,一般情况肯定是九死一生。
  薛仁贵,是民间评书演义中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唐太宗东征高丽的过程中,由于张士贵嫉贤妒能,就一度扮演过火头军的角色,后又被安排探地穴,这就是两项比较典型的垃圾和陷阱工作。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薛仁贵一直充当火头军,哪里会有效命沙场和建功立业的机会,所谓的探地穴根本就是有人想置他于死地。
  经常有不少公司表面上求贤若渴,高薪空降销售总监,实际上其职责也就是改造销售组织,大面积清洗部门老员工。这种情况往往有两种结果,其一是清洗目的没有达到,激起了太强烈的反应,部门团队有随时彻底崩溃之可能,公司为了整体利益,把“罪状”全部推到空降兵身上,说其能力不足,名不副实,勒令走人;其二是清洗目的虽然达到了,空降者也得罪了太多人,侵犯了一些派系的利益,公司为了安抚派系中的核心人物,最终也会被牺牲掉,就如武则天手下那些“酷吏”。
  站在公司或者领导角度来讲,也许并不是特别跟某个人过不去,组织里确实有很多垃圾和陷阱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差别只在于由谁来担当其中的角色,谁更适合当枪使。因此一旦遭遇这种情况,不要太多抱怨,不要把责任推到领导身上,认为人家太不厚道,而更需要从自身认真进行反省,为什么不是别人,偏偏是自己。
  人们从事垃圾和陷阱工作,往往有很多种原因。其一是没心没肺,缺乏相关意识;其二是能力严重欠缺,不敢接受挑战;其三是缺乏必要经验,误判形势,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误导,一些职场新人往往会犯此错误;其四是虽然自己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但受制于人,身不由己,比如你刚到新的环境,被领导安排去碰某些敏感关系。一旦你经手了不少垃圾和陷阱工作,不但不会为自己积累到什么经验和资源,还可能在履历上增添很多失败案例。事后你可以找一万种理由来解释当时的情况,但是又有多少人会顾及和相信呢?!只要此类事情做得多了,大家只会由果推因,直接断定你能力有缺陷,华而不实,实践能力太差劲。长此以往,无论你之前有多优秀,潜质如何好,都慢慢会被人贴上“垃圾”的标签,打入另册。在相关领导的评判体系中,价值非但体现不出来,甚至还会被列为负值。你可以四处喊冤,然而现实非常残酷,又能有多少人能像包文正与狄仁杰那样明察秋毫?!即便是人家有那个能耐,也懒得理你。
  也许由于种种原因,你不幸从事了垃圾和陷阱工作。这时就要明确一点,此类工作不是长久之计,可能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尚可作为一种过渡和体验。但时间一长,肯定会成为影响自己职业发展的硬伤,甚至导致前途尽毁,必须想办法加以改变。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规避和破解垃圾与陷阱工作带来的危害,逐步摆脱被边缘化的境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增强自信,树立远大志向,在选择工作过程中,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积累经验附加值较高、且可以积累相关资源的岗位,为自己获得进一步发展准备条件。比如,在一个商贸企业中,送货人员要比内勤助理更容易沉淀资源,客服人员比发单员更方便积累经验。工业品领域公司的销售人员,日后自立门户并获得成功的概率更高。在中小企业有3~5年良好工作经验的人士,更加适合创业。
  在选择新的岗位或者跳槽之前,一定要对意向平台,做一个全面与系统的评估。比如行业发展前景,现有竞争格局,项目自身可行性和发展阶段,平台以往运行状态及所存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经营思路和管理风格,该职位在整个组织中所要扮演的角色,等等。譬如享有盛誉的某特大企业正在上马一个新项目,正在四处招兵买马,开出的条件都很优厚,对于处于职业瓶颈期的一些精英来说,无论从职位还是待遇考虑,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你去之前起码应该对项目负责人的框架性经营思路,以及他们的资源匹配条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判断其发展前景。如果其中存在非常明显的硬伤,真正运行起来肯定会异常艰难曲折,你跳过去恐怕也呆不了多久,白白的为自己增添了失败案例。
  那些已经深陷其中的人士,也一定要冷静。首先明确自己要从什么方向寻求突破,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优势、不足和差距都在哪里,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怎样的方式和路径来弥补缺憾,当各种准备工作已经相对停当的情况,就要毫无犹豫地选择快速离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特别是对于陷阱工作而言,更应该如此。比如你现在是一家中等规模民营企业的行政助理,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干了整整三年时间,由于个人以外的原因没有任何升职之可能,就应该为自己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规划,利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做准备,选择快速离开。当然,假如三年来时间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那你随时都可以离开。

