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者的道路————写在房地产黄金十年谢幕之际

  @青梅竹 1768楼 2013-08-20 13:29:34
  从昨天看到今天,放弃了一些计划内的事情,勉强看完了。前面看的津津有味,后面越来越看不动了。有些东西对我这种文科小白来说,还是太深奥了。但是楼主讲得也蛮好,观点也相对客观。但是不可避免的带着这三十年的烙印。不过同是毕业十年,我给自己可总结不出来这样洋洋洒洒的大篇。^_^理论一直是我的弱项,头疼的很。很懒,不善于更不愿意总结。
  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学习人家优秀的,摒弃人家糟粕的,结合自......
  -----------------------------


  谢谢你这么仔细的回复。

  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复杂了。不能用简单的对错来看待了。

  一方面,我们尽量用客观的态度去观察世界。另一方面,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又必须尊重现状和既成事实。

  你的评价中肯,再次感谢。
  @青梅竹 1769楼 2013-08-20 13:48:42
  还有看完这楼,想买点哲学的书来看了。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想法。
  其实人活在这世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要有敬畏之心。多读书总是好的。
  -----------------------------

  这是一个需要自己寻找信仰的年代。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懂得,那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能做。敬畏之心,是个好东西啊……
  @搜飕111 350楼 2013-03-24 20:42:15
  第二节 一个资本的产生
  想要更近距离的了解资本,恐怕只有先为资本打工了。资本追求的是效率,当自己足够有质量时,才有资格靠近它。毕业之初的求职已经清楚的告诉我,在市场眼里仅有书本知识的我是低质量的。于是我选择了去新兴的领域,虽然风险大一点,但这样资本才容易雇佣我。既能够改变对现实的无知以提升自身质量,又可以接近资本的核心以继续告慰自己的好奇心。当然了,希望以后多赚点工资养家糊口也是主要目......
  -----------------------------
  @真他么麻烦 1771楼 2013-08-20 19:45:20
  我想楼主所说的“质量”,也就是老M当时的竞争策略是不是专业化的道路 主要对象不针对普通百姓 而是房地产业内人士、专业人士和开发商 更侧重一些专业指标和数据 而jd拥有的门户平台优势主要在普通百姓 所以他们没办法跟随sf 因为普通百姓不关心专业问题也看不懂专业数据 所以sf在“质量”上首先获得业内认可 提升品牌价值 再通过线下活动普及sfw 这样慢慢的让普通用户也知道了解网站 如果普通客户的数量再一上来 战略......
  -----------------------------

  最近很忙,现在才回复。抱歉。

  你的理解部分对,但不完整。这里的“质量”也包括针对购房者的信息服务。sf做的都比jd好,特别是做一些jd没法复制的产品。jd的数量优势是指,可以把它的信息服务产品通过门户发送给更多的人,它的推送面在数量上是大大强于sf的。
  @游山玩水90后 1779楼 2013-08-26 20:34:14
  个人认为经济学这东西,只是建立一个预测的模型,它只能预测发生某种情况的概率,现实就像“黑天鹅”一样,虽然每次都可能观察到白天鹅,但谁也不知道下次会不会蹦出一个黑天鹅。。。
  一个普通二本的在校学生飘过。。。
  -----------------------------

  要是能经常见到白天鹅倒好了。每次想看白天鹅,结果总是遇到猫头鹰啦。

  书本知识只是书本知识,在经济方面尤其如此
  @jackyli333 1786楼 2013-08-27 16:01:19
  又一个来卖书的,滚犊子吧
  -----------------------------

