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神易鬼》---- 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传奇故事

  

  

  天涯社区的朋友们:大家好!

  打今天起,我会将我所知道的,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诸多的鬼神灵异的故事,用连载的方式讲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并且还想利用我们中华圣贤发明的国学精粹 ----周易之易理来判析这些故事的原理与哲理。同时,也希望看贴的朋友们将那么知道的鬼神精怪的故事在这里说出来,让我们在听故事中缓释生活的压力,在听故事中领悟自然的真理,在听故事中启迪我们的智慧,在听故事中发明我们的创造力。




  好了:我们开始言归正传!

  易神易鬼


  ------------ 真实的传说 原著·张长在


  在山东的北部,渤海之滨,有一个名叫下泊头的地方,这个地方实在是很小,小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都找不到他。说到这里,几乎没有几个人能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地方,可要是说到一个人,我想,爱讲爱听爱看三国故事的人们一定对“曹操”不会陌生吧?想当年曹操站在碣石山上眺望大海,情不自禁满怀抒发,诞生了“望沧海”的磅礴激情。此时此情,曹操的百万雄师安营扎寨,就在这个叫下泊头的地方。即便是现在,人们在取土的时候,说不定会让谁又会有意外的惊喜收获,挖出来一些不认识的铜钱铜币,因为年代久远,一串串的铜钱因为腐蚀而粘连,绿的发蓝,一坛坛一罐罐,一堆堆一串串……


  如果是再说一个人的话,我想,那就不只是中国人知道了,恐怕是地球人都知道了吧?谁啊?谁?孙武、孙膑。不知道?那知道《孙子兵法》不?知道啊,就是这个孙子。下泊头呢就是这个老孙家的后院邻居之所在。他的家就叫惠民,我的家叫下泊头。

  


  从我记事起,这里宁静安逸,与世无争。这里的人民朴实无华,热情真诚。这里没有出过太大的大官,也没有出过太显达的商贾,究其缘由,听老辈人说,下泊头这里原本是个风水宝地的,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风聚气、藏龙卧虎。有好多的知名人物在此或居住或修行,或打过尖或歇过脚。远的有孔子及其弟子,近的有聊斋志异的作者柳泉先生蒲松龄,再近的有女侠秋瑾,要说眼吧前呢,这里当然更有我的足迹的呢,呵呵:数不胜数.......

  下泊头,古老的下泊头,这里有生我养我的香土甜水;有朴实无华勤劳情真的父老乡亲;这里有我至死难忘的童真记忆;也有我安葬与此的祖骨宗魂;这里有那许许多多真实美丽的传说……;从今天起,我想把这些美丽的真实传说和诸多的易神亦鬼的故事,奉献给诸君!只要是你喜欢,能让我看到你在不断的顶此帖,我就会更有信心!


  


  祸福相随皆有缘 老鼠惊走金螃蟹

  


  祸福相随皆有缘 老鼠惊走金螃蟹
  话说有一年的春天,这里来了一个外乡人,此人细条个儿,窄窄的脸颊,瘦骨嶙嶙,瘦的两腮无肉,高高的鼻梁皮包着骨,不过长着一双黑亮黑亮的眼睛,亮的将要放光的样子。特别是那一双招风耳,大的出奇,耳朵的上边是尖形的,轮廓反生。最显眼的是,此人高而细长的两腿,瘦的几乎没有腿肚子,在他的脚心里,长着满脚心的红毛。听人说,这样的人能跑能走,速度极快,日行几百里不在话下。
  此人很少说话,当地人也因对外乡人怀有戒备心理而敬而远之,更主要的是其人的长相出奇的与众不同,而对其人从内心里怀有厌恶或是抵触之意的吧,反正是外乡人与当地人很少见面,同时,也很少说话,除了偶尔的进村讨水喝的时候,人们才听出来此人的口音是来自南方的,他的话没有人听的懂,更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人们私下里议论他的时候,说的名字就叫“南蛮子”。
  外乡人一直也没有进村,就在村外的西北角的地方住下来了。吃什么喝什么人们一无所知,人们也不想知道。只是后来因为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觉睡,起得早,背着背筐拾粪的时候或东或西或南或北,经常的在日出前或是日落前的时候,看到这个外乡人的身影,他或蹲或立,或趴或卧在地里,鬼鬼祟祟的样子。这就引起来了当地人的议论猜疑和注意的了。
  @LXH0810 12楼
  楼主大人,我们离的很近吗?我在羊郡,你知道吗???
  -----------------------------
  羊郡?老乡,是哪个羊郡?
  @LXH0810 9楼
  离楼主好近呀!!!第一次,太激动了:…………哇哈哈
  -----------------------------
  你是老乡?老乡你好!工作愉快!

