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谁都有秘密
我们原定的行动计划为三天,不算应急的,每人都带够了五天的食品。事实上,老金又打了三天的备用,基本上我们有八天的食品储备,而且这些天,我们的食物用量低于标准用量。所以满打满算。我们的食物还可以维持四天左右。
我们这一餐算得上丰盛。老金给我们做了银鱼汤,银鱼是本地特产,将细如丝状的小鱼干水发后用油爆炒后熬汤,色泽乳白,鲜美异常。大庞蒸了米饭,配着酱菜和午餐肉罐头,大家吃着都暗爽,最先把银鱼汤一扫而光。
吃一顿热腾腾的午餐,有助于我们找回正常生活的状态,大庞甚至就靠在石头上,打起了磕睡。我有个错觉,好象一觉醒来,这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
我没法入睡。因为有了心事,老在琢磨一个问题:谁是内鬼?他的动机是什么?
彭辉给郑远重创了那一脚,估计屁股软组织挫伤,所以只能蹲着吃饭。他回避着郑远,对他视而不见。
蒙晋依然是沉默的,而老金一边吃饭,一边发出类似呻吟的叹息:“要是能喝口酒就好了。”
小张是埋头吃饭。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他把剩下的饭菜都收拢到自己的饭盒里,还没停嘴的意思。
“你小子别给撑坏了。我们带的食品还够撑几天,饿不着你。”老金惊讶地说。小张听了,这才顺从地停下。他的表情有点茫然,就像闯了祸的小学生,听凭老师发落。他给发生的事吓懵了。我还没逮着机会问他在蛊洞里看到了什么。
郑远现在放弃了民主协商制,他一人说了算。他通知大家原地休息半个小时,蒙晋负责检查大家的电石灯,清理残渣,老金负责给大家的救生包里再补充应急的饼干、糖块和巧克力,我吸取教训,将一个便携的相机和闪光灯放进了救生包。
谁知道我们下一步还会遇见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我脑子里还在回味着郑远给我的提醒。眼前的这些人,有谁是可信的?
我和郑远拿着毛巾去潭边洗脸擦身,因为彭辉挨了一脚。郑远现在开始和我走得近,就算旁人没过多联想,我自己也会胡思乱想,好象自己成了此事的得利者,而彭辉就成了牺牲品了。
我们坐在水潭边。其他人也很知趣,用水的时候都离我们远远的,以免妨碍我俩“谈心”。
郑远告诉我,老金在乐业,混过黑道白道,表面上看,他胆子大。心狠手辣,这样的人物活得这么潦倒,真是嗜赌的原因?
蒙晋其实遇到了一个困境。探险队是乐业最早探测天坑的民间组织,因为配合了多次国际科考队、政府组织的考察及拍摄,声名大振,据说有位爱玩户外的大老板卡好户外这一块蛋糕,已变相收编了探险队,而配合度不高的蒙晋因为和他们“理念不合”,又不甘心被边缘化,急需一笔资金自立门户。
蒙晋,他会觊觎郑远手上掌握的宝藏的秘密吗?
大庞和小张是飞猫队“买一送二”带过来的。郑远实际上也对两人的背景做过一番调查。
小张是土生土长的乐业人,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广东,呆了两年就跑回来了,据说几个和他玩得很好的广西老乡在外面喝酒惹了事,把两个当地人扎成重伤,有两个给关进去了,一个还判了几年,虽然他没给牵连进去,但怕被报复,还是卷包袱了。
小张回乐业后,当过三轮车司机,给旅行团当过野导,还摆过小食摊。两个月前才找到关系,进了飞猫队,算是入了这行。
这家伙在语言上有相当的优势,几乎听得懂乐业大山里面各种古怪的方言。和游客打交道的那段经历,让他学会不少各地方言,甚至说英文,他也能和老外交流个五六分钟,不露破绽。
“他掌握的南明王朝军的线索,可能比我们更多。”郑远告诉我,发现陶俑的那个村子,就是他的老家。
这是郑远第一次对我提起“陶俑”。
“那个村子很古怪。这么多年来,他们其实家里都存有不少类似的玩意儿。我爷爷被人诬陷后,本来找到几个真品就有说服力了。可当时愣是找不到一个真家伙。”
“什么意思?”
