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恐怖超短篇(不断更新)

  @雪地里晒暖的猫 嗯嗯,是很早,值得表扬,继续保持哈!精神病天才要天才才能理解呢,我不是,写不出来,只能靠想象的了。放心,这些不算灌水。尽管发言。
  @城市日記 我挺喜欢这种故事的,有空去了解一下,哈哈。凶猛的故事列入表中,过几天想个点子更上,尽量凶残哈。
  @慕容苏沐川 哈哈,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snoopyhaha123 呀呀,每天一个也不容易啊,主要是点子难想,只能暂时勉强先维持每天一个,有时间和点子再酌情添加吧。
  @Ciciwang1026 结局马上更上,请稍安勿躁,感谢你的赞扬哦!
  @谁偷走了笙歌 哈哈,我的目的是到时大家被我弄得全是浆糊,进精神院了。
  @四月的凉白开 城市同学说的对,小心版主大人查帖封水帖啊。以前的故事比较简练吧,现在可能描述多了,冲淡了气氛,而且新奇的点子比较少,容易跟其他重复或类似,新鲜感比以前少了,以后我多注意吧,谢谢你的意见!
  @okay_okay 《美丽心灵》好看啊!还是真人真事。来换个口味吧,这回重一点。
  @桃花如锦 感谢前来捧场,故事每天不定时一更,欢迎常来围观啊!
  @一辈子守护着你 原来是西藏的朋友,幸会。身处故事发生的地方,心情也格外不一样吧。我也想亲身体会一下,来点灵感。马上来了,请稍等,密集恐惧症,没问题,我努力想一个哈。别顶了,小心肝和肺都掉出来了。
  @納兰妖精 欢迎留言记号,请继续关注新故事吧,今天故事稍后放出。
  @圆圆园滚滚 我都说了嘛,信楼主,真靠谱!继续维持,哈哈,希望高考能考出更高成绩!
  @娜孩儿 嗯嗯,或多或少,只是大部分人都属于轻微型,泛滥起来大家都没觉得不对劲,只对另类的看法不一样而已。
  @泰迪迪迪 泰迪熊同学欢迎!要经常来看哦。
  @仰望夜空的猫 小猫同学你好,今晚的夜空漂亮吧,看完星空是时候看故事了。
  @天上掉元宝 天上掉钱了,我先捡起来,你先一边看故事,不用管我。
  @2743cd1 没错,就是这么回事!欢迎继续支持故事。
  @清风上玄月 回复不见了么?我一般是用word回复好再发,以免中途出问题,word还是每分钟自动保存。握手握手,感谢支持啊,哈哈,志同道合的。
  @escape_85 嗯,看过呢,的确十分不错,我的最爱之一,结局很凶啊。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又是周末了,祝大家假期快乐!今天的故事马上放出,希望大家喜欢。
  精神病院——身份窃贼
  在精神病院探望完朋友回到家,我总觉一身瘴气,迫不及待要把自己洗干净,脑里一直想着朋友最后对我说的话。我从来没跟任何人说过和老婆离婚的事情,也没有说过身体不好,可是他怎么知道的呢?就像他知道深海恐惧症病人的一切一样。
  当我脱去衣裤鞋袜准备洗澡的时候我总算明白了。我的皮带扣刮出的褶皱往里收了几寸,还有后颈脖上的孔印说明最近有做针灸,这都证明了最近身体消瘦了一些,还到了就医的地步,另外今天出门匆忙,竟然穿了两只不配套的袜子,如果家里有女人,袜子会叠放整齐不大可能拿错,而且即使穿错了也会有人提醒,而最明显的是我无名指上的戒指印,这都说明我已经单身了。
  我早该想到这样,那家伙从小观察力就超群,天知道他在深海恐惧症病人身上都找到了什么线索。可是如果有着这样的逻辑判断和细致观察,怎么会沦落到被关进精神病院呢?为了搞清事情的原因,几天后我又去了一趟精神病院。
  “你是谁?”朋友一见面就问,只几天时间难道就把我忘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回答了:“我是小峰,你的朋友啊。”朋友用下巴指了指他身后不远的一个人说:“他就不能像你一样这么确定了,他现在连自己是谁都混淆了。”我看了看,那是个憔悴的中年男人,一旁还有几个警官围着,随即问道:“失忆症?”朋友摇摇头,说:“他是最近有名的连环凶杀案犯人,最近才被抓住,绰号‘身份窃贼’。”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看到那男人目不转睛看着他前方一个女病人,脑子里不知在打什么主意。朋友突然说:“瞧,他又开始在偷别人的身份了!”我盯着那男人看了很久,他只是坐在桌子旁看着另一个病人,突然暴跳起来,拿起手上的画笔向那病人冲去,幸亏警员拦截及时,不然那笔尖早插进女病人喉咙里了。更怪的事情还在后面,警员把他拖进牢房的时候,他的表现竟然完全像个女人。
  看着我震惊疑惑的表情,朋友解释道:“他现在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女人了。”我大喊荒谬,刚出口就觉得这个词在精神病院里是无比讽刺。“他有着极出色的观察力,刚才他盯着女人看的时候已经收集了成为那女人的信息,习惯、爱好等等,然后自己靠杀死和模仿本体让自己真正变成那个目标,至少他认为这样自己就能变成那目标。”
  “怎么会这样?”我对于那种癖好和做法十分困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朋友一眼看穿了我的想法,说道:“关键不是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导致他这种行为。你也有经历过吧,小时候父母总拿别人跟自己对比,即使是长大了毕业了还是免不了比较,比如谁工资高,谁开跑车了,谁是公务员等等。他就是一个这种教育下的典型牺牲品,一开始总想着成为比自己优秀出色的人,久而久之做法就趋向于极端,觉得一定要杀掉本体自己才能成为对方,而再后来,成为别人已经不再是一种蜕变和改善自己的渴望,而是一种习惯,目标也从高端人群变得随机,就像现在的他一样。”
  尽管我对那现象和分析都很吃惊,可是最让我在意的,是朋友怎么知道的这些东西,毕竟心理是内在的,不像衣着和行为能让他观察出什么线索加以推测,于是我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因为我有一双不同常人的眼睛。下次再来吧,我的朋友,到时再让你知道,我看见的世界。”朋友说完,活动结束的钟声又再响起,他摆摆手,缓缓走向了病房区。(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