  网络真好!世界变小,天涯咫尺,见到同胞!此时心情:感觉真好!
  时间过的真快,桃李芬芳过后,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这个时候,已经基本不能再见有穿棉衣的人了。一日,下泊头村一马姓人家在去自己家的地里准备干活的时候,看到了这个人倒在了自己的地里,这次见面,本来就瘦的没有多少肉的外乡人更是两眼深深的陷在两个眼窟窿里,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的两只眼睛目光发蓝,说话明显的缺少了底气的样子,没有多问,问也听不懂,这位马姓青年人就将这位外乡人背到了村子里,还没有来得及上地的人们围拢上来,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大家知道是外乡人病啦,具体是得的什么病没有人能够知道。
  再说这位老马家有位老夫人,一辈子吃斋念佛,笃行善举,消息传到了老马家老妇人的耳朵里了,老太太癫着小脚也来看这个外乡人,在人们闹闹哄哄的议论声中,不知道老妇人对他儿子说了句什么,老太太对大家伙说了一通话:“现在大家都看到了,人家一位外乡人来到了咱们这里遇到难了,有病啦,在这里无亲无故的,咱们看到了,这就是缘分啊,咱们总不能视而不见见死不救吧,今天,我想请在场的人们给俺做个证明,我先把病人拉到我的家中,如果是病人好了呢,这是老天爷有眼,不想让大家伙失望,可如果是有个万一呢,还望大家伙给俺做个证明”。就这样,马姓青年就将这个外乡人背到了自己的家中。
  长话短说,请没请医生不清楚,听人说,反正是这位外乡人在老马家奇迹般地康复啦,并且是待了不短的日子,这样以来,从外乡人的话里,再参杂着手势、眼神的比划,能够多多少少“明白”他的意思啦。突然有一天,这位南蛮子对马姓青年说:“兄弟,我思忖了好多天的了,有句话我想说还又不敢说,想来想去我想还是应该说出来告诉你,但愿的我的话不会实现”。在马姓青年人的一再追问下,南蛮子才不情愿的吞吞吐吐的说出来了一声令青年人目瞪口呆了半天的话,青年人随即则黯然神伤,落下泪来。
  原来,这位外乡人南蛮子是位先生。对风水占卜相面样样精通,甚至可以说是出神入化。只是前些时日突然得病,因祸得福结识了当地人,特别是这老马家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使得他从鬼门关门前走了回来。出于感激,他对马姓青年人说出了实话:下泊头这个地方有两个“宝贝”,一个金马驹,一个五彩蟹。若是有人得此金马驹,后人将会出高官,位至朝廷,起码也是八府巡按,可以光宗耀祖人前显尊。如若是得此五彩蟹,将会人丁兴旺,田连阡陌,富比石崇。我知道这里有宝,所以来到了这里,看来我们真的是有缘,它们在我的眼里现形了。并且许诺“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大恩不言谢!我无以回报,我想把这俩宝贝给你老马家一个”。并且叮嘱“此事万万不可说出来让老鼠听到,否则天机即破,切记切记!”,在回答“不知道你们想要哪一个,无论是哪一个,你都不要推辞和客气,希望不要拒绝我的一片真情”的时候,青年人选择了五彩蟹,理由是既可以人丁兴旺,吃喝不愁,成一方富贾,显达门庭。还可以避免了“伴君如伴虎”的危险。
  这样,外乡人和老马家一家人越来越融合,俨然成为一家人一般。
  康复后的外乡人,婉言谢绝了老马家的真切盛情之挽留,自己一个人选择了距离下泊头村六里地之远的北面的一个沙岗下,住了下来。由于相识相熟。马姓青年人时不时的到外乡人那里去串门。这样,关系越来越深。
  一天,就马姓青年人去南蛮子那里串门的时候,南蛮子告诉青年人这样一句话:青年人的父亲立秋以后,可能会有回头的命运,当明白“回头”就是死亡的意思后,青年人目瞪口呆。太突然了,因为和南蛮子在一起的日子里,诸多的南蛮子的话都在一一应验实现,今天南蛮子的这句话也不得不令人相信无疑。接下来南蛮子告诉青年人:这条路上不分性别老少,不分年岁大小,一切皆有定数,谁也拉不回,谁也留不住,谁也替不了。南蛮子又嘱咐年轻人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特别是不能让老人知道,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量的让老人多多的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和尽可能多的让老人吃点可口的吧。

  说话之间就到了立秋的天气了,刚刚立秋后没几天,本来好好的马家老汉果然突然的暴病身亡了。按现在人的说法,可能就是突发性的脑溢血一类的病吧,反正是病故了。一家人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暂且不表,好歹是马姓青年人内心之中早知道早有预料也早早的做了一些准备的。按照当地的风俗,料理逝者最后的归宿就是入土为安。可就在完成这最后的工作的时候。惊人的一幕和令人扼腕叹息的一幕接二连三的出现了。
  可能该着是老马家的福分小还是怎么的啊,当人们按照南蛮子看好的时辰准备起灵的时辰,此时的棺材就像是让铅铸的一般,重如泰山,怎么也抬不起来,当断了接,折了换过几次杠绳以后,年长的老者叫来一个壮汉,骑快马加急鞭向着墓地飞奔而去。
  原来此时的墓地上,南蛮子正带着人在那里挥锹打墓开穴呢,当墓穴刚刚打开的时候,一股清新的乳香便早已由土中溢出,飘散开来,沁人肺腑心脾,令在场的人们精神为之一动,顿时神清气爽。当挖土三尺许,坑内的土色大变,淡淡的红色、青色、黄色、红色、还有白色,似红似粉,似金似银,仿佛难辨,不可琢磨,五彩斑斓,五彩的泥土配上清新的乳香,人们还是头一次看到有这样的情形的呢,有好奇的人将泥土放在了自己的嘴里,想品尝滋味的。此时南蛮子教人停下手来,自己亲自动手,将坑中剩下的土轻轻的,一点一点的弄出来,然后仔细的,就像是手抚婴孩洗脸般尽心的弄好弄平。