“全部被人替换掉了。整个村子都在撒谎。”郑远望着我的眼睛:“我爷爷接触过这个村里的人。他留给我一句话:在他们的眼里,钱比良心大。”
“你是说,有人偷偷收购了陶俑的真品?”
“只能这么解释。虽然我也知道,这很不合逻辑。有谁卖了值钱的东西,又把它贬低得一文不值,甚至公开承认它是赝品?”郑远也很困惑。“那个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有拐弯的亲戚关系。所以他们都统一了口径,很难打开突破口,而小张就是从那里出来的。你以为他会没有掌握什么线索?”
“大庞呢?”
郑远说:“大庞有一个哥哥,两年前被卷入一场命案,同案犯在逃,他哥哥被判了无期。”
我心里说真可怜。涌起对大庞大的同情。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爸爸失去了劳动能力。还有一个妹妹。”郑远放低声音:“我是下了洞以后,才从蒙晋口中得知,这人不简单。”
什么意思?
“有人实际上已经斥资收编了飞猫。是两姐弟,弟弟爱玩户外,所以对飞猫的前景特别看好。他们家族很有钱,是开矿的。姐姐在南宁做房地产的。”
本地人有钱,是不会显山露水的。
“我听说姐姐在南宁的商务区,曾一口气买下一个楼盘的整个单元。”
我纳闷:那是有钱人干的事。和大庞有什么关系?
郑远意味深长地答:“大庞和这个姐姐关系暧昧。”
“蒙晋说的?”真想不到,这人是八卦,还是出于报复心理,诽谤他人?
郑远说:“大庞在南宁得了一套房子。妈妈和妹妹都过去住了。这个女人比大庞大十几岁,虽然是单身,但有个十一岁的女儿。所以似乎不是来真的。”
我们原定的行动计划为三天,不算应急的,每人都带够了五天的食品。事实上,老金又打了三天的备用,基本上我们有八天的食品储备,而且这些天,我们的食物用量低于标准用量。所以满打满算。我们的食物还可以维持四天左右。
我们这一餐算得上丰盛。老金给我们做了银鱼汤,银鱼是本地特产,将细如丝状的小鱼干水发后用油爆炒后熬汤,色泽乳白,鲜美异常。大庞蒸了米饭,配着酱菜和午餐肉罐头,大家吃着都暗爽,最先把银鱼汤一扫而光。
吃一顿热腾腾的午餐,有助于我们找回正常生活的状态,大庞甚至就靠在石头上,打起了磕睡。我有个错觉,好象一觉醒来,这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
我没法入睡。因为有了心事,老在琢磨一个问题:谁是内鬼?他的动机是什么?
彭辉给郑远重创了那一脚,估计屁股软组织挫伤,所以只能蹲着吃饭。他回避着郑远,对他视而不见。
蒙晋依然是沉默的,而老金一边吃饭,一边发出类似呻吟的叹息:“要是能喝口酒就好了。”
小张是埋头吃饭。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他把剩下的饭菜都收拢到自己的饭盒里,还没停嘴的意思。
“你小子别给撑坏了。我们带的食品还够撑几天,饿不着你。”老金惊讶地说。小张听了,这才顺从地停下。他的表情有点茫然,就像闯了祸的小学生,听凭老师发落。他给发生的事吓懵了。我还没逮着机会问他在蛊洞里看到了什么。
郑远现在放弃了民主协商制,他一人说了算。他通知大家原地休息半个小时,蒙晋负责检查大家的电石灯,清理残渣,老金负责给大家的救生包里再补充应急的饼干、糖块和巧克力,我吸取教训,将一个便携的相机和闪光灯放进了救生包。
谁知道我们下一步还会遇见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我脑子里还在回味着郑远给我的提醒。眼前的这些人,有谁是可信的?