  是有这个帖子,然后才被出版社看上,拿去出版的。
  回复第316楼, @搜飕111
  第二章 资本的血统
  第一节 是肮脏还是先进?
  一直总觉得纯粹市场经济学少了点什么,当“资本是有血统的”这句话首次出现在耳边时,终于想通了,纯粹市场经济学少了点“人味儿”!上文出现了三类人物:小蹄子、老甲鱼和神仙。资本背后,不就是各种老甲鱼吗?小蹄子们要想进步,总要先领会他们的想法吧?
  上一章用楼市十年的例子来说明纯粹市场经济学在当下中国的不适应,理论与现实有重大的分歧,那么我们得找找问题的根源。只有这样,后来者才有可能绕过陷阱,找到自己的道路。我们不是来砸场子的,我们只是要一个未来。从上一章的论述,我们已经可以知道纯粹市场经济理论和当下实际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将使迷信理论的人们加速走向坟墓。那么“资本”及其市场实体——公司,在现实运行中是什么样子的呢?
  对“资本”这个词有点怵。为什么呢?一个平平常常的词,后面加个“家”字,就能马上麻雀变凤凰。画...
  --------------------------
  @sieic 1793楼 2013-08-31 02:01:15
  你说的质量是技术进步而提高的.和市场经济没什么关系把我?

  -----------------------------

  经济学是一种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市场经济是以质量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通俗的讲,市场经济负责的是“选”,起到鼓励和放大的作用。


  @经常上钩的鱼 1804楼 2013-09-02 02:11:38
  留着鞭尸

  -----------------------------

  欢迎啦。

  针对理论或者针对市场判断的,都可以。
  @screnran 1805楼 2013-09-02 07:43:24
  lz书出版了吗?
  -----------------------------

  出版了,书名 《看不清的手 后来者的经济之路》 中国发展出版社

  当当亚马逊淘宝也都有卖

  卖书挣不了钱的,但每卖一本能受点鼓舞,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还有点小意义。

  欢迎惠顾!
  @cqli31 1812楼 2013-09-05 20:28:37
  终于找到这篇文章了。
  -----------------------------
  从哪里听说的?呵呵
  @cqli31 1812楼 2013-09-05 20:28:37
  终于找到这篇文章了。
  -----------------------------
  @搜飕111 1814楼 2013-09-09 12:54:10
  从哪里听说的?呵呵
  -----------------------------
  @cqli31 1815楼 2013-09-09 19:38:45
  在房产观澜别人介绍这个帖子,我看了。对你里面提到的搜房,易居,三六五的起家之路很感兴趣。我也是03年大学毕业的,我们是同龄人。
  不过我是做股票的,主要研究草根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成长为卓越型的企业。因此对你对这三家公司的描述觉得非常好。
  对于这几家公司,楼主稍微的展望一下未来。搜房有没有可能成长为千亿市值的企业,三六五有没有可能在未来三五年达到现在搜房的规模?或者像苏宁超越......
  -----------------------------



  搜房要千亿,可能性总是有的,架子在那里了。不过,必须做某些突破。

  365要在5年内达到搜房的规模,个人认为可能性小于1%,每个资本深处都有独特的基因。



  股市未来两年是个大机会,兄弟你要发大财了
  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1409606-1.shtml