  一切安排停当,正坐等着棺材来到好逢吉时下葬的时候,壮汉骑马急急来到,对先生说了家中发生的情况,话没说完,先生就对在场的人说道:我现在马上回去看看,我走后,谁也不能到坑边跟前去,千万不可近前,因为坑内有一只大螃蟹。看到众人应允,南蛮子与壮汉骑马向家中奔去……。南蛮子走后,在场的人中有人无聊,偏不信邪,说道:还大螃蟹,糊弄谁呢?糊弄三岁的小孩子呢?我到要看看这个大螃蟹长得是个啥样的,看看有多大,说话间脚步早已来到了坑边的了,他自己看也就罢了,突然大惊之状大声的喊道:哎呀我的妈哎,真的有大螃蟹啊,众人闻声齐奔坑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原来是无聊人在作恶剧,人们开始准备散开。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你看,谁把土坷垃弄坑里去了,把土坷垃弄出来,无聊人就这样用锹整土坷垃的时候,没精心无意识的在坑底“铲”破了一层皮,可就在这么薄薄的一层破皮处,汩汩的淌出来了好多的黄色参杂着少许红色的粘稠状的“螃蟹黄”来……。


  再说南蛮子骑马来到停灵处,果见棺材停在那里,先生来到灵前,没有说啥,点起一大把子香,放到右手,左手掐起“剑诀”,在灵前两腿微屈,走起来“S”型的罡步。突然间口中念念有词,说的什么别人也听不懂的。最后走到棺材边,然后轻轻的拍了几下棺材,好像是轻声说道:起来起来,离开尘埃,今去西方,去坐莲台……,话音刚落,随着南蛮子的手势,小伙子们再抬这个棺材的时候,此时的棺材轻飘飘的就这么起来啦!



  “走”!随着这么一声,棺材就这么听话的跟着小伙子们随着先生急匆匆的向着墓地走去……。






  众人抬着棺材刚出城门不远,就听南蛮子失声脱口而出:“不好,破了”,于是就驻足停步看着墓地的方向天空发呆,众人见先生停下来了,脚部也跟着慢了,但是,此时的棺材没有“落地”,因为,人们知道,一旦是棺材起来,不到墓地是不能中途落地的。




  先生一停,众孝子都一起望着南蛮子先生,马姓青年人来到先生跟前问先生咋啦,此时的先生望着东北方向的天空,头也没低的半天才说了出来:别去啦,风水破了!人们闻听此言也顺着先生瞧得方向望去:天空中一股黄色的的烟气正向东南方向飘去……



  后来的事情就是,老马家蒸下了许多的白面馒头,雇佣了好几拨的青年壮汉,抬着棺材,往西南追去,后来也没有找到那只“大螃蟹”,终因秋天的季节是个收获的季节,不是农闲的季节,庄稼有早熟晚熟的,同时,黑白的满地里抬着个不落地的大棺材。虽然是换人不换杠,终究不是个“活”。最后,还是埋在了那个破了风水的土坑里了,于是,那个地方的地名“马家河弯”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的,这就是“马家河弯”地名的来历。



  人们事后得知:无聊人就是属鼠的,并且还有一个“老鼠X”的绰号名字。看来一切果真是皆有定数啊!
  金螃蟹没了,这里还有一个更大的宝贝 ------- 金马驹!





  高士月夜逮金驹 瓜长不足扼腕惜

  

  高士月夜逮金驹 瓜长不足扼腕惜




  


  在下泊头的村后面不远处,有一条由东南连接西北方向从“马家河弯”到小山的起起伏伏走势的土砂岗。传说这条土砂岗的附近区域有一条金马驹,来来往往就走这条线路。这条线路在平常人的眼里它就是一条土砂岗而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在南蛮子的眼里,就是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驿土(途)”,因此,江南蛮子由此就发现了金马驹。在我们当地有一句民谣顺口溜:金马驹溜溜叫,平常没事溜达到,张家义井尿泡尿,立马出了个张老道,李家山子站一站,立马出了个李巡按。这“张义井村”就在下泊头村的西面(庚位),距离下泊头27、8里地的路程;这“张老道”说的是在这个村出的一位官员,官居“道台”。李家山子呢,就居下泊头村的北边(壬位),两村相距10里地的距离。在这个村曾经出了位李姓的官员位居巡按之职。这样的传说,就是在说明金马驹子的能量威力而已。


  



  下泊头、李家山子 之间的位置图


  


  下泊头、李家山子 之间的位置图

  话说江南蛮子先生每年都要来下泊头附近小住些许时日的,来了就还是照旧居住在村北5、6里地的土砂岗边,就这样,几年的光景就这样过去了。就在这一年,江南蛮子又来了,这回带来了一位徒弟。因为这位徒弟的到来,就为当地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原来,这位徒弟五短身粗,小鼻子小眼睛,只有一个大大的厚嘴巴,满脸的肥肉把鼻子眼睛都快“挤”没啦,另外还有一副兜囊似的大肚子,别看此人肉多但却力大如牛,当师徒二人出现的时候,一高一矮,一胖一瘦,胖的短粗光肉,瘦的细高净骨。看到的人不想笑也要忍俊不止的呢。

  今年,带徒弟来的师傅异常于往年,在居住的地方附近开辟了一块地,种下了一片黄瓜,这一年的雨水也好,雨量充沛,风调雨顺。地里的黄瓜眼看着一个劲的噌噌的疯长啊,接下的黄瓜很多很多,师傅告诉徒弟要多吃黄瓜,可以减肥,有利于活动。一茬一茬的黄瓜,还真的是为徒弟“尿”走了一些肥肉。


  可就在这一片黄瓜地中央,有一株与众不同的大黄瓜,这株黄瓜,从外面看是看不出来他的与众不同的,因为他在众多的黄瓜里面藏着,可能这就叫鱼目混杂的吧。这株黄瓜,从开花的时候就与众不同,别的黄瓜都开完花结了果,长过了一茬了啦,可这株黄瓜还是个大姑娘的呢,她还没开花。一天都快中午了,才睡醒的徒弟来到瓜地准备摘瓜吃的时候,发现在这株黄瓜上就开了一朵金黄金黄的花,这株花开的是那样的艳丽且大,太显眼啦,徒弟凑近一看,整株的黄瓜棵上就开了这么一株花,从此,也再也没有过花开的,接下来的事,奇迹发生了。

  @LXH0810 44楼
  加油老乡、该睡觉了,前来看看。
  -----------------------------
  谢谢老乡!请问老乡是烟台的?