  ——
  (008)
  ——自我挑战事业才会更精彩

  铁律之八:要敢于接受适度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挑战。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将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处理,你才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能力和职位才有可能快速成长,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真正做到年轻有为,并实现财富梦想。

  在职场当中,无论你如何计划、积累和储备,总会有很多事情超出你现有的经验和能力范围。遇到这种情况,是勇于接受挑战,还是直接选择放弃,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造成伤害。倘若你接受挑战之后,连续做砸了三件事情,别人就会认为你不太稳重、非常浮躁,承担不了重任。假如你四平八稳,不愿接受挑战,连续推辞了三四次,也会给人留下过分保守、不敢承担责任的印象,以后的锻炼机会可能再也没有你的份儿了。假使你老是存在这种的心态,不敢接受任何挑战,此生注定是非常平庸的,不但难有发展空间,而且可能随时丢掉饭碗。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面对挑战的征途,只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越在风险中磨炼,生命才越可能精彩。
  面对摆在面前的挑战,我们要视具体情况而决定自己态度。假使虽然超出自己现有能力范围,但通过努力,多想一些办法,还是有可能做成的,就应该接受这个挑战,这对于增加锻炼机会、丰富经历和提高能力,有着非常大帮助。如果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无论怎样都是以卵击石,毫无成功可能,就应该想方设法避开,不要为自己平白增加失败案例。
  朋友J,多年前曾在一家行业报社工作。有一回,部门领导让他以行业协会秘书长的名义,对某重大问题发表评论,说白了就是给专家代笔。这位朋友刚到报社不久,虽然有很强的写作能力,但毕竟对行业的了解不够深入。现在要站在行业制高点上行文,不但要符合秘书长身份,还得顾及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内部各方利益,其难度和挑战性显而易见。J仔仔细细想了想,担心这件事情会办砸,就面带难色向领导推辞,并解释了心中一大堆顾虑。领导先是一声不吭,听J将话讲完,然后语重心长地对这位朋友说,此事挑战肯定是有的,但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在社会上混,好的锻炼机会都不是很多,如果连续拒绝几次,以后人家再有好的锻炼机会,可能都不会考虑你。如果一直这种心态,无论走到哪里,最后你都会非常被动地处于边缘化位置。很多机会别人想争都争不来,如果你直接放弃将来会非常遗憾。这位朋友在沉思中点了点头,紧咬了一下牙,硬着头皮,把这个任务接了下来,在一个星期内,四处搜寻资料恶补相关知识,终于交差。部门领导看了之后,就把稿子留下,没有说什么。搞得这位朋友心中没底,忐忑不安,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协会秘书长审稿之后相当满意,只改了两个字,就直接全文刊发。
  J后来遇到我,将这个事例分享之后,总结到,他从中受到两个很重要的启发。一个是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平时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关注圈子内的各种情况,如果将自己职业生涯定位于某个行业,对很多情况的日常性积累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避免在一些挑战面前惊慌失措,“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少东西短期也许很难用得上,但从长期来看,肯定对你的发展有利,而且这种好处显现出来的周期很长,大致上是三到五年的时间。另一个是必须敢于接受适度超出能力范围的挑战,只要这样你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优化能力结构,实现快速成长,与竞争对手建立有效区隔,将陪练者不断甩在身后。许多年过去了,这位朋友也慢慢地由当年的菜鸟成长为专家,他在内心中还是非常感激那个领导的,能遇到那样的好顶头上司也确实不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