  所以啊,宏观经济就是那么回事。虽然可以很高深,但是并不神秘。有些时候,有些人搞那么多图形、模型和数学公式,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蒙谁啊?和道士们画符捉鬼一个德性。现如今,不过就是套了个“科学”的幌子啊。知道人家怎么看我们吗?还是那句话:“钱多,人傻,速来!”稍微想想就能知道,多少血汗钱就这么被人骗走了。以后遇到类似的局面你就多了个办法了,只要聊家常一样和坐你对面的讲讲生活,让他们用大白话把事情说个清楚,靠谱不靠谱就能看个三分了。如果遇到老拿专业名词出来摆谱的,可要小心了。要么是他不想让你明白,要么是他自己也不明白。
  由于“宏观经济”在小蹄子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过太多伤痕,本着“矫枉过正”的态度,继续在战略上藐视“宏观经济学”一把。
  之前,本没有“宏观经济学”。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实在让微观经济学和“看不见的手”招架不住了,才有了“宏观经济学”和“看得见的手”。
  具体啥意思呢?一直以来,经济学认为,只要有市场调节——也就是看不见的手,经济就能自己调整自己,处于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均衡状态。如果真是这样,那么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怎么解释呢?解释不了了。在美国政府出手干预经济,并逐步摆脱经济危机后,出现了宏观经济学,为政府有限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就是“看得见的手”。
  后来,宏观经济中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最初的宏观经济学也解决不了了,于是出现了新的宏观经济学派,相互之间意见对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又来了,到现在全球经济还没有恢复。不知道宏观经济学是不是又要有什么新流派出现了。
  如此看来,现有的宏观经济学不过是纯粹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补丁,每过一段时间更新一次。每当西方经济学不能解释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了,宏观经济学就发展一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怪每过几年就要出一版新的教材。
  既然如此,凭什么要让我们后来者奉你们的理论为“神明”,按照你们的指导办事呢?你们的文明建立在“人性本恶”的社会共识之上,请容许我们在虚心学习的同时,依然对你们的“恶”保持警惕。
  谁要是再和你讲:“市场永远是对的。”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心情好,请不用再和他/她争辩。大家都是以自己的青春和血汗去争取未来的。对与错,各自承担后果。只要没有侵犯他人,请尽量保持宽容和谅解。如果你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好到真想教他/她明白事理,你可以这么说:“呸!如果市场永远是对的,要宏观经济学干嘛?!”然后把上面这段话说给他/她听。
  -------------------------
  @flyingcountry 1689楼 2013-07-23 06:03:48
  原来市场不永远是对的,这句话,害了多少金钱,害了多少人的幸福。
  -----------------------------
  @搜飕111 1697楼 2013-08-04 07:57:10
  这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影响力很大,信的人很多。所以,危害也很大
  -----------------------------
  @淋湿资本 1826楼 2013-10-15 17:53:43
  这句话应该这样说 市场可以自己调节错误(包括他自己犯的), 但是宏观调控就不一样了,一旦进行宏观调控,调控行为人(国家)也成了市场参与者,宏观调控有可能是错上加错,当然也有可能引导市场朝正确的方向走(这完全取决调控者对危机的诊断要正确,其次用的药方也要正确,这个其实是有风险的 ) 所以当危机发生时,坚持市场原教旨主义比进行宏观调控要理性一些 以上个人愚见
  -----------------------------

  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在进行宏观经济干预,根子还是在人性本身上。人性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那么经济就更加如此,不能简单用“理性”来判断各种经济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啊。
  @yolyyang 1827楼 2013-10-17 07:59:17
  从近年政策的实际结果看,房地产调控的目的是更长久的收更多的钱。所以后续政策实质或目的还是一样,政策制订者受益,再加上在十八层地狱的穷人,吃不饱上饭的人最不安定。至于夹心层别寄望政策,继续纠结煎熬。

  -----------------------------

  你的第一句话,如果能够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就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吧。也不能说是个错误。

  社会很现实,总有相对受益的一方。这次是这边,下次也许是那边。抱怨也没有用,只能面对
  @c1n1 1832楼 2013-10-18 00:27:59
  真的谢幕了吗?
  -----------------------------