  

  我来了,和天涯社区的朋友们聊天来了,现在我们继续更新故事:
  《易神易鬼》---- 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传奇故事


  这株花后结了一根黄瓜,白天这根黄瓜皱皱巴巴的打蔫,耷拉着个头,无精打采的样子,可一到日落以后就精神抖擞起来,嫩绿嫩绿的,嫩的好似有水珠欲滴般的样子,在次日再看到他的时候,一宿就比别的黄瓜多长长了一大截的,这株黄瓜昼伏夜出,只在夜间活动。师傅看着高兴,叮嘱徒弟对这株黄瓜要多加呵护,师傅管这株黄瓜叫做叫叫,不知道是娇娇还是交交,亦或是姣姣,可能是金屋藏娇的吧?当别的黄瓜长过几天之后就该采摘的了,可这株黄瓜就是一个劲的疯长,一尺、二尺、三尺、四尺、我的妈啊,别说是看到过这样的黄瓜,就是听也没听到过啊,可天下独一无二的大黄瓜就这样出现了,当时就是没有吉尼斯大全的吧,如果是有的话,我相信这根黄瓜一定是天下第一名的。并且第二名也一定会是他玄孙辈的吧,呵呵。


  徒弟很听话,晚上就睡在离这株黄瓜不远的别的黄瓜下,可以这样说,徒弟哪里敢睡下啊,不是不敢,应该是舍不得合眼,因为,眼看着疯长的黄瓜恐怕是这辈子不看就再也看不见的风景了啊。白天师傅守着,看也看不够啊!在这里守着,不是为了防贼,是为了防备有夜间出来捣蛋的老鼠等动物的啊。为了这根黄瓜,师傅没少挨太阳的暴晒,徒弟也没少挨蚊虫的叮咬,黑夜白天挨过多少次的风吹雨淋就多的没法数了……


  当这根黄瓜长到一丈多的时候,师傅的嘴角整天的是朝着上弯曲的,整天的手捻着胡须笑吟吟的,整天的不断的瞅着在这根黄瓜尾巴那端的地上画着的一道横杠。这道横杠很清晰,晚上仔细看的时候都能够看到这道杠,这道横杠到这根黄瓜的瓜蒂处正好是一丈二尺长。


  花开花落,阴晴圆缺,眨眼之间又到了月圆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大黄瓜还是在一个劲的疯长着,到了,马上就要到了,大黄瓜的尾巴马上就要长到这根横杠了。这两天师傅晚上也很少到窝铺去了,陪着徒弟在那里静坐着,只有在白天的时候师徒轮换着睡会。看似他们在那里是静坐着,其实,他们的四只耳朵已经伸得长长得,就在两脸侧那么硬竖着,搜听着附近的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的声音。


  突然,这天夜间子夜的时候,师徒二人同时听到了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的声音向他们藏身的这片黄瓜地走来,师徒二人屏住了呼吸,心脏开始急速的活跃起来,咚!咚!咚……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他们此时的呼吸也越发的急促起来了,他们越想让心脏稳定些,可那心脏就越发的跳动的剧烈起来,他们越想让自己的呼吸匀称一些,可呼吸的气息越发的觉得不够用的。干脆不呼吸了,憋着吧,不行,深深地,大口的缓口气,再憋着。此时的嘴唇也觉得发干,需要水分来湿润一下的,用舌头舔舐一下的吧,原来舌头也开始发涩发干,干的就像是砂纸砂布一般,干就干吧,就将就着用发干的舌头舔舐一下干裂的嘴唇吧……


  近了,更近了!师徒二人同时看到了月光下有一匹反映着月光的马儿朝他们走来,月光照的黑色影子也已经进到了黄瓜地里了,此时的他们一动不动,脖颈儿也不自觉的僵硬起来,头儿也不敢动,只是把自己的上眼皮轻轻的往上翻翻,让自己的眼珠儿在自己的眼眶内慢慢的转动,此时的他们都怕因为自己眼珠儿的转动发出的声音将已经进来地里的马儿惊动!


  此时,百密一疏,师傅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大纰漏,不自觉的转了下眼珠,看到了此时的黄瓜已经到达了横杠,就这么一看,师傅发现了自己和徒弟都没有在黄瓜的跟前,都有那么几大步的距离!心里不由自主的暗暗地“啊!”了一声。他想接近黄瓜,又怕因为自己身体的移动而惊扰到继续接近他们的马驹,于是又瞅了一眼那根黄瓜,啊?刚才看到的黄瓜明明是已经到达了横杠啊,没到,还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刚才是因为月亮照射的影子和自己身处的位置的角度所致啊,怎么办?怎么办?此时不动手,明天还来不?此时动手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乎?怎么办?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师傅出汗了,不是满头的汗,而是全身的汗,攥着的两只手心里也是湿漉漉的汗!我该怎么办?!?!?!?!?!


