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巧克力的小妞 1588楼 2013-04-09 13:26:00
野人的这个没仔细看,更喜欢自然人的!`(*∩_∩*)′
-----------------------------
不要为标题误导,看完就知道。
下面就是这封长信里所讲的事。
上世纪30年代后期,邻县的年轻小伙Z和W外出谋生。他们来到某矿山,成了矿老板手下的两名矿工。Z身体精壮,自幼习武,武艺十分了得,而W则能写会算,还会些风水、盅术、阵法之类,是矿工中的文化人。两人都有一股侠义精神,好打抱不平。他们很快就在矿工中建立了威信,成立了类似帮派的组织。赣南是红土地,革命传统根深蒂固。就在Z和W之前不久,还闹过红军。反压迫、反剥削,是很得人心的。Z和W也经常帮矿工说话、维权,因此聚在他们身边的人迅速增加。Z和W看到这架势,心里也就有了想法,加上有红军的先例,他们心想,老子何不也拉起一支队伍,干他一家伙。矿工当然是贫穷的,但是矿山往来的富人很多。远在广东甚至更远的一些老板,都是扛着整袋的钱来买矿。要干不缺“客户”。于是Z和W密谋,决定效法梁山好汉,拉起队伍,上山当义匪、侠盗。主意打定,他们便找到大山深处的一位老头,此人是当地有名的草药郎中,也会武功,同时盅术、阵法也十分了得。两人拜老头为师,学习医术、盅术和武艺。老头也是个侠义的江湖人,当年曾帮红军治过伤员,尤其是救过一个红军干部老X的命。老X当时中了枪,打在要害,命在旦夕,要尽快将子弹取出来,而当时没有麻药,无法开刀。老头有一种“钓子弹”的绝活,就是用草药敷在伤口,子弹就能自动出来。这样的医术,对于准备起事的Z和W来说,当然是极其有用的。
两人将准备起事的想法,向老头和盘托出。老头大加赞赏,但建议他们再等两年,把群众基础打牢,同时团结一帮铁哥们,建立核心层,呵呵,大抵类似于红军中的党组织。老头说,这两年他会把平生所有的东西都传授给他们。两人谨遵老头的教导,平时在矿上暗中做着各方面的准备,一有空就跑到老头那里,学习各种功夫和法术。转眼间,两年时间快到了,两人的功力也大增,起事的时机成熟了。这时发生了一件事。老头有一个20左右的漂亮女儿小F。两人同时爱上了小F。小F喜欢的是能写会算有文化的小W,但老头看中的却是高大英俊武艺高强的小Z。最后老头提出来,说你俩比试一场,谁赢了小F就嫁给谁,并且谁就当队伍的带头大哥。二人都表示没意见,“听师傅的”。老头又说,比武小W吃亏,比文小Z吃亏,不如这样,比挖药。这里方圆十里,某个坟墓上,有一棵长在死人头上的绝世灵芝,是治百病之药。以前我看见它的时候,还没长大,现在已经长大了。你们谁先把它挖来给我,谁就算赢了。
大家知道,灵芝是名贵中药。但灵芝也分好多种。最好的是长在棺材板上的灵芝,而最最好的,是长在死人头上仁中位置的灵芝。Z和W要找的,正是这样一棵灵芝。因为马上就是起事了,当下老头烧了酒菜,四人心情激动,彻夜无眠,喝了一晚上,议论了一晚上。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小F便一个人起身来到屋外,对着苍莽的大山唱起了嘹亮的山歌。小F唱歌当然有助兴和壮行的意思,但她是江湖女侠,不是在包厢陪客人唱小曲的KTV小姐。如果在房间里唱,陪着客人唱,那就不是山歌,也不是女侠了。前面的故事提过到,赣南客家山歌在全国都是著名的。山歌的作用之一是驱散野兽。那时的赣南大山里,老虎、豹子、野猪等猛兽不少,一两个人在山上行走或干活,容易遭到猛兽的袭击。但小F的山歌非常好听,嘹亮而悠扬,传说野兽听到她的歌声不是赶紧跑了,而是就地坐下听她唱。呵呵,LZ觉得这肯定有些夸张了。山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临时编词儿。场情不同,情感不同,编的词就不同。