  银行房贷的大门顺势又关紧了一点。戏码在按照剧本继续上演,没有一点意外。所谓的软着陆,所谓的房地产长效机制,不正在顺利实现么?有些同学,看戏看入迷了,当了真了。

  从年收益50%以上到如今的勉力维持,还能算“黄金”吗?还不算落幕吗?幕布还在继续拉上呢,有些参与者怕是要被消灭了。


  所以啊,宏观经济就是那么回事。虽然可以很高深,但是并不神秘。有些时候,有些人搞那么多图形、模型和数学公式,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蒙谁啊?和道士们画符捉鬼一个德性。现如今,不过就是套了个“科学”的幌子啊。知道人家怎么看我们吗?还是那句话:“钱多,人傻,速来!”稍微想想就能知道,多少血汗钱就这么被人骗走了。以后遇到类似的局面你就多了个办法了,只要聊家常一样和坐你对面的讲讲生活,让他们用大白话把事情说个清楚,靠谱不靠谱就能看个三分了。如果遇到老拿专业名词出来摆谱的,可要小心了。要么是他不想让你明白,要么是他自己也不明白。
  由于“宏观经济”在小蹄子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过太多伤痕,本着“矫枉过正”的态度,继续在战略上藐视“宏观经济学”一把。
  之前,本没有“宏观经济学”。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实在让微观经济学和“看不见的手”招架不住了,才有了“宏观经济学”和“看得见的手”。
  具体啥意思呢?一直以来,经济学认为,只要有市场调节——也就是看不见的手,经济就能自己调整自己,处于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均衡状态。如果真是这样,那么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怎么解释呢?解释不了了。在美国政府出手干预经济,并逐步摆脱经济危机后,出现了宏观经济学,为政府有限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就是“看得见的手”。
  后来,宏观经济中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最初的宏观经济学也解决不了了,于是出现了新的宏观经济学派,相互之间意见对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又来了,到现在全球经济还没有恢复。不知道宏观经济学是不是又要有什么新流派出现了。
  如此看来,现有的宏观经济学不过是纯粹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补丁,每过一段时间更新一次。每当西方经济学不能解释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了,宏观经济学就发展一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怪每过几年就要出一版新的教材。
  既然如此,凭什么要让我们后来者奉你们的理论为“神明”,按照你们的指导办事呢?你们的文明建立在“人性本恶”的社会共识之上,请容许我们在虚心学习的同时,依然对你们的“恶”保持警惕。
  谁要是再和你讲:“市场永远是对的。”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心情好,请不用再和他/她争辩。大家都是以自己的青春和血汗去争取未来的。对与错,各自承担后果。只要没有侵犯他人,请尽量保持宽容和谅解。如果你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好到真想教他/她明白事理,你可以这么说:“呸!如果市场永远是对的,要宏观经济学干嘛?!”然后把上面这段话说给他/她听。
  -------------------------
  @flyingcountry 1689楼 2013-07-23 06:03:48
  原来市场不永远是对的,这句话,害了多少金钱,害了多少人的幸福。
  -----------------------------
  @搜飕111 1697楼 2013-08-04 07:57:10
  这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影响力很大,信的人很多。所以,危害也很大
  -----------------------------
  @淋湿资本 1826楼 2013-10-15 17:53:43
  这句话应该这样说 市场可以自己调节错误(包括他自己犯的), 但是宏观调控就不一样了,一旦进行宏观调控,调控行为人(国家)也成了市场参与者,宏观调控有可能是错上加错,当然也有可能引导市场朝正确的方向走(这完全取决调控者对危机的诊断要正确,其次用的药方也要正确,这个其实是有风险的 ) 所以当危机发生时,坚持市场原教旨主义比进行宏观调控要理性一些 以上个人愚见
  -----------------------------
  @搜飕111 1833楼 2013-10-19 07:56:04
  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在进行宏观经济干预,根子还是在人性本身上。人性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那么经济就更加如此,不能简单用“理性”来判断各种经济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啊。
  -----------------------------
  @淋湿资本 1837楼 2013-10-19 09:29:17
  首先,用“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在进行宏观经济干预”这个论点证明不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吧。楼主可以怀疑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就不能怀疑一下宏观调节的正当性。 其次,说道人性,宏观调控是国家行为,但具体采用什么药方,怎么下药还是人来操作,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这些人的专业水准(假设宏观调控确实有必要的话)和职业操守也是一个很重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貌似无解 宏观调控发端于30年代的经济危机,其当......
  -----------------------------