  马驹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就隔着几垄黄瓜地的,师傅还没动!师傅还没有发出行动的信号,一动不动。脖颈僵硬,支愣着两只耳朵的徒弟在纳闷,师傅这是怎么啦?师傅是睡着啦还是怎么啦啊?到跟前了啊师傅!他想问又不能问,想叫又不敢叫。师傅唉,我的师傅唉!这是咋啦啊?师傅不出声,回头瞅瞅师傅是不是睡着了啊?慢慢的一回头,此时,来到身边的马儿停下啦,就在他们的身旁,就隔着几株黄瓜,不知道是马儿也听到了有异样的声音的了还是咋的啦,此时的马儿也是高抬起头,将脖儿竖直,支棱起两只耳朵,屏住了呼吸!时间僵停啦。


  没有什么,的确是没有什么。马儿接连地打了几个响亮的响儿,深深地吸了口气,又要准备做自己该做的事了,不对!还是不对劲!马儿再次的停下来脚部,再次的将脖子高高的抬起,再次支愣起两只耳朵,再次的将两只眼睛睁大,再次的屏住呼吸!就这样,就是这样不喘气的样子,


  哎呀,实在是憋不住了啊,人哪能和马儿比憋气的啊?本来胖胖的徒弟喘气就粗,此时和马儿比憋气,那真的是个没法比啊!徒弟和师傅都不约而同的伸了下脖子,张开了嘴,吸了口气,可就这口气还没吸到半口的时候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了,明天有时间我会继续更新!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


  下泊头,古老的下泊头,这里有生我养我的香土甜水;有朴实无华勤劳情真的父老乡亲;这里有我至死难忘的童真记忆;也有我安葬与此的祖骨宗魂;这里有那许许多多真实美丽的传说……;从今天起,我想把这些美丽的真实传说和诸多的易神亦鬼的故事,奉献给诸君!只要是你喜欢,能让我看到你在不断的顶此帖,我就会继续充满激情的不断的更新、更新!

  
  @hudiemeng2011 59楼
  不错哦,顶了
  -----------------------------
  是吗?谢谢!顶帖是我们的表现啊!!!!
  @L面向太阳 61楼
  继续啊,还有吗?
  -----------------------------
  有啊!还有好多呢!






  
  我来了,和天涯社区的朋友们聊天来了,现在我们继续更新故事:
  《易神易鬼》---- 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传奇故事


  哎呀,实在是憋不住了啊,人哪能和马儿比憋气的啊?本来胖胖的徒弟喘气就粗,此时和马儿比憋气,那真的是个没法比啊!徒弟和师傅都不约而同的伸了下脖子,张开了嘴,吸了口气,可就这口气还没吸到半口的时候,这金马驹儿就要跑哦!机不可失时不待我。说时迟那时快!慌忙中的徒弟继续接续的吸着半口气儿就奔向了马儿,他想搂住这金马驹儿!还是师傅老道,师傅一个箭步到了大黄瓜下,一下子就将大黄瓜给扯了下来,一丈二啊!那是根一丈二的大黄瓜啊!这瘦瘦的高挑师傅怎么抡得起哦,本来师傅好不容易选了个这样的徒弟,就是想利用他的力气的哦!就是要将这一丈二的大黄瓜让力大无穷的徒弟抡起来打这匹金马驹的啊!再就是当这匹金马驹被制服了后只有这个力大无穷的徒弟,还能有谁能够弄得动呢?


  黄瓜是给扯下来了,可徒弟没在身边,马儿也开始奔跑,不容多想,也不容招呼徒弟,人在急眼的时候,或是在逼到劲的时候,奇迹是会被创造的!此时的师傅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借来得劲,随着师傅嘴里的一声“娇娇”,再看那一丈二的大黄瓜就让师傅给抡起来了,就这样,这根一丈二的大黄瓜就从江南蛮子师傅的手里给飞出去了,准!真准!真他妈的叫准啊!这根一丈二的大黄瓜从江南蛮子师傅的手里飞出去就直奔金马驹子去了!


  “八斤半的狸猫能逼千斤的鼠,一丈二的黄瓜能逮金马驹”!不知道是因为师傅的气力还是差那么一点点呢,还是那金马驹跑的是真叫快啊。那飞出去的大黄瓜就落在了飞奔着的金马驹的身边了,大黄瓜落在了地上,顿时摔成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块,这许多的大大小小的黄瓜块紧接着就飞溅起来,这飞溅起来的黄瓜块有的就“打”在了金马驹的身上了,此时飞奔着的金马驹被这飞溅起来的黄瓜块打了个趔趄,在打趔趄的同时,又有黄瓜块不断的飞来打在金马驹的身上,接着又有一块,接二连三的黄瓜块就这样把飞奔着的金马驹打倒在了黄瓜地外了。



  平时,师徒们进出黄瓜地的时候,本来是轻车熟路的啊,每天来这里,进进出出的,不知来过多少次的了,将每株黄瓜棵的株距行距间的地都踩踏的镜子面似地,对每一株的黄瓜棵都了如指掌的啊。而今天,对师徒二人来说,本来架搭有素的黄瓜架却成了一张烂网,碰头掛肩绊腿缠足,那口气还没有完全喘透的徒弟,在黄瓜地里拼着命的朝着金马驹跑的方向追着,喘着粗气的徒弟给绊倒了,爬拆起来继续追,又给绊到了,又在爬拆……。大高个子的师傅也在追着金马驹,如果是在别处,如果是没有黄瓜架,如果是在平常,这长长的高腿在跑起来的时候可真的是会占优势的,可在今天,在这满地都是黄瓜架的地里,可真的是猪八戒生孩子 -------- 难坏了猴哥,急坏了师徒。