我和郑远拿着毛巾去潭边洗脸擦身,因为彭辉挨了一脚。郑远现在开始和我走得近,就算旁人没过多联想,我自己也会胡思乱想,好象自己成了此事的得利者,而彭辉就成了牺牲品了。
我们坐在水潭边。其他人也很知趣,用水的时候都离我们远远的,以免妨碍我俩“谈心”。
郑远告诉我,老金在乐业,混过黑道白道,表面上看,他胆子大。心狠手辣,这样的人物活得这么潦倒,真是嗜赌的原因?
蒙晋其实遇到了一个困境。探险队是乐业最早探测天坑的民间组织,因为配合了多次国际科考队、政府组织的考察及拍摄,声名大振,据说有位爱玩户外的大老板卡好户外这一块蛋糕,已变相收编了探险队,而配合度不高的蒙晋因为和他们“理念不合”,又不甘心被边缘化,急需一笔资金自立门户。
蒙晋,他会觊觎郑远手上掌握的宝藏的秘密吗?
大庞和小张是飞猫队“买一送二”带过来的。郑远实际上也对两人的背景做过一番调查。
小张是土生土长的乐业人,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广东,呆了两年就跑回来了,据说几个和他玩得很好的广西老乡在外面喝酒惹了事,把两个当地人扎成重伤,有两个给关进去了,一个还判了几年,虽然他没给牵连进去,但怕被报复,还是卷包袱了。
小张回乐业后,当过三轮车司机,给旅行团当过野导,还摆过小食摊。两个月前才找到关系,进了飞猫队,算是入了这行。
这家伙在语言上有相当的优势,几乎听得懂乐业大山里面各种古怪的方言。和游客打交道的那段经历,让他学会不少各地方言,甚至说英文,他也能和老外交流个五六分钟,不露破绽。
“他掌握的南明王朝军的线索,可能比我们更多。”郑远告诉我,发现陶俑的那个村子,就是他的老家。
这是郑远第一次对我提起“陶俑”。
“那个村子很古怪。这么多年来,他们其实家里都存有不少类似的玩意儿。我爷爷被人诬陷后,本来找到几个真品就有说服力了。可当时愣是找不到一个真家伙。”
“什么意思?”
“全部被人替换掉了。整个村子都在撒谎。”郑远望着我的眼睛:“我爷爷接触过这个村里的人。他留给我一句话:在他们的眼里,钱比良心大。”
“你是说,有人偷偷收购了陶俑的真品?”
“只能这么解释。虽然我也知道,这很不合逻辑。有谁卖了值钱的东西,又把它贬低得一文不值,甚至公开承认它是赝品?”郑远也很困惑。“那个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有拐弯的亲戚关系。所以他们都统一了口径,很难打开突破口,而小张就是从那里出来的。你以为他会没有掌握什么线索?”
“大庞呢?”
郑远说:“大庞有一个哥哥,两年前被卷入一场命案,同案犯在逃,他哥哥被判了无期。”
我心里说真可怜。涌起对大庞大的同情。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爸爸失去了劳动能力。还有一个妹妹。”郑远放低声音:“我是下了洞以后,才从蒙晋口中得知,这人不简单。”
什么意思?
“有人实际上已经斥资收编了飞猫。是两姐弟,弟弟爱玩户外,所以对飞猫的前景特别看好。他们家族很有钱,是开矿的。姐姐在南宁做房地产的。”
本地人有钱,是不会显山露水的。
“我听说姐姐在南宁的商务区,曾一口气买下一个楼盘的整个单元。”
我纳闷:那是有钱人干的事。和大庞有什么关系?
郑远意味深长地答:“大庞和这个姐姐关系暧昧。”
“蒙晋说的?”真想不到,这人是八卦,还是出于报复心理,诽谤他人?
郑远说:“大庞在南宁得了一套房子。妈妈和妹妹都过去住了。这个女人比大庞大十几岁,虽然是单身,但有个十一岁的女儿。所以似乎不是来真的。”