因此山歌不但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嗓音和乐感,还能体现一个人的聪明机智。具体可以参见电影《刘三姐》。话说当时小F唱的山歌,就是现编的词儿。表面上听起来很切合当时的情景,明月当空,几位侠客山中饮酒,顿起豪情。但她是个聪明人,她现编的歌词,暗含着机关,实际上是要告诉W,那灵芝在什么地方。Z自然听不出来,他武功高强,但智谋上略逊一筹。W同样是个聪明人,一下就听出来了,心下大喜,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那个地方,把灵芝挖回来。
天亮以后,两人告别老头,便分头去找灵芝。W信心满满地直奔目的地。可是,到了那里一看,我靠,根本就没有灵芝。W心里纳闷,难道是昨晚对F的歌理解错了?他又回忆了一遍,确信自己没有理解错,F就是那个意思。那难道是F故意骗他?按理不会,F喜欢他,他是能感觉出来的。难道是师傅也听出了F歌声中的意思,趁夜把灵芝转移了?可是,昨晚四人喝了一晚的酒,谁也没出门啊。W想来想去,想不出个头绪来,只得又在附近胡乱找,结果什么也没找到。当晚,W只好空手回了老头家。W回去不久,Z就喜滋滋地带着灵芝回来了。我靠,W那个失望啊。不过没办法,愿赌服输,最后Z娶了F,并成了这支土匪部队的老大,W只得屈居老二。至于为什么W会扑空,应该不是F故意骗他,也不是他理解有误,最有可能的是,老头算准了会有这一出戏,提前把灵芝转移了。毕竟他们都斗不过老头啊。
中场休息,发词。九个回贴以后继续。
減字木蘭花
遠山無數。無數風煙南北路。落日天涯。我是行人沒有家。青衫如故。如故童年烏桕樹。噪晚歸鴉。那串淩空黑火花。
ZW拉起队伍后,针对那些带大钱来买矿的外地老板,很快就干了几票。干得很顺手,很漂亮。有了钱,他们拿出一小部分来接济那些特别穷的矿工,以收买人心,树立自己“杀富济贫”的侠盗形象。大部分钱则用于从黑市场上买枪支弹药,武装自己,扩充实力。上世纪四十年代,兵荒马乱的,黑枪到处都是,只要有钱,没有买不到的。我看过一个回忆录,谈到当年广东一个制贩黑枪的老板,他的客户包括各种民团、土匪,甚至还有警察局,其中Z的名字赫然在列。有了钱,有了枪,又了有杀富济贫的名声,ZW的队伍迅速扩大。Z和W一文一武,配合得很好,这点很象共军里的司令和政委。Z在前方冲锋陷阵,杀人越货,W在后面帮他出谋划策,分配抢来的钱物,管理队伍。很多的谋略、阵法,实际上都出自W之手,但W是个隐性人物,幕后人物,在当地实际的名声,Z要比W大得多。当地很多人甚至包括剿匪部队,都只知有Z不知有W。慢慢地,在当地的传说中,Z就成了集武功、医术、巫盅于一身无所不能的传奇人物、神化人物。
一些贫苦矿工,一看跟着ZW干,比特么挖矿强多了,就纷纷加了进来。挖矿说不定哪天就出事死了,不比当土匪的风险小,而且还受气受穷。就这样ZW亽队伍一下子就扩大到了三四百号人,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土匪。他们主要打劫来买矿的外地老板。外地老板觉得这里土匪猖獗,生命钱财得不到保证,就都不来买矿了。这样一来,当地矿主的矿卖不出去,就跟ZW的土匪队伍产生了尖锐的矛盾。ZW的前老板,是当地最大的矿主。他就招集当地大小十几个矿主开了个会,在会上矿主们决定结成联盟,奉大矿主为盟主,各矿主依据实力各出人枪和份子钱,在原来各家保安队、护矿队的基础上,成立了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武装民团。按我D的叙事风格,ZW应该属于矿工起义队伍,而民团则属于地(矿)主阶级的反动武装。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一场恶战势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