  当师傅和徒弟追到了地边时,看到了月光下倒在了地上的金马驹正四蹄乱蹬的在那里扑踜呢,师徒的气息喘得更加的急促了,妈的,他妈的,这该死的黄瓜架,这该死的黄瓜藤,你他妈的挂扯我的脚干你妈的啥啊?扯绊着的脚刚刚从被撞倒拉倒的黄瓜架里拽出来,那金马驹也从地上站了起来了,“快啊”!师傅在吆喝着徒弟,徒弟是听到啦,听到又能怎么样?这金马驹也听到啦,可能是以为是让它赶快跑的意思吧,这个时候的金马驹真他妈的是听话啊,蹬开双腿,翻蹄亮掌,一溜烟似地跑啦,眨眼间就跑的无影无踪了。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往后的事情就没有赘说的意义了,徒弟从师傅的嘴里得到了实信:大黄瓜不足一丈二,火候不足啊!一句话,金马驹也没啦,不知道是上了天了还是入了地了,反正是往后就再也没有人看到过了。只是那片黄瓜地还在,真的还在!那片黄瓜地的名字就保留下来了,人们叫他“黄瓜岭”(地图)。不信的话,那你就打开地图找找看看的吧,或是百度,或是谷歌。一定会在下泊头村的北面找到他,他距离下泊头村不过才5华里的路程呢。



  黄瓜岭,也就是当年的那片黄瓜地,就处在下泊头与李家山子之间的正当中(地图)。也就是说,想当年的金马驹 在他查岗工作时经常行走的大驿途中,在某一天来了兴趣往北去了5里地,到了李家山子的地方,在那里站了一站,就出了个李巡按,可如果是这匹金马驹没有往北,而是往南的话,还是走了那么远的路,到的不是李家山子,而是到的下泊头的了,那后来的巡按可能就是张巡按的了。再假如说是再晚出现多少年后的今天的话,那还有可能就是俺的呢。可话如果是说回来,假如这个巡按真的是俺,那今天这个故事的传说可能大家就不知道了呢!也有可能,今天和大家在这里认识相逢的就不是俺了,此时此刻的俺正全心全意的埋头为人民服务的呢,俺哪有现在的闲工夫在这里和朋友们闲聊啊。嘿嘿。缘!缘啊!一切皆缘!开玩笑的啊,呵呵!认识大家俺打心眼里高兴!这句话是真话!呵呵。
  各位看官,我要偷偷地细声告诉大家一声: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了,明天有时间我会继续更新!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
  @渔阳郡校尉 32楼
  很精彩!
  -----------------------------
  谢谢!好戏连台正在进行中......
  @LXH0810 5楼
  先顶再看
  -----------------------------
  谢谢!顶帖者必是健康和自信的表现!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者和缺乏自信心的人是不会敢于顶帖的!
  @hudiemeng2011 59楼
  不错哦,顶了
  -----------------------------
  是吗?谢谢!顶帖是文明的表现啊!!!!







  

  我来了,和天涯社区的朋友们聊天来了,现在我们继续更新故事:
  《易神易鬼》---- 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传奇故事



  各位看官,偷偷地细声告诉大家一声:
  看的仔细的看官一定会发现,在前面有一句南蛮子先生曾对马姓青年人叮嘱“此事万万不可说出来让老鼠听到,否则天机即破,切记切记!”的话吧。可能老马家没有得到这个大金蟹的天机就源于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易理告诉我们的!在五行之中,这螃蟹的五行属性属于火,就是金木水火土中的那个“火”!有人可能会纳闷啦,特别是学过五行知识的朋友,可能会在现在这个时候,在他的心里,暗暗地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真他妈的扯淡,这螃蟹是水中之物,五行属性当属水的,你咋还说是火呢,你他妈的懂不懂啊”!呵呵,这就是易理之理啦。原来,易是最讲理啦,易讲:一物一太极,物物一太极,又说其“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里咱对这个易理暂且不讲,因为,对没有这方面知识的看官来说,不说还清晰,一听很迷离。毕竟这个“易”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玄学,说起这个玄学,那就是单田芳老师的那句话啦:小孩子没娘,唉:说起了话长啊……。



  好了,咱们还是言归正传的吧。这螃蟹的五行属性属于火,可不是属于水啊!不信的看官现在就可以去查资料,在易之“八卦所主”一章中对离卦的说明是:离火目电日中女,甲胄兵戈大腹丽,干卦鳖蟹蚌山洞,还为女性生殖器(不好意思啊,这四句话是我为了便于对八卦的记忆和理解,自己根据古典原文‘八卦所主’而编的,当然这里面也有对古典的延伸和发挥,事物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嘛)。是什么意思呢?首句的“离火目电日中女”就是说,离为火、为目、为电、为日(似火而胜于火的太阳也)、为中女(中女就是介于长女和少女之间的女性),这第三句“干卦鳖蟹蚌山洞”的意思就是离为干卦(火性燥,为干卦)、离为鳖为蟹为蚌为龟(外刚内柔,先甲壳之虫,离得坤之中黄,其物而有黄者为鳖为蟹。形锐善丽且圆转而上尖者为赢。内虚含明为蚌,文明含智为龟。这些说的是诸物之形之象,现在这样说是不是有点的迷糊了啊,我说的嘛,现在说这个还尚早,呵呵,等你看完了我写的此篇故事后就会明白了,循序渐进,慢慢的就消化了),其余的类此可推。这里说一句:但凡是有耐心的朋友,当你看完我写的这篇关于易与易之神奇及亦神亦鬼之传说的故事后,相信你一定会学会并掌握预测术的,对你今后的工作和做事就能够趋吉避凶了。这个我很相信,因为我的预测术就是伴随着诸多的故事而学会的。因为每个故事都在易理之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进入易内才得易理!学会易很好哦,好处多多!当你遇事疑神疑鬼难以定夺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利用易之神奇来为你解疑释惑,指点迷津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易神亦鬼!要不这篇故事的名字怎么会叫《易神易鬼》的呢?呵呵。好了,扯远啦,咱继续说正事。




