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祖上是客家人,客家人又被称为河洛郎,是北方汉民族向南迁徙而形成的一支汉族民系,也有人断言经过不断的战乱和民族融合之后,客家人才是血统最为纯正的汉民族民系。历史中客家人的形成共有六个特殊历史时期,这六个时期中都有大批躲避战乱灾祸的难民南迁闽粤赣等地,渐渐聚集形成了客家人。这六个历史时期分别为:秦始皇兵伐百越遗留下的大军、五胡乱华时期躲避外族屠杀的中原人、唐末黄巢起义时期为躲避战祸的汉人、南宋时期躲避金、元入侵的汉人、明末清初移民运动、以及清末太平天国时期远走海外的求生者。而兴国县三僚村便是在第三个客家人迁徙时期形成的,由身为客家先民的杨筠松等建造,是客家诸多古派风水流派的鼻祖发源地,而风水文化在客家人之中又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传承,三僚村在国内名声不显但是在海外华人中却名声大噪便是这个原因,因此对于三僚村、杨筠松、廖曾等弟子的名头,老鬼远比一般人清楚的多。他听白八子讲到了这里,不禁嗯了一声,朝我点点头,示意这厮应该不是在信口开河,他所说的这些话还是有可信度的。
我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摇了摇手示意老鬼不要打断白八子,叫他接着讲。白八子此时已经站起了身来,神情稍有激动的说道:“曾文辿找到杨筠松,说他发现了一处吉壤,此地前有金盘玉印,后有遮阴凉伞,居之当官宦辈出。杨筠松曾经否决了这名得意弟子不少建议,但是当他亲身考察了这块地方之后也大为欣喜,不过他告诉曾文辿说这地方并非什么‘金盘玉印凉伞遮阴’可出高官富贵之地,那山水环绕的盆地中有一巨大长条形石峰,便如同一面罗盘,而盆地后有一棵巨大古松,树下卧一巨石,便如同风水先生外出游历所带的包裹和傍身雨伞,这分明是一片适合堪舆风水地理的先生所居住的吉壤,日后必然是风水一学的龙兴之地。曾文辿等弟子听师傅如此说,便知师傅无后,希望他们一干弟子能继承他的风水手段,将此学发扬光大,于是众人便在此地按照杨筠松的指点开始筑屋建瓴,而在施工期间,大家搭造了三间茅棚,供杨筠松、曾文辿、廖金精三人安身,因此这片地方便取名为三寮,后改为三僚。杨筠松命弟子们将整个村子建造成一个太极形状,而两名得意弟子曾文辿和廖金精便居住镇守两仪之位,又指点后人日后修筑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庙,又布置活龙脑、九尾杉、七星池、甘泉井、多士石、章光土、南箕庵、西竹寺等八景,暗合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理。三僚村有两条小溪,并行流淌于村中阴阳两极之间,留到尽头合二为一,两条溪水一冷一热,因而取名阴阳溪。有一日,杨筠松领二弟子来到阴阳溪汇流处,说道:‘你二人一个性子阴鸷一个刚烈,向来不合,日后我不在了定要争斗,这个我也不来怪你们,只愿你们以及后世子孙可以如这溪水一般阴阳调和,取一个斗而不破的局面。这三僚村将来会是我们风水师的龙兴之地,全村人以及我们风水一学的命运就将由你二人来守护,切不可因小失大,切记。’说完,便又替二人选了阴宅吉地,交代了不少身后事。曾文辿和廖金精见老师为自己所选阴宅乃是难得的吉壤,日后门中后辈定然人丁兴旺大富大贵,心中十分高兴,曾文辿不禁便好奇的问杨筠松说:‘师傅,您为弟子们指点迷津,自己的阴宅却选址何处?’杨公听完,惨然一笑,并不答言,半晌才说道:‘老夫泄露天机过甚,下场恐怕不会太好,必遭横祸上身,日后我若遇不幸,你们便在我故去的地方择地埋葬即可。’曾廖二人听老师如此说,以为他是年纪大了瞎想,便也没放在心上,却不想没多久果然被救贫先生一语成谶,一场横祸便要了这位不世出的风水大师的性命。”
我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摇了摇手示意老鬼不要打断白八子,叫他接着讲。白八子此时已经站起了身来,神情稍有激动的说道:“曾文辿找到杨筠松,说他发现了一处吉壤,此地前有金盘玉印,后有遮阴凉伞,居之当官宦辈出。杨筠松曾经否决了这名得意弟子不少建议,但是当他亲身考察了这块地方之后也大为欣喜,不过他告诉曾文辿说这地方并非什么‘金盘玉印凉伞遮阴’可出高官富贵之地,那山水环绕的盆地中有一巨大长条形石峰,便如同一面罗盘,而盆地后有一棵巨大古松,树下卧一巨石,便如同风水先生外出游历所带的包裹和傍身雨伞,这分明是一片适合堪舆风水地理的先生所居住的吉壤,日后必然是风水一学的龙兴之地。曾文辿等弟子听师傅如此说,便知师傅无后,希望他们一干弟子能继承他的风水手段,将此学发扬光大,于是众人便在此地按照杨筠松的指点开始筑屋建瓴,而在施工期间,大家搭造了三间茅棚,供杨筠松、曾文辿、廖金精三人安身,因此这片地方便取名为三寮,后改为三僚。杨筠松命弟子们将整个村子建造成一个太极形状,而两名得意弟子曾文辿和廖金精便居住镇守两仪之位,又指点后人日后修筑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庙,又布置活龙脑、九尾杉、七星池、甘泉井、多士石、章光土、南箕庵、西竹寺等八景,暗合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理。三僚村有两条小溪,并行流淌于村中阴阳两极之间,留到尽头合二为一,两条溪水一冷一热,因而取名阴阳溪。有一日,杨筠松领二弟子来到阴阳溪汇流处,说道:‘你二人一个性子阴鸷一个刚烈,向来不合,日后我不在了定要争斗,这个我也不来怪你们,只愿你们以及后世子孙可以如这溪水一般阴阳调和,取一个斗而不破的局面。这三僚村将来会是我们风水师的龙兴之地,全村人以及我们风水一学的命运就将由你二人来守护,切不可因小失大,切记。’说完,便又替二人选了阴宅吉地,交代了不少身后事。曾文辿和廖金精见老师为自己所选阴宅乃是难得的吉壤,日后门中后辈定然人丁兴旺大富大贵,心中十分高兴,曾文辿不禁便好奇的问杨筠松说:‘师傅,您为弟子们指点迷津,自己的阴宅却选址何处?’杨公听完,惨然一笑,并不答言,半晌才说道:‘老夫泄露天机过甚,下场恐怕不会太好,必遭横祸上身,日后我若遇不幸,你们便在我故去的地方择地埋葬即可。’曾廖二人听老师如此说,以为他是年纪大了瞎想,便也没放在心上,却不想没多久果然被救贫先生一语成谶,一场横祸便要了这位不世出的风水大师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