  老兄,请分两个角度理解。

  人性复杂,理性人假设是片面的局限的。建立在理性人假设之上的理性预期学派(观点是否定宏调)就缺乏说服力了。这是从理论推导角度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在进行宏观经济干预。这是从实证角度分析。不能解释普遍现象的理论,是没有说服力的。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还不够有说服力么?
  @saunterjack 1728楼 2013-08-11 19:54:06
  楼主的眼界值得商榷,骨子里还是中国传统的那套,
  有机会出去转转吧,估计改变也难,至少换个环境睁睁眼吧。
  -----------------------------
  @搜飕111 1749楼 2013-08-16 12:45:18.0
  是两套东西。一种是以个人为观察世界的出发点,西方文明是代表。
  一种是以整体为观察世界的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代表。
  你觉得我这篇东西是在从个人角度观察世界还是?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吧。
  感谢回复
  -----------------------------
  @saunterjack 1841楼 2013-10-29 14:11:08.0
  好嘛,以整体为出发点,请问这个整体的内涵外延是什么,是以局部团体为整体,还是某一民族某一阶级,还是大至生物圈生态圈,地球系银河系。所谓的整体,在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按你的逻辑这个世界一定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宇宙真理”?静止主义有时让人感觉到幼稚到极点。
  归根结底,以所谓整体角度的观察点,最后也无非成为一人或一撮人的角度,而这也不是仅仅是西方文明的独有......
  -----------------------------

  什么是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有什么样的能力,被予以了什么样的责任,你就面对什么样的整体。每个整体都有各自的情况,但有要维持某种平衡,否则这个整体就无法维持。哪里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哪里有静止主义?哪里有什么民族、阶层、生物圈、银河系……楼上,你的眼界太大了。你在操心上帝的事情。

  至于后面你给我下的一系列定义……建议楼上找一个神一般的对手。然后你们就相互给对方下定义吧。“逻辑”这个词是凡人用的,就留给凡人如我辈吧。




  十年,真是十年,就是十年。

  但愿落地有声,新十年大鹏再展翅。那么,这将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liubintjmu 968楼 2013-04-02 18:21:57
  好幸运拜读了楼主的大作,能把理论跟实际联系起来的文章都是值得好好学习的。
  不过有点小小的疑问:
  先不论东方文明是否比西方文明在宏观经济方面是否更优越,这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才看的到。
  就事论事来讲,我们国家的经济掌舵手真的能代表东方文明吗?我看大多数只是代表着一个阶级的利益罢了。在房地产发展到现在这种状况,傻子都知道对实体经济的损害,没看出他们的高明之处来。所以现......
  -----------------------------
  @搜飕111 1013楼 2013-04-06 20:13:21
  这就是经济学的难处了。有观点,但难以验证。
  傻子都知道房地产泡沫对实体经济有害,那么为什么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总是在房地产上栽跟头呢?他们都是傻子吗?为什么他们的操盘手没法制止呢?
  不要老想着理想状态,谁会给你时间和空间去追求理想状态啊。一个追求理想状态的人,一定会失去很多战机的。
  否定是件简单的事情,难在给出更好的答案。我们为了否定而否定,做出的傻事还少吗?
  -----------------------------
  @lking727 1849楼 2013-11-07 13:20:32
  房产高价是极速的推广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发展。给中国未来经济打好物流交通的基础。这段时间是必需的,之后泡沫的破灭是需要付出的代价。
  现在看到高速路没车,机场没生意,高铁在亏损,鬼城林立。
  但以后经济的发展将长期收益于房产大跃进带来的基础设施,多余的房屋也会较低成本让居民入住,这些隐性的收益是几十上百年。
  房产降温是大势,现在国家只是在找一些温和的方式。09......
  -----------------------------

  是啊。扭曲的东西,人们还是看在眼里的。是终究会翻转的。
  @kant1724 1853楼 2013-11-16 11:06:17
  理性人假设,我记得墨子与巫马子论战中,墨子就把自爱利己得这种思想批驳透了吧

  -----------------------------
  赞!

  绝大多数人记性没那么好的。
  @聊聊斋主人 1858楼 2013-11-20 13:29:51
  楼主写得真好,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而且透露着知识分子的那种坚持和理想。不懂数学和经济的编辑特来膜拜一个。可惜已经被别的出版社抢走了。
  -----------------------------

  谢谢!经济学还是阳春白雪了一点。以后再写有趣的,你会有兴趣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