  这螃蟹的五行属性属于火。火怕什么啊?火怕水!这个理大家明白吧,要不你救火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水呢?在天干地支内,12地支的第一位就是子鼠,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就是完整的12属相。这个子鼠,前面的这个“子”就是12地支之中的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就是12 地支);这后面的“鼠”就是属相(其余的可以以此类推)。这12属相在一起,是为了方便计算,算卦先生一般都只用12地支,因为知道了地支,也就知道了属相(反之亦然),例如知道了“子”就知道这个人就是属鼠的(其他的也是此理)。诸位看官,这12地支是分五行的啊,每两个紧紧相邻的是相同的五行,每个五行之间又有一个属于土的五行将它们隔开(过度),寅卯属于木;巳午属于火;申酉属于金;亥子属于水,辰戌丑未属于土。古人把属于土的辰、未、戌、丑分别至于木火金水之间,这样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了。这12 地支的第一位是“子”(也就是老鼠),为什么把他放在第一位的呢,这个故事的传说的版本多种多样,我在这里就不说了,我就说我想说的:上面刚说了“亥子属于水”的话,原来,古人发现了“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的生命体都不能离开水这一元素,所以古人就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既然 “水是生命之源”,水居第一位,所以子鼠(水)就放在了首位啦。看到此可能有人会问,刚才说的是“亥子属于水”啊,怎么只是子水,而不是亥水是第一位的呢?易是周易,周是什么?周就是圆之周,圆就是佛家所说的圆满之圆,就是轮回之周。我们把12地支看做是一个生命体的开始到结束的话,我们就可以明白了。从日出到日落是(生命体)一个行程。从日出到日落是属于阳(我们所能够看到的), 从日落到日出同样也是一个属于阴(看不到)的行程(知道了这个道理,往后我们就应该对待我们的老祖宗及他们的家----- 坟墓尊重的吧,逝去的家先,我们现在也看不到了)。




  刚才说到了“亥子属于水”,也了解了“螃蟹属于火”,还知道了“火怕水”(水克火)的道理,那么,风水宝地“金螃蟹”坏在了绰号叫“老鼠X”的属鼠无聊人手中,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了吧?。



  还有:金马驹(午马)的五行属性也是属于火(巳午属于火),黄瓜的五行属性属于水,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上面的“一丈二的黄瓜能逮金马驹”话了吧。正因为是“黄瓜的五行属性属于水”,也才有了上面的“一茬一茬的黄瓜,还真的是为徒弟“尿”走了一些肥肉”。看看现在流行的减肥食疗法中,有没有吃黄瓜的说法啊?



  扯远啦,我们往后继续言归正传:讲下泊头的故事。

  

  村东村西两座庙,老道立坛安鬼妖



  村东村西两座庙,老道立坛安鬼妖

  

  宝贝没了,镇“宅”之宝没了,金马驹和大金蟹都没了!于是这里便开始了没有安宁的日子(天人感应,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不是旱就是涝,亦或是蝗虫之灾(讲蝗虫之灾的传说),还经受了从来没有过的海啸,本来安逸宁静的地方、忠厚朴实的人们也不断的受到了到盗贼的袭扰。民不聊生。为了保一地之安宁,人们听从了几位年长者商量后的结果,从外地请来了一位老道。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了,明天有时间我会继续更新!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
  




  下泊头,古老的下泊头,这里有生我养我的香土甜水;有朴实无华勤劳情真的父老乡亲;这里有我至死难忘的童真记忆;也有我安葬与此的祖骨宗魂;这里有那许许多多真实美丽的传说……;从今天起,我想把这些美丽的真实传说和诸多的易神亦鬼的故事,奉献给诸君!只要是你喜欢,能让我看到你在不断的顶此帖,我就会继续充满激情的不断的更新、更新!

  




  
  当真毛主席也有QQ号????呵呵!!!!!




  这个图片有意思!呵呵




  
  我来了,和天涯社区的朋友们聊天来了,现在我们继续更新:
  《易神易鬼》---- 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传奇故事



  这位老道,高高的身材,腰腿笔直笔直的,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袍,有黑色的丝绦围系于腰间,背后背着一把长长的的宝剑,在这宝剑的剑柄上,系着一副黄色的甩穗,在这幅甩穗的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铜葫芦让红色的线绳系掛在剑柄上,这剑柄上有七颗蓝宝石镶嵌成七星北斗形状,这宝石在丝绳间若隐若现的散发着神妙的色彩。下面一双雪白的长筒布袜套装着裤腿,用赭石色的细丝绳系在膝下。消瘦的脸颊,头发已白,没有一丝黑发,象葫芦的瓤,又似冬天的雪,一头的银发挽呈了一个牛心的形状,盘在头顶,用一根不知名的“骨头”别在那里。虽然脸上也没有多少肉,但是脸颊红扑扑的,高而笔直的鼻梁下面,有一双好似用朱砂“染”过的丹唇,说话开口的时候,露出了满嘴的皓齿,特别是他的两只眼睛目光炯炯,当“你”的目光与他的目光相遇时,不知是何缘故,一种无名的畏惧之感,便会在你的内心油然而生,“你”的目光就会不由自主的、迅速的、唯恐避之不及般的从他的目光处躲避开来。



  老道来了,在村里村外转悠了几天后,从此,人们多日不曾再见到老道的影子,许多的人纳闷了,怎么回事呀?你老是干什么来的啊?是请你来睡大觉的吗?还是那老道跑了啊?世界之大,五行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之差异也会有天壤之别。接连多日不见老道的急性子的人们就再也捂不住自己的嘴,开始吐诉是非之短见了。在那个年代,虽然下泊头是一个不是甚大的偏僻乡村,可儒家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夫子子的思想早已浇铸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根深蒂固了!“父为子纲”!看到村中长者的安静,后生们即便是性子再急,火气再大,也就不再敢多说什么的了。



  几天后,出现的老道对几位老者说:“这里本是青龙探海在此歇息之行辕之地,有两位大将军在此守护,一个居北边,一个住南面,不知是何缘由,两位将军都已经不见其踪影,只留下空空的荒废的残垣断壁,甚是荒凉,要不这里当出王侯将相和富可敌国的大商贾、大富豪。空也就空了,荒也就荒啦,可问题是有好多的游魂野鬼、无家可归的三界亡灵乘虚而入,这里群龙无首、目无纲纪、弱肉强食、整天的打打杀杀的。胜利者我行我素,更加的肆意妄为,失败者为了存身就去打劫更弱的独鬼孤魂。老弱病残者整天的哭天喊地,病痛呻吟。也难怪啊:好地方谁不想去呢?天人合一,由于它们的折腾你们怎么能安静呢?这就好比是夜间(阴)太乱,你就休息不好,那你在白天(阳)就没有精神是一个道理”。听到这里,见人家老道说的是头头是道,合情合理,年长的老人们就对老道说出来实情:“果然是如此啊”。病不避医!然后就一五一十的将这里发生的情况对老道说了个仔仔细细、讲了个清清楚楚、老道也就听了个明明白白。通过这一会诊,老道了解了情况的缘由啦,沉吟了许久,经过了一段凝固后的时间煎熬,在众目祈盼的睽睽目光下,经过了和村中年迈长者的商讨以后,得到了老人们的应诺:“一切听从高道你的安排和吩咐,你说咋办就咋办”!老道终于应承了下来。再往后的事情就是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啦。


  经过慎重的深思熟虑之后,老道选定了黄道吉日(时空的重要性)。人们听从道士的安排,让人弄来了好多的木瓦砖石砂土石灰等,在他选好的地方,在村子两头东偏南(辰:水之库。天罡)和西偏北(戌:火之库、河魁)的地方盖起了两座庙宇。庙宇不是很高,青砖青瓦,古香古色,在庙宇的四周建起了不低的围墙,围墙上的大门是朝内凹进去的(这就是风水学上的:收山)奇怪的是:在院中正当门的位置处,栽种着一棵高大的古松(孤松),大门常年的四门紧闭,密不透风。只有在打开大门的时候,进入人们视野的,首先就是这棵孤松(困字),这颗孤松体型怪状,伸展的枝桠是拧着花的样子,弯弯曲曲,树干和枝桠上,长满了疙瘩流行(物以类聚)。庙宇盖完了,关上了庙门,庙宇就这样空荡荡的停闲了下来。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桃李吐蕊,草木向荣,飘香四溢的季节,在一个春光明媚,春风拂煦、晴空万里,春意盎然、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春夏属阳)在早已在村中间搭好了的戏台上,从外边请来了的戏班子,敲锣打鼓、吹吹打打地唱起了大戏。这一开戏,家家都把出嫁的老姑少姐请回了娘家,户户都在杀猪宰羊(震慑鬼神)招待客人,巷巷都是张灯结彩,门门都闻炮竹声声。白天晚上亮如白昼(阳驱鬼,无处避)。好一个热闹非凡!其热闹的情景都赛过了平常的过大年了,过年,也不过是全村子的人的热闹罢了。而此时此刻,不算是家中的客人和本村的人外,四邻八乡的外乡的男男女女,骑马来的,坐车来的,乘船来的。还有做生意的大小生意人,有卖绸缎的。有收皮毛的,有卖瓜子、花生豆的,有卖躺不得的(冰糖葫芦),有卖欢喜团的(一种用大米花加糖稀做成的圆形的儿童食品用丝线串起来,中间搭配好用颜色染过的五颜六色的高粱秆瓤子做点缀,非常的好看漂亮),吹糖人捏面人的,卖花花转的(纸风车)。还有奇巧的小猴爬杆(一种儿童玩具),更有卖糖板子的,粘糖稀的,修理锁配钥匙的,戗铲子磨菜刀的,也有卖油的,打磨的,还来了耍猴的、打把式卖艺的,有跑江湖的郎中,还有相面算卦的先生。这边唱罢那边上台,唱大戏的刚刚停下锣鼓准备吃饭,打把式卖艺的,卖狗皮膏药大力丸的锣鼓就响了起来,说书唱戏的丝弦也遥相呼应,随声附和。大戏一出接着一出,一出更胜一出,整个二月没有唱完,进入了清明,大戏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样子……此时的下泊头村里村外鼓声锣声刚停,鞭炮声就起来了,人们的笑声、熟人们见面会的寒喧声夹杂着生意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彼伏此起……
  @纳兰影魄 94楼
  感觉好棒!卤煮加油!!!
  -----------------------------
  谢谢欣赏!工作愉快!
  @davidszhw 95楼
  不错 还有没
  -----------------------------
  谢谢欣赏!有!好多好多!马上继续!谢谢......


  这里已经热闹非凡,路上还有说着走着的大人、笑着跑着的孩子,熙熙攘攘骆驿不绝,喜欢看热闹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朝着下泊头村的方向涌来,真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川流不息啊……一时间,下泊头村里村外大街小巷人头攒动人山人海(阳驱